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1618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验探究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探究题精选(19 年真题)01 导航 1.【2019 江苏无锡】 【气体制备、实验原理分析】 2.【2019 江苏南通】 【侯氏制碱法联合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物质组成检验】 3.【2019 江苏镇江】 【金属冶炼、气体成分检验、质量守恒定律】 4.【2019 安徽】 【猜想与假设、信息给与、物质组成探究】 5.【2019 山东日照】 【仪器使用、误差分析】 6.【2019 山东菏泽】 【仪器使用、气体制备】 7.【2019 山东潍坊】 【装置改进、实验方案设计、定量分析及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8.【2019 广州】 【信息给与、复分解反应原理、物质的分类】 9.【2019 江苏无锡】

2、【实验装置改进、信息给与、新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相关计算】 10.【2019 广州】 【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溶液的计算】 11.【2019 深圳】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装置选择】 12.【2019 河北】 【实验方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13.【2019 山西】 【实验现象分析,误差分析、装置改进】 14.【2019 长沙】 【气体的制备与除杂、信息给与、猜想与假设、质量守恒定律】 15.【2019 山西】 【粗盐提纯、复分解反应实质、结晶方法】 1.【2019 江苏无锡】 【考向:气体制备、实验原理分析】 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 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 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

3、制取 CO2气体。 仪器 a 的名称是_。 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 收集 CO2可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 检验 CO2 收集满的方法是_。 利用 B 装置制取 CO2 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与 A 装置相比,利用 C 装置制取 CO2的优点是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 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如图 5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 a 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 均为 250mL,分别收集满 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 85mL 液体。 步骤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

4、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 荡烧瓶。 步骤 3: 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得到如图 6 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曲线 1、2、3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曲线 1 中 BC 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 对比曲线 1 与曲线 3,能得出的结论是_(填序号)。 a. CO2能溶于水 b.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 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1)试管;CaCO3+2HCl=CaCl2+H2O+CO2;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

5、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 灭,则集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通过控 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2)CO2+Ca(OH)2=CaCO3+H2O;CO2溶于水;振荡;ac 【解析】(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试管。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因 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 CO2可选用的装置是 D: ,检验 CO2收集满的方 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 利用 B 装置制取 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因为

6、反应在继续进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瓶内压强增大,锥形瓶内的液体就会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液面下 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 与 A 装置相比, C 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 还可以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因此利用 C 装置制取 CO2的优点是: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可以通过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2)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烧瓶乙中注入的是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和其反应生成碳酸钙和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曲

7、线 1 表示的是水加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压强的变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因此 BC 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CO2溶于水; 振荡增大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 使溶解更充分, 溶解速度加快,瓶内压强减小就加快,因此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 不管是曲线 1 还是曲线 3,开始一段瓶内压强增大是气体中加入液体短时间内体积增大造成的。 经过短暂的压强增大后,瓶内压强都逐渐变小。曲线 1 表示的是水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瓶内的压 强减小,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当然,二氧化碳在溶于水时有没有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中不 能得出结论,需要补充一个证明碳酸的实验。通常情况下一体积

8、水中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如 果氢氧化钠不跟二氧化碳反应,只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瓶内压强减小应该跟曲线 1相似, 而实验中曲线3注入二氧化碳中瓶内压强减小幅度远大于曲线1, 说明二氧化碳除了溶于水, 还跟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对比曲线 1 与曲线 3,能得出的结论是:ac。 2.【2019 江苏南通】 【考向:侯氏制碱法联合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物质组成检验】 我国海水晒盐的历史悠久。学习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利用氯化钠进行实验探究。 (1).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溶性 CaCl2 , MgCl2等杂质。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提纯粗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溶

9、液的作用:_。 (2)“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操作 X”的名称为_。 (3).探究氨盐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步骤 1:取 50mL.浓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 NaCl 晶体至不再溶解,制得氨盐水。 步骤 2:向烧瓶中加入 20mL 氨盐水和约 16g 干冰,塞紧瓶塞,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析出 细小晶体,过滤、用冷水洗涤晶体并低温干燥。 (提出问题)晶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 1)经甲同学检验,晶体中不含铵盐。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 乙同学取晶体少许,加入稀硝酸,晶体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再滴加几滴 AgNO3溶液,未见明显 现象,说明晶体中不含有_离子。 (提出猜想)晶体的成

10、分为 Na2CO3或 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Na2CO3受热不分解; 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实验探究 2)称取 m1g 晶体,利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探究晶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凝结了少量小液滴,Ba(OH)2溶液变浑浊。 (实验分析)晶体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 将晶体加热至残留固体的质量不断改变,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m2g。 若 m1g:m2g = _,说明晶体为 NaHCO3。 (拓展延伸)氨盐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所得铵盐的用途为 。 丙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B 中沉淀的质量,经计算分析也可确定

11、晶体的组成。请对两同学的观点 进行评价: 。 【答案】(1)Na2CO3+CaCl2=CaCO3+2NaCl (2)引流;蒸发结晶 (3)取少量晶体置于研钵中,再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氯;NaHCO3;84: 53;化肥;丙同学的操作较繁琐 【解析】I、(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从而出去杂质氯化钙,故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写为:Na2CO3+CaCl2=CaCO3+2NaCl。(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由于氯化 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使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时常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蒸发结晶。II、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晶体置于研钵中,再加

12、入少量的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故填取 少量晶体置于研钵中,再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银离子与氯离子在水溶 液中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没有产生明显变 化,表明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故填氯。实验分析将晶体在试管中加入,发现试管口凝结了少量 小液滴,Ba(OH)2溶液变浑浊,说明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晶体中一定含 有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 NaHCO3, 故填 NaHCO3。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氢钠与其受热 分解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比为 84:53,如果晶体为 NaHCO3, 则 m1g:m2g = 84:5

13、3,故填 84: 53。拓展延伸氨盐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氯化铵可用作化肥,故填化肥。 两同学的分析均正确,但丙同学尚需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出来,然后洗涤、干燥、称量,步骤比 较繁琐,故填丙同学的操作较繁琐。 3.【2019 江苏镇江】 【金属冶炼、气体成分检验、质量守恒定律】 草酸( 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1)(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草酸溶液的 pH_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二)CaC2O4热分解探究 资料:CaC2O4 CaCO3+CO 兴趣小组成一定量的 CaC2

14、O4 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先通入 N2,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 N2至试管冷却。 装置 B 增重 6.6g ,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 C 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 CO 。 (5)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_,中产生 2.2 g 气体。 将中溶液蒸发得 CaCl2 固体 22.2g 。 (6)结论: 取用的 CaC2O4固体的质量为_g。 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 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1) (2)H2C2O4+Ca(OH)2CaC2O4+2H2O (3)2NaO

15、H+CO2=Na2CO3+H2O (4)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 实验二: 取出实验一后装置 A 试管中的剩余固体, 按图-进行实验。 (5)氧化钙 (6)25.6 CaC2O4 CaO+CO+CO2 【解析】(一)草酸的化学性质(1)根据“草酸(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可知,草酸溶液的 pH7; (2)草酸(H2C2O4)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草酸钙和水:H2C2O4+Ca(OH)2CaC2O4+2H2O;(二)CaC2O4 热分解探究 实验一:(3)装置 B 增重,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 水,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

16、2=Na2CO3+H2O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生 成铜和二氧化碳,装置 C 中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的现象,说明 CO 反应生成;实验二(5)氧 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结论:根据 本实验的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草酸钙中钙元素质量等于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设:取用的 CaC2O4固体的质量为 x。 x 40 40+122+164 100% = 22.2g 40 40+35.52 100% x=256g;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 CaC2O4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 应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2O4 CaO+CO

17、+CO2。 4.【2019 安徽】 【猜想与假设、信息给与、物质组成探究】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_(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 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氯化镁易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 2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1 加入适

18、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 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 1 可知,假设_不成立;由实验 2 可知,沉淀中不含_. 假设三_.(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3)(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 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 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 (4)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 量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 pH 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19、 时间/min 0 2 4 8 12 16 20 24 溶液 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10.0 实验现象 - 镁带溶解较快, 产生大量 气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度减慢,溶液变浑 浊,烧杯底部都有灰白色溶液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描述溶液 pH 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 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 【答案】 (1)强;Mg+2HCl=MgCl2+H2 (2)一;镁粉;成立 (3)滤纸条由紫色变成红色 (4)溶液的 pH 由 2.0 逐渐增大至 10.0,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的 pH 变大,

20、盐酸反应完后, 镁与水缓慢反应使溶液呈碱性;可能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案:分别取 1cm、2cm、3cm 长的去 除氧化膜的镁条置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 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填强;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Mg+2HCl=MgCl2+H2。(2)得出结 论氯化镁易溶于水,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所以沉淀中不含氯化镁,假设一不成 立,故填一; 由实验 2 可知,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而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 生气泡,所以沉淀中不含镁粉,故填镁粉; 由上

21、述分析可知,沉淀中不含氯化镁和镁粉,即假设一、二均不成立,所以假设三成立,故填成立。 实验反思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滤纸条由紫色 变成红色。(4)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 pH 由 2.0 逐渐增大至 10.0,镁与盐酸反应,消 耗盐酸使溶液的 pH 变大,盐酸反应完后,镁与水缓慢反应使溶液呈碱性,故填溶液的 pH 由 2.0 逐 渐增大至 10.0,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的 pH 变大,盐酸反应完后,镁与水缓慢反应使溶 液呈碱性; 猜想:可能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案:分别取 1cm、2cm、3cm 长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置于试 管中,再

22、分别加入 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故填可能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案:分别 取 1cm、2cm、3cm 长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置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 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 象。 5.【2019 山东日照】 【仪器使用、误差分析】 某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可 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填接 口处字母标号);仪器的名称是_。 (2)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水的组成(尾气处理装置及 H2验纯等操作均未列出) 下列操作

23、的正确顺序为_(填字母序号)。 a 点燃酒精灯 b 通入 H2 c 停止通入 H2 d 熄灭酒精灯 装置 C 的作用是 。 (3)若装置 A 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 m1 , 装置 B 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 后的质量差为 m2 , 则水中 H、O 元素的质量比为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Zn+H2SO4=ZnSO4+H2;cdehg;长颈漏斗 (2)bad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干扰实验 (3)m2-m1 m1 【解析】(1)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选择并组装一套可以“随时控制

24、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 那么应先制取, 再干燥,后收集。多孔塑料隔板与长颈漏斗和活塞的组合可以达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 目的,浓硫酸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有万能瓶收集则应 采用“短进长出”的方式进行收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cdehg; 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 由于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有可能方式爆炸,故反应前应先通入氢气,待空 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为防止刚生成的铜被重新氧化,故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继 续通入氢气直至装置冷却到室温,故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adc; 装置 C 的作用是

25、: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干扰实验; (3)装置 A 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 m1 , 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装 置B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 , 即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故氢元素的质量为(m2- m1)。 那么水中 H、O 元素的质量比为: m2-m1 m1 。 6.【2019 山东菏泽】 【仪器使用、气体制备】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 (2)请写出用装置 B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 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 A. 发生装置相同 B. 都可用 MnO2做催化

26、剂 C. 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装置 B、C 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C 相对于装置 B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 (5)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这瓶气体按 G 所示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 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 【答案】 (1)酒精灯 (2)2H2O22H2O+O2 (3)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 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

27、;故答案为:2H2O2 2H2O+O2;(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 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都 可用 MnO2做催化剂;故答案为:B;(4)装置 C 相对于装置 B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 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G 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 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 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7.【2019 山东潍坊】 【装置改进、实验方案设计、定量分析及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

28、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 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 1 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步骤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 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 (4)(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

29、用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 应均完全进行。 首先称取 a 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填序号,可 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装置丁的作用是_。 (5)(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 5g

30、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 【答案】(1)NaHCO3+HClNaCl+H2O+CO2 (2)氢氧化钡溶液 (3)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4)b、a、c、b、a;偏大;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5)Na2CO3、NaHCO3 【解析】 (1)步骤中,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2)步骤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氢氧化钡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二氧 化

31、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故填:氢氧化钡溶液 (3)调换措施是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这样能够防止过量盐酸或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实验产生影响。 故填: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4)首先称取 a 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b、a、c、b、a。故 填:b、a、c、b、a 如果没有装置乙,导致水蒸气被丙装置吸收,从而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故填:偏大装置丁的 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 装置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NaOH+CO2 8044 5g2.75g =Na2CO3+ 106 6.625g H2

32、O Na2CO3+CO2 10644 6.625g2.75g +H2O=2NaHCO3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g 氢氧化钠恰好和 2.75g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6.625g 碳酸钠, 6.625g 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消耗二氧化碳质量是 2.75g,而和氢氧化钠反应 后剩余二氧化碳质量是 2.25g,因此二氧化碳不足,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Na2CO3、NaHCO3。故填: Na2CO3、NaHCO3 8.【2019 广州】 【信息给与、复分解反应原理、物质的分类】 已知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钻(CoCl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 验验证。经查

33、阅资料,钻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SO4 Co(NO3)2 CoCO3 在水中溶 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 灰绿色固体 难溶于水的粉 红色固体 易溶于水形成 粉红色溶液 易溶于水形成 粉红色溶液 易溶于水形成粉 红色溶液 难溶于水的粉 红色固体 限选试剂:CoCl2溶液、(NH4)2CO3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镁条、 铜片。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能够与含 Ag+的可 溶性盐反应 CoCl2溶液中含 Cl-,AgCl 难 溶于水。 取少量 CoCl2溶液于试管中,_,如 果观察到_,则

34、预测成立。 能够与_(填 物质类别)反应 _ 取少量 CoCl2溶液于试管中,_,如 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 能够与_(填_ 取少量 CoCl2溶液于试管中,_,如 物质类别)反应 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 【答案】加入少量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CoCl2溶液中含 Co2+,Co(OH)2难溶于水;加入少量 NaOH 溶液;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 CO3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CoCl2溶液中含 Co2+,CoCO3难溶于水;加入少量(NH4)2CO3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解析】由预测能够与含 Ag+的可溶性盐反应可知,验证时要加入少量 AgNO3溶液,若产

35、生白色 沉淀,则说明预测成立; 由所给试剂可知, 可预测能够与可溶性碱发生反应, 观测依据是 CoCl2溶液中含Co2+ , Co(OH)2 难溶于水 ,实验操作为取少量 CoCl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少量 NaOH 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则观测成立; 因 CoCl2溶液中含 Co2+, CoCO3难溶于水 ,所以可预测能与 含 CO32-的盐反应,验证的实验 操作为 取少量 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NH4)2CO3溶液 ,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说明预测成 立。 9.【2019 江苏无锡】 【实验装置改进、信息给与、新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相关计算】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

36、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 b H2O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 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有 Na2CO3和 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1).“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 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 30%的 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温度不能超过 20的原因是 。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 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 (3).“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

37、溶液中的成分。 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 MnO2 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溶液中含有 Na2CO3 (4)(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 加适量水溶解, 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Ba(OH)2 ,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BaCO3)固体 3.94g。 实验: 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 加入足量稀硫酸, 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 充分反应,消耗 KMnO4 的质量为 1.896g,该反应

38、的原理是: 2KMnO4+ 5H2O2+ 3H2SO4= K2SO4+ 2MnSO4+ 5O2 +8H2O 。 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aNa2CO3 bH2O2)的化学式_(写出计算过程)。 (5).“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 CO3 2、OH-对 H2O2 分解速率的 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 H2O 4% H2O2溶液 Na2CO3 固体 4% H2O2 溶液 NaOH 溶液 4% H2O2 溶液 NaOH 溶液 4% H2O2溶液 pH 6.96 6.01 8.14 8.15 9.26 溶解氧(mg L-

39、1) 5.68 6.44 9.11 9.12 10.97 由实验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 【答案】(1)常温下鱼浮灵在水中能很快分解产生氧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 (2)使过氧碳酸钠固体尽可能多的析出 (3)2H2O22H2O+O2;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试 管内有气泡产生,玻璃片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2Na2CO3 3H2O2 (5)酸性 (6)过氧碳酸钠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加快了 H2O2分解,使水中溶解氧迅速 增加 【解析】(1)鱼浮灵在常

40、温下在水中会很快分解,而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因此生产过程中反 应温度不能超过 20的原因是:常温下鱼浮灵在水中能很快分解产生氧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 快。 (2)因为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所以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 的目的就是:使过氧碳酸钠固体尽可能多的析出。 (3)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有氧气生成, 可以判断出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 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实验结论是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根据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取样,加入适 量的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实验现象是:试管内有

41、气泡产生,玻璃片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 根据实验中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Ba(OH)2=BaCO3 +2NaOH 106 x 197 3.94g 106 197= x 3.94g 解得 x=2.12g 根据实验中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设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y。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 +8H2O 316 1.896g 170 y 316 170= 1.896g y 解得 y=1.02g 设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aNa2CO3 b H2O2。 10

42、6a 34b = 2.12g 1.02g 解得 a b= 2 3 则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是:2Na2CO3 3 H2O2。 (5)由.“鱼浮灵”的增氧原理中的实验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 pH=6.017 呈酸性。 (6)由.“鱼浮灵”的增氧原理中的实验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大,溶液中的 溶解氧就越多,可见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过氧碳酸钠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易溶于 水,溶液呈碱性,加快了 H2O2分解,使水中溶解氧迅速增加。 10.【2019 广州】 【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溶液的计算】 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

43、下表是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 10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g。 已知水的密度为 1g/cm3 , 用 100mL 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_ 。 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直至过量,先生成 CaCO3,再转化为 Ca(HCO

44、3)2 , 可观察到的现 象是_。 向 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CO2直至过量,先生成 Na2CO3,再转化为 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_。 理论上吸收 4.4g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_g,或需 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至少为_g。(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 【答案】(1)10.0;氢氧化钠 10% (2)先产生白色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4632;80 【解析】(1)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100g 10% 10g; 已知水的密度为 1g/cm3 , 所要要 量取 90 毫升水,用 100mL 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凹液面最低处要在 9

45、0 刻度处 ; 装瓶后贴标签, 在标签上填写溶液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即氢氧化钠溶液、10% ; (2)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直至过量,先生成 CaCO3 , 再转化为 Ca(HCO3)2 , 可观 察到的现象是 先产生白色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 向 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CO2直至过量,先生成 Na2CO3 , 再转化为 NaHCO3 , 因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很 多,所以会有碳酸氢钠析出,所以会观察到 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 理论上吸收 4.4gCO2 , 设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质量为 x,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y CO2 CaCO3 Ca(HC

46、O3)2 CO2 Na2CO3 2NaHCO3 44 162 44 168 4.4g x 4.4g y 44:162=4.4g:x 44:168=4.4g:y x=16.2g y=16.8g 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或钠元素质量不变可知, 理论上吸收 4.4gCO2 , 需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16.2g 40 162 40 74 = 7.4g , 则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7.4g 0.16g 0.16g+100g = 4632g , 需氢 氧化钠质量为16.8g 23 84 23 40 = 8g,需 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8g 10% = 80g。 11.【2019 深圳】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装置选择】 为探究某塑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三轮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