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457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考点考点 44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1(2020 年黑龙江绥化年黑龙江绥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 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起始于洋务运动, 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戊戌变法发生于 1898 年,晚于洋务运动,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与题意不符; C 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近代化无关;D 项 1

2、911 年发生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 建帝制,使中国政治民主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它发生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与题意不符。故选 A 2(2020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民主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 的重大事件有 诞生了近代钢铁工业 辛亥革命 “八七会议” 国民党组织会战抵抗日军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整个民主革命是 18401949 年期间,所以洋务运动期间,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故符合;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爆发于 1911 年的武昌起义,故符合;“八七会议”召 开于 1927 年的汉

3、口,故符合;武汉会战是 1938年 6月至 10月国民党组织的抵抗日军的著名会战,故 符合。故选组合,排除 ABC,D符合题意。故选 D。 3(2020 年北京年北京)如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前期的有识之士的探索历程处应填 A军事技术 B文学艺术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洋务派领导发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故处应填军事技术。故 A 符合题意;文学艺术不是洋务运动学习内容, 排除 B;实业救

4、国是 19 世纪末救国思潮,排除 C;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排除 D。故选 A。 4(2020 年湖南常德年湖南常德)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提出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民主革命” 【答案】A 【解析】 魏源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 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等,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 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 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是“自强求富”,B 排除;戊戌变法时 期的口号是“变法图强

5、”,C 排除;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D 排除。故选择 A。 5(2020 年吉林年吉林)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湖北织布局,促进了中国纺 织工业的发展,故 B 符合题意;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均是军事企业,故 ACD 均不符 合题意。故选 B。 6(2020 年山东东营年山东东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证明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 新生。”其中,“表面化的近代化”

6、是指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 A技术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思想层面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 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 的兴办,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因此“表 面化的近代化”是指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即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选项 A 符合题意;制度层面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关,B 排除;思想文化层面与新文化运动相关,CD 排 除。故选

7、A。 7(2020 年山东威海年山东威海)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 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洋务运动。解题思路:由材料“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我们可知这是受洋务派 “求富”思想的指导。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湖北 织布局,故 A 符合题意;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兴办的军事企业,排除 BC;京师同文馆是洋 务运动时期的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排除

8、 D。故选 A。 8(2020 年湖北咸宁节选年湖北咸宁节选)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阳铁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和武汉会战的图片(如下)。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什么运动时期?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1)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 1870 年之后兴办民用工业,汉阳铁厂 是这一时期由张之洞兴办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9(2020 年青海节选年青海节选)材料一 书生坐谈误国,可为浩欢,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 自立耶!鄙人一发

9、狂言,为世诟病所不敢避。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答案】(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1)洋务运动开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左 宗棠和张之洞等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根据材料分析,“不亟亟焉求富强”、“李鸿章”等关键信 息容易得出,材料描述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及促进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2020 年江苏常州节选年江苏常州节选)阅读下列材料

10、: 材料一 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 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 1949 年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次 全面大转换, 中国力图探索一条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979 年以来, 在国际国内出现巨大变化的形势下, 进行了又一次独特的体制内模式转变,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摘编自罗荣果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简析其历史进步性。 【答案】(1)洋务运动。第二问,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 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解

11、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第一步”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第二问,根据材料内容“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 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 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1 (2020 年山西节选年山西节选)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利器之器。 李鸿章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

12、是什么?列举其主张付诸实践的一例具体举措。 【答案】(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城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答出 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2)依据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利器之器。”可知, 李鸿章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结合课本所学,其主张付诸实践的例具体举措有:在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城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 考点考点 4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2020 年湖南常德年湖南常德)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列强的侵略 B

13、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探索 D民族觉醒 【答案】B 【解析】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也体现出反对外来侵略的特点。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一次对决。体现出反抗外来侵略的 特点。故 B 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不是列强的侵略,排除 A;近代化探索开始是 洋务运动,排除 C;民族觉醒不符合材料中抗争的特点,排除 D。故选 B。 2(2020 年湖南常德年湖南常德)梁启超在回忆 19 世纪 80 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 齿士类”,而到了 19 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

14、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 19 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 人人竞言西学”,结合所学可知,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民族危 机加深,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故 B 符合题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表述错误,故 A 不合题意;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题干无关,故 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1

15、9 世纪末”是解题的关键,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中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 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 3(2020 年湖北咸宁年湖北咸宁)如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 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 年 4 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

16、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 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因此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 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选项 C 符合题意;中国开放的通商 口岸总数不断减少,不符合史实,A 排除;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排除; 辛 丑条约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D 排除。故选 C。 4(2020 年北京年北京)如图示意图中处应填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雅克萨之战 C黄海海战 D 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示意图中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的两大主题。甲午中日战争中,1894 年 9 月

17、,清政府北洋舰 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 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故 C 正确;戚继光抗倭是发生在明朝反抗外来侵略的表现;雅克萨之战是发生在清朝 17 世纪中期,反抗沙 俄的入侵; 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条约,不属于反抗侵略的表现。故排除 ABD 项。故 选 C。 5(2020 年云南年云南)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 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18、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895 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 合 1300 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 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B 正确;ACD 与材料描述的 不符,排除。故选 B。 6(2020 年山东威海年山东威海)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A B C D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95 年,日本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19、威海卫位于图中的,C 符合题 意;是辽东半岛的战役,A 不符合题意;是旅顺战役,B 不符合题意;是平壤战役,属于甲午战争一 开始的战役,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几个战役要明确: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其中威海卫战役 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 7(2020 年吉林节选年吉林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同美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 英、法的战令,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 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

20、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一例。分析“遭受到”“耻辱性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等。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第一次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令,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可知,这就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一“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 的传统文明”可知

21、,失败的原因有,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等。 考点考点 46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1(2020 江苏镇江江苏镇江)如图是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A有田同耕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变法图强,所以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 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维新变法,C 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有田同耕,A 排除;洋务运动时期 主张自强求富,B 排除;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D 排除。故选择 C。 2(2020 年北京

22、年北京)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属于历史结论 B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属于历史史实 D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 所能剿洗干净的是对戊戌变法这一史实的评价,是历史结论,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选项 D 符合 题意;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是对历史事实的表述,不属于历史结论,也没 有涉及废除旧制度的内容,A 排除;肯定了戊戌变法

23、的历史作用,不属于历史史实,C 排除。故选 D。 3(2020 年云南昆明年云南昆明)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其中在文教方面“废 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 【答案】D 【解析】 1898 年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912 年改称北京大学,D 正确;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A 排除;北洋西学堂于 1895 年在天津创办,B 排除;南洋公学 于 1896 年在上海创办,C 排除。故选 D。

24、 4(2020 年湖南常德年湖南常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湖南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梁启超 D谭嗣同 【答案】D 【解析】 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湖南被誉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省份,省城长沙则是全省最有生机,最为引人注目的地 区,各种维新活动蓬勃兴起,声色俱备。长沙的维新变法,其最为活跃者、突出者,当首推谭嗣同。湖南 维新志士在培养维新人才的同时,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舆论宣传,他们还在长沙先后创办了一些宣传维新 的报刊,主要有湘学报和湘报 ,D 符合题意;曾国藩、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AB 排除; 梁启超是广东人,C 排除。故选择 D。 5 (20

25、20 年四川达州年四川达州)自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到今天,历史又缓缓走过了一百八十个春秋。 在 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边抗争边学习。在抗争中赢得新生,在学习中重塑自我。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痛苦地抉择)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交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 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交着“清代中国”,不断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2)有人对李鸿章“师夷长技”的做法作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评价。 其中,“柳成荫”喻指什么? 康有为提出的“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

26、法”在变法内容中是如何阐释的? 【答案】 (2)“柳成荫”: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解析】 (2)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地主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促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但洋务运动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材料 二中“柳成荫”是指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898 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中提出在政治 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题干中“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在变法内容 中是指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6(2020 年辽宁沈阳年辽宁沈阳)阅读材

27、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8 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 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各国通过变法, 推动了社会转型。 其中, 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 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 法。 选自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8531854 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 8 本港 0,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 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 一系列

28、改革,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建议朝廷“下诏鼓天下之气,.提出设议郎”-职。 “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 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设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议 郎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可以随时请对,上驳诏书, 下达民词,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 并依据材料-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写 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与日本历史上的哪-改革有关?写出这一改革发生在哪一世纪? (3)材料三反映出幕府统治面

29、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 (4)材料四中康有为的主张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改革要求? 【答案】(1)变法(改革) ;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大化改新;7 世纪 (3)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国家的入侵) (4)政治制度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可知, 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 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 法”可知,这体现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 (2)根

30、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7 世纪,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进入到封建社会。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 8 本港 0,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 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可知,西方列强入侵,日本 民族危机严重。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进行牵制和 限制”可知,这体现了政治制度上的变革。 7(2020 年江苏盐城节选年江苏盐城节选)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专题知识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

31、表格中模线处的内容,并概括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答案】(1):自强、求富;:戊戌变法;:孙中山;: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特点:从学习 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解析】 (1)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 命,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陈独秀在 1915 年创办青年杂志 ,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 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

32、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学习西方的技 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考点考点 4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2020 江苏镇江江苏镇江)孙中山在 民权主义 的演讲中说: “庚子年发生义和团, 他们用大刀、 肉体和联军相搏, 虽然伤亡枕藉, 还是前赴后继经此血战后, 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 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 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美联军 D联合国军 【答案】B 【解析】 根据“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伤亡枕藉,还是前赴后继”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八

33、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对华发动侵略战争,B符 合题意;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A排除;C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 B。 2(2020 年江苏泰州年江苏泰州)1900 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 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第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00 年”“第二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并据所学知, 1901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辛丑条约 ,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4、。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 符合题意;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 ,A 排 除;1860 年签订北京条约 ,B 排除;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 ,C 排除。故选择 D。 3(2020 年黑龙江绥化年黑龙江绥化)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 年, 辛丑条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 平等条约,D 符合题意;ABC 三项的条约不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

35、约,不符合题意;故选 D。 4(2020 年湖南常德年湖南常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 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这一变化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20 世纪初”可知,这一变化发生在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D 符合题意;ABC 三项均 发生在 19 世纪,排除。故选择 D。 5(2020 年浙江绍兴年浙江绍兴)在外国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

36、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通 过这一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D 项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A; 北京条约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 B;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排除 C。故选 D。 6(2020 年江苏常州年江苏常州)1900 年,西方有人创作了名为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的漫画(见下图)。该 漫画创作

37、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1900 年盟军龙被征服”可知,该漫画形象地反映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 政府战败,故 D 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 1840 年到 1842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 年到 1860 年,中日甲 午战争是 1894 年到 1895 年,故 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 7(2020 年四川达州节选年四川达州节选)根据提示回答: (1)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由“反清灭洋”变为“扶清灭洋”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_矛盾。 【答案】民族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义和

38、团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组织,他们练拳习武,进行反清活动。19 世纪末,西方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人们的法抗。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一场反帝斗争的风暴,所 以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由“反清灭洋”变为“扶清灭洋”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民族矛盾。 8(2020 年湖北襄阳年湖北襄阳)(心忧国运不断探索) (危机深重) (1)请将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其对应的影响用直线连接起来。 A鸦片战争后签订京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

39、封建社会 (民族觉醒) 材料日本以一目千里之势向欧化的途程迈进,中国对此却毫无所觉。半世纪以后这个蕞(zui,形容小)尔岛 国忽然在东海里摇身一变,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怪物,并且在 1894 年出其不意地咬了东亚睡一大这只东亚 峿这时可真有点感到疼痛了。 摘编自蒋梦西潮 (2)日本欧化的同时,清政府掀起哪场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材料中“曰本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怪物”的理解。先进的中国人“感到疼痛”后开始 了哪一探索活动? (步履维艰) (4)有人说,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结合中国近代史,指出“中国的现代化被延误”的原因。 【答案】(1)A-;B-;C-。

40、 (2)洋务运动。 (3)日本成为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历程。维新变法。 (4)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 A-;B-;C-。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欧化的同时,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根据“日本以一目千里之势向欧化的途程迈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怪物”是指日 本成为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 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历程。 先进的中国人“感到疼痛”是在甲午中日 战争中战败,这次“感到疼痛”后中国人开始了维新变法的探索。 (4)“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原因可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因主要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外因则主要是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历史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