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2025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2坐标图像类题(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型题型 0202 坐标图像类题坐标图像类题 【专题解读专题解读】坐标图像类试题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连续考查,且图像题数量明显增加.主要考查 点集中在电学(I-U 图像)、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图像)、力学(力与其他因素的图像)等,主要考查认 识图像、分析图像和根据数据作图(在实验题中考查)的能力等. 1.认识图像: (1)弄清图像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观察图像形状,初中阶段常见的图像有三种: 直线形式;曲线形式;折线形式. (3)图像中各部分的物理意义: 线”表示物理变化或物理过程; “点”表示一个物理状态; 面”有时表示一个物理量,有些物理图像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

2、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 量的大小,如 v-t 图像中,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代表路程. 2.分析图像: 分析图像中的规律,一般的分析思路有三种: (1) 寻找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相对于横坐标所代表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2)坐标图像的斜率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分析图像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交点、终点)对应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所含有的意义. 类型一 力学相关图像 考查形式一 st 、vt 图像 1.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 B 2.(2020上海)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若第 5 s 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

3、距离,则 ( ) A.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B.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 C.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 D.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 【答案】B 3. 龟和兔在路程为 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完成 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完成 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 在完成 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 在完成 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 D 4.(2020安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分别如

4、图所示,下列根据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 A.v甲=0.6 m/s,v乙=0.2 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 B.经过 6 s 两小车一定相距 6.0 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 C.经过 6 s 两小车一定相距 4.8 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D.经过 6 s 两小车可能相距 2.4 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答案】D 【解析】由图像知,甲运动 6 s 通过的路程是 3.6 m,乙运动 6 s 通过的路程是 1.2 m,所以 v 甲=0.6 m/s,v乙=0.2 m/s,因甲、乙两个小车的质量相等,所以 惯性相同。因为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

5、度有关,甲、乙两个小车的质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所以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当甲、乙反向运动时,6 s 后相距 s=s甲+s乙=3.6 m+1.2 m=4.8 m; 当甲、乙同向运动时,6 s 后相距 s=s甲-s乙=3.6 m-1.2 m=2.4 m。故选 D。 5.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惯性大 B. 乙车的速度大 C. 前 4 s 内两车相距为 40 m D. 甲车的动能大 【答案】D 6.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 动木块

6、得到的 st 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两次 拉力的功率分别为 P1、P2.则 F1_F2,P1_P2.(均选填“”、“”或“” “=”或“”)pB。 【答案】(1)0.7 110 7 (2)变大 (3)= 【解析】(1)由图乙可知,膜刚被刺破时,A 针对膜的压力 FA为 0.7 N,则 A 针对膜的压强 pA=110 7 Pa。 (2)由图乙可知, 在 t1至 t2这段时间内, A 针对膜的压力在变大, 但是受力面积不变, 根据 p= 可知 A 针对膜的压强变大。 (3)B 针刺破图甲中膜时对膜的压强 pB=110 7 Pa,则 p A=pB。 1

7、1. 如图甲所示,长 1.6 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 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 F 与作用点到 O 点距离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 5 N B. 10 N C. 20 N D. 40 N 【答案】B 【解析】因为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所以金属杆的重心就在l 20.8 m 处,拉力 F 在最右端时,即为 5 N,由题意可得: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可得 5 N1.6 mG0.8 m, 解得 G10 N故选 B. 12.如图甲所示,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

8、件(其重心为 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 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图乙中传送带受到的压力 F、压强 p 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正确的是 ( ) 【答案】C 13. (多选)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 不计绳重和摩擦, 物体重力 G 从 100 N 开始逐渐增加, 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 ) A. 动滑轮重为 200 N B. 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C. 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700 N D. 当重物 G 为 1 000 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80% 【答案】BC 【解析】从图甲中可知,n3;从图乙中可知,当 50%时,G100 N,则G 物 3F100%得 FG 物 3 200 3 N,FG 物G动 3 得 G动3FG物3200 N 3 100 N100 N,A 错误;不计绳重与摩 擦, 有 G物 G物G动100%, 则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大, B 正确; F G物G动 3 2 000 N100 N 3 700 N, C正确; 当物体重为1 000 N时, 得 G物 G物G动100% 1 000 N 1 000 N100 N100%90.9%, D 错误故选 BC. 14.(2020成都)(多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 是重 15

10、 N 的空吊篮,绳子 B 和 C 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分别为 100 N 和 50 N。质量为 50 kg 的小张同学将 A 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 F 随时间变化关 系如图乙所示,A 上升的速度 v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g 取 10 N/kg。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的重力为 9 N B.第 2 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 40 W 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 80 N 的货物 D.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85% 【答案】BC 【解析】由图甲可知 n=2,因不计绳重及摩擦,当吊篮匀速上升时 F=,由图乙、丙可 知,此时 F=10 N,则动滑轮重 G动=2

11、F-GA=210 N-15 N=5 N, A 错误;第 2 s 内,拉力 F=10 N, A 上升的速度 v=2 m/s, 则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nv=22 m/s=4 m/s, 拉力F 的功率P=Fv绳=10 N4 m/s=40 W,B 正确;当绳子 C 承受最大拉力 F大=50 N,匀速运载的货物时,由 F=得 G物大=2F大 -GA-G动=250 N-15 N-5 N=80 N,此时,绳子 B 所受拉力为 80 N+15 N=95 N100 N,C 正确;提升 货物越重,装置的机械效率越大,大=80%,D 错误。 15.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 F

12、向右推物体,推力 F 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 t1 s 时,物体受到摩擦力为_N;在 t3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 N. 第 10 题图 【答案】2 4 【解析】由图丙知,在 t1 s 时,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 力,所以摩擦力 fF2 N;46 s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推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 衡力,所以此时所受摩擦力 f F4 N;由于滑动摩擦力与所受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 t3 s 时,物体所受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也就不变,所受摩擦力依然是 4 N. 16

13、.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 5 N 的 A 物体,用水平拉力 F 作用于 A 物 体上,拉力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 A 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 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912 s 物体做 运动,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 由于 。 【答案】6 减速 惯性 17. 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一金属逐渐浸入水中,乙图是这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随金 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 h 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金属块质量是_ kg,金属块所受最大浮 力是_N,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_Pa.(g 取 10 N/kg) 【答案】0.6

14、2 800 【解析】由图乙可知,金属块的重力 G6 N,金属块的质量:mG g 6 N 10 N/kg0.6 kg;当 h 6 cm 时,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浮力最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4 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 浮GF6 N4 N2 N;由图乙可知,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 h8 cm0.08 m, 则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最大压强:pgh1103 kg/m310 N/kg0.08 m800 Pa. 18.(2020鄂尔多斯)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 10 cm 的均匀实心正方体 M。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

15、体深度 h 的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 N/kg) ( ) A.M 的密度是 1.2510 3 kg/m3 B.注入液体的密度是 0.710 3 kg/m3 C.当 h=10 cm 时,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2 N D.当 h=10 cm 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1200 Pa 【答案】C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不注入液体时,正方体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12 N,即正方体 M 的重 力为 12 N,则正方体 M 的密度为 M=1.210 3 kg/m3,故 A 错 误。当注入液体的深度为 5 cm 时,正方体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7 N,则此时 M

16、 受到的浮力为 F浮 =GM-F1=12 N-7 N=5 N , 根 据F浮=液gV排 可 知 , 液 体 密 度 为液 =1.010 3 kg/m3,故 B 错误。由于液体的密度小于正 方体 M 的密度, 则当 h=10 cm 时, 正方体 M 仍沉底且刚好浸没, 则此时正方体 M 受到的浮力为 F浮= 液gV排=液gVM=液g=1.010 3 kg/m310 N/kg(0.1 m)3=10 N,则此时正方体 M 对容器底 部的压力为 F压=GM-F浮=12 N-10 N=2 N,故 C 正确。当 h=10 cm 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p= 液gh=1.010 3 kg/m310 N/

17、kg0.1 m=1000 Pa,故 D 错误。 19.王波同学帮父母搬家,现有 30 捆书籍,每捆书籍的质量都为 5 kg.王波想尽快将它们搬上 10 m 高处的新家如图是王波可以提供的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 图可知,为了尽可能快地将这批书籍搬上新家,他每次应搬_捆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 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总时间为_s(g10 N/kg) 【答案】 3 450 【解析】根据 tW P,要尽快搬完这批书,功不变,时间要少,就需要功率最大,而由图可得当 所搬物体质量为 15 kg 时功率最大,因此他每次应该搬的捆数是 n 15 kg 5

18、kg/捆3 捆而他搬书所做功 为 WGh5 kg3010 N/kg10 m15 000 J,故搬书上楼的时间是 t1 W Pmax 15 000 J 50 W 300 s, 下楼的时间是 t21 2t1 1 2300 s150 s,所以所用的总时间是 300 s150 s450 s. 20. “嘉庚号”科考船于 2019 年 5 月 8 日下水,厦门大学由此成为中国大陆综合性大学中第一 所拥有自己的全球级科考船的高校科考船满载时排水量为 3.5103 t在某段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 的关系图像是双曲线,如图所示求: (1)科考船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2)请根据如图所示规律推算,科考船航速为 20

19、 km/h 时受到的牵引力 (3)在该段航行中,科考船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 【答案与解析】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科考船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mg3.5103103 kg10 N/kg3.5107 N (2)科考船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图像是双曲线, F1v1F2v2 F2F1v1 v2 610 6 N2 km/h 20 km/h 6105 N (3)科考船在该段航行时功率不变, PW t Fs t Fv,2 km/h 2 3.6 m/s WPtF1v1t6106 N 2 3.6 m/s60 s210 8 J 类型二 电学相关图像 考查形式一 IU、UI 图像 21.(2020鄂尔

20、多斯)在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在 滑片 P 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 5 V B.R0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0.4 W C.定值电阻 R0为 8 D.滑片 P 在中点时,电流为 0.4 A 【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R0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 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 0.2 A, 此时 R 两端的电压为 4 V, 则电源电压为 U=I小R0+UR 大=0.2 AR0+4 V;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 0.6

21、 A,此时 R0单独接入电路,则电源电压为 U=I大R0=0.6 AR0;联立解得 R0=10 、U=6 V,故 A、C 错误。当通过 R0的电流最小时,R0消耗的功率最 小,则 R0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P0 小=R0=(0.2 A) 210 =0.4 W,故 B 正确。由图可知,电路中 的电流最小为 0.2 A 时,滑动变阻器 R 全部接入电路,此时 R 两端的电压为 4 V,则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R大=20 ,滑片 P 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10 ,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3 A,故 D 错误。 22. 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22、阻器闭合开关 S,移动滑片 P, 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 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则绘出的 UI 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图知,变阻器与 R1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U源IR1,R1为定值,当 I 为零时,UU源,且电流越大,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越小; 而 U 与 I 的关系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为直线,所以 B 不正确,只有 A 图像能正 确反映上述关系故选 A. 23.(多选)(2020本溪)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 L 的额定电流为 0.6 A,滑动变阻 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50 ,电流表量程为 0

23、0.6 A,电压表量程为 015 V。闭合开关 S,在保证电路 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分别绘制了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电流表 示数与滑动变阻器 R 连入电路阻值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6 W B.电源电压为 16 V C.当电流表示数为 0.25 A 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2.75 W D.若将电压表量程换为 03 V,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 1850 【答案】ACD 24. 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 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

24、的是( ) A乙两端的电压是 2 V B甲消耗的电功率等于 0.8 W C甲中的电流大于乙中的电流 D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21 【答案】B 【解析】从图像甲、乙分别选出一些特殊点,如在图像甲中选择“3 V 0.6 A”,则可以计算出 R甲U 甲 I甲 3 V 0.6 A5 ,在图像乙中选择“3 V 0.3 A”,则可以计算出 R 乙U 乙 I乙 3 V 0.3 A10 .可 见, 甲、 乙两电阻之比为 5 10 12, 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 甲、 乙分得的电压之比也为 12, D 选项错误;又因为电源电压为 6 V,故甲分得的电压为 2 V,乙分得的电压为 4 V,A 选项错误; 从图像中可

25、知,当甲分得的电压为 2 V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4 A,故甲消耗的电功率为 PUI2 V0.4 A0.8 W,B 选项正确;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C 选项错误故选 B. 25.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 IU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 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 2 V 时,R甲0.4 C. 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电路电流为 0.2 A 时,电路总电阻是 15 D. 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电源电压为 2 V 时,电路总电流为 0.4 A 【答案】C 【解析】因为甲图线为正比例函数,因此图像中对应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不变,故甲为定值电 阻;而乙

26、图线中的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时刻在发生变化,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A 选项错误;从 图像中可以看出,当甲电阻两端电压为 2 V 时,对应的电流为 0.4 A,因此甲的阻值:R甲U I 2 V 0.4 A 5 ,B 选项错误;由图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 0.2 A 时,甲两端的电压 U甲1 V,乙两端的 电压 U乙2 V,由图可知,电阻甲和乙是串联的,此时甲的电阻为:R甲5 ,乙的电阻为:R乙 U 乙 I乙 2 V 0.2 A10 , 电路的总电阻是 RR 甲R乙5 10 15 , C 选项正确; 由图可知, 当电路中的电压为 2 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 0.4 A,通过乙的电流为 0.2 A,由

27、图可知,电阻甲和 乙是并联的,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0.2 A0.4 A0.6 A,D 选项错误故选 C. 26.(2020眉山)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小灯泡 L 和电阻 R 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 S1时,小灯泡 L 的实际功率为 1 W。图乙是小灯泡 L 和电阻 R 的 I-U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闭合开关 S1时,L 的电阻为 10 B.再闭合开关 S2后,电路总功率为 1.2 W C.再闭合开关 S2后,电流表示数增加 0.5 A D.再闭合开关 S2后,在 1 min 内电阻 R 产生的热量是 24 J 【答案】D 27.甲、乙两灯泡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关系

28、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_V 的电源两端时,甲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为 0.5 A,此时乙灯泡 1 min 消耗的电能是_J. 【答案】8 180 【解析】将甲、乙两灯串联后,若通过甲灯的电流为 0.5 A,则通过乙灯的电流也是 0.5 A,根 据图像可知,此时甲、乙两灯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2 V、6 V,则电源电压为 U2 V6 V8 V;乙灯 1 min 消耗的电能 WU2It6 V0.5 A60 s180 J. 28. 如图甲所示电路,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片 P 从 a 端移动到 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V,

29、滑动变阻器 R1 的最大阻值为_,电阻 R2的阻值为_. 【答案】4 15 5 【解析】P 在 a 端时,U0.8 AR2;P 在 b 端时,U3.0 V0.2 AR2,由两式得:U4 V, R25 ;P 在 b 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1U1 I1 3 V 0.2 A15 . 29.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 6 V 的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一定。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时,灯泡 L 的 I-U 图像如图乙所示。 从图中获得的两条物理信息: 。 。 【答案】电源电压为 6 V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6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1 A 滑动变阻器的

30、最大阻值为 9 灯泡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灯泡额定功率为 6 W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3 W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6 W (任选两条,答案合理即可) 30. 如图所示, 图甲是电阻 R1和电阻 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像, 将它们按图乙所示接入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1 A”字样,电源电压不变 (1)当只闭合开关 S1,滑片 P 位于 a 端时,电阻 R1的实际功率为 1 W,求电源电压 (2)当把滑片 P 移动到 b 端时,同时闭合开关 S1和 S2时,电阻 R1的实际功率为 9.6 W,求电流 表的示数 【答案与解析】解:(1)由图甲得,当电阻 R1的实际功率为 1 W 时

31、 I10.5 A U12 V 当只闭合开关 S1,滑片 P 位于 a 端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1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则 IRI10.5 A 由欧姆定律 IU R得 URIRR0.5 A20 10 V 故 UURU110 V2 V12 V (2)当滑片 P 位于 b 端,同时闭合开关 S1、S2时,电路中只有 R1与 R2并联 U1U2U12 V 由 PUI 得 I1 P1 U1 9.6 W 12 V 0.8 A 由图甲得 U22 V,I20.2 A R2U2 I2 2 V 0.2 A10 I2U2 R2 12 V 10 1.2 A 故 II1I20.8 A1.2 A2 A 31.(2020

32、咸宁)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 U 不变,R0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a 端,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功率 P1为 1.8 W,断开开关时电流表的 示数改变了 0.3 A; 当开关 S 断开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滑动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的倒数与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U 和滑动变阻器最大的阻值 Rmax。 (2)定值电阻的阻值 R0。 (3)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 【答案与解析】解:(1)当滑片滑至 a 端,闭合开关时,R 全部阻值与 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 流,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功率 P1

33、=1.8 W,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I1;断开开关时,R 所在的支路 断开,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 0.3 A 即为 I1, 则电源电压 U=U1=6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max=20 。 (2)当开关 S 断开后,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 aP 部分阻值与定值电阻 R0串联,根据图乙可知, 当 R=2 时,=2 A -1,即 I=0.5 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为 U=I(R0+R),即 6 V=0.5 A(R0+2 ), 解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10 。 (3)当开关 S 断开,滑片滑到 b 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 Rmax与定值电阻 R0串联,电路 消耗的电

34、功率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有 R总=Rmax+R0=20 +10 =30 , 则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1.2 W。 考查形式二 其他类电学图像 32.(多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t是一个由半导体材料制 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 ) A. 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B. 温度降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C. 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 D. 电压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 【答案】BCD 【解析】由图乙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t阻值减小,使得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 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A 错误;因温度降低

35、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大,使得串联 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 PU 2 R 可知,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变小,B 正确;因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电流变大,反之电流变小,这与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示数变大相吻合,故可以 将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计,C 正确;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温度升高时,因半导体的电 阻减小,分得的电压也减小,反之亦然,显然可以将电压表改装成温度计,D 正确故选 BCD. 33. 如图甲所示,R1的阻值是 20 ,滑动变阻器 R2消耗的功率 P 与其电阻 R2的关系图像如图 乙所示,则 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 A0.45 W B0.50 W C0.80 W D0.90 W 【答案】A 【

36、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0 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是 0.4 W,故得这 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I1 P R 0.4 W 10 0.2 A,而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120 10 30 , 所以电源电压是 UI1R总10.2 A30 6 V 由图像可得: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20 时, 其消耗的电功率最大,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220 20 40 ,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I2 U R总2 6 V 40 0.15 A,因此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 P2 最大I22R2(0.15 A)220 0.45 W. 类型三 温度时间图像 34.(2020常州)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

37、变化的图像,已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则 ( ) A.海波在 AB 段处于固态 B.海波在 BC 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海波在 BC 段内能逐渐变小 D.海波在 CD 段吸收热量 【答案】C 3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 BC 段表示的可能是 ( ) A. 晶体的熔化过程 B. 晶体的凝固过程 C.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图像由图可知,BC 段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因而是晶体 的凝固过程,故 B 正确;熔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的,故 A 错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和凝固温度, 故 C 和 D 均错

38、误,故选 B. 36.(2020济宁)小红将一杯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 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答案】D 3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 ) A. 是非晶体 B. 熔化过程持续了 14 min C. 在 ab 段处于固态 D. 在 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C 【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熔化从第 4 min 开始,第 8 min 结束,熔化 过程持续了 4 min;在 ab 段物质处于固态;bc 段表示物质的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

39、不断吸 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 C. 38.(2019盐城)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 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 10 所示,则 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 ) A.等于标准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小于 10 -1 Pa 时,隔热效果变差 C.在 10 -1102 Pa 时,隔热效果最好 D.等于 10 3 Pa 时的隔热效果比 104 Pa 时好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时,双层玻璃内外温度差不为 0, 仍然有隔热效果,故 A 错误。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40、小于 10 -1 Pa 时,双层玻璃隔热效果变好,故 B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在 10 -1102 Pa 时,双层玻璃隔热效果不是最好,故 C 错 误。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为 10 3 Pa 时的隔热效果比 104 Pa 时的效果好,故 D 正确。 39. 如图甲、乙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 得到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 A. 乙中温度计示数为 32 B. 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D. 甲杯的水加热 2 min 与乙杯的水加热 3 min 吸收的热量相同 【

41、答案】 D 【解析】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7 ,故 A 选项错误;由题可知,两杯水的质量相同,而加 热器不同,因此,加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不同,则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不同, 故 B 选项错误;因为两杯水的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相同,故 C 选项错误; 由图丙可知,甲杯中的水加热 2 min 与乙杯中水加热 3 min 之后,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 Qcmt 可知,两杯水所吸收的热量相同D 选项正确故选 D. 40.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 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甲液体

42、的内能比乙的大 B.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答案】D 【解析】物体的内能和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所以简单根据图线说明甲的内能大是不科学的,A 选项错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温 度升高分子运动变快,B 选项错误;因为两个加热器完全相同,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 的热量相同,而由图可得相同时间内,质量相同的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较大,故由 c Q mt可得甲液 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小,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故选 D. 41.(2020射阳县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

43、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 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A”或“B”),这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 (选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 )水的比热容, 吸收相同热量后砂石温度变化 (选填 “大” 或 “小” )。 【答案】A 小于 大 4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按如 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像(如图乙),其中_(选填 a、b、c 中的两个)两 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像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a、b 小于

44、 【解析】a、b 两个图线开始时水的温度相同,但是 b 的温度升高较慢,说明水的质量不同,b 的水的质量较大,故 a、b 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可知,水 的沸点是 98 ,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00 ,所以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 压 类型四 图像综合 43.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像来表示,图示的图像与对应描述的物理量关系 正确的是 ( ) A.图甲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像 B.图乙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像 C.图丙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的关系图像 D.图丁为凸透镜成

45、实像时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关系图像 【答案】C 44.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 A.图甲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B.图乙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C.图丙为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关系图像 D.图丁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图像 【答案】B 45.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其中不正确的是 ( ) 【答案】D 46.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实际干电池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 阻值一定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电源由几个相

46、同的干电池组成。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乙、丙、丁所示,图乙为电压 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变化关系图像,图丙为电源输出功率跟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图像,图丁为电源 输出电能的效率 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不计电表、 导线对电路的影响, 求: (1)串联的干电池个数。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乙、丙、丁三个图上的 a、b、c 各点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解:设电源电压为 U,内阻为 r。 (1)由图甲知,短路电流 I=3 A; 电源输出功率 P电=() 2R= =,则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的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由图乙得 P电最大 =4.5 W; 联立解得:U=6 V、r=2 , 每节干电池电压为 1.5 V,电源电压为 6 V,则电源由 4 节干电池组成。 (2)电源输出电能的效率 =, 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全部接入电路时,电源输出电能的效率最高, 由图丙得 大=0.8,解得 R大=8 。 (3)电路最小电流 I小=0.6 A, 此时电压表示数 Ua=U-I小r=6 V-0.6 A2 =4.8 V, 则 a(0.6,4.8); 在图乙中,b 点的横坐标为U=3 V,则 b(3,4.5); c(8,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