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乌市义乌市 20212021 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20 分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券,又称铁券(qun)。是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 按照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jun)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 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B.见字如晤(w),真情实意地流淌(tng)。书
2、写习惯变得越来越实用,手写逐渐被剥离,也 消解着蕴含其中的文化根基。 C.没有一蹴(c)而就的伟业,更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就这个宏观语境而言,从战斗到奋斗 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涉险滩、夺隘(i) 口、闯出一条条新路已是长态。 D.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h n)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zhu)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缓缓 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归人 在旷野矗立 四望之后, 向前面的山腰奔去, 走近村落时, 已夜幕降临, 风雪交加。
3、犬听到脚步声, 隔着柴门汪汪地叫个不停, 一个精疲力尽、 满身是雪的求宿人向白屋走来。 甲 一个闻字,既传出犬吠声,又暗示归人的惊喜之情;一个吠字,使画面由静变动, 清脆有韵的声音仿佛轻轻振动了寂静的山村。可以想象在风雪弥漫、夜路茫茫之时,在急于寻 村觅店之际,突然听到犬声或看到屋舍的灯光,是多么亲切和激动啊。一身的疲劳,只身的孤 苦仿佛都被抛撒一空, 急切地向前奔去。 诗中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 描绘了这样的意境, 因此, 才使人回味无穷。 乙马致远写的天将暮,雪乱舞,丰梅花半飘柳絮(寿阳曲江天暮雪)以天将 暮 点明时间, 雪乱舞紧扣题目写雪景, 舞字暗示出有风, 乱 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 隐
4、然 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 得风流 。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 雪乱舞极写雪之动态,丙半梅花 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 、 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 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 的笔法绘声、幕形、传神,风神蕴籍, 韵味隽水。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矗立 B.隐然 C.若说 D.虚实相生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在(品味四讲中,蒋勋先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5、来阐述生活美学。他说: “所有的生活美 学都旨在抵抗一个忙字为目的,忙就是心灵死亡。 ” B.总有一些令人难忘的瞬间,足以定格成心中的永恒,帮助我们去涤荡一切阴霾、实现既定 目标、战胜各种困难。 C.“90 后”湖南小伙郑能量每天驾车 20 小时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 无偿接送服务。 D.“两弹一星”的老一代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建设航 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不再凌空蹈虚,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5.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概括报告中的三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2020 中国书店大会发布的20192020 中国实体书
6、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 年实体 书店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 4%,特别是连锁书店规模迅速扩张, 其中位居榜首的江苏凤凰新华书店已拥有 1327 家门店,渔书则以 275 家门店在民营书店中排 名第一。 该报告同时显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实体书店转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断推进, 乡村书店正在全国不少省市迅速兴起,成为 2019 年实体书店发展的一个亮点。据介绍,河北 省乡镇以下新华书店 2018 年不超过 10 家,而截至 2019 年 10 月已超 100 家。不过,实体书店 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虽有增长,利润却在下降。如 果没有
7、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一些书店生存都是问题。 6.你校在高考前夕将举行成人礼仪式,请你写一段抒情性文字,献给自己的 18 岁和即将面临 的高考。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150 字。(6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共共 3030 分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 艾斐 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文 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绩效的凸显,更是文化 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 价值形式与价值取
8、向的多元化,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也是文化的一种价值辐射与效能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否则,文化 的本体价值和终极效能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耗,以至于使文化发生易质,变成空壳,沦为 物欲化的精神尘嚣。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副价 值,它们既不体现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主体功能,也构不成文化价值的质点,最多只是文化主体 价值的衍生物与附加值。 如果不是这样,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就笃定会是一张白纸、 一孔涸泉了。 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文艺创作者、心灵宣慰者、精神提升者、智能开拓者和文明传播 者
9、,就从来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的。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 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生、繁昌社会。如果老子、孔子、 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们所追求的不是文化的本质价值,不是文化的精神救赎,不是文化的社 会效能,而只是金钱、物欲和娱乐,那就不会有道德经 、 论语 、 离骚 、 史记 、 红楼 梦的存在。 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正是由于这些圣哲们在文化上做出的如此显赫成绩和重大贡献, 我 们才会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和精神的家园。否则,我们的民族就会因为失去文化的滋养而变得 形容枯槁、精神萎靡。想想看,如果没有四书五经,没有史记 、 资治通鉴 、 红楼梦
10、, 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中国人又 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又在何处? 这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 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不能 改变。如果改变了,文化也就不是文化了。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 的。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 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靡的渊薮。 任何事物,都只有在具有价值之后才会有意义和作用。但各种事物的价值
11、形成、价值规律 和价值质点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所涵蕴的 社会必要劳动量和对物质资源的附有上。这种价值不但可以量化,而且可以转换,尤其可以用 货币来标示和兑换。但文化却不行,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 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文化不但 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 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 使社会焕发光彩, 让精神得以提升, 促人性更臻完美。 凡此种种, 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化的效能旨归。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
12、被赋予了独具 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文化形态都 不应违逆。文化一旦离散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随之消失殆尽。文化的 商品意义, 永远都只能是和只配是文化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的延伸物与衍生品,就像在提炼石 油时得到了沥青,但我们却永远也不能只为得到沥青而去提炼石油。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在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尤其要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 B.文化的衍生物与附加值过多,会削弱文化的主体功能。 C.民族的圣哲们坚守文化的精神救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D.文化的价值质
13、点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质的。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沦为 物欲化的精神喧嚣。 B.没有老子、 孔子、 曹雪芹,没有 史记 资治通鉴 红楼梦 , 我们的民族必然形容枯槁, 集体失魂。 C.对人和社会的引导和提升是文化的生命线,一旦离散了这条线,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主体 价值和终极效能。 D.文化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作家讲究个人利益也就失 真、伪善和虚美。 9.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的发展,文化价值的物生制生物越来越多,我们应如何守护文化的 价值质点?请根据文文意分
14、析。(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寒寒 秋秋 俄蒲宁 那年六月里,他来到我家的庄园里做客。我们总是将他视作自家人:他已故的父亲曾既是 我父亲的朋友,也是邻居。六月十五日那天裴迪楠在萨拉热窝被杀害。十六日早晨消息从报社 传开来。父亲手里攥着莫斯科晚报从书房走出来,来到饭厅,我和母亲仍坐在茶桌 前,说道: 唉,我的朋友们,要开战啦!奥地利皇储太子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了。这就是战争啊! 在圣彼得日那天,我们家聚了很多人那天是父亲的命名日。而就在午饭席间,他被宣 布成为我的未婚夫。但在六月十九日,德国对俄宣战。 九月里他又来到我们家里,总共只待一天一夜,他要上前线去
15、来,所以前来辞行(当时大 家认为,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因此我们只把婚礼推迟至来年春天) 。我们的告别之夜就这 样来到了。 晚饭过后, 我们照常端上茶炊。 看了一眼蒙上了从中冒出的水汽的窗户, 父亲说道: 真不寻常,如此早就降临的寒冷的秋天! 在那晚,我们安静地坐着,只是偶尔交流几句微不足道的话语,过分的宁静,藏匿着各自 秘密的心思和感情。 园子里, 黑色的天空中, 纯净而带着寒气的星星们闪烁着明亮耀眼的光芒。 父亲抽着烟,仰卧到圈椅里,漫不经心地注视着悬在桌子上方的炽热的灯,而母亲戴着眼镜, 在这光亮下用心地缝补着小小的丝绸布袋。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袋子是做什么的。 父亲问道: 你还是想要大清
16、早就走,就不吃完早饭吗? 是的,如果可以的话,一大早就离开, 他回答道, 很是让人忧愁,我还没完全料理好 家中的事情。 父亲轻轻地吸了口气: 好吧, 随便你, 我亲爱的。 既然如此我和你妈妈也该睡了, 明天一定是要送送你的 妈妈站起身来,为自己未来的女婿画了个十字祷告;而他则把身子轻轻俯向她,然后同样 地向父亲鞠了一躬。过后饭厅里只剩下我们两人,我们又待了一小会儿:我想摊开纸牌玩弄, 他沉默地在一旁来回走动,然后问我: 想去散散步吗? 我心里一切都开始变得有些沉重,冷冷地回复他: 好吧 我在前厅穿外衣,他继续思索着什么,回想到费特的诗句,他露出了可爱的笑颜。 多么寒冷的秋天! 穿上自己的斗篷和
17、披肩 我没有斗篷, 我说道, 然后呢? 我不记得了。或许是这样的:看吧在开始变黑的松树间,仿佛火焰正在升起。 什么样的火焰? 当然是升起的月亮,在这首诗里是有着某种乡村秋天的美妙的。披上自己的斗篷和披 肩那是我们祖父祖母的岁月啊,嗳呵,我的天,我的天 你怎么了? 没什么,亲爱的。只是依旧很忧愁。但又很快乐。我是如此地爱着你呀 穿好外衣后,我们穿过饭厅走过阳台,走下来到院子里。起初天色很黑,我紧紧拉住他的 袖口。他缓缓停下来,转过身面向房子: 看,很奇特,房子的窗户只有在秋天里会如此发着光。只要活着,我会永远记住这个夜 晚 我看向那边,而他抱住披着瑞士披风的我。 你的双眼是这样的闪耀, 他说道,
18、 你冷么?这空气就和冬天里的一样。如果我死去, 你会不会很快忘记我呢? 我想了想, 突然就真的死去?难道我终究还是会忘记他?要知道,任何事物终究还 是会被忘记的。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仓促地回答: 不要这样说!我经受不住你的死去的。 他沉静了下来,缓慢地开口: 好吧,要是死了,我会在那儿等着你。你活着,快乐地在这个世上,然后再来找我。 第二天早上他就离开了。母亲把昨夜缝制的那个小护身袋挂他的脖子上。袋子里有金色的 小圣像画, 她的父亲和祖父也曾在战争中佩戴过它而我们所有人带着阵阵涌动的绝望为他 画十字祈祷。随后呆滞地伫立在长廊中,目送他,这种呆滞常常会在你送别长时间分离的人时 发生。 我们周围
19、草地上的雾凇闪耀着让人愉悦的晨曦的光芒,这与我们此时的心境是如此惊人 的不协调。站了一会儿后,我们回到了空荡荡的房子里。 一个月后,他在加利西亚战死了。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字眼。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整 整三十年头。早在一九一八年春,我的父亲和母亲都已不在人世。我居住在莫斯科斯摩棱斯克 市场里一个女商贩的地下室中,女商贩总是挖苦我: 哎,公爵夫人,您状况如何呀?我也 在做些小生意,和那时很多人一样,向头戴毛皮高帽和身着敞襟军大衣的士兵们售卖我剩下的 一些物品或某种样式的指环,或小十字架,或蛾子咬坏的毛皮衣领,就在阿尔巴特街和市 场的角落里摆摊时,遇上了一个心肠好的男人,他是一个退伍的中年军人。不
20、久之后我就嫁给 了他, 四月份和他一起离开去了叶卡捷琳诺达尔, 和我们同去的还有他的侄子。 两年后的冬天, 在暴风雨之中,我们和剩余不计其数的难民们从新罗西斯克泅渡到了土耳其。在路上,丈夫染 上了霍乱死了。之后在这个世上我的亲人就只剩下三个了:丈夫的侄子,侄子年轻的妻子和他 们七个月大的女儿。 但是不久后,侄子和他的妻子乘船去了克里米亚,去了弗兰格尔,把孩子留在我这儿。他 们在那儿销声匿迹。而我又在君士坦丁堡生活了很长时间,靠做粗活养活自己和那女孩。她长 大后留在了巴黎,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女孩,十分漂亮,可对我却冷眼相看。她在马特 伦附近的巧克力店工作,而我一直在尼斯勉强度日。 我常常问
21、自己:那个寒冷的秋夜。它真的存在过吗?终究是的。我相信,热忱地相信。 (本文有删改) 10.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 分) 11.简析小说中“我”的形象。(4 分) 12.小说在叙述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13.小说以“寒秋”为题,有何作用?试加以分析。(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共 4040 分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与王庠与王庠 书 书 苏轼 轼启。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 百三十余日乃至, 水陆盖万余里矣。 罪戾远黜,既为 亲友忱,又使此两人者
22、,跋涉万里,比其还家, 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轼罪大责薄,居此固宜, 无足言者。瘴疠之邦,僵仆者相属于前,然亦皆有以取之。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苟不犯此 者,亦未遽 病也。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以此居之泰然。不烦深念。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孔子曰: 辞达而已矣。 辞 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西汉以来,以文设科而文始衰, 自贾谊、司马迁,其文已不逮先秦古书,况其下者?文章犹尔,况所谓道德者乎?所论周勃则恐 不然。平、勃未尝一日忘汉,陆贾为之谋至 矣。若如君言,先事经营,则吕后觉悟
23、,诛两人, 而汉亡矣。某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 多空文而少实用。 贾谊、 陆贽之学, 殆不传于世。 老病且死, 独欲以 此教子弟, 岂意姻亲中,乃 有王郎乎! 三复来贶 ,喜抃不已。应举者志于得而已。今程试文字,千人一 律, 考官亦厌之, 未必得也。 如君自信不回, 必不为时所弃也。 又况得失有命, 决不可移乎! 勉 守所学,以卒 远业。相见无期,万万自重而已。人还,谨奉手启,少谢万一。 (有删改) 又答王庠书又答王庠书 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 老病废忘, 岂堪 英俊如此贵望邪?少年应科目时, 记录名敷沿革及题目等, 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节目文
24、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日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 必得之术。 但如君高才强力, 积学数年, 自有可得之道, 而其实皆命也。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 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 欲求者 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佘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 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选自苏轼又答王庠书 ,有删改) 注王庠:苏辙女婿。这封信是绍圣元年(1094) 苏轼被连贬三次,最后落脚惠州,三年后, 王庠派两人前往探视,等
25、到两人返回时苏轼捎给王庠的。贶(kung);赐予,赏踢。 抃(bin):拍手,两手相击。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亦未遽 病也 遽:突然 B.陆贾为之谋至 矣 至:周到 C.以卒 远业 卒:完成 D.岂堪 英俊如此责望邪 堪:能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既为 亲友忧 为 击破沛公军 B.独欲以 此教子弟 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乃 有王郎乎? 今君乃 亡赵走燕 D.但得其所 欲求者耳 重为乡党所 笑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两封信文字平凡质朴,情
26、真意切,既对王庠的关心表达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作者身处逆 境泰然处之的态度,还可看出作者对后辈的关切之情。 B.作者指出儒者的缺点在于多空话而少有实用之语, 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只是志在考中罢 了,所作文章也是千人一律。 C.第一封信表现了苏轼对于晚辈的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流露出他“得失有命,决不可移 乎”的人生感悟,这体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D.在作者看来,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所有的书,所以一定要专心,每次选定一个 方面研读,这样与涉猎者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 大略 与近 岁 应 举 者 同 尔 亦 有 节 目文 字 才 尘 忝
27、后 便 被 举 主 取 去 今 日皆无有 然 亦 无 用 也 实 无 捷 径 必 得 之 术 。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文章犹尔,况所谓道德者乎?若所论周勃,则恐不然。 (4 分) (2)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 1920 题。 (8 分) 普天乐湖上废圃普天乐湖上废圃 【元】张可久 古苔苍,题痕旧。 疏花照水,老叶沉沟。 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 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19.就体裁来说,该作品属于 。作者表面上描写废圃之
28、“废” ,实则抒发 的感慨。 (2 分) 20.明朝朱权在其太和正音谱中称张可久为“词林之宗匠” ,请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作者是 如何表现湖上圃之“废”? (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 (6 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 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 ) 子曰: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子路 终身诵之。子曰: 是道也,何足以臧? ( 论语子罕 ) 【注】忮(zhl) :嫉妒 臧:好,善
29、。 21.材料中,子贡借用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喻指 ; “告诸往而知来者” 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2 分) 22. 结合材料二,简述孔子对子路前后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4 分) (四)古诗文默写。 (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孔子曰: “天下有道, ;天下无道, 。 ( 论语 ) (2)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 (3)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 ( 诗经氓 ) (4)可堪回首,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5)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四、
30、作文(四、作文(60 60 分)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1 年, 在央视网络春晚现场, 平均年龄 74 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演唱 少年 刷屏。 少年感一度成为热词,它指的是一些人拥有青春感,看起来很阳光、有活力的感觉。 新华网 在互联网社会,年轻文化是主流,不仅商家刻意讨好青年人,整个互联网文化也对年轻人 推崇备至。这种社会环境自然逼迫人们保持少年感 。即便一些人早已不是少年,却只能刻 意保持一种年轻的人设 。 人民日报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 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
31、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义乌市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义乌市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题。 1.B. A.“中镌(ju”n) 其过”读音错,应为“中镌(jun) 其过” 。 C.“长态”字形错,应为“常态” 。 D.颔(hn)首读音错,应为颔(hn) 首。 2.A. (A 项,矗立:一般指某一建筑物立在某一个位置很牢固的样子。此处用在人身上不妥, 使用错误。) 3.C. (C 项, “梅花” 、 “柳絮”间的顿号去掉。) 4.D. (A 项,句式杂糅, “旨在”和“以为目的”杂糅。B 项,语序不当, “实现既定目标、 战胜各种困难”应调换顺序。C 项,
32、重复赘余“免费”和“无偿”用其一即可。) 5.2019 年中国实体书店业发展势头良好。 乡村实体书店正在迅速兴起。 实体书店存在同质化严重、利润下降等问题。 6.两种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2 分)抒情表达方式。(2 分)“18 岁”的年龄特点和高考 两结合。(2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共共 3030 分分) ) 7.A. (B 项, “削弱”于文无据。C 项,不能说是圣哲们创造了华夏文明,而应是他们让华夏文 明更灿烂。D 项, 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永远不可改变也不能改变的,不能理解为不会改变的、 不会变质) 8.C(A 项,文化产品的沦落有个前提,就是放弃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B
33、项,“老子、孔子、 曹雪芹” “ 史记 资治通鉴 红楼梦 ”在文中是泛指,不能理解为特指。D 项,作家也 要讲究个人正当的利益。) 9.不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 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 给生活增添亮色,使社会焕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 答对 2 点给 4 分。 10.动作或细节描写,如父亲的“注视着悬在桌子上方炽热的灯” ,母亲“戴着眼镜” “用心 缝补着小小的丝绸布袋”这些动作来描述父母的行为,写出我们对他即将远离的担心,也为 后来“他”战死沙场,埋下伏笔。用 “黑色的” “带着寒气的”等词语,既写出寒秋的阴 冷, 也交代世界大战前夕的冷寂。 语言具有暗示性。 如
34、通过写秋夜里 “明亮耀眼的光芒” , 暗示(或象征) “我”内心表出来“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反衬离别的沉郁。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4 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1.“我”是一个生活在战争背景下经历过年轻时向往爱情,在生活辛酸中仍然坚毅,懂得隐 忍,珍视真情的衰老又贫穷的妇人。 纯真,向往爱情。 “我”与恋人的对话及对恋人离去的不舍与忧虑,可以看出我纯真且向 往爱情。隐忍而坚强。战争爆发后, “我”经历了战争背景下的各种痛苦,如恋人战死、 亲人离世与背叛。在艰难的生活磨砺下, “我”懂得隐忍,坚强活了下来。重情重义。虽 然生活困苦,但是“我”依然帮忙抚
35、养丈夫侄儿的小孩。小说结尾的“我” ,在生命的尽头, 依然“热忱地相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答自己的疑问,在无限辛酸生活中,仍对那个寒秋 有着最鲜活的追念,追寻美好情感。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 2 点给 4 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2.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小说情节既是叙述者,也是小说主要人物, 显得真实。小说叙述详略得当。详写深秋离别的夜晚,突出那个短暂的夜晚给“我”的幸 福;略写“他”战死,略写离别后“我”艰难的余生,深化了小说主题。叙述中运用对比 手法将早年家庭爱情温馨与余生的悲惨形成对比。另外, “总共只待一天一夜”那短暂的爱 情, “我
36、”却用一生来回忆,这两者也形成了对比,突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叙述的平缓。那些经历的磨难,通过“我”平静的叙述道出一切, 而平静的叙述背后却是深重的辛酸,凸显出了一个隐忍而坚毅的女性形象。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 4 分,答出三点 6 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亦 可酌情给分。 13.小说主要情节发生就在秋天, 小说以秋天为背景展开叙述。 点出小说的主色调是阴暗, 感情基调是悲凉的。交代了当时严酷的战争时代背景。“寒秋”与主人公内心炽热的爱 形成鲜明对比,赞扬了在艰苦生活中仍然懂得热爱,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的人们。 彰显 主题,寒秋里有她最幸福的生
37、活,却在如同寒秋般残酷的战争被摧残,变凄凉,写出了战争 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斥对美好生活及情感的向往。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4 分,答出三点 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40 分)分) 14.D 堪:担当,承担 15.C.副词,竟然/。 ( A 项介词,让/给,替。B 项均为介词,把/凭。D 项代词,用在动词之 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助词,和为字配合使用,表被动。 ) 16.C.“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是天命论思想,体现的是苏轼消极的人生观,曲笔反映苏轼 连贬三次后的沉重消极心情。 17.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
38、亦有少节目文字/ 才尘忝后 / 便被举主取去/ 今日皆无有/ 然 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断句评分标准: 对 1 处不得分,对 2-3 处得 1 分,对 4-5 处得 2 分,对 6 处及以上得 3 分。在给分的基础上再扣分,标准如下:错 1 处扣 0 分,错 2-3 处扣 1 分,错 4-5 处扣 2 分,错 6 处及以上扣 3 分。 18.(1)文章尚且如此,更何况所说的道德呢?至于你对周勃的评论,恐怕不正确。 ( “犹尔” :尚且这样; “所论” :对评论, “然” :正确 ,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 所以希望求学的人每次按照一个意图去读书, 比如想要研究古今兴亡、
39、治理得好坏 (的 经验教训) 、圣贤的作用,只以这个意图去读书,不要有其他的想法。 ( “学者” :求学的人, “意” :意图, “余念” :其他想法,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一) 苏轼启。承蒙你远道派人送信问候安好与否,还送来药物,眷念之情十分深厚。从二月二 十五日,到七月十三日,总共一百三十多天才到,水陆路程大约有一万多里了。我因为罪过被 贬至远地,既让亲人朋友为我担忧,又让这两个人,万里跋涉,等他们回到家,这一年几乎要 过完了,这真是你过分爱护我却加重了我的罪过。不过可喜的是近来你多有闲暇侍奉父母,生 活安好顺适。我罪过大所受责罚轻,被贬至此地本来就应该,不值得说道。
40、这里是瘴气引起疾 病的地区,眼前死亡的人接连不断,但是也都有致病的原因。不是冷暖失调,就是过度饥饿或 饱食,如果不犯这些毛病,也不会突然病倒。如果死期到了,本来就不可逃避,那就不是身处 南北之地的缘故了。因此我在此地居住也感到闲适自若。不烦劳你深切挂念。 你前后给我看你写的文章,都有古代创作者的风采骨力,大致能表达你想说的意思。孔子 说: 言辞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言辞到了能表达清楚的程度,就可以了,不能再加什么了。 一篇经说 ,的确是这么说的。自西汉以来,把文章设为考试科目而文章开始衰微,从贾谊、 司马迁开始,他们的文章已经比不上先秦的古书,何况在他们之后的人呢!文章尚且如此,更 何况所说的
41、道德呢?至于你对周勃的评论,恐怕不正确。陈平、周勃不曾有一天忘记汉朝,陆 贾替他们谋划得已经很周到了。如果像你说的,先经营谋划,那么吕后察觉醒悟,诛杀这两个 人,汉朝就灭亡了。我年轻时喜欢评论古人,老了以后,经历世事变迁,时常追悔过去言论的 过错,因此乐意将这一点告诉你。 读书人的缺点,在于多空话但少有实用之语。贾谊、陆贽的学说,大概不能流传于世了。 我老迈多病离死不远了。只想把这些道理传授给年轻人,哪里想到姻亲之中,竟然出了你王郎 呢? 反复读你的来信与文章,高兴得不停拍手。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志在考中罢了。如今按规定 的格式写的文章,一千个人都是一个法则,考官也讨厌这类文章,不一定考中.。如果
42、你能自 信、不改变志向,一定不会被时代抛弃。更何况得失都有命数,绝对不可能改变呢?尽力坚持 学习,来完成久远的学业。相见之日遥遥无期,你千万要自我保重啊。来人返回,郑重送上我 的书信,稍稍表达我的些许谢意。 (二) 上次来信好几页纸称赞我,褒奖有些过分了,我年老多病,被废黜遗忘,怎么经得起你这 才智出众的人的这般要求期望呢?我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记载抄录的户籍的沿袭变革以及题 目等,大致和近几年科举考试的内容相同。也有少量难度较大的文章,因才能低下名列榜后, 这些文章就被主考官拿去了,现在都没有了,就是有也没有用。实在是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必 然取得成就的方法。 但像你这样才智高能力强的人, 累
43、积学习好几年, 自然有科举高中的方法, 但这实际上都是天命。但我的意思是想要让求学的少年,每本书都要熟读数遍才算读完。 书 籍多得像水入大海,百科学问都有,以人的精力,不能全部都读到,只是要掌握其中所需求的 那一部分。所以希望求学的人每次按照一个意图去读书,比如想要研究古今兴亡、治理得好坏 (的经验教训) 、圣贤的作用,只以这个意图去读书,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下一次再读一次(这 本书) ,探求人物事迹、典故、法令制度、礼乐典章一类的知识,也像这样。其他的(方面) 都仿照这样做。这个办法虽然迂拙迟钝,但是将来学成的时候,可以应对各种情况,与那些广 泛地阅读而不求深入钻研的人不能相提并论。这远不是学
44、术速成的办法,让你见笑了。 19.小令(元曲、散曲) 盛衰无常 20.1、2 两句白描手法凸显苔藓苍黑、题诗陈旧的特征,一苍一旧,正面表现废园荒凉残败 的气象; 3、4 句工于炼字:花卉无人照料,剩余之“疏” ;落叶飘坠日久,枯败之“老” ,湖水映 花,枯叶沉沟,哀景衬哀情,在荒败的景象上增添了几分沉寂。 5、 6 句 “绣屏” 是室内的布置, “罗袖” 指绣屏上残存的仕女图像。 蜂蝶竟纷纷登堂入室, 进一步侧面表现“废圃”的残破不堪。 7、8 两句拟人手法,赋予东风、垂杨以人的情态,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以春风翠柳 之生机盎然反衬园圃之荒败枯寂。 以景结情:问酒不得,湖上无人,唯见孤舟系树,
45、空阔寂远之景更加重了废圃的荒废悲凉 气氛。整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结合,描写了废园荒凉残败的气象,抒发了作者对事物盛衰 无常的感慨。 (一点 2 分,写出 3 点即可,主要鉴赏角度是“正侧结合” “反衬” “情景结合”及炼字等 角度分析有理都可) 【译文】 多年的苔藓已显得黝黑,往日题诗的痕迹还能辨别。 近岸有稀疏的野花临水,沟底沉铺着枯黄的树叶。 绣屏上残留着蜜蜂分泌的黄色液印,蝴蝶飞过,在屏画仕女的衣袖上沾上了粉屑。 垂杨伶仃,懒洋洋地随着东风倾侧,翠叶像愁眉攒聚,带着春恨千叠。 我寻找村庄买酒,无人在楼上倚立,只有空荡荡的小船在树桩上系结。 21.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举一反三 22.孔子肯定了子路“穿着破旧的棉袄,和穿着裘皮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着” “不嫉妒。 不贪求”的品质;当子路“终身诵之”时,孔子又对其批评,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已有水 平。孔子的评价一分为二,先褒后贬,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子路进行启发 激励,希望他好上加好。 23.(1)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3)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 (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4.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