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5676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通州区通州区 20212021 年初三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年初三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010 页,共五道大题,页,共五道大题,2424 道小题。试卷满分道小题。试卷满分 100100 分,答题时间分,答题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

2、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一、基础运用(共运用(共 1616 分)分) 2021 年是农历辛丑牛年,班级开展“牛年话牛”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教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不待扬鞭自奋蹄”,出自臧克家的诗作老黄牛 。对这幅书法作 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筋柳骨,瘦劲挺拔;如龙蛇飞动,雄健洒脱,酣畅淋漓。 B. 飘逸自如,恣意奔放;如急风暴雨,倾盆而至,一气呵成。 C. 笔力遒劲,灵活舒展;如龙蛇飞动,雄健洒脱,酣畅淋漓。 D. 方正沉稳,朴实端庄;

3、如急风暴雨,倾盆而至,一气呵成。 2. 主持人撰写了本次活动的开场白。阅读后,完成小题。 “在野情怀犹自重, 。”这副对联,是对牛的勤劳与艰苦奋斗品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一个世纪以来,在党的带领下,亿万民众以“牛”的精神经千难、 ( )万险, 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处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千百年来孜孜 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继 承和发扬“牛”的精神,拼搏进取、一路向前。今年,恰逢辛丑牛年,让我们一起开始“牛年话牛”。 (1)文段括号处所填汉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4、是: A.历 处(ch ) B.历 处(ch) C.厉 处(ch ) D.厉 处(ch) (2)结合语境,横线处所填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耕耘不离泥土香 B.闲时卧观稻花浪 C.至老事业未荒疏 D.归朝岁月已蹉跎 3. 活动组委会搜集、整理了两份材料,供同学们学习。阅读后,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代文物中可以观赏到 的牛。唐代的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均着敞领宽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 有趣可爱;商朝的司辛玉牛作伏卧状,前肢跪地,后肢前曲,造型古朴;唐朝韩滉的画作五牛图备受 推崇,画作中五头牛一字排开,各具状貌,乾隆皇帝在引首处题下“兴托春犁 ”四个大字,借此表达他对 百姓民生的关注。 【材料

5、二】 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古今名家们既在作品中 地刻画出“牛”的形象,同时又借“牛” 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南宋名臣李纲用“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表达了自己为国为 民不惧牺牲的雄心壮志;诗人陆游以“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表达了自己穷尽余生也要收复 故土的坚定信念;鲁迅则借“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出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真诚态度【甲】名家们如此 喜欢牛,大概是牛的品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有共通之处吧【乙】 (1)在两个材料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姿百态 惟妙惟肖 B.栩栩如生 绘生绘色 C.千姿百态 绘声绘色 D.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2)根据下面

6、汉字“犁”的介绍,结合材料一画线句语境,解释“兴托春犁”在此处的意思。 犁,金文为,是由(年,收成)+(刀,带铲刀的耕具)+ (牛)三部分组成。造字本义:用 牛拉动带铲刀的耕具,翻耕土地。 (3)在材料二【甲】 【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句号 B.【甲】分号 【乙】问号 C.【甲】句号 【乙】句号 D.【甲】句号 【乙】问号 4. 活动中,班里的集邮爱好者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辛丑年特种邮票,并为此写了一段介绍文字。 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辛丑年生肖牛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奋发图强”,描绘了雄壮有力、一往无前的奔牛形象

7、,公 牛四蹄扬起,昂首向前,目光炯炯,表达出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 寓意;第二枚“牛年大吉”,用大牛与小牛舐犊情深的画面,向全国人民传递家庭兴旺和谐、团圆幸福的 美好祝愿。这套邮票通过温情与力量的结合,生动地诠释了生肖牛的精神内涵。 5. 活动后,一位同学写了一段学习感言。其中修辞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通过此次活动,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牛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至关重 要。无论在当前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未来人生的路上,我们都必须拥有梦想,然而,如果只谈梦想而不 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到头来,梦想 。 A. 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近在眼

8、前,实则可望而不可即。 B. 只是空中的楼阁,虚幻而美妙,却无法看清它的真实模样。 C. 还不是七彩的气泡,越吹越大,最后终将破灭,不复存在。 D. 只是涓涓的细流,无论流程多远,也无法汇聚成滔滔江河。 【答案】1. C 2. (1)B (2)C 3. (1)A (2)示例:国家的兴盛寄托在春耕顺利、农业丰收上。 (3)C 4. 这套邮票通过力量与温情的结合,生动地诠释了生肖牛的精神内涵。 5. 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仔细观察这幅书法作品,发现笔力苍劲有力,笔断意连, 错落有致,运笔潇洒飘逸,线条奔放自如,如烟云缭绕,龙蛇奔走,刚柔相济,浑然一体。故为草书。

9、故 选 C。 2.(1)考查填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历险,经历危险。注意“历”不能写成“厉”;处在:立足于某种 地位或状态。“处”读作“ch”,故选 B。 (2)考查对对联。根据上联“在野情怀犹自重”,“情怀”是名词,可排除 AB;再根据内容“这副对联, 是对牛的勤劳与艰苦奋斗品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可知,是赞美牛勤劳与艰苦奋 斗品质的,故选 C。 3.(1)考查选词填空。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 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根据语境,古代文物中牛应该是千姿百态

10、的,不能用栩栩如生;作品中牛的形象逼真,用“惟妙惟肖”; 故选 A。 (2)考查词语的意思。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从划线句“借此表达他对百姓民生的关注”可知,“兴托春 犁”意思为一年温饱全寄托在春天的辛勤耕犁上,希望春天能丰收。 (3)考查标点符号。根据文段内容,“古今名家们既在作品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牛的形象,同时又借 牛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可知,下文具体列举南宋名臣李纲、诗人陆游、鲁迅的例子,故甲 处应该用句号。“名家们如此喜欢牛,大概是牛的品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有共通之处吧”是对上 文内容的总结,故句末用句号。故选 C。 4.考查修改句子。根据语段内容,第一枚邮票描绘了雄壮有力

11、、一往无前的奔牛形象,代表着力量;第二 枚邮票大牛与小牛舐犊情深,代表着温情;而画线句是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按照顺序,应该改为:这套邮 票通过力量与温情的结合,生动地诠释了生肖牛的精神内涵。 5.考查补写句子和修辞方法。根据语境,“如果只谈梦想而不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可知,需要补写的句 子应该围绕“不脚踏实地、拼搏奋斗”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梦想”是不会实现的。“涓涓的细流,无论 流程多远,也无法汇聚成滔滔江河”不合语境,故选 D。 二、古诗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共 1717 分)分) (一)默写。 (共(一)默写。 (共 4 4 分)分) 6. (1)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 ( 孟子

12、) (2)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 (3)古人作画,讲究诗书画一体。能与下面这幅画相匹配的诗句是“_,_”。 【答案】 (1). (1) 贫贱不能移 (2). (2) 九万里风鹏正举 (3). (3) 示例: 劝君更进一杯酒 (4). 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分析】 【详解】“贱”“鹏”是此题中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3)小题答案不唯一,符合图片的“送别”意 境即可。示例: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二)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

13、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7. 本诗首段的词语“_”将风拟人化, 显示出狂风破屋的巨大威力; 紧接着二、 三段通过“群童抱茅” 和“_”的铺叙,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感受到一位_的诗人形象。 8. 刘禹锡 陋室铭 中“南阳诸葛庐”、 陶渊明 饮酒 中

14、“结庐在人境”与本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都写到了“庐”。请简要说明三位诗人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7. (1). 怒(号) (2). 示例:遭受夜雨 (3). 示例:心怀天下 8. 示例:刘禹锡借“庐”自比古代圣贤,突显洁身自好的品性;陶渊明借“庐”表达自己虽身处闹市,但 心灵远离尘俗的宁静淡泊之志;杜甫借“庐”抒发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理解。从“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怒号”可 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狂风破屋的巨大威力;第三段“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绝”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15、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 基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感,表 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探究情感。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 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 的德操,突显洁身自好的品性;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 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表达自己虽身处闹市,但心灵远离尘俗的宁静

16、淡泊之志;本诗中“何 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 的高尚品格。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三) 阅读岳阳楼记 ,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7、,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 词语“通”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几个常用义项:通行,通过,通到;通报,传达

18、;畅通,没 有阻碍;通晓,精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通”的义项相同的一项是( ) 政通 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 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 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 初极狭,才通 人( 桃花源记 ) A. B. C. D. 10. 一位同学阅读岳阳楼记后写下一段文字。其中对原文理解有误 的一句是_。 (填序号) 当被贬谪的官员来到洞庭湖时,湖中或阴或晴的景象会使他们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进而触发不同的 心理感受。只有具有“古仁人”一样的高尚品德,才会超然物外,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感到“悲”或 “喜”。心怀天下的“古仁人”是作者学习的对象,但作者也同时感慨很难找到具有这种情

19、怀的同道中 人。 11. “以天下为己任”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仁人志士的理想追求。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 明“以天下为己任”在苏轼和李贤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苏轼)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 大狱,汉、唐灭亡之兆。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 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取材于宋史苏轼列传 ) 【材料二】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 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 ,清

20、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 同列皆惧。 (取材于明史李贤列传 ) 注: 大兵大的军事行动。 西方用兵指对西夏的战争。 江南织造为宫中织造丝织品的皇商。 锦 衣狱明朝特务监狱,由锦衣卫管理。 【答案】9. C 10. 11. 示例:苏轼面对国家大兵大狱,力劝在外做官的王安石,即便违背君臣常理,也要积极进言献策改变局 势。李贤面对边疆战事和国内水灾,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对内提出宽恤百姓之策;国家稳定后,又不惧皇 权,多次提出宽恤政策。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题时,需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 句意为: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

21、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通:通达,顺利。 句意为: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通:通到。 句意为: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通:贯通,顺畅。 句意为: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通:通过。 综上可知“通”的义项相同,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句:由文中“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知,面对湖中或阴或晴的景象,会使被贬谪的官员们联想 到自己的遭遇,进而触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可见表述正确; 句:由文中第五段可知,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

22、,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 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 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 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 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表现了作者虽身居 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选项表述错误; 句:由第五段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等内容可知,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 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

23、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以此作结。可见表述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表述错误。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分析拓展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以天下为 己任”在苏轼和李贤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需结合材料内容作答。 由材料一中“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等内容可知,苏轼面对国家忧 患之事,力劝在外做官王安石,即便违背君臣常理,也要积极进言献策改变局势。他做到了“以天下为 己任”。 有材料二中“贤外筹边计,内请宽

24、百姓,罢一切征求”“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 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可知,李贤面对边疆战事和国内水灾,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对内提出宽恤百姓 之策;由“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等内容可知,国 家稳定后,李贤又不惧皇权,与皇帝发生争执,多次提出宽恤政策。他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 【点睛】参考译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 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 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

25、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 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 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 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 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 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 感慨到

26、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 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 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 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

27、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 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 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 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材料一 苏轼路过金陵,见到王安石,说:“大的军事行动和大刑狱,是汉、唐灭亡的预兆。现在对西夏用兵, 连年不停,东南又多次兴起大狱,你没有一句话去补救吗?”王安石说:“我王安石在外地,怎么敢说?” 苏轼说:“在朝廷就说话,在外地就不说,这是服事君王的礼节。皇上对待你不是通常的礼节,你对待皇 上,难道可以用常礼?” (取材于宋史苏轼

28、列传 ) 材料二 当时每年都有边防警报,天下发生水涝灾害,江南江北尤其严重。李贤对外筹划边疆防务,对内请求 宽待百姓,停止一切征收活动。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李贤趁机请求施行宽容和 怜惜百姓的政治,又请求停止江南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中断边境大臣的进奉,停止了内外的 采购买卖活动。皇帝感到为难。李贤再三再四地与皇帝争执,同朝官员都害怕了。 (取材于明史李贤列传 ) 三、名著阅读(共三、名著阅读(共 5 5 分)分) 12. “老黄牛受到人类的普遍认可与赞美。它脾气倔强,一身正气,不与邪恶为伍。”从这段文字,你能联 想到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结合名著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理

29、由。 (100 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联想到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性格倔强,向往民主与自由,至死也不愿踏 上有人类的陆地;他坚持正义,利用鹦鹉螺号攻击英国侵略者,并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 被压迫民族进行反殖民解放斗争。这与老黄牛“脾气倔强,一身正气,不与邪恶为伍”的形象一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能力。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搜索出一个人物,其身上具备“老黄牛”的精神。 从题干上看,具体品质是“脾气倔强,一身正气,不与邪恶为伍”,这不仅需要阅读原文,还需要从阅读 的内容中整理归纳,找出相应的人。初中阶段的名著很多,具备老黄牛精神的像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 的保尔, 西

30、游记中的唐僧、沙和尚,都是坚忍倔强、勤奋努力、有奉献精神、一身正气的“老黄牛”。 课外的名著,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也是老黄牛的代表。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表达。 示例一: 西游记中的唐僧性格坚韧不拔、执着追求,是不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他那像黄牛般坚强的意志和执 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他西行取 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 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 使他终成正果。 示例二: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脾气

31、倔强,一身正气,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农村,学习相当 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经历挫折,反而更加勤奋。在大牙湾煤矿,孙少平有着惊人的耐力每个月 都是上全班,不像其他的矿工一样不能吃苦受累,这当然赢得了别人对他由衷的尊重,经济上的独立也让 他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我们从这个平凡的青年身上看到一个平凡的世界,看到一个黄牛般倔强、正义, 不与邪恶为伍勇敢的心。 四、现代文阅读(共四、现代文阅读(共 2222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0 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5 月 5 日,新型载人飞船试验船随“长征五号”B 火箭成功首 飞;7 月

32、23 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正式开通;12 月 17 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完成月表取样任务后顺利返回。成就取得的背后,新型举 国体制功不可没。 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创新大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都 采取过集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的做法。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都是由政府组织完成的,体现了 国家战略意图。而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则强调发挥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三者的作用,通过政府 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由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共同完成相关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

33、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 成功, 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再接再厉,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 献。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基础研究投入从 2015 年的 716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335.6 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达到 6%。“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我 国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 为何要如此重视基础研究? ,这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中均体现得 非

34、常明显。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面临的“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根子就在于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 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可以说,今天我们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就是在播撒未来社会发展的种子。 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基础研究的突破 主要标志 第一次技术革命 近代力学、热力学 蒸汽机的应用 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磁理论 电力的应用 第三次技术革命 相对论、量子力学 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应用 【材料三】 今年的政府报告再次提出,要在科技创新领域推行“揭榜挂帅”机制,以达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目 的。“揭榜挂帅”就是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身、资历,谁有能力完成目标, 谁就来揭这个榜。也就是说,

35、“揭榜挂帅”是一套为了攻坚克难而选贤任能的激励机制:“揭”的是需求 之“榜”聚焦待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挂”的是能力之“帅”无论是科研机构、企 业还是高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只要有真本事,皆可出来一争高下。 除“揭榜挂帅”以外,各地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行了许多新尝试。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条例 ,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给予奖励报酬及落户、住房等待遇;杭州市建立了“薪酬制”人才分 类评价指标体系,破除了唯学历、唯职称等传统人才评价倾向;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创新 创业行动计划 ,布局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发出了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13. 依据【材料一

36、】的信息,我国于 2020 年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哪一项( ) A. 新型载人飞船试验船随“长征五号”B 火箭升空。 B.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完成探测任务。 C. 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嫦娥五号”完成月表取样任务返回地球。 14. 根据【材料二】和表 1 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15.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有_,_, _。 (每空限 10 个字以内) 【答案】13. B 14. 示例: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创新 15. (1). 坚持新型举国体制 (2). 重视基础研究 (3). 激发人才

37、创新活力(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能力。从材料一列举的成果“2020 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7 月 23 日,中 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可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完成探测任务,这 个不在我国 2020 年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之列。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根据前后文知,空格处填写的内容,是回答“为何要如此重视基础研究”这一问 题;也是在“发生过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中”得到明显体现,也就是说要填写被证明了的观点结论。再结 合“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可知,三次技术革命中,基础研究的突破带来了蒸汽机的应用、电力的

38、 应用、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应用这些成果;据此可归纳出“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创新”这一结论。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归纳能力。从材料一“成就取得的背后,新型举国体制功不可没”可得结论:坚持新型举国 体制是我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之一;从材料二“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 究的顶层设计增加我国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可知,重视基础研究是努力之二;从材料三“在科技创 新领域推行揭榜挂帅机制,以达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目的”可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我国为加快 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之三。 (二)(二) 阅读牛 ,完成小题。 牛 王纪金 现在到农村很少看到牛了,牛渐渐成了一个不远的回忆

39、。 关于牛的童年回忆是与农村火热的双抢连在一起的。夏日的清晨,父母下田去了,我牵出家中的那 头大水牯到田野间去放牧。辽阔的田野,除了抢收抢种的人们,随处可见的就是放牧的孩子和牛群。田梗 长满了带露的青草,我牵着牛绳走在前面,提防着牛偷吃别人的庄稼。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裤脚,觉得清凉 和惬意。 我隔着稻田大声地和小伙伴们聊着有趣的话题,湿润的空气中飞跃着欢声笑语。 午后的暑气稍殆, 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赶着牛儿上河堤, 任牛儿在河堤懒散地啃着青草。孩子们已经扎进了小河里, 打水仗, 摊在河水中晒太阳,将一天的汗渍全部洗去。洗完澡后,我坐在沙滩上,望着牛儿想:牛儿每天在蓝天白 云间,在青山绿水旁悠游自在

40、地啃食青草,要是我能变成一头牛该多好。 少年的我要和父母下田劳作,放牧的任务交给了妹妹。我的体力不好,干农活不像其他的同龄孩子 那样在行;我很怕累,每天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受不了。父母也并没教我耕作的技术,只是要求我 帮衬着割稻插秧。后来有一回,父亲要忙其它的事情,把打辘轳的任务交给了我。打辘轳就是把收割完的 稻田碾碎成稀泥田,便于插秧。这个活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求人站在辘轳上,让牛儿拉着辘轳走。我第一 次站在牛的身后,观察牛儿怎样负重。在水田中,牛迈着沉重的步子,拉着辘轳上的我跋涉着,身上不时 地挨着鞭子,牛鼻子不时地要忍受绳子刺磨的痛苦。休息的间隙,听着牛深重的喘息声,望着牛鼻子里和 牛

41、口里流下的涎水,我真正体味到了牛的辛苦与疲惫,我不想变成牛了。 到了高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很少回家。农闲时节,我放假回家拿生活费。家中铁将军把门。 中午,父母赶着牛车回来了,车上满载着柴火。牛深重的喘息,牛鼻子和口里流下的涎水,又一次让我的 心触痛了。我看到父亲的手上有一道长长的刀口, 刀口上用嚼碎的树叶和黄泥胡乱地敷着,还有血丝渗出, 不消说,这是不小心被柴刀砍到的。而母亲的脸上,也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我抱了一捆干草丢在地 上,任牛咀嚼。在潮湿的目光中,我看见牛背上有几条鞭痕,鞭痕处站着几只大大的苍蝇。 后来,农村推行了机械化耕作,抛秧、小型收割机解放了农民的劳力,铁牛代替了牛,村

42、子里一头 牛都没有了。然而每次我回到老家,村子里还是看不到什么人,许多人都到城里做工去了。匆匆赶回家吃 中饭的父亲,在饭桌上和我聊了几句后,又匆忙地赶去做工了。我笑着说:“爸爸,你现在年纪大了,反 而比以前更忙了。”父亲憨厚地笑笑,就走了。母亲说:“农村人啊,就像牛一样,闲不住。这生活啊, 实诚!” 我和妻子工作都比较忙,无法照顾孩子,母亲又不肯来城里居住。我对母亲说:“你到城里住,父 亲在城里做工,正好到我家吃饭。”母亲说:“那鸡、鸭、猪也放到你家养?菜也放到你家种?”幸亏, 我的老家距离城里不远,每天早上,母亲很早就从乡下骑自行车赶到我家带孩子,我们下班后,母亲又骑 车匆匆赶回乡下去做饭,

43、喂鸡鸭和猪。后来,我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母亲才喘了口粗气。那几年,父母头 上的头发飞速地变白。然而,父亲母亲并不能停下,因为我的妹妹弟弟的孩子们也相继出世了。 如今的我,奔走在单位与家庭之间,奔走在书本与文字之间,时不时有一种负重感与疲倦感,头上 渐渐有了白发。每当夜深,我伸伸懒腰,眼前依稀会出现一头牛,喘着粗气,鼻里口中流着涎水,啃食着 地上的干草我想起了母亲说的话:“这生活啊,实诚!”于是我又继续忙碌。 我也知道,在牛的心里藏有一幅美丽的画面:蓝天白云间,青山绿水旁,悠游自在地啃食一片丰饶 的青草 (有改动) 16. 这篇文章回忆了不同时期牛带给我的认识和感受:童年时期,牛给我的感觉是_;少

44、年时期,牛 给我的感觉是_;高中时期,触痛我心的与其说是牛,不如说是_;后来,铁牛代替了牛,牛不 用劳动了,但父母依然忙碌;如今,由于_,我真正从牛的艰辛切身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17. 请简要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段的理解。 【答案】16. (1). 示例:悠闲自在 (2). 辛苦与疲惫 (3). 父母(的艰辛) (4). 不断奔 波(产生的负重感与疲惫感) 17. 示例:描写了父亲手上长长的刀口,“嚼碎”“敷”“渗出”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劳作的艰辛,也表达 出我看到后的心疼与酸楚。 18. 要点: (1)这句话中“牛”不仅指耕牛,更指像牛一样辛苦的人们

45、; (2)牛心里藏有“美丽的画面”, 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同时告诉人们要像牛一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怕付出,才能实现 美好生活。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仔细审题,题中要求从文中提炼并概括不同时期牛带给我的认 识和感受: 段写童年时期, 我牵着牛去河堤放牧, 牛给我的感觉是可以从“牛儿在河堤懒散地啃着青草。 ” 的描写中提炼概括为“悠闲自在”;段写少年时期,我帮父母做农活打辘轳,站在牛的身后观察牛负重 劳作,从“牛迈着沉重的步子,拉着辘轳上的我跋涉着,身上不时地挨着鞭子,牛鼻子不时地要忍受绳子 刺磨的痛苦。休息的间隙,听着牛深重的喘息

46、声,望着牛鼻子里和牛口里流下的涎水,”牛给我的感觉可 以概括为“辛苦与疲惫”;段写高中时期,农闲时节,我放假回家拿生活费时看到父母赶着牛车回来的 情景,从“父亲的手上有一道长长的刀口,刀口上用嚼碎的树叶和黄泥胡乱地敷着,还有血丝渗出, 而母亲的脸上,也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此时由牛想到父母,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段 写后来,铁牛代替了牛,牛不用劳动了,但父母依然忙碌;段写如今我真正从牛的艰辛切身体会到了生 活的不易,从段第一句“如今的我,奔走在单位与家庭之间,奔走在书本与文字之间,”可以提炼概括 最后填空项为“奔波”。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赏析。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

47、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如生动 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文本画线句子运用了细节描写,“长长的刀口”、“嚼碎 的树叶”、“胡乱地敷着”、“血丝渗出”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的手在劳作时被柴刀砍伤后的刀 口仅用树叶和黄泥胡乱地敷着的样子,侧面写出了父母劳作的艰辛,表达出我看到父母劳作受伤后内心的 酸楚和痛惜之情。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段的理解能力。第段是全文的最后一段,起到点明主旨,总结全文的作用。理解其含义时不 仅要解释出表层含义,更要解释其深层含义。示例:这句话中“牛”不仅指耕牛,还有象征含义,象征了 像牛一样辛勤劳作的人们,“牛的心里藏有一幅美

48、丽的画面”更是象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结 合全文,牛吃草的画面也蕴含了一个哲理,只有脚踏实地,辛勤劳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日前, 在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平均年龄 74 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队员们唱起歌曲少年 ,无数观 众被他们的活力和激情感动。 人们为何感动?不只因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唱了一首年轻人熟悉的歌,还因为这些曾经的“少年” 身上依然葆有可贵的青春精神。少年时代,他们有过无悔而不凡的青春,而后又在奋斗中度过不曾庸碌的 岁月;如今,才能意气风发,“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这些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少年”们已不再年轻,但为理想奋斗的精神,依然有着青春的印记。这种 心境与精神,对当下的青年来说,更加值得珍视与借鉴。 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是艺术团成员们在年轻时共同的选择。“祖国需要我到哪 里,我就到哪里,需要我干什么,我就一定要干好。”舞台上,78 岁的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