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0475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2 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期末复习提纲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期末复习提纲 第第一章一章 让让我我们们走进地理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 5 世纪易经系辞 西方:公元前 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熟悉生活环境(滑雪、冲浪、登山等要选择合理的环境) 、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 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地理与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 3.地理与交通

2、线路、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西伯利亚的雪屋、巴西的狂欢节、西方的圣诞节、西班牙的斗牛、阿拉伯人的服饰(特 征及成因)等。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 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平面图-地图(能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2.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美尔人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常规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等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

3、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 1/1000 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 (1)图例(各种颜色与符号)与注记(各种文字说明与数字)的区别 大比例尺 范围小 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 范围大 内容简单 (2)熟记常用图例符号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 :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 :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

4、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 :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第二章二章 地地球面貌球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极半径 6357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海边看船;草原看马;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 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6371 千米 赤道周

5、长:约 4 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纬线与经线 概念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 线 与赤道平行环绕地 球仪一周的圆圈 以赤道为起 点 圆圈 (除 极点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数相同的纬线 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经 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 直于纬的弧线 以本初子午 线为起点 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南北方向 3.经度与纬度 起点度数 最小值与最大值 北纬,南纬;东经,西经 变化规律 纬 度 赤道为 0 0与 9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从赤道向南向北 逐渐增大 经 度 本初子午线 为 0 0与 180 本初子午线以

6、东为东经,以西 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线向 东向西逐渐增大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 20和东经 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 23.5与南纬 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 66.5与南纬 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 中 高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 20 度(20W)向到东经 160 度(160E)为东半球,西经

7、20(20W)向西到东经 160(160E)为西半球 8.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 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 1.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形成的网络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从全球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29% ) 从北半球看:六分海洋,四分陆地(61%/ 39%) 从南半球看:八分海洋,二分陆地(81%/ 19%) 二、七大洲 1.几个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 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4,30,24,18,14,10,9) 。南极洲是跨经度 最多的大洲。 3.洲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

8、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三、四大洋 1.几个概念:洋;海;海峡 2.四大洋:太大印北(北冰洋最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四、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五种地形的比较 地形 类 型 大致海拔 地表形态 共同点 地表形态 不同点 世界之最 平原 200 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海拔较低 亚马孙平原 高原 500 米以上 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高) 巴西高原(大) 山地 500 米以上 地面崎岖不 平 海拔高坡陡谷深 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

9、山系 丘陵 500 米以下 海拔低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 东南丘陵 盆地 海拔不定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3世界两大山系: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西岸为日本群 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大的山脉,其主 峰珠穆朗玛峰 8844 米,为世界最高峰) 、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 200 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11034 米)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

10、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表示图【图的判读,非 常重要】 3.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 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

11、格纳和假说内容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内容: 全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欧亚、太平洋、美洲、非洲、印度洋、南极洲)拼合而 成,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掠夺,地壳比较活跃,多火 山、地震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大陆的漂移 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 (熟记六大板块的名称与位置,并落实在地图上) 3.解释了大陆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 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 ;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12、 第第三章三章 世界世界的居民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1.总数:65 亿 2.增长: 18 世纪以前增长缓慢, 18 世纪以后增长迅速。 原因: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2.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

13、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53) 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 (P5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 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 人种 外表特征 分布地区(P45 和图 3-8) 黄色人种 P55 阅读文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 黑

14、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总数:2000 种 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语言 分布地区和人数 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使用人数最多)12 亿 英语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广)4 亿 法语 法国 俄语 俄罗斯 西班牙语 西班牙及南美洲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 二、世界的宗教 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宗教 发源地 时间 分布 教徒 建筑物及经 书 基督教 巴勒斯坦 公元 1 世纪 欧美及大洋洲 10 亿、 多与广 教堂 圣经 伊斯兰教 沙

15、特 公元 7 世纪 亚洲西部和东南 部、非洲北部和东 部、中国西北部 7 亿 穆斯林 清真寺 古兰经 佛教 古印度 公元前 6 世纪 东亚、东南亚、斯 里兰卡 2 亿 善男信女 庙宇 藏经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城市和乡村 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名称 概念 人口 交通 经济活动 建筑物 城市 P51 多且集中 道路多且宽便利 非农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 高且密集 乡村 P52 少且分散 道路少且窄 农业为主 矮且分散 3.乡村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4.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62 图) 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

16、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 平原和山麓地带 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63)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 、人住上层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 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 、窗小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的类型: 2.保护措施: (P54 第二段) 第第四章四章 世界世界的气候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名称 概念 时间 稳定性 天气 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短 不稳定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长 较稳定 能依据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判断一些诗词或成语所表达的天气或气候现象。 二、天气

17、预报:气象部门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 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空气的能见度等信息。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 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常用天气符号:会识别晴、阴、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台风、沙尘暴等; 能根据风向图,确定风的方向和大小。 五、局部地区的天气预报图的判读(P70) 。 六、关注“空气质量日报”,关注现在的社会热点“雾霾”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概念与单位;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2.气温的测定:一日 4 次;日均温(除以

18、 4) ,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年均温的计算 (除以 12) ; 一天中, 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 时左右, 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体感温度与天气预报中的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人的体感温度 要受到实际气温、大气湿度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 2.世界气温的分布(分析 P72 图 4-9,P73 图 4-10,4-11)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B.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陆 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注:原因是陆地受热、散热快,海洋受热、散热慢) ; C.同纬度陆地上,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

19、气温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 降低 0.6) ; D.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2)北半球,一月平均气温最低(最冷月) ;七月平均气温最高(最热月) (3)全球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桂林的年平均气温约 18。 二、降水 1.降水的概念与单位。 2.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气温下降。 3.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注意:三种降雨的共同点: 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4.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累加值)注: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 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5.世界降水的分布(分析 P75 图 4-14) (

20、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赤道地区降水多注:赤道地区终年炎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多对流雨,两极 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注:沿海地区,水汽充足,内陆地区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水汽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2)世界的“雨极”和“干极” :乞拉朋齐注:地处喜马拉雅山南侧,西南季风的 迎风坡,多地形雨;1960 年 8 月至 1961 年 7 月,降雨量高达 26461 毫米,为世 界之最、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多年平均降雨量不 到 0.1 毫米) 。桂林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1950 毫米。 三、气候资

21、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坐标图的绘制过程: 先描点, 再画光滑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看最高月平均气温(最热月)与最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及其气温 年较差(年温差) 。 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各月气温 20 度 亚热带:最冷月气温 0 度 温带:最冷月气温16 度 寒带:最热月气温100MM 降雨适中:月降水量=50MM 左右 少雨:月降水量30MM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注: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22、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变小气温 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 运动 形式 含义 方向 周期 结果及影响 特征 自转 绕地 轴转 自西 向东 一天或 24 小时 昼夜交替、 各地时间的差 异、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公转 绕太 阳转 自西 向东 一年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 长短变化各地获得热 量不同同一地点, 形成 了春、夏、秋、冬四季; 从全球看,形成了五带。 地轴与公转轨道平 面总是保持 66.5 度夹 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 极星附近 2.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角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P80) 3.四季的变化 二分二至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地理现象 春分 3 月

23、21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北极极昼,南极极夜 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北极极夜,南极极昼 4.地球上的五带(P81 图 4-23) (1)名称 (2)分界线 (3)太阳直射情况 (4)极昼极夜现象(5)获得光热情况 三、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气温、降水的差异及成因: 物理性质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海洋 吸热慢、 放热慢 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 近海地区降水多 陆地 吸热快、 放热快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内陆地区降水少 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最热月、最冷月分

24、别为 7 月、1 月;海洋最热月、最冷月 分别为 8 月、2 月。 四、地形地势 1.山脉对太阳辐射(光照)的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垂直作用)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 100 米, 气温约降低 0.6 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平原气温高。 五、人类活动 1.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气候: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 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2.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注:主要表

25、现为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3.导致气候反常: (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候急剧增加,温室效应加强,全球气温升高,南、北极冰川 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与平原;也会导致旱洪灾害更加频繁。 (2)导致臭氧层破坏,形成臭氧空洞,地面紫外线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注:基本原则是“以温定带 (注:根据温度,确定是哪个带的气候,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以水定型(注: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是哪一种具体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 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二、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热带

26、雨林气候 终年炎热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降水总量较少, 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雨气候两侧,以非洲最典型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总量大, 一年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 西岸地区,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 和少雨,四季分明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 南部及阿根庭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 和多雨,雨热反期 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地区最典型

27、 四、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 半岛和附近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温和, 降水稍多, 冬季寒冷干燥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和北部 注意: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差异(注:陆地受热、散热快,海洋受热、散热 慢) ,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注: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东南 风)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大差别是 1 月平均气温,若 1 月均温小于 0, 则为温带季风气候; 若 1 月均温大于 0, 则

28、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多雨,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冬季少雨,夏季多雨的降水状态,易引起旱洪灾害。温带 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所致。温带大陆 性气候分布区内部,各地降水量与气温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景观不同:由沿海到内陆, 依次为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区内靠近寒带的范围内,因为气温较低而形成典 型的针叶林景观 五、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暖季短暂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极少 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 六、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在青藏高

29、原、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和安第斯山脉等。 七、学习方法: 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 候的主要因素一一对应分析。 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的异 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异 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 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候 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一

30、、不同类型的国家: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面积有大有小: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 2.人口有多有少: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 3.从政治体制上:社会主义:中越朝古;资本主义:美英法 4.地区:格陵兰(丹麦) 、百慕大地区 5.从经济发展看:发达国家:美日德法英澳;发展中国家:中印巴 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3.大洲分布: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 洲(注: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4.国家分布: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

31、、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 亚、新西兰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等;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5.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异 1.发展差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 2.差异表现: 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占世界人口 84%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 28%的国民生产 总值,发达国家却相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和资源 加工型工业为主;发达国家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 技术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注: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专业化 水平高) 。

32、 3.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东南亚国家。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 一、经济全球化 1.特征: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2.背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 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了全球共享的财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 切,产品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日益显著。 (注意:美国某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充分说明 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二、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1.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WTO) :注意:要准确识别 WTO 的标志 地位: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33、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和公平 职能: 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 控制和减免关税, 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中国与 WTO: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我国国际 贸易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2)其它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银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1)欧洲联盟,也称欧盟(EU) ,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注意:要准 确识别 EU 的标志 (2)东南亚国家联盟,也东盟(ASEAN) ,与中国关系十分密切。 3.政府间组织:二十国集团(G20)注:G20 拥有世界近 3/

34、2 的人口,90%的国民生产 总值,80%的国际贸易额、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注意:要准确识别 APEC 的标 志等。 4.非政府间组织:国际商会(ICC)等。 三、联合国(UN) :注意:要准确识别 UN 的标志 1.地位: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目前有 193 个成员国 2.总部:美国纽约 3.六大机构:安全理事会(注: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注:主要任务是协助联合国 大会促进国际经济、社会的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注:联合国不设主席, 只设秘书长,为最高行政长官) 、国际法院、托管理事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地理 > 湘教版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