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4443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08 电化学及其应用 1(2020 年新课标)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 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 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 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 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2 4 Zn2e4OH Zn(OH) B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 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 2 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2 422 2Zn OH) 2ZnO4OHO(2H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 OH浓度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放电时,CO2转化为 HCOOH,即 CO2发生还原反应

2、,故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 电极为负极,Zn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2- 4 Zn(OH);充电时,右侧为阳极,H2O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O2,左侧为 阴极, 2- 4 Zn(O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Zn,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放电时,负极上 Zn 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 4 Zn-2e +4OH =Zn(OH),故 A 正确, 不选; B 放电时, CO2转化为 HCOOH, C 元素化合价降低 2, 则 1molCO2转化为 HCOOH 时, 转移电子数为 2mol, 故 B 正确,不选; 2020 年高考真题年高考真题 C充电时,阳极上 H2O 转化为 O2,负极上 2

3、- 4 Zn(OH)转化为 Zn,电池总反应为: 2- 422 2Zn(OH) =2Zn+O+4OH +2H O,故 C 正确,不选; D充电时,正极即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22 2H O-4e =4H +O ,溶液中 H+浓度增大,溶液中 c(H+)c(OH-)=KW,温度不变时,KW不变,因此溶液中 OH-浓度降低,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2(2020 年新课标)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 意图。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 WO3薄膜中,生成 AgxWO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Ag 为阳

4、极 BAg+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总反应为:WO3+xAg=AgxWO3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题干可知,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 WO3薄膜中,生成 AgxWO3器件呈现蓝色,说明通电时, Ag 电极有 Ag+生成然后经固体电解质进入电致变色层,说明 Ag 电极为阳极,透明导电层时阴极,故 Ag 电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致变色层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通电时,Ag 电极有 Ag+生成,故 Ag 电极为阳极,故 A 项正确; B通电时电致变色层变蓝色,说明有 Ag+从 Ag 电极经固体电解质进入电致变色层,故 B 项正确; C过程中,W 由 WO3的+6

5、 价降低到 AgxWO3中的+(6-x)价,故 C 项错误; D该电解池中阳极即 Ag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xAg-xe-= xAg+,而另一极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WO3+xAg+xe- = AgxWO3,故发生的总反应式为:xAg + WO3=AgxWO3,故 D 项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电解池的试题,重点要弄清楚电解的原理,阴、阳极的判断和阴、阳极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阳 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总反应式,加的过程中需使得失电子数相等。 3(2020 年新课标)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 VB2电极发生反应: -3- 2442 VB +16OH

6、 -11e =VO +2B(OH) +4H 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载通过 004 mol 电子时,有 0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 B正极区溶液的 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 pH 升高 C电池总反应为 3 22244 4VB11O20OH6H O8B(OH)4VO 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左侧 VB2发生失电子的反应生成 3- 4 VO和 - 4 B(OH),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如题 干所示,右侧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生成 OH-,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O2+4e-+2H2O=4

7、OH-,电池的 总反应方程式为 4VB2+11O2+20OH-+6H2O=8 - 4 B(OH)+4 3- 4 VO,据此分析。 【详解】 A 当负极通过 0 04mol 电子时, 正极也通过 0 04mol 电子, 根据正极的电极方程式, 通过 0 04mol 电子消耗 001mol 氧气,在标况下为 0224L,A 正确; B反应过程中正极生成大量的 OH-使正极区 pH 升高,负极消耗 OH-使负极区 OH-浓度减小 pH 降低,B 错 误; C根据分析,电池的总反应为 4VB2+11O2+20OH-+6H2O=8 - 4 B(OH)+4 3- 4 VO,C 正确; D电池中,电子由 V

8、B2电极经负载流向复合碳电极,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则电流流向为复合碳电极 负载VB2电极KOH 溶液复合碳电极,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在解答时应注意正极的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溶液为碱性,则空气中的氧气得电子生成 氢氧根;在判断电池中电流流向时,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3(2020 年天津卷)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 2x 2Na+xSNa S 放电 充电 (x=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Na2S4的电子式为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 2x xS+2Na +2e =Na S CNa 和 Na2Sx分别为电池的负

9、极和正极 D该电池是以 23 Na-Al O为隔膜的二次电池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 2x 2Na+xSNa S 放电 充电 可知,放电时,钠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Na-e-= Na+,硫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 2x xS+2Na +2e =Na S,据此分析。 【详解】 A Na2S4属于离子化合物, 4 个硫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 电子式为 , 故 A 正确; B放电时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 2x xS+2Na +2e =Na S,故 B 正确; C放电时,Na 为电池的负极,正极为硫单质,故 C 错

10、误; D放电时,该电池是以钠作负极,硫作正极的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 23 Na-Al O为隔膜,起到电 解质溶液的作用,该电池为二次电池,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4(2020 年江苏卷)将金属 M 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Fe2eFe B金属 M 的活动性比 Fe 的活动性弱 C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答案】C 【解析】A阴极的钢铁设施实际作原电池的正极,正极金属被保护不失电子,故 A 错误; B阳极金属 M 实际为原电池装置的负极

11、,电子流出,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因此 M 活动性比 Fe 的活动性强,故 B 错误; C金属 M 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入钢铁设备,从而使钢铁设施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自身金属不再失电子 从而被保护,故 C 正确; D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大于河水中的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因此钢铁设施在海水中 的腐蚀速率比在河水中快,故 D 错误; 故选 C。 5 (2020 年山东新高考)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 经济的能源装置, 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 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现以 NaCl 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CH3COO- 的溶液为例)。下

12、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 -+- 322 CH COO +2H O-8e =2CO +7H B隔膜 1 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 2 为阴离子交换膜 C当电路中转移 1mol 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 585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 a 极上 CH3COO转化为 CO2和 H+,C 元素被氧化,所以 a 极为该原电池的负极,则 b 极 为正极。 【详解】Aa 极为负极,CH3COO失电子被氧化成 CO2和 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电极反应式为 CH3COO+2H2O-8e=2CO2+7H+,故 A 正确; B为了

13、实现海水的淡化,模拟海水中的氯离子需要移向负极,即 a 极,则隔膜 1 为阴离子交换膜,钠离子 需要移向正极,即 b 极,则隔膜 2 为阳离子交换膜,故 B 错误; C当电路中转移 1mol 电子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海水中会有 1molCl移向负极,同时有 1molNa+移向正 极,即除去 1molNaCl,质量为 585g,故 C 正确; D b 极为正极, 水溶液为酸性, 所以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 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所以当转移 8mol 电子时,正极产生 4mol 气体,根据负极反应式可知负极产生 2mol 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2=2:1,故 D 正 确;故答案为

14、 B。 6 (2020 年山东新高考)采用惰性电极, 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反应为 22 2H O4e4HO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 pH 未变 C电解过程中,H+由 a 极区向 b 极区迁移 D电解一段时间后,a 极生成的 O2与 b 极反应的 O2等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a 极析出氧气,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做电解池的阳极,b 极通入氧气,生成过氧化氢,氧元素的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电解池的阴极。 【详解】A依据分析 a 极是阳极,属于放氧生酸性型的电解,所以阳极的反应式是 2H2O-4e-

15、=4H+O2, 故 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电解时阳极产生氢离子,氢离子是阳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阴极,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 pH 值不变,故 B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有 B 的分析可知,C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时, 阳极的反应为: 2H2O-4e-=4H+O2, 阴极的反应为: O2+2e-+2H+=H2O2, 总反应为: O2+2H2O=2H2O2, 要消耗氧气,即是 a 极生成的氧气小于 b 极消耗的氧气,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0 年浙江卷)电解高浓度RCOONa(羧酸钠)的NaOH溶液,在阳极RCOO放电可得到R R(烷烃)。下 列

16、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电解总反应方程式:2RCOONa + 2H2O通电R R + 2CO2 +H2 +2NaOH BRCOO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的电极反应:2H2O + 2e= 2OH+ H2 D电解CH3COONa、CH3CH2COONa和NaOH混合溶液可得到乙烷、丙烷和丁烷 【答案】A 【解析】A因为阳极 RCOO-放电可得到 R-R(烷烃)和产生 CO2,在强碱性环境中,CO2会与 OH-反应生成 CO32-和 H2O,故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RCOO-2e-+4OH-=R-R+2CO32-+2H2O,阴极上 H2O 电离产生的 H+放 电生成 H2,同时生成 OH-

17、,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2OH-+H2,因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2RCOONa+2NaOH = 通电R-R+2Na2CO3+H2,故 A 说法不正确; BRCOO-在阳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RCOO-2e-+4OH-=R-R+2CO32-+2H2O, -CO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 +3 价升高为+4 价,发生氧化反应,烃基-R 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 B 说法正确; C阴极上 H2O 电离产生的 H+放电生成 H2,同时生成 OH-,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2H2O+2e-=2OH-+H2,故 C 说法正确; D根据题中信息,由上述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可以确定下列反应能够发生:

18、 2CH3COONa+2NaOH = 通电CH 3-CH3+2Na2CO3+H2, 2CH3CH2COONa+2NaOH = 通电CH 3CH2-CH2CH3+2Na2CO3+H2, CH3COONa+CH3CH2COONa+2NaOH = 通电CH 3-CH2CH3+2Na2CO3+H2。因此,电解 CH3COONa、 CH3CH2COONa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可得到乙烷、丙烷和丁烷,D 说法正确。 答案为 A。 8 (2020 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镁氮二次电池, 其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氮时,电池的总反应为 3Mg+N2=Mg3N2

19、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g3N2-6e-=3Mg2+N2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镁电极 D当无水 LiClMgCl2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才能工作 【答案】C 【解析】A固氮时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镁为活泼金属,作负极,被氧化成 Mg2+,钌复合电极为正极, 氮气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3-,与熔融电解质中镁离子生成 Mg3N2,所以总反应为 3Mg+N2=Mg3N2, 故 A 正确; B脱氮时,-3 价的氮要被氧化,钌复合电极应发生氧化反应,Mg3N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电极 反应:Mg3N2-6e-=3M2+N2,故 B 正确; C固氮时,镁电极为负

20、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镁电极流向钌复合电极,故 C 错误; D无水 LiCl-MgCl2混合物常温下为固体,无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受热熔融后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导 电,电池才能工作,故 D 正确; 故选:C。 【点睛】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状态下或者水溶液中形成自由移动的离 子后可以导电。 9(2020 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临门一卷)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CH2NH2)氧化成环 境友好的物质,示意图如图所示,a、b 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20 届高考模拟试题届高考模拟试题 Aa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H2NCH2CH2NH2-16e

21、-+4H2O=2CO2+N2+16H+ B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Ca 电极上的电势比 b 电极上的电势低 D电池工作时 b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保持不变 【答案】D 【分析】根据原电池装置图分析,H2N(CH2)2NH2在 a 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 水,则 a 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氧气在正极 b 上得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H2N(CH2)2NH2在负极 a 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

22、应式为 H2NCH2CH2NH2-16e-+4H2O=2CO2+N2+16H+,A 选项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此,电池工作时质子(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负极 区向正极区移动,B 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a 电极为负极,b 电极为正极,故 a 电极上的电势比 b 电极上的电势低,C 选项正确; D电池工作时,氧气在正极 b 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2H2O,H+浓度减 小,故 b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D。 10(2020 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三诊模拟)锌空气燃料电池有比能量高、容量大

23、、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 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放电时发生反应:2Zn + O2+4OH-+2H2O= 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 = Zn2+ B该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 K+通过 C充电时,当 01 molO2 生成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个数约为 1204 1022 D采用多孔炭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答案】D 【分析】由放电时总反应 2Zn + O2+4OH-+2H2O=2Zn(OH)42-和装置图可知,金属 Zn 为负极,放电时发生 反应:Zn +4OH-2e-=

24、Zn(OH)42-,多孔碳为正极反生反应:O2+4e-+2H2O=4OH-,充电时总反应为 Zn(OH)42-=2Zn + O2+4OH-+2H2O,金属 Zn 为阴极,多孔碳为阳极,以此分析。 【详解】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 +4OH-2e-=Zn(OH)42-,A 项错误; B正极反生反应:O2+4e-+2H2O=4OH-,可知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允许 OH-通过,B 项错误; C不论放电还是充电,电子不会流经电解质溶液,C 项错误; D采用多孔炭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1(2020 届宁夏三校高三联考)我国某科研团

25、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图所示)。闭合 K2、 断开 K1时,制氢并储能;断开 K2、闭合 K1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氢时,溶液中 K+向 Pt 电极移动 B供电时,Zn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不变 C供电时,X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制氢时,X 电极反应式为 Ni(OH)2-e-+OH-=NiOOH+H2O 【答案】B 【分析】闭合 K2、断开 K1时,制氢并储能,构成电解池,Pt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X 电极发生氧化 反应,为阳极;断开 K2、闭合 K1时,构成原电池,X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为负极。 【详解】A制氢时,Pt 电极

26、为阴极,电子从 X 电极向 Pt 电极移动,溶液中 K+向 Pt 电极移动,A 正确, 不选; B供电时,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反应 Zn-2e-+4OH-=ZnO22-+2H2O,消耗 OH-,pH 减小,B 错误, 符合题意; C供电时,X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NiOOH 转化为 Ni(OH)2,C 正确,不选; D制氢时,X 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 Ni(OH)2-e-+OH-=NiOOH+H2O,D 正确,不选; 答案为 B。 12(2020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 学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27、的是 A石墨 I 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BH由石墨 II 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 I 移动 C石墨 I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CH3OHCO2e(CH3O)2CO2H D电解过程中,阴极和阳极消耗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答案】B 【分析】该装置有外接电源,是电解池,由图可知甲醇和一氧化碳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则电极石墨 I 为阳极,阳极反应为 2CH3OH+CO-2e-(CH3O)2CO+2H+,电极石墨 II 为阴极,阳极产生的氢 离子从质子交换通过移向阴极,氧气在阴极得电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 据此解答。 【详解】A石墨 I 为

28、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故 A 正确; B电解池工作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 H由石墨 I 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 II 移动,故 B 错误; C石墨 I 为阳极,阳极上是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2CH3OH+CO-2e-=(CH3O)2CO+2H+,故 C 正确; D常温常压下甲醇是液体,电解池工作时转移电子守恒,根据关系式 2CO4e-O2可知阴极消耗的氧气 与阳极消耗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B。 13 (2020 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三诊模拟)已知某种二次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反应为: LixCn + Li(1-x)CoO2 =

29、LiCoO2 + nC。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碳材料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Li+经内电路同时移向正极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 C充电时, Li+从负极脱出,又嵌入正极 D锂离子二次电池正负极之间充放电时发生传输 Li+的反应,少有副反应 【答案】C 【分析】 放电时的反应为 LixCn + Li(1-x)CoO2 = LiCoO2 + nC, C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L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LixCn-xe-= xLi+ nC,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

30、式为: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再由放电时的反应分析充电时的反应。 【详解】A放电时,碳材料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Li+经内电路同时移向正极,故 A 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C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正极反应式为: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故 B 正确; C充电时,Li+应从正极脱出,嵌入阴极,故 C 错误; D由上述正负极反应可知,锂离子二次电池正负极之间充放电时发生传输 Li+的反应,少有副反应,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14(2020 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一种双电子介体电化学生物传

31、感器,用于检测水体急性生物毒性,其工 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电极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K4Fe(CN6)-e-=K3Fe(CN)6 B甲荼醌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工作时 K+向图中所示电极移动 DNAD(P)H 转化为 NAD(P)+的过程失去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 K4Fe(CN6)在电极表面失电子生成 K3Fe(CN)6,故图示电极为阳极,其电极方程 式为 K4Fe(CN6)-e-=K3Fe(CN)6+K+,A 项错误; B甲萘醌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 项错误; C工作时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应向阴极移动,C 项错误; D根据图示,该过程 NAD(P)H

32、被甲萘醌氧化,即失去电子,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5(2020 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BFC 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NaBH4+4H2O2=NaBO2+6H2O。下列关于电池工作时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X 极为正极,电流经 X 流向外电路 BY 极发生的还原反应为 H2O2+2e-=2OH CX 极区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 D每消耗 10L050mol/L 的 H2O2电路中转移 10mole- 【答案】A 【分析】由工作原理装置图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22 BH8OH8eBO6H O , 正极 H2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 O

33、H,电极反应式为 22 H O2e2OH ; 【详解】A由图知 X 极为负极,电子经 X 流向外电路流入 Y,A 错误; BY 极为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H2O2+2e-=2OH,B 正确; CX 极发生氧化反应: 422 BH8OH8eBO6H O ,故 X 极区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C 正确; D由电极反应式 H2O2+2e-=2OH知,每消耗 10L050mol/L 的 H2O2电路中转移 10mole-,D 正确; 答案选 A。 【点睛】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我们来看看判断负极的常见方法:电子流出那一极是负极,发生氧 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负极有可能因参加反应溶

34、解而变细,当电池总反应为金 属与氢离子产生氢气的反应,通常活泼金属做负极,如果是二次电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一极,在放 电时是负极。 16 (2020 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综合训练)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酸 性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用 C6H12O6表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Fe(CN)63-+ e- =Fe(CN)64- B电池的总反应为 C6H12O6 + 24Fe(CN)63-+6H2O=6CO2+Fe(CN)64-+24H+ C该交换膜可选用质子交换膜 D若将K4Fe(CN)6溶液改为O2,当有 224L O2参与反应时,理

35、论上转移 4mol 电子 【答案】D 【分析】 反应中 Fe(CN)63-生成 Fe(CN)64-, 铁元素被还原, 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 发生 Fe(CN)63-+e-=Fe(CN)64-, 负极 C6H12O6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 Fe(CN)63-生成 Fe(CN)64-的过程铁元素被还原, 应为原电池的正极, 所以正极反应为 Fe(CN)63-+e-=Fe(CN)64-,故 A 正确; BC6H12O6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Fe(CN)63-生成 Fe(CN)64-,则总反应为 C6H12O6+24Fe(CN)63-+6H2O

36、=6CO2+24Fe(CN)64-+24H+,故 B 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有向负极移动的趋势,为防止 Fe(CN)63-移向负极,同时可以使负极产生的氢离子迁移到 正极,可选用质子交换膜,故 C 正确; D氧气所处的压强和温度未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D。 17(2020 届四川省内江市三模)2019 年 11 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 H2O2 的 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 H+ + H2O , Ka = 2 4 10 一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 +H2O +2e- =HO2 - +OH

37、 B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C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加快反应速率 D每生成 1 mol H2O2 电极上流过 4 mole- 【答案】D 【分析】根据图知,a 极通入氢气为负极,发生 H2-2e=2H+,b 为正极,氧气得电子,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H2O+2e-=HO2-+OH-, 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让 H+进入中间,每生成 1mo1H2O2电极上流过 2mo1e ,据此分析。 【详解】Ab 为正极,氧气得电子,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H2O+2e-=HO2-+OH-,选项 A 正确; Ba 极发生 H2-2e=2H+,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让 H+进

38、入中间,选项 B 正确; C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加快反应速率,选项 C 正确; D氧元素由 0 价变成-1 价,每生成 1mo1H2O2电极上流过 2mo1e,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D。 18(2020 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最近,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型可充电钠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放电时,X 极为负极 B充电时,Na向 X 极迁移 C放电时,Y 极反应为 32.52 CaFeONaeCa=FeO0.5Na O D电极材料中,单位质量金属放出的电能:NaLi 【答案】D 【解析】A放电时,该电池为原电池,X 极上钠失电子形成钠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39、为原电池的负极,故 A 正确; B充电时,X 极是阴极,Na向 X 极迁移,故 B 正确; C放电时,该装置为原电池,Y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由图可知 CaFeO3转化为 CaFeO25,电极反应为: 32.52 CaFeONaeCa=FeO0.5Na O ,故 C 正确; D锂的摩尔质量比钠小,故锂单位质量输出的电能多,单位质量金属放出的电能: LiNa,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19(2020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次磷酸钴Co(H2PO2)2广泛应用于化学电镀,工业上利用电渗析法制取次 磷酸钴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已知:该装置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金属钴和不锈钢。 Co(H2PO2)2溶液在强

40、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镀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膜、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BM 电极反应为 Co-2e-+2H2PO2-=Co(H2PO2)2 Ca 为电源的负极 DCo(H2PO2)2溶液化学镀钴过程中反应可能为 Co2+H2PO2-+3OH=Co+HPO3-+2H2O 【答案】A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M 为阳极,电极材料为金属钴,钴失电子生成钴离子,钴离子通过膜 I 进入产 品室,H2PO2-通过膜、进入产品室与钴离子生成 Co(H2PO2)2。 【详解】A综上分析,膜、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A 正确; BCo(H2PO2)2在产品室生成,不是在阳极生成,阳极

41、的电极反应式为 Co-2e-=Co2+,B 错误; CM 为阳极,应接电源的正极,故 a 为电源的正极,C 错误; D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应为 Co2+H2PO2-+3OH-=Co+HPO32-+2H2O,D 错误; 答案选 A。 20(2020 届东北三省四市联合模拟)2019 年 3 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其原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 B 电极反应式为:I2+2e-=2I- B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CM 为阳离子交换膜,N 为阴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A 极增重 65g 时,C 区增加离子数为 4NA 【答案】C 【分析】 由装置图可

42、知, 放电时, Zn 是负极, 负极反应式为 Zn-2e-=Zn2+, 石墨是正极, 反应式为 I2+2e-=2I-, 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向负极,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2I-2e-=I2、阴极反应式为 Zn2+2e-=Zn,据 此分析解答。 【详解】A放电时,B 电极为正极,I2得到电子生成 I-,电极反应式为 I2+2e-=2I-,A 正确; B放电时,左侧即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所以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 正确; C离子交换膜是防止正负极 I2、Zn 接触发生反应,负极区生成 Zn2+、正电荷增加,正极区生成 I-、负电荷 增加,所以 Cl-通过 M 膜

43、进入负极区,K+通过 N 膜进入正极区,所以 M 为阴离子交换膜,N 为阳离子交换 膜,C 错误; D充电时,A 极反应式 Zn2+2e-=Zn,A 极增重 65g 转移 2mol 电子,所以 C 区增加 2molK+、2molCl-,离 子总数为 4NA,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C。 21(2020 届广东省佛山市质检)双极电化学法(装置如图)是在传统电解装置中放置了导电性电极 BPE,通电 时,BPE 两端界面产生电势差,生成梯度合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 为电源负极 BBPE 的 b 端比 a 端的电势高 CBPE 的 a 端发生的反应为: 2H2O+2e-=H2+2OH- DB

44、PE 的 b 端到中心的不同位置,能形成组成不同的铜镍合金 【答案】C 【分析】 由电解装置图可知, n极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则n极为正极, 电极反应为: -+ 22 2H O-4e =O +4H, 则溶液中靠着正极的 b 端电势高于靠近负极的 a 端,则 b 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2+2+- x1-x (1-x)Cu +xNi +2e =Ni Cu,a 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 22 2H O-4e =O +4H,以此 分析。 【详解】A由电解装置图可知,n 极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则 n 极为正极,则 m 为电源负极,故 A 正确; B溶液中靠着正

45、极的 b 端电势高于靠近负极的 a 端,故 B 正确; CBPE 的 a 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 22 2H O-4e =O +4H,故 C 错误; D BPE 的 b 端到中心的不同位置, 由于电势不同, 电极反应: 2+2+- x1-x (1-x)Cu +xNi +2e =Ni Cu中 x 不同, 能形成组成不同的铜镍合金,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C。 22(2020 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模拟)Li-SO2充电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多孔碳电极可吸附 SO2,电解 液为溶解有 LiBr 的碳酸丙烯酯-乙腈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具有加快放电速率的作用 B放电时

46、,电子流向:a溶液ba C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2O42-2e-=2SO2 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换成 LiBr 的水溶液 【答案】B 【分析】Li 为活泼金属,为负极,吸附了 SO2的多孔碳电极为正极,结合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分析解 答。 【详解】A多孔活性炭电极的表面积大,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速率加快,故 A 正确; B高电池中 a 为负极,b 为正极,原电池中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而是经过外电路,电子流向是 a 经 用电器到 b,故 B 错误; C充电时,电池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是正极反应的逆过程,即 S2O42-2e-2SO2,故 C 正确; D 活泼金属

47、锂能够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水反应, 则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换成 LiBr 的水溶液, 故 D 正确; 故选 B。 23(2020 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用原电池原理可以除去酸性废水中的三氯乙烯和 3 AsO,其原 理如图所示(导电壳内部为纳米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电极反应式:C2HCl35H8e=C2H63Cl C导电壳上电极反应式: 3 AsO 2 4 SO 14Fe214H=FeAsS13Fe37H 2O D当电路中有 04 mol 电子转移时,就会有 112 L 乙烷生成 【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纳米铁生成 Fe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

48、 A 错误; B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图可知在酸性条件下,正极上 C2HCl3被还原为乙烷,则电极反应 式为:C2HCl3+5H+8e-=C2H6+3C1-,故 B 正确; C据示意图可判断亚铁离子还原 AsO3-,但该反应并不是发生在导电壳上,而是发生在含 SO42-的酸性溶液 中,导电壳上的反应为铁被氧化成亚铁离子,故 C 错误; D根据电极反应式为:C2HCl3+5H+8e-=C2H6+3C1-,当电路中有 04mol 电子转移时,就会有 05mol 乙烷生成,但未指明温度和压强,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B。 24(2020 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质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为正极 B中,捕获 2 CO时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Cd极电极反应式为 22 3 CO4eC3O D由a极反应 2 25 2C O4e 22 4COO 可知,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 2 22.4LCO 【答案】D 【分析】根据图片可知 c 极 C2O52-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质 O2,所以 a 为阳极,d 为阴极,阳极与电源 正极相接、 阴极与电源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