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8097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必备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清单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清单 专题十三 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20 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 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线索一: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1)19 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 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各国

2、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 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 线索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 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 ,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 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 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必备知识必备知

3、识 Part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俄国十月革命 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 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 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巩固政权的措施:政治:通过告工人、士兵与农民书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 苏维埃;外交:通过和平法令谴责帝国主义,退出世界大战,并建议各国立即停战;经济:通过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组织:选举产生工 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初步

4、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 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初)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实行单一公有制,具有共产主义某些特征,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是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经济。 (4)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

5、权;但超越了生 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年) (1)背景: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 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 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 存;实质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

6、部调整。 (4)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历史解释】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 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 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 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

7、的转变。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1924 年 1 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受资本主 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过程(以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基础) 工业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 年开始, 优先发展重工业,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8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1927 年开始,1933 年基本完成。 形成标志:1936 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3)特点:经济上,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

8、有制;管理体制上实 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政治上,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 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文化上,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否定思想、文艺创作的多元性。 (4)评价:积极: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创了计划经济体 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他国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长期 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9、 (5)启示: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 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 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语点拨 “凯歌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却年代”:新经济政策;剥夺年代:斯大林模 式。 三、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 改革 (1953 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日益 显露 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 垦荒地,

10、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 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 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但无法 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 式 勃列日涅 夫改革 (1964 1982) 赫鲁晓夫改革造 成苏联社会混乱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 负担。1975 年以后, 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 期 戈尔巴乔 夫改革 (1985 1991)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苏联出现 严重社会危机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 市场

11、的调节作用。 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 功,之后改革转向政 治领域,背离了社会 主义方向,最终导致 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 联的解体 一语点拨 二战后的苏联改革均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赫鲁晓夫 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 弃社会主义制度。从总体上看,苏联的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解决苏联片面发展重 工业的经济结构,没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失败的。但前二者失败的主

12、要 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而戈氏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缺乏配套措施, 政治改革偏离方向。 Part2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矛盾。 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世界贸易剧减。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4影响: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为转嫁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打起关税战、

13、 倾销战和货币战(提高关税,货币贬值等,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 ,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促使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治:加 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加速 了二战的爆发。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加剧 了社会动荡,改革呼声高涨。1932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倡行新政。 2措施 整顿金融:恢复银

14、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发起“蓝鹰运动”,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 关系。 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3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4影响:经济: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政治: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世界: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一语点拨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核心思想

15、内容是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节供需矛盾, 缓和社会矛盾;实质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 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拓展深化】罗斯福新政和胡佛“自愿联合政策”反危机措施的异同 1共同点 都实行联邦政府的救济;都由联邦政府资助濒于破产的工业和农业;都由联邦政府管制对外贸易。 2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 胡佛“自愿联合政策”反危机措施 救济对象 “被遗忘”的中下层民众 大资产者、大农场主 谁来救济 联邦政府主持救济 地方政府、州政府及企业自行救济 救济措施 以工代赈,举办并扩大公共工程规 模;全面整顿工农业 缩小公共工程规模

16、,单纯性救济;局 部调整工农业 金融改革 平衡预算,废除金本位,全面整顿 金融财政 赤字财政,保留金本位,局部调整金 融财政 政府职能 改变管理体制,扩大政府干预职能 管理体制不变,减少政府干预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20 世纪五六 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 (2)20 世纪 70 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政 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17、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逐渐形成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混合经济” 。 2社会保障:完善社保制度,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影响: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 政不堪重负。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它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 了资源配置;并

18、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4增长模式: “新经济”出现 “新经济”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 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 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 5企业经营: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 在所有制方面: 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出现 “人民资本主义” ; 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但企业决定权仍在少数大股东手

19、中。 (2)在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即出现“经 营者革命” ;反映了管理社会化的趋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壮大了“新中间阶层” 。 一语点拨 工场手工业时期,手工工场是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工业革命 后,工厂制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形成;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二战后,凯 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专题十四专题十四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世

20、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发展 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 ,既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与问题。 线索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 国际货币、 金融、 贸易秩序得以重建,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促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但与以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隔绝对立。 线索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从“欧

21、共体”到“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 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线索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 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 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Part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经济危机及二战的教训。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22、被打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并积极谋求霸权。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确立:1944 年 7 月,美、英、法、苏、中等 44 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怀特计 划) ,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3内容 (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 美元折合 1 盎司黄金(金衡制 1 盎司31.1035 克) ,美国随时向各国按官价 兑换黄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确定各自

23、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 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固定汇率(钉住汇率制)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 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 干预。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决定成立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945 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 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来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等。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WB) :1945 年成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的 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

24、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4特点:实行“双挂钩一固定”原则。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 的汇率和比价。实行加权投票制度。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建立起制度性协 调机制。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5影响 (1)对世界:暂时结束了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一定 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成为美 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6瓦解: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

2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西欧日本的崛起、经济滞胀的冲击以及自身经 济实力的相对削弱,美国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 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美元地位下降。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世界贸易组织 WTO) 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 必要。“布雷顿森林体系”取消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着手建立国 际贸易体系。 2建立:1947 年,美国、中国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26、简称“关贸总协定” 。 3宗旨: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性待遇,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 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特点: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体制;是有关关税与贸易政 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对世界: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 济的发展。对美国: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6发展: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这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

27、成(美国主导) 1标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共同构成了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在此基础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对世界: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对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一语点拨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适应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Part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一、世

28、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一体化:从欧共体到欧盟(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 (1)原因: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历史教训:近代欧洲国家持 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渴望。现实需要: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2)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 年) 欧洲共同体(1967 年)欧洲联盟(1993 年)欧元问世(1999 年)欧元正式启用(2002 年) (3)欧洲一体化特点: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 区域和平发展模

29、式。由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方向发展。参与国家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4)影响: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促进各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 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 趋势,有利于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 (1)原因: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2)过程:1992 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

30、3)目标: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影响: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区域集团的实力。 3亚太经合组织(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2) 过程: 1989 年, 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 年, 汉城 (今译首尔) 会议通过 汉城宣言 。 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

31、垒。 (4)影响: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 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 组织(主要推动者) ;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 ;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 。 2评价 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

32、国际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 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知识整合】近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15、16 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全球化开始起步。 21618 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3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 。 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破坏秩序,全球化陷入困境。 6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初期)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

33、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的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贸易秩序得以重建,全球化发展 到体系化、制度化阶段。但与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隔绝对立。 7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以及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继建 立(即世界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是,由于两极格局的存在,资本主 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对立,使“冷战”时期的经济全球化实际表现为“半球化” 。 820 世纪 90

34、 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区域集团化掀起了新浪潮,经济全球化全面发 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历史解释】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 关系的影响。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 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 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但要注意,区域经济集团化在集团外具有排他 性

35、,所提供的优惠是一种特殊的只向成员提供的优惠,这种优惠是不向非成员提供的。 3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促进大于阻碍。 专题十五专题十五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 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 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线索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36、营,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线索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社会 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中国的振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线索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 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呈现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Part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37、1规划: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 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2评价 (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 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 1背景 (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主要原因: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38、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 国家 领域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1947.3,冷战开始)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 经济 马歇尔计划(1947.6)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1) 军事 北约组织(1949 年) 华约组织(1955 年,两极格局形成) 影响 德国分裂(1949 年)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3) 3影响: (1)积极: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为世界经济

39、的发展创 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消极: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宁。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 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 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语点拨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 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 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

40、冷战” , “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 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历史解释】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 阵线分明 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主导力量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斗争方式 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 上的割据 主要矛盾 体现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 利益的大局 对峙地区 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 苏联进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围圈上;美

41、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对峙影响 美苏两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长期对抗,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 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人为地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 发展的历史趋势背道而驰 Part2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期) 1原因: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具体是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2表现 (1)欧洲走向联合:法德和解,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力争成为政治大国。 (3)第三世界国家:

42、1961 年,发起不结盟运动。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 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至今) 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2表现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洲: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5)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

43、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特点: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 荡并存的局面。 一语点拨 战后初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取代;20 世纪六七 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苏东剧变后,两极格局 瓦解,“一超多强”成为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曲折发展。 【历史解释】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 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 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 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

44、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 的具体表现。 2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 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3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 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 专题十六专题十六 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艺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世界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在科技、教育、文艺事业等方面 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包括以

45、下三条线索: 线索一: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创立、量子论诞生 的历程,人类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 对后世影响巨大。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 线索二: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近现代世界的文学、美术、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演变与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流派纷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多元化的特色。 线索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艺。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在科技 领

46、域取得重大突破。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推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双百”方针在改革开放后大 放异彩,科学研究与文艺事业迎来春天。 (详见专题九 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教育与文艺 )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一近代以来的西方科学技术 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 (2)创立:1687 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5)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 2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

47、9 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 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 (1)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与交通运输业,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爱迪 生发明了电灯等,电器产品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

48、质属性。 (2)量子论:普朗克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5现代信息技术 (1)产生发展: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 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 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的出现。 一语点拨 近代以来,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迅速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科技的发展极大 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先后开始在 18 世纪后期进入“蒸汽时代” ,19 世纪晚期步入“电气 时代” ,20 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 【历史解释】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2)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的进步。 (3)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5)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6)但是,科技进步也会加剧全球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外关联】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与成因。 项目 中国传统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区 别 方法 重经验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分析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