2021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080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医疗与公共卫生 一、选择题 1.(2020 福建莆田质检)西方研究瘟疫的权威专家汉斯 芩塞说: 罗马帝国以强大的 控制力向其他地区扩张,把整个世界纳入罗马帝国之中的计划,一次又一次地被 唯一更强大的力量“瘟疫”所中断。这说明瘟疫( ) A.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B.引发了普遍的信仰危机 C.冲击了罗马法律的权威 D.影响了帝国的发展走向 解析 瘟疫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罗马对外的扩张,说明瘟疫影响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走向,故选 D 项;瘟疫影响了罗马帝国的扩张,不是导致其灭亡,排除 A 项;瘟 疫并没有引发罗马帝国普遍的信仰危机和冲击罗马法律的权威,排除 B、C 项。

2、故选 D。 答案 D 2.(2020 广东汕头一模)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 河南 2 次;周代记录到陕西 5 次,山东、河北各 1 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 湖北各 3 次,安徽 2 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 1 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解析 据材料“商代仅记录到河南 2 次;周代记录到陕西 5 次,山东、河北各 1 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 3 次,安徽 2 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 湖南、贵

3、州、广东、内蒙各 1 次”,可知商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河南地区,周 朝扩展到陕西、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时的统治区域包括华南、华北、华中等地, 说明疆域在不断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 A 项;材料只是提到商代 记录河南发生瘟疫,并不能说明瘟疫来自中原,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瘟疫发生 的具体时间,无法判断发生的频率,排除 C 项;材料说的是商至秦汉文献记录中 的瘟疫,无法判断中原人口的迁移,排除 D 项。 答案 A 3.(2020 吉林长春二模)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 年),青州大疫,中央政府要求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旨在切断传染源,这项措施被后世沿用。 据此可知,当

4、时( ) A.疫病防治依赖于中医药学创新 B.医疗隔离救治理论成熟 C.政府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D.政府防治疫病方法有效 解析 西汉中央政府“舍空邸第”的防治措施被后世防疫所沿用,说明这种将病 人隔离的防疫方法有效,故选 D 项;中央政府要求“舍空邸第”的行为属于防治 措施,并非中医药的创新,排除 A 项;西汉中央政府的防疫措施属于防疫实践层 面,而非理论层面,且“成熟”一词说法欠妥,排除 B 项;切断传染源作为一种 防疫举措与政府的动员能力无关,排除 C 项。 答案 D 4.(2020 河南新乡一模)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 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

5、,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 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 来说明( ) 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 C.经济重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李时珍的分析和实证,所以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 市场机制,所以 B 项错误;材料与经济重心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 C 项排除;李 时珍非常强调实践,积累资料,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D 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 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

6、学集大成 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 材料史实没有反映出中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的成书与汉代大一统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由国家制定”“官修本草”“朝廷颁行”,体现出国 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国家力量 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只 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的推动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中国古代医术,亦称“

7、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 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 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解析 通过题干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可知古代医术重在治病救 人,不是教化人的心理,故 A 项错误;通过题干中“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 仁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可知古代中国的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故 B 项正确;通过题干中“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古代中国医 术以儒家思想为行医准则,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

8、理论基础,故 C 项错误;通过题 干中“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古代中国的医术受到儒家思想 文化的浸润,而不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7.(2020 河南郑州二模)在 14 世纪欧洲的鼠疫期间, “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 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 , 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 这些苦难做出解释。当时这种情况( ) A.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变革 C.推动了欧洲的信仰自由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解析 “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传统的思想无法解释残 酷的事实,需要思想领域的变革,故选 B 项;“

9、找到新的教义”指基督教内容的 变革而不是对基督教的否定,排除 A 项;“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 苍白无力, 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 对教义的怀疑不利于信仰, 排除 C 项; “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这 种怀疑不利于宗教,而宗教改革不会对宗教本身进行怀疑,排除 D 项。 答案 B 8.世界文明史中说:“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 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爆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 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 A.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B.罗马帝国时期 C.新航路开辟后 D.工

10、业革命后 解析 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和罗马帝国时期人类社会依然处于相对隔绝的 状态,故 A、B 两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再结合题干“首次具有了国际性”等 信息可知,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2020 河北唐山模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 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 高等 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 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 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 ) A.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 B.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 C.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 D.中

11、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 解析 从材料“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可以看出 卫生意识承载了爱国精神,故选 C 项;材料“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 说明是对救亡图存而非疫情的反思,排除 A 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把卫生教育 和爱国教育联系起来,不是侧重于推动卫生观念的普及,排除 B 项;材料只是卫 生观念,体现不出整个中国传统习俗日益西方化,选项表述的范围太广泛,排除 D 项。 答案 C 10.(2020 四川成都二诊)历史上, 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 长期被视为“瘴疠 之地”。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 除等多方面措施

12、,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建国初期( )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 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 解析 由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 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卓 有成效,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故选 C 项;西南疫情的基本解决不能说明地域 发展差异的缩小,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西南地区疟疾疫情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的公共卫生体系, 排除 B 项; 西部大开发开始于 2000 年, 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 排除 D 项。 答案 C 11.(2020 广东深圳模拟)下图为创作于

13、1959 年(左图, 图中的小孩手持弹弓准备射 下麻雀)和 1983 年(右图, 图中的小孩准备吃水果)的宣传画, 这两幅图体现了新中 国成立后(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 C.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 D.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解析 根据两幅宣传画反映的内容 “小孩手持弹弓准备射下麻雀” “小孩准备吃水 果”并结合 1958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和打麻雀除四害运 动,以及第二幅画中小孩吃水果前用自来水冲洗,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健康 事业的发展, 故选 D 项; 通过两幅画的对比, 无法得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 排除 A 项;儿童教育不是两幅宣传画的主要

14、内涵,排除 B 项;第二幅画体现不出 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排除 C 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2020 广东广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花是在全球流行了 3 000 多年的传染病,大约于 1 世纪中期传入中国。 至迟在 16 世纪中期, 中国人发明了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 这一发明本质是令接 种者感染一次轻微天花而获得免疫,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 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 还设立种痘局,并有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 险,但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伏尔泰

15、认为这是 “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人痘术 18 世纪初传到英国时, 一开始遭到了比较大的责难和反对, 被认为是逆上 帝的天恩行事。整个 18 世纪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非常多。18 世纪末,英国医 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从牛痘脓包中取得痘浆接种到人身上,发明了简 便安全的牛痘接种术。1805 年,牛痘接种术由菲律宾传至澳门,很快遍布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末,中国科学家齐长庆在实验室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 痘苗“天坛株”。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并不断提 高痘苗质量,最终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彻底消灭天花。从全

16、球范围看,1967 年世 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 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摘编自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 种痘术的发明与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痘接种术发明与推广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花灭绝对人类抗击瘟疫的启示。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至迟在 16 世纪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用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可得中国发明;由材料“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可得 当时技术世界领先;由材料“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

17、念”可得体现中医理念;由材料“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可得进行了 总结;由材料“清朝还设立种痘局,并有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可得 专业化程度高和政府推广;由材料“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可得存在一定 的风险。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由人痘术的发明可知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预先 接种的理念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由中国向外传播说明了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第(2)问,据材料“人痘术 18 世纪初传到英国”可得中国人痘术传 到欧洲; 根据材料传入时间 18 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据材料“整个 18 世纪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非常多”可

18、得 天花在欧洲肆虐。第(3)问,据材料“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可得 注重科学研究;根据接种技术在各国之间互相流传,可得加强各国技术交流;据 材料“20世纪50年代开始, 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 据材料“1967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可得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答案 (1)特点:中国发明;技术当时世界领先;体现中医理念;进行了总结;专 业化程度高;政府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作用: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 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背景:中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 花在欧洲肆虐。 (3)

19、注重科学研究; 加强各国技术交流; 依靠政府的力量; 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13.(2020 安徽合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忽视集体卫生机构和个体 医生的作用,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 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19781984 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 疗机构内部的管理。 19841992 年, 改革正式启动, 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 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 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

20、面。19922005 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 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 体制等方面。2005 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忽视 集体卫生机构和个体医生的作用,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 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

21、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并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 决策;医疗卫生体制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第(2)问,根据材料“19781984 年,我 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 19841992 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 ,扩大医院自主权, 内容涉及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 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2005 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 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 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 政府主导; 逐步推进; 城乡兼顾方面来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 答案 (1)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决策;医疗卫生体制脱离经济发展水 平。 (2)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政府主导;逐步推进;城乡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