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0620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地球的表面_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 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主要概念 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涉及课标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教学分析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尝试运用身边 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的能力及设计与物化模型的能力。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政区地球仪和地 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 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

2、,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 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 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山地、 平原、 丘 陵、 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 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 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 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地球表面常见地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比较几种地形的典型特征,也很难 观察到几种地形的全貌,需要教师提供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地形立体图形不仅需要具备相 关的科学知识,也需要

3、小组成员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教学目标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能整体描述地表的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 通过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 根据地形特点,会用常见材料制作立体地形模型,表现地形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地表的特征,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 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 教学准备 地形图、地形地球仪、纸板、废纸、塑形布、海绵、泡沫板、丙烯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整体认识地球表面的特点 1提问:同学们,想从空中欣赏一下南京吗?(播放视频)从空中看,南京大地有什么 特点?你还见过哪些与南京不一样的地形? 2交流:地球的表面不是平的,它有高有低,起起

4、伏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地球 的表面 , 认识几种主要的地形。 认识地形既需要实地考察, 还需要借助地形图。(出示地形图) 3交流:科学家根据地形特点,制作出了地形图,它有什么特点呢?地形图中的不同颜 色代表什么?实地考察发现,在西北部地区、北边也是有大片的草原,可见地形图跟地表植被 没有关系。 4活动:地形图中不同颜色区域是不是代表不同高度呢?请同学们在实物地形图中寻找 信息。地形高度跟谁比呢?我国是跟黄海海平面进行比较。根据图例,我们还能知道绿色、黄 色区域的高度范围是多少。 5小结:根据地形图以及地形图中的图例信息,我们知道大地不是一样高的,有的高有 的低,这种相对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称

5、为地势,我们南京的平均海拔就只有 2030 米。 6活动: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中,找到南京地区,用眼睛看、用手摸摸这块区域,有什么 感受?正如我们所见和所触摸的那样,同一区域,地表往往也不是平的,还是有起伏的。同一 块区域,有的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高度相差较大,起伏较大;有的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高度相 差较小,起伏较小。同一块区域,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的这种高度差别就是相对高度。 7小结: (出示地形地球仪)整个地球的表面都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观看、地形图观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地球表面的特征,概括地形特点,知道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的。 二、描述五种陆地地形特点

6、1指导:地球表面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地形呢?从面积形状、起伏程度、高度差异等方面 进行比较,虽然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地形,但也会找到一些相似的地形。 (出示五种地形图片)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地形呢?(出示记录单和观察的图片、地形图。 )我们可以从哪 些方面描述这几种地形的特征呢?比如山地,我国有名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它们分 布在地形图的黄色区域,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较高,地势较高。同一块区域中,最高处和最低处 高度相差较大,表现出来就是起伏较大。 2观察:其余四种地形在地势高低和相对高度方面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地形图 和图片资料,比较它们的差异。 3小结:同学们从高低、起伏方面清楚地

7、比较了这五种地形,下面的视频可以为大家的 观察活动做一个清晰的小结(视频介绍五种地形的区别) 。下图各种地形轮廓图分别表示什么 地形呢?连连看。 4判断:这是南京的相关地理信息,据此和前面所学知识,你能再次清楚地判断南京属 于什么地形吗?因为丘陵占比最大,我们说南京地区属于丘陵地形。 5猜测: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陆地上的地形,地形图中表示海域的颜色也有差异,你知 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除了陆地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海底也有。在海底,我们也能看到高耸 的山脉,平坦的高原和平原。所以,在地形图中,这些特征也有所反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观察地形图、阅读五种地形的资料,从地势高低、起伏大小两方面比

8、较、概括五种地形的 典型特征。根据陆地地形图信息,推测、验证海洋区域的地形信息。 三、制作立体地形模型 1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包括陆 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 盆地等。用地形图可以表示出地表的这种高低起伏的特征,所以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模型。 2提问:猜猜看,这是什么?表现出了哪种地形呢?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们也能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地表模型吗? 要求:包含两个地形,可以是模拟南京等真实的地形,也可以自己想象的地形。;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材料:纸板、废纸、塑形布、海绵、泡沫板、丙烯材

9、料等 (出示两个地形立体模型视频) 这是两种常见的制作立体地形模型的方法堆叠法与覆 盖法,同学们可以参考使用。 3设计:同学们可以先商定你们想要制作的地形、选用的材料和选定的方法,完成设计 稿后,经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后再进行制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请同学们课后设计立体地形模 型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合作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并在下一节课中向大家展示,我们会在科学室 举办地表模型展,请同学们完成制作后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4想一想:地形会对其它自然事物造成影响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尝试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能力,及设计与 物化模型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1.多方法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多方法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人类虽然生活在表面,但由于地表的广袤,很难 全面、客观地认识地表的形态特征。由于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也无法直接观察大范围 内的地球表面。教学中借助航拍视频、地形图、阅读资料和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多个角度帮助 学生构建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的科学概念, 引导学生从地势高低和地表起伏两个方面比较地表 的几种典型地形。 2.巧用模型,培养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巧用模型,培养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无论是认识地表特征,还是巩固学习成果,解读 模型、建构模型都起到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借助地形图,学生能清楚比较出不同地形的地势 高低和起伏大

11、小。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 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学生能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 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 3.冲突激发,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冲突激发,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学生的认知冲突是自主探究的起 点。 地形图中不同色块代表什么意思?山地与丘陵有什么区别?高原地表起伏大不大?这些都 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存有疑惑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暴露他们的疑惑,引起认知冲突,也要提 供合适的脚手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提供真实的地表信息。 4.课外延伸,提升科学探究的效果。课外延伸,提升科学探究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地球表面形态特征,知道模型能够 表示地表特征,在课后还需要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制作地表模型。这需要学生调 用所学的地表相关知识,综合数学、美术等方法,合作完成地表模型的设计、制作活动,提升 了科学探究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苏教版 > 五年级上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