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0637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市河东区天津市河东区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埋(mi)怨 盗跖(zh ) 罪愆(yn) 千乘(shng)之国 B涔涔(cn) 框(kung)架 万应锭(din) 得鱼忘筌(qun) C殷(yn)朝 处方(ch) 青蒿(ho)素 畏葸(x)不前 D杜撰(zhun) 吮(yn)吸 症(zhng)候 冠(gun)状动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躁 窸窣 混帐东西 一字千斤 B媒介 洗练 自鸣得意 撒手人寰 C福祉 敲搾 前合后偃 长弘化碧 D

2、殒落 迷惘 错勘贤愚 沧海一栗 3下列语句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的艺术形象。 自从屈原以惊人的才华发现了“木叶”的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原来诗歌语言的_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很多。 A钟爱 奥秘 精妙 B喜爱 奥妙 精细 C钟爱 奥妙 精妙 D喜爱 奥秘 精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 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

3、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最多的国家。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 化是否能很好地传承。 D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其中的“四书”分别是大学论语中庸 孟子。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其“四大悲剧”分别为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 尔王威尼斯商人。 D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4、含义与今天一致的一项是( )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行李之往来 C约为婚姻 D得养生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D阙秦以利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小易大 B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击沛公于坐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子路率尔而对曰 提刀而立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莫之能御也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未之有也 D此亡秦之续耳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 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和其他道德范畴 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时 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 奢也,宁俭。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 泰就是要俭。墨子认为节则昌,淫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

6、俭的要求,法家对于 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 来,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 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 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几千 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 成才,家道才能不衰,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

7、这种 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 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 的。 明确指出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 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通过节制 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不能有节制,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 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 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

8、的倡导下,俭 这一美德被人们接受, 但是 俭 与 德 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 可以说前人只认识到 俭 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 倡俭是为了维护礼、不违礼,老子倡俭是为了实现道,墨子倡俭是为了节用。只有 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还明确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认为实行节俭是为了涵养道德。 这就把俭的价值,从俭是美德提升到了俭是美德之母的高度。俭与德育、俭与 人生的追求、俭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的联连,被注意到了。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 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连,有人讲俭以养性,有人讲俭以养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 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

9、容。节俭在客观上成了一种普遍的育人的手段,因为人们明白:一家之中只 要厉行节俭,子孙即使成不了大器,也不至于成为败家子。 (摘编自任怀国说俭) 材料二 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占主流地位的学术观点和社会舆论都 认为节俭是美德,奢侈不可取。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有益, 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至关系国家兴亡,正所谓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时代新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正确 的价值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 和作用,真正认

10、识奢侈消费的危害。第二,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无论是 个人还是单位,在消费过程中都应做到节能、节水、节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污染环境。第三,不 断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 节俭是针对奢侈消费而言的, 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 为节俭而节俭, 而是提倡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要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 结构、提高消费质量,进而以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第四,提高消费者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开展必要的消 费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自觉提高

11、消费的文化含量,排斥奢 侈消费和炫耀消费。 (摘编自尹世杰崇俭抑奢的当代意义)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儒家思想影响,春秋战国时墨、道、法诸家都主张节俭,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 大地。 B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确认识到“俭”的育人作用,并且把“俭”用于人之后,“俭”才起到 了教育人的作用。 C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体现出“俭,是美德”,是将“俭”提升到了美德之母的高度。 D崇俭抑奢是一种“一切从俭”的消费观,与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提高消费水平、优 化消费结构思想相契合。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伊尹、

12、周公、孔子、老子、墨子都认识到“俭是美德,但他们提出尚俭的目的各不相同。 B 富家人教育子女要节俭是为了家道不衰, 而穷苦人家的子女的节俭是被迫的, 是为了节用而节俭, 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C自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命题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 相连。 D要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新风尚,需从价值导向、消费模式、消费水平和 质量等多个方面着手。 1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提倡“俭”德的育人功能的一项是( ) A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C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3、 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资治通鉴) 三、句子默写三、句子默写 13课内古诗文积累。 (1)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_,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3)彩舟云淡,_,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面对孔子问“志”,曾皙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畅游图: “莫春者,春服既成,_,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自己在皎洁的月光下、如镜子一般的水面上泛舟的语句是: “_,着我扁舟一叶。” (6)杜甫登岳阳楼中,“_,_”,两句写出了诗人年老多病,远 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的凄凉心境。 四、古代诗歌

14、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 (注)此诗作于太和知县任上,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边上传说阮籍作“青白眼”。黑色的眼珠在 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与白鸥盟: 语出列子黄帝,后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 14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自称“痴儿”,称处理公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对待政务是敷衍之态,已厌烦至极。 B颈联中“朱弦”指琴;“佳人

15、”,即美人,引申为知音。即为友人远离,自己已无弹琴的雅致。 C只因美酒,诗人才“青眼”相看,一个“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烘托出来了。 D尾联既照应了登快阁所见美景,又写出了作者归隐的希冀,表达了对人生忘机的超然洒脱。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 在读到我与地坛时候,我正醉心于莎士比亚全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跳出了哈姆雷特 中那句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在我当时的感觉中,这句话正可以来概括我与地坛中主人公面对的困境。虽然两部作品的主 角受了欺骗的王子和

16、落魄无助的残疾人所身处的时代地域及面对的难题有着巨大差异, 但当 事人那种被逼迫到濒临极限的感受,应该是相近相通的。 我与地坛对我的触动是那样强烈,我记得我把刊发作品的那一册杂志抓在手里,郑重地摩挲 着相关的几个页面,我想到儿童时期的高尔基,每当读到一喜欢的书,就将书页对着阳光看,以为其 中一定藏着感动人的奥秘。 我专门骑车去了一次地坛公园。冬日的寒冽中,我用了半天时间,走过整个公园,每隔一会儿, 就要擦拭一下被嘘出的热气弄模糊了的眼镜片。虽然过去也来过,但此次它大不一样了,只因为被史 铁生描写过,便仿佛成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我寻找作品里描写过的那些场所,想象他的轮椅曾经停在 什么位置,哪里是歌

17、唱家练嗓子的地方,那对从中年慢慢地变为老年的夫妻,每天散步时是从哪个门 进入公园。 在漫长的日子里, 作者史铁生坐在轮椅上, 望着面前的空旷和静谧, 思考他的苦难和命运, 他的活着的理由,他可能的救赎之路。 对于他,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摆脱但又必须厘清的纠缠,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瘫痪, 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脱之时,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种面临绝境的、即将被吞噬的 感觉,仿佛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仿佛面对剃刀寒光闪闪的锋刃。 史铁生的最初反应,与处于类似境遇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难? 但这样的情绪并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的事实。无奈中他只能平静

18、下来,努力让自己思考,试图弄明 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从那一个一次次与荣誉擦肩而过的长跑 者身上,从那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造物者的不讲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 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 他明白了,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 本身需要它。而由谁来充任这样的苦难角色,谁去体现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实在是没有理由 可讲。那么,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久的思索后,作者领悟出: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 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种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使他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 纳苦难,达成了与自己命

19、运的和解。 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蘗:怎样活下去?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每天愿意继续观看晨 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按照他的说法,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 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寻到。 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的沟沟坎坎。终于,在进这个园 子 15 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 天堂的奇异光亮。自此他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 说到底,最终支撑起他残缺的生命的,是一种存在意义感的获得。我想到了意义疗法的创始 人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活出意义来

20、。作为当年纳粹集中管中的一名囚犯,他展现了被关押者们 的两种前景或者死于疾病冻馁,或者最终被推进焚尸炉。没有别的选择。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境 遇,但意识选择的不同将他们分别开来。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某种目的感的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显得更 健旺,甚至挨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哪怕这种目的是多么渺小,如努力保存下家人的一张合影,设法 看一眼囚室外一棵绽放新叶的小树。所以弗兰克反复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懂得为何而活的人, 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作为写作者的史铁生的卓越,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他自写作中发现了意义,从而获得了抗衡 苦难的力量。残疾促使他思考,思考让他窥见了生存的本质,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这

21、是一种 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绝非肤浅浮泛的乐观主义所能比拟的。 在我与地坛中,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清晰的展开。作品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而是 诸多理念的汇聚和纠结,它从某一个逻辑起点迈步,层层递进和深入,在这条思想路途的终点,生存 的牢靠的理由在他面前闪现,日渐明朗,于是生活的重新开展也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散文、中短篇还是长篇小说,反复思索和表达的 都是以生与死、坠落与升腾为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现为不同的伸延和变异,而这 一篇作品,无疑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 (取材于彭程

22、散文)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说自己读到我与地坛时候正醉心于莎士比亚全集,这说明在作者心目中,史铁生和 莎士比亚在思想上是相近相通的。 B“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难?”该句表现了史铁生厄运刚降临时的不理解、抱怨,甚至是 愤恨。 C作者特意骑车前往地坛,既是对史铁生心路历程的探寻,也表达了自己对史铁生的怀念敬意。 D史铁生说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这表明史铁生后来是靠写作来维持生 命。 E.史铁生所有作品的主题都是一样的,都围绕生和死、坠落与升腾而展开。 17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

23、” 18文中引用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的事例有何作用? 19结合全文,请谈谈史铁生是如何将“烂牌”打得甚为出色的?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 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 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那亭里 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宝钗在 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宝钗外面听见这话

24、,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 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 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 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 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 20本回中“戏彩蝶”的是薛宝钗,为何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的回目中称其为“杨妃”? 21“戏彩蝶”表现了宝钗怎样的特点?

25、22“窃听事件”的处理方式又看出宝钗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六、名著阅读六、名著阅读 23下列人物不属“金陵十二钗”的一项是( ) A王熙风 B史湘云 C妙玉 D薛宝琴 24下面选段中,作者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的方法。这三个人分别是谁?( ) 只见三个奶娘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 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 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选自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A元春探春迎春 B迎春探春惜春 C元春迎春惜春

26、D探春迎春惜春 七、材料作文七、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艾青的礁石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 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是坚强的象征,是困难面前的自信,是不惧强者的藐视,是伤痕累累后的微笑。有人说 礁石给一个人、一个作为要求生存权利的人,乃至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遇到连续的 打击时展示了一种绝佳的生活态度。 你是如何看待“礁石”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 识和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 750

27、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A 6D 7C 8D 9C 10C 11B 12D 13吴楚东南坼 良辰美景奈何天 星河鹭起 冠者五六人 咏而归 玉鉴琼田三万顷 亲朋无 一字 老病有孤舟 14C 15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因世无知己 (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 的愿望的流露。 16BC 17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把我与地坛比做“炼狱中的花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 炼狱的黑暗和天堂的光亮构成对比,突出了史铁生经历苦难之后,取得成就之大。这句话

28、表达了作者 对我与地坛的由衷赞美,以及对史铁生与苦难顽强抗争的敬佩之情。 18以此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存在意义感的获得与生命抗衡苦难的意义;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深化了文章主题,面对苦难,唯有发现并保持生存目的感,才能找到救赎之路。 19通过思考,他认识到伤痛和苦难无所不在,进而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 从写作中获得拯救之路和抗衡苦难的力量。 20杨妃,此处喻宝钗。因宝钗丰满,体型似杨贵妃;杨妃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圆滑之徒,宝玉也曾 这样嘲讽过她;宝钗在扑蝶中陷害黛玉,和杨贵妃陷害唐明皇的夫人梅妃相似,故名她杨妃。 21宝钗的性格一向是平和稳重的,但又绝不是单一的。扑蝶恰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体态丰腴婀娜、 气质雍容高贵的女子在大观园的盎然春意中被唤醒的青春。这一刻,她天真活泼,浑然忘我,以致香 汗淋漓,娇喘微微。 22但窃听事件中她潜意识的嫁祸于黛玉,又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心机与城府之深,令人生畏。 23D 2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