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5459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连市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试卷(20210602)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 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 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 塑造。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 乡村一二

2、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 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 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 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 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 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 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

3、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 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 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治理体系。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 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 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 需求,加大

4、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 乡民最渴望、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 学校的式微状态,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 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 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 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

5、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 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 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 矛盾多, 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 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 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 十是“老人节”,这天,全村人都要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 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

6、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 活动 20 余次,村民参与达 5800 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 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 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 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 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 70 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 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 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

7、。“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粱秆制成的 荆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 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 这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 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 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 岁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 者,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 造一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 像仇庄

8、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 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 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 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 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 民的文化需求,并得到

9、大家支持。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体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是论述文,先提出总观点,再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 向。 B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 信心。 C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 感。 D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 染力。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 B十八洞村整治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

10、游客。 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4乡村文化振兴所造就的美丽乡村,美在何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我是飞人 张炜 马上要开秋季运动会了,这是整个学校的大事。班主任大辫子老师专门找到我问: “你适合报什么项目?”我说:“游泳和爬树。”“这些没有!”她有了脾气,“你先想 一想,明天告诉我!” 我觉得这是一

11、件激动人心的、正在向我靠近的好事。其实我早已打定了主意,要报六 十米赛跑。我在海滩上飞跑,还要穿过酸枣林和各种灌木,有时要从刺槐和柞木上一跃而 过!这里的操场平平的,跑起来真是再容易不过。我见过训练的老师和同学:老师说一声 “开始”,同学就跑;老师捏住一个“跑表”,在一旁猛地一收,像用力摘下了一个野枣。 课余时间好像有一半人在做准备。老师问我最终确定项目没有?我低头不答。她说: “这可不是害羞的时候!你擅长什么,投掷,跳远,还是跑?”我只好诚实地回答: “跑!” 一旦确定了项目就得训练。老师为我找来一个高年级的黑脸同学,说:“让他教你, 必须掌握要领,这可不能蛮干。”黑脸同学高抬腿在原地跑和跳

12、,不停地活动,扩胸,一 边扩一边鼓大腮帮,发出“噗噗”的声音。我不喜欢这种声音。可是老师在一边赞扬说: “看看人家,动作多标准!快学,快学!”我点头,心里觉得好笑。 比赛这一天,虽然不像后来作文写的“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但人确实很多,而且 真的有红旗。附近村子和果园都有人来观看,还有比校长更大的官也来了。他们坐在刚搭 的席篷下边,头顶是一溜写了大字的红布条。 发令枪是真正的金属枪,明晃晃的,持枪人嘴里含了一只哨子,先吹一下,然后说一 句“各就各位”,砰!放枪了。所有参加比赛的人都没命地应声蹿出,好像晚一步就要挨 枪子似的。这种小枪如果换成海边猎人那样的长枪大概更好,举到空中“轰咂”一放,成

13、群的麻雀就呼一下飞起来,那才是更带劲的。 很快我就站在放枪的人旁边了。心跳厉害!我默念:让我飞起来吧,我什么都不怕, 这一回要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 分明听到开火了,我往前一挣,撒开丫子就跑。刚跑出一段后面就响起一片嚷叫,两 旁的人还做着威吓的手势,我这才明白是自己抢跑了。我赶紧回到起跑线上,弯下腰,两 手按在地上,像等待受罚。这一次我变得无比沉着,甚至憋着一股劲儿不跑:先让他们跑 一两步又能怎样?在我这种飞人面前,一切都不算什么。 果然,那支枪又开火了。我纹丝不动。我等其他人蹿出两步,这才稳稳地冲向前方。 一开始就飞,而不是跑。不看别人,不看对手,只把翅膀张开,两脚腾空,在泥土上方一 寸高的地

14、方滑动。偶尔让脚触一下地面,大部分时间是脚不沾地的。跑道两旁的人喊叫, 震得我两耳发疼,主要是大辫子老师在喊,她的嗓子真尖。 “天哪,还有跑这么快的孩子!”一个粗嗓门在喊。 从起点到终点,好像只不过是纵了几下就算完了。有一道红布条让我当胸撞开,同时 有个男子手持秒表做了个熟悉的动作:猛地一收,真的像恶狠狠地摘下了一个野枣。 我知道跑完了短短的六十米。可还是停不下来。我继续在飞,没法落地。所有人都喊: “还跑,还不停下!”“天哪,跑痴了,这孩儿跑忘了形儿!”“快设法拦下他,这还得 了!”我从众多喊声里听到了大辫子老师的声音,于是就收住翅膀,缓缓地落到地上。停 下的那一刻,好像觉得双脚在地上磨出了

15、火星,脚趾发烫。 第一个追上我,伴我走了一段路的是大辫子老师。她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我披上,扶 着我,弯下身子看我,小心得不能再小心。她握着胖胖的拳头:“你成了!你跑出了顶尖 成绩!我都不敢相信!你破了大纪录,这事不得了,这事需要上报,一级一级往上报,上 边会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我这才如梦初醒,停下步子: “发生了什么事?” 她跳一下:“啊呀!你真的不明白?你刚才像飞一样” 我马上明白了,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是这个呀,这一点都不难,你如果让我跑,我 就再跑一次” 她听了使劲拍手,仰天大笑起来。 文本二: 张炜: 写作者在体裁和形式上过于在意,严格遵守它们的区别,反而不能自然放松地写出自 己。一些率

16、性自由的写作者让人羡慕,他们有时候写出的文字像小说也像散文,还像回忆 录,甚至像诗或戏剧。他们不过是走入了自由的状态,不受形式的拘束,直接我手写我心。 至于这些文字为谁而写,可能考虑得并不太多。实际上只要是真正的好文字,有性情有价 值的部分,大半是写给自己的,所以会适合各种各样的读者。 写作者虽然明白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却要绝对地去追求真实。这是写作者的原则, 是恪守,是底线。除了将情节和基本事件厘清,还要努力寻找细节,因为没有细节的真实 只是一半,甚至只是一具躯壳,所有的事物都是由细节构成的。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或者说原则,就是属于个人的情节和细节的记录,全部责任都在作者自己;而关于他

17、人的, 作者只是一个调查者,有时连旁观者都算不上,所以这就极度依赖资料,离开了资料的铺 展和想象,就成了有意的虚构。 (摘编自夏琪张炜:真正的好文字,大半是写给自己的) 6. 下列对本文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早就期望能在运动会上报六十米赛跑,却告诉老师自己适合游泳和爬树,表 明自己内心的害羞。 B. 文中两处描写了有人手持秒表的动作,都以摘野枣的动作打比方,两处词语又略有 不同,生动有趣。 C. 大辫子老师是一个负责任又关爱学生的老师,对“我”取得的运动成绩,她非常开 心,也对“我”进行鼓励。 D. 写关于他人的作品,作者如果不想刻意虚构,

18、有时也要尽可能地依赖资料,不能一 味地全凭想象。 7. 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不喜欢那个高年级的黑脸同学,是因为那人在做准备活动时装腔作势,实际 上他还跑不过“我”。 B. 跑赛发令是“我”少儿时印象深刻的场景。尽管明亮的发令枪没有猎人的长枪有气 势,但发令时,我还是有些紧张。 C. “我”跑完六十米还停不下来,双脚在地上磨出了火星,作者用夸张修辞表现自己 “飞”的能力,证明自己破纪录了。 D. “你如果让我跑,我就再跑一次”,我用这句话向老师表达了永不服输,为集体争 光的决心,也体现自己年少轻狂。 8. 作者曾说“真正的好文字,大半是写给自己的”。请

19、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 “好文字”的特点。(4 分) 9. 如果以“自由与真实的写作”为题写一则我是飞人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 评论要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年十六,遭父艰 ,自驾灵舆,反葬故里。时正严冬, 单衰跣足,州里人物由是敬慕之。博陵豪族有崔谌者,仆射之兄,将从其宅诣德林赴吊, 相去十余里,从者数十骑,稍稍减留。比至德林门,才余五骑,云不得令李生怪人燻灼。 任城王高湝为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馆。时尚书令杨遵彦命德林制让尚书令 表,援笔立成,不加治

20、点,因大相赏异。遵彦铨衡,深慎选举,秀才 擢第,罕有甲科。 德林射策五条,考皆为上,授殿中将军。既是西省散员 ,非其所好,又以天保季世,乃 谢病还乡,阖门守道。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寻丁母艰去职,勺饮不入口五日。因发 热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绝。诸士友陆骞、宋士素,名医张子彦等,为合汤药。德林不 肯进,遍体洪肿,数日间,一时顿差,身力平复。诸人皆云孝感所致。才满百日,夺情起 复,德林以羸病属疾,请急罢归。 (隋)开皇元年,高祖敕令 与太尉任国公于翼、高颎等同修律令。事讫奏闻,别赐九 环金带一腰,骏马一匹。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理民间辞讼。德林以为本废乡官判事, 为其里闾亲戚,剖断不平,今令

21、乡正专治五百家,恐为害更甚。且今时吏部,总选人物, 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诠简数百县令,犹不能称其才,乃欲于一乡之内,选 一人能治五百家者,必恐难得。敕令内外群官,就东宫 会议。自皇太子以下,多从德林议。 苏威又言废郡,德林语之云:“修令时,公何不论废郡为便?今令才出,其可改乎!” 德林自隋有天下,每赞平陈之计。及陈平,授柱国、郡公,实封八百户,赏物三千段。 晋王广已宣敕讫,有人说高颎曰天子画策晋王及诸将戮力之所致也今乃归功于李德林诸将 必当愤惋且后世观公有若虚行颎入言之,高祖乃止。 德林少以才学见知,及位望稍高,颇伤自任,争名之徒,更相谮毁。所以运属兴王, 功参佐命,十余年间竟不徙

22、级。 (节选自隋书李德林传) 【注】西省散员:中书省中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季世:一个历史时代的末段。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有人说高颎曰/天子画策/晋王及诸将戮力之所致也/今乃归功于李德林/诸将必当愤 惋/且后世观公有若虚行/ B. 有人说高颎曰/天子画策晋王/及诸将戮力之所致也/今乃归功于李德林/诸将必当愤 惋/且后世观公/有若虚行/ C. 有人说/高颎曰/天子画策/晋王及诸将戮力之所致也/今乃归功于李德林诸将/必当 愤惋/且后世观公/有若虚行/ D. 有人说/高颎曰/天子画策晋王及诸将/戮力之所致也/今乃归功于李德林诸将/必当 愤惋/且后世

23、观公有若虚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父艰,又称“父忧”,是父丧的婉辞。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应辞官回乡,为父母 守丧。 B. 秀才,本指才能秀异之士,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指参加乡试并中 榜的人。 C. 敕令,指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诫令、法令等,与“诏”“谕”“旨”等词的意思 相近。 D. 东宫,是古代宫殿的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所以又称 “储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德林事亲至孝,被人敬慕。十六岁时,他冒着严寒,亲自驾灵车,把父亲的灵柩

24、护送归乡;为表示敬意,崔谌前去吊唁时,低调行事。 B. 李德林面对利禄能坚守道义。朝廷授予他殿中将军一职时,因其无固定职事,非其 所好,于是他以生病为借口,返回家乡,闭门守道。 C. 李德林才华卓越,屡受重用。任城王高湝看重他的才能,征召他进入州馆;隋高祖 命其参与制定律令,并在事成之后,赐予他金带和骏马。 D. 李德林参赞大计,功劳甚高。高祖平陈之时,他常常出谋划策,因而得到丰厚的赏 赐;他有很大功劳,官职却在十多年间没有得到提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寻丁母艰去职,勺饮不入口五日。因发热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绝。(4 分) (2)修令时,公何不论废郡

25、为便?今令才出,其可改乎!(4 分) 14. 在设置乡正一事上,苏威与李德林的意见相左,各自的理由是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嗅梅 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5、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 )(3 分)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 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 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 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

26、写梅花烂漫春色浓烈,也表现诗人对凡尘的思恋。 16、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十分传神,请简单评说。(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所有的国家元首如果为国深忧,会采取的行 为 ,得志之后又会有的做法 。 (2)六国论中作者认为招致燕国灭亡祸患的句子 是 , 。 (3)六国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劝谏宋朝统治者,这一句 是 。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想要水流的更远,就要怎样做的一句 是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兰作为一种植物成为描绘歌颂的对

27、象,并不只是因为其特有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人 格化的特质满足了人们托物起兴,寄托情感。 孔子将兰引入中国文化,用兰这个文化意象建筑起人所需要追求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 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经常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受其 影响,品行高雅圣洁。(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穷困而改节。”君子即使不被发现重用,也会坚守高尚的品行。兰幽香高洁的高贵气 质为君子之德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为中国兰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确立奠定了基 础。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孔子还将“君子”与兰对等,使其成为“君

28、子”的化身 B. 孔子还将兰与“君子”对等,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 C. 孔子还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将“君子”与兰对等 D. 孔子还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将兰与“君子”对等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座完善的建筑, :适用,坚固,美观。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 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的

29、,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当然也反映 这个地方的地理气候。因此,适用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 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但不一定被人采用,被选用的材料,更不一定最坚固,最易驾驭。 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 ,且建筑上的各种 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即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分容易损毁。 建筑上的美,浅而易见的,当然是轮廓,色彩,材质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却蕴于其 权衡中,如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比较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 所谓增一分则太长, 。建筑是为解决生活上各种实际问题而结构出来的物体, 所以无论美的精

30、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 独立。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主要意思,并使之构成整句,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四、作文(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 8 月下旬,一张杭州余杭区 2018 年招聘公示名单的截图火了,这份长长的公 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其中 8 个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的, 这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无独有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罗林姣在深圳南山区桃源

31、街道办任 副主任一事同样引发热议。上述事件还未过去,8 月 25 日,95 后海归硕士孙正阳因做汽修 工上了热搜, 舆论迅速炸锅,认为罗林姣、孙正阳们的选择是“大材小用”了,也有人认 为是“才尽其用”。 不知从何时开始,名校学霸在我们眼中似乎只有做科研、去大牌公司等才是最合理的 选择,如来做出了其他选择就会受到争议。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 1B 2C 3D 4参考答案:美在村庄环境改善。美在村民关系和谐。美在村民文化生活 丰富。美在乡村敬老孝道等德治文化建设(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32、(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5参考答案: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 干净整洁,绿植遍地。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 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化优势。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 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乡民的文化水平。(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答案】6. A 7. B 8. 不受形式的拘束,直接我手写我心的文字。写作态度真实,能够还原一些细节 的文字。 9. 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有性情。运用细节描写,真实再现情景。体裁灵 活,不拘于散文、小说还是回忆录,率性自由。 【答案】 10. A 11. B 12. D 13. (1

33、)不久(因)遭遇母亲去世而离职,(连续)五天一勺水都没喝。因身 患热病,全身生疮,但哀伤哭泣没有断绝。 (2)制定法令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废除郡制有好处呢?现在法令刚刚颁布,怎么可 以改动呢! 14. 苏威奏请设置乡正,是想令乡正管理民间的诉讼事务。李德林认为乡正会导 致判事不公,给百姓带来更大的危害;且难选合格的人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是选择题,找准切入点,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高颎”是“说”的宾语, 不可断开,排除 CD。“晋王及诸将”一起做主语,在前面断开,排除 B。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晋王杨广已经宣布完皇帝的敕令,有人劝说高颎:“平

34、定陈是 天子进行谋划,晋王及诸位将领齐心合力共同完成的。现在,却归功于李德林,将领 们一定会很愤恨,而且后世的人会认为您好像没有(参与平陈)的实际行为”。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明清时,指参加乡试并中试的人”错,应指举人。明清时,秀才指在府学、州学、 县学学习的生员。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因而得到丰厚的赏赐”错,据原文“颖入言之,高祖乃止”可知,高颎入朝劝说 皇帝,高祖于是停止了对李德林的封赏。由此可知,没有得到丰厚的赏赐。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

35、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寻”,不久;“丁母艰”,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发”,生。 (2)“修”,制定;“才”,刚刚;“其”,语气副词,表反问,怎么。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理民间辞讼”可知苏威奏请设置乡正,是想令乡正管 理民间的诉讼事务。 由“德林以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戚,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治五百家,恐为 害更甚。且今时吏部,总选人物,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诠简数百县令, 犹不能称其才,乃欲于一乡之内,选一人能治五百家者,必恐难得”可知李德林认为 乡正会导致判事不公,给百姓带来更大的危害;且难选合

36、格的人才。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自己驾着灵车,归葬家乡。 时值严冬,李德林穿着单薄的孝服,赤着脚,州里的人们看到后更加敬慕他。博陵的 豪族中有一个名叫崔谌的人,是仆射的兄长,将要到李德林家吊唁,两家相距十多里 远,随从有几十人,崔谌稍微减留了一些人。等到了李德林家时,仅剩五人,因为他 不能让李德林认为自己威势逼人。 任城王高湝担任定州刺史时,看重李德林的才能,把他召入州馆。当时,尚书令 杨遵彦让德林写出让尚书令表,德林拿起笔很快写好,一点没有修改,于是认为 他很卓异。杨遵彦主管人才选拔,对待此事非常审慎,参加秀才科考试及第的人,很 少有能进入甲

37、科的。李德林的五条射策,都是上等,被授予殿中将军一职。既然是中 书省中无固定职事的官员,非其所好,又处于(北齐)天保皇帝的末世阶段,李德林 于是以生病为借口,返回家乡,闭门守道。武平初年,李德林被加授通直散骑侍郎。 不久(因)遭遇母亲去世而离职,(连续)五天一勺水都没喝。因为身患热病,全身 生疮,但哀伤哭泣没有断绝。几位士友陆骞、宋士素,名医张子彦等,为他制作汤药。 李德林不肯喝,遍体红肿,但是在几天之内,红肿同时消失病愈,体力恢复。人们都 说是他的孝顺感动上天,才会这样。李德林守孝才刚满百天,朝廷就下令夺情起复, 李德林以身体羸弱生病为托词,请求尽快罢免官职返回家乡。 开皇元年,高祖命令李德

38、林与太尉任国公于翼、高颎等人一起制定法度律令。律 令制定完毕,奏闻皇帝,皇帝特地赏赐给他一条九环金带、一匹骏马。苏威上奏请求 设置管理五百家的乡正,让他们处理民间的诉讼。李德林认为原本废除乡官判案权力, 是因为乡官多亲友关系,会导致评判不公,现在又让乡正专门管理五百家的诉讼事务, 担心他们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而且,现在的吏部掌管选拔人才,天下不过有几百个县, 在六七百万户内选拔出几百个县令,尚且不能全部合格,却想要在一乡之内,选择一 个能够治理五百家事务的人,必定会难以实现。皇帝下令朝廷内外的官员,到东宫集 合商议此事。从皇太子以下的官员,多数同意李德林的意见。苏威又说到废除郡的建 制,李德林对

39、他说:“制定法令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废除郡制有好处呢?现在法令 刚刚颁布,怎么可以改动呢!” 李德林自从隋建立之后,经常提出平陈的大计。等到陈被平定,他被授予柱国、 郡公,实封八百户,赏物三千段。晋王杨广已经宣布完皇帝的敕令,有人劝说高颎: “平定陈是天子进行谋划,晋王及诸位将领齐心合力共同完成的。现在,却归功于李 德林,将领们一定会很愤恨,而且后世的人会认为您好像没有(参与平陈)的实际行 为。”高颎入朝劝说皇帝,高祖于是停止了对李德林的封赏。 李德林少年时就因才学知名,等到官位名望逐渐提高,失于自以为是,争名好利 的人,就相继谗谄诋毁他。因此,他虽然生逢新王兴盛的时代,功劳可与辅佐开国之 主

40、的大臣相比,但十多年间却没有升级。 答案:15、D 16、嗅一方面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梅花暗香浮动的特征显现了出来;另一方面“嗅” 这一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展现了他玩赏不已的痴迷情态。 17(1)必竭诚以待下;则纵情以傲物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为国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必浚其泉源 【答案】18. B 19. C 20. 并不只是因为其特有的自然属性,而且在于它人格化的特质满足了人们托物起兴, 寄托情感的需求。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 语段的话题中心是“兰”,故应是“将兰与君子对等”,排除 AC;从逻辑关系看, “

41、将兰与君子对等”与“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存在因果关系,前句为因, 故先说,排除 D。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对偶修辞。 A.借代和拟人,以“帆”代船,“脉脉”拟人手法; B.借代,以“吴丝蜀桐”代箜篌; C.对偶手法; D.比拟,“秋思落谁家”,“落”字给人以动态形象的感觉,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光 辉一起洒落人间。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只是而在于”关联词不搭配,逻辑关系混乱,应改 为“不只是而且在于”; 第二处,“满足了人们托物起兴,寄托情感”缺宾语的中心

42、语,在句尾加上“的需 求”。 【答案】21. 须有三个要素 用石则甚不当 减一分则太短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适用,坚固,美观”是整个语段的中心,三个语段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来 行文的,具体说明“完善的建筑”具有的要素,再加上第一空后是冒号,起总领作用, 为此应填“应该有三个要素”之类的信息。 第二空:空前的句子“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是转 折关系,语义重点在后一分句,“用木达到高度圆满”,显然都用“石料”就不妥当 了,再加上空后“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的表述,应填入“用石 就很不当”之

43、类的句子。 第三空:所填内容,要体现平面上立体上的均衡,且有空前“增一分则太长”的提示, 应对应着填“减一分则太短”。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语段内容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先要概括出各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用否定句来表达相关语段内容, 且句式结构要一致,组成一个整句。 第一段:语段中心是 “建筑适用”。依据“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适用 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归纳出要点:建筑适用要反应时代环 境。 第二段:语段中心是 “建筑坚固”。通过石料与木料的对比,来说明要达到“建筑坚 固”,不一定都选用石料,有时石料比木质更容易受损。概括

44、得出:建筑坚固要选用 恰当材料。 第三段:语段中心是 “建筑美观”。由“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 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一句可得:建筑美观不能脱离合理结构。 概括出每段内容后,因为第三段的结论恰好是个否定句,符合题干的要求,再把前两 个结论改为与之相同的否定句式即可,即“建筑适用不能脱离时代环境,建筑坚固不 能脱离材料运用”。 范文 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街道工作并非大材小用,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工 作专业性强,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经济社会的服务管理上做好专业支撑。并且基层 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45、。其实只要青年的职 业选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也满足国家的需求,择心之所属,也是立利国 之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 业不断涌现,电竞选手、AI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 而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 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 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了解自己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对高材

46、生到基层工作有偏见, 认为这是浪费人才、大材小用,他们总是把高材生和名企、名校、高收入划等号,其 实青年毕业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更可以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锻 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他们对“基层”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在名企、名校等工作轻松获 取高收入的舒适和惬意,却看不到任何职业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 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 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 无数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 年前,一群平

47、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 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 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 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 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互相冲 突的。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 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

48、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 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更希望青 年们能够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锻炼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 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享璀璨星光!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看法。材 料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到杭州余杭区街道工作,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罗林姣在深 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办工作,95 后海归硕士孙正阳做汽修工,这些年轻高学历的人的职 业选择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49、,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也有人认为是“才尽 其用”。 材料主要谈论了名校学霸的职业选择,以及年轻人的职业选择,所以谈论的话题要以 “职业选择”为主题,所以考生应结合青年职业选择的实际,既能听从自己的兴趣爱 好、职业特长,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要适应国家的需要,把职业选择和社会、国 家联系起来,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也做出贡献。 【立意】(1)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2)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是人才,到哪里都不会“屈才”。 (4)良好的职业选择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5)放下名校包袱,从基层开始历练。 (6)“实现人生价值”比“挣钱”更重要。

50、 【素材】1.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 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 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 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2.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 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 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 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职业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 拒绝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