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6995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5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三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小明观察到一人拖动物体的不同表现,他对此场景提出什么问题较合理( ) A是否水平拉动时最省力? B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为多大时才最省力呢? C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小越省力吗? D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大越省力吗? 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核能 3物质 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

2、,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开始运动。甲球由静止释放,乙球以一水平初速度 抛出,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 P、Q 两点,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球下落过程中受力情况相同 B落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C释放后,甲乙两球经过相同的时间同时落地 D甲球先后经过 P、Q 两点机械能相等 5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漂浮着甲、乙两个实心球,两球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已知两球的质量 m甲m乙当 往水中慢慢倒入酒精并缓慢搅拌的过程中,甲球的浮力大小 F 与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

3、乙 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 t与 t0关系正确的是( ) Att0 Btt0 Ctt0 D乙球不可能沉入液面下 6将体积之比为 2:1 的长方体物块 A(A1.2g/cm3)和长方体物块 B(B0.5g/cm3)浸没在盛水容器 中如图位置,松手后至 A、B 静止,它们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 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 ,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 电流表示数是 I0t0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

4、弹簧上压缩弹 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 失,电流表示数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不同水平 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 ) A为了便于分析,本实验的合理顺序是(a) (b) (c) (d) B在四次实验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由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

5、定律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还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9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 L,当 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10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 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 B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

6、图 A 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 C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 B 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D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 C 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11小星和小麦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如图, 他们的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 ,凸透镜光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到了相 同性质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们看到的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 B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甲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 C如果将蜡烛甲向左移,光屏甲上的像将变大 D蜡烛甲通过凸透镜甲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 12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 4.0V;小灯泡

7、额定电压为 2.5V,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象如图乙 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 0.4V 时“刚亮” ;铅笔芯长 15cm、阻值为 30,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回形 针 A 固定在铅笔芯右端, 回形针P 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 该调光灯在使用时,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闭合开关,移动 P 能连续调光 B闭合开关,P 滑到距 A 点 10cm 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15W C在距 A 点 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 P 向 A 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 D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 0.048W0.75W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8

8、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8 分)分) 13 (3 分)如图所示,图甲所测物体边长为 cm;图乙中体温度计示数为 ;图丙中电阻箱 的读数为 。 14 (3 分)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 在手指上转动,时长可达 46 分钟。这种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这是利 用该材料的 (选填“耐磨性强” 、 “密度大”或“导热性好” ) ,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 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 ,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转动很长时 间才停止,其机械能转化为 能。 15 (4 分)小明将蜡

9、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 是 (选填“放大” 、 “缩小”或“等大” )的。若将凸透镜向右移动 cm,屏上即可再次成 清晰的像。若在图示位置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若在透镜前放置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光屏上的像也可以再次清晰。若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向右移动 10cm, 则蜡烛通过凸透镜的像一定是 的。 16 (6 分)某汽车的四冲程的汽油机的最大功率是 60KW,以最大功率工作时飞轮转速为 2400r/min,活塞 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扫过的容器为气缸排气量,汽油机工作时,为保证汽油有效燃烧,汽油必须

10、与吸进空气成适当比例,这就是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体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如图为该汽车汽油 机的示意图, 该气缸的排气量为 1.8L, 燃烧室 (活塞移至最上方时的上方空间) 容积为 0.2L, 空燃比 14: 1,可燃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1.35kg/m3。 (1)汽油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石油属于 (选填“新” 、 “清洁” 、 “可再生” 、 “不可再生” )能源。 (2)汽车制动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这些内能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机械能再用 来驱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3)该汽油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每秒钟做功 次,其中, 冲程汽油机对汽车提供动力。 (4)

11、 当这辆汽车以最大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则汽车所受的阻力是 N, 此时,该汽车的汽油机每秒钟燃烧汽油的质量是 g。 17 (3 分)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小 丽利用冰的密度, 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 如图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 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 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 h1和 ,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积雪的密度的表 达式为 。 (用冰的密度 冰和相关测量量表示) 18 (4 分)蹦极运动简化后与下列情景相似:如图甲所示,弹性细绳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着一个 小

12、球,小球从 O 点释放后上下往复运动。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最终会停在 O 点下方的某个位置。 已知小球速度 v 与下落高度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绳拉力 F 与下落高度 h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根据 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弹性细绳原长为 m,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为 m。 (2)小球最终停在 h m 的位置。 (3)已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求弹性细绳的最大 弹性势能。 19 (3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 V1、V2的示

13、数随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分别如 图乙中的图线所示。求: (1)R1的阻值为 。 (2)电源电压 U 为 V。 (3)R2的阻值为 。 20 (2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3W“字样,闭合开关后,当滑片 P 移至某一 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1;当滑片 P 移至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 数为 0.3A,电压表示数变化了 3V,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2,且 P1:P25:6则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由 P1变为 P2的过程中,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化了 W 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48

14、 分解答第分解答第 26、27、28 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1 (2 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排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22 (2 分)如图,画出通过两透镜的折射光线(友情提醒:两透镜焦点重合) 。 23 (2 分)小明家新买了一台多功能 LED 台灯,如图所示。S1是控制 LED 灯的开关,USB 接口可以给手 机充电。小明发现即使 S1断开,USB 接口也能正常使用。安全开关 S2位于台灯底部的前端,当台灯倾 斜,S2离开桌面时,它会自动断开,切断台灯的电源;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完成电路。 24 (3

15、分)喜爱实验探究的小明用家中常见物品与刻度尺巧妙地测量出了一石块的密度,实验如图所示: A用细线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平衡,将一重物悬于支点 O 左侧的 P 点; B如图甲,保持重物的悬点 P 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挂在支点 O 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 用刻度尺测得该点到 O 的距离 L1; C如图乙,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石块缓慢浸没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 D如图丙,保持重物的悬点 P 不变,将石块挂在支点 O 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得 该点到 O 的距离 L2; (1)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 (填写字母) ; (2)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则石块密度 石

16、(用字母 水、L1、L2表示) ; (3)实验中,因为塑料袋本身重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 25 (1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目前大多数汽车刹车时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释放掉,形成了能源的浪 费.而现在的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再生制动器,它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同 时产生汽车所需的制动力,从而有效减少了汽车的燃油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 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 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

17、表: 时间 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 f/103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再生制动器只会把一部分的动能再生使用,其余的动能转化为内能汽车正常行驶时,将发动机关闭直至 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再生制动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称为储能效率.储能效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 境有所不同。 (1)汽车在设计时充分利用了流体力学的知识,当汽车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的速 度大,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 ) ,贴有防爆膜的车窗玻璃能有 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

18、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 。 (2)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3)在甲图中画出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 01s 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 1.0104N,由图甲可知 t0.7s 时,油压制动器还需产 生 N 的刹车阻力。在满足刹车阻力作用下,汽车的行驶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 00.5s 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 W J。 (5)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再生制动器两种情

19、况下, 汽车通过的路程 s 与对应的速度大小 v 计算出动能 Ek,画出了对应的 Eks 图像如丙图所示。则表示开 启制动器的图线是 ,判断的依据是 。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为 3.75105J,由图像可 知最终有 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26 (5 分)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个小灯泡 a 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 b 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 a 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 b 到水面的距离。 (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 b,水面处

20、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 b 到水面的距离 为 cm。 (2)灯泡 a 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 b 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理由是: (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 a 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 处的示数表示 。 (4)某小组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 a 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 a 到水面距离 u 和灯泡 a 的像到水面距离 v 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u 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v 与 u 成 (选填“正比” 、 “反比” ) 。 u/mm 30 60 90 120 180 v/mm 23 45 67 90 135 27 (

21、4 分)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 、 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 、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 、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 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 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 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 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 “靠近”或“远离” )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

22、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 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 能力 。 28 (6 分)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 下匀速向上运动。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 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B,三个高 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 C,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1)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粗糙 程度 重物的重力 大小 G/N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F/N 重物沿斜面移 动的距离/m 重物上升的 高度 h/m 机械效率 /% 1 较粗糙 2.0 1.51 0.80 0.40 66.2 2

23、 较粗糙 2.5 1.89 0.80 0.40 66.1 3 较粗糙 3.0 2.26 0.80 0.40 66.4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 (2)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 0.2m,把一个重 3N 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时,所 需拉力为 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 能 (选“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3) 小红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红想研究斜面的机械 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于是小红将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放置成相同的倾斜程度,并将这 三个不同物重的

24、物体同时沿斜面匀速拉动相同的长度,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 这种方法 (选“能” , “不能” )得出结论,原因是 。 29 (6 分)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在 20s 内将重为 7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1m,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5 103Pa,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不计绳重及摩擦) , 他双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10 2m2, 求: (1)他对地面的压力; (2)他对绳做功的功率; (3)此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30 (8 分)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只具有高、中、低温三挡调节功能的自制电加热器,并告知其内部电 路由电阻丝 R1、R2、和开关 S1、S2、

25、S3五个元件组成,电阻丝 R1(20 5W) 、R2( 2.5W) ,在不拆 解加热器的情况下,小军用图 1 电路对其进行探究:他只闭合 S3是低温挡,电流表的示数为 0.1A;只闭 合 S2是中温挡,电路总功率为 0.9W,S1、S2闭合是高温挡,所用电源电压为 3V,R1R2。 (1)电阻丝 R2的阻值为多少? (2)通过计算,在图 2 中虚线框内画出 R1和 R2及 S1、S2、S3接入电路的情况。 (3)高温挡时,电路总功率是多少? (4)若电源电压可调,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流表选用大量程,求此电加热器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

26、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分)如图,为小明观察到一人拖动物体的不同表现,他对此场景提出什么问题较合理( ) A是否水平拉动时最省力? B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为多大时才最省力呢? C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小越省力吗? D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大越省力吗? 【分析】该人拖动物体的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表现不同(反应在出汗多少,出汗多表示拉力大,出汗 少表示拉力小) ,并且可以看出拉力大小并不随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的变大而变大,据此提出比较合理的 问题。 【解

27、答】解:由图可知,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第四图最大,其次是第三图、第二图、第一图;而拉力 大小从出汗多少可以看出第四图最大,其次是第一图、第二图、第三图;可见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小 越省力、越大越省力都是错误的;只有在第三图中拉力最小、最省力,可见,提出的最合理的问题应该 是: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为多大时才最省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际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图示出汗多少得出拉力大小 是本题的关键。 2 (2 分)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核能 【分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

28、再生能源; 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则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 风能、水能、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所以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核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人类利用的各种能源属于哪种类型。能源危机是现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需要 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3 (2 分)物质 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分析】物质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状态

29、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固液,固气,液气需要吸热;气液,气固,液固需要放热。 【解答】解:由图知,甲物态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甲物态需要吸热;同时乙物态丙物态 也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为固态; 丙物态甲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丙物态需要放热;同时甲物态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 是气态; 所以丙物态为液态。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情况的判断,熟悉概念,知道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 热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2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开始运动。甲球由静止释放,乙球以一水平 初速度抛出,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 P、Q 两点,忽略空气阻力,

3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球下落过程中受力情况相同 B落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C释放后,甲乙两球经过相同的时间同时落地 D甲球先后经过 P、Q 两点机械能相等 【分析】 (1)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2)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守恒,分析两球一开始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做出 判断。 (3)甲球为自由落体运动,乙球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 运动分析。 (4)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 【解答】解:A、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两球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相同, 故 A 正确; B、忽略空气阻力,两球在

31、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都是守恒的,两球一开始的重力势能相等,但乙球具有一 定的水平速度,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动能,所以乙球的机械能更大,最终着地瞬间的动能也较大,故 B 错 误; C、忽略空气阻力,甲球为自由落体运动,乙球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 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因两球从一高度开始运动,故释放后,甲乙两球经过相同的时间同时落地,故 C 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甲球的机械能守恒,因此,甲球先后经过在 P、Q 两点的机械能相等,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的守恒条件等,关键是知道它们的影响因素,并知道 忽略空气阻力这一条件。 5 (

32、2 分)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漂浮着甲、乙两个实心球,两球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已知两球的质量 m甲 m乙当往水中慢慢倒入酒精并缓慢搅拌的过程中,甲球的浮力大小 F 与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关于乙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 t与 t0关系正确的是( ) Att0 Btt0 Ctt0 D乙球不可能沉入液面下 【分析】 (1)图中甲球受到的浮力先不变,随着酒精的加入,液体的密度逐渐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 甲球下沉。 (2)已知两实心球的质量关系,根据 Gmg 和漂浮的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 知排开液体体积关系,进一步可知实心球的体积关系; (3)根据物体的漂浮和密度公式、阿

33、基米德原理表示出实心球的密度,然后根据排开液体体积关系比较 两者的密度关系,再比较出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 t与 t0关系。 【解答】解: 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先不变,随着酒精的加入,混合液体的密度逐渐减小,浮力减小,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液体的密度小于甲球的密度) ,甲球下沉。 ABC、因为 Gmg,且 m甲m乙,所以 G甲G乙, 又甲、乙两个实心球漂浮在水中, 所以 F浮甲G甲,F浮乙G乙, 则 F浮甲F浮乙, 又因为 F浮液gV排, 所以 V排甲V排乙, 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所以甲的体积比乙的体积大; 物体漂浮,所以 F浮Gmg,即 水gV排(V排+V露)g, 则物体的

34、密度 , 因为甲、乙露出部分的体积相等,且 V排甲V排乙, 所以 甲乙; 又因为甲球的密度较大,故甲球早开始浸没, 因为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同,若乙球能浸没,则甲早浸没于混合液体中,即乙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 下的时刻 t大于甲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 t0,故 A 正确,BC 错误; D、因为不知道乙和酒精与水混合液的密度大小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乙球是否沉入液面下,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目通过两球的浮沉关系,考查两球浮力大小、密度大小、物体体积及排开液体体积大小的 关系,只要将相关知识点掌握扎实题目不难解出。 6 (2 分)将体积之比为 2:1 的长方体物块 A(A1.2g/

35、cm3)和长方体物块 B(B0.5g/cm3)浸没在盛 水容器中如图位置,松手后至 A、B 静止,它们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首先比较长方体物块 A、长方体物块 B 和水的密度大小,得出松手后至 A、B 静止它们在水中 的状态,进而得出所受浮力变化情况,然后对照各选项中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因为长方体物块 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 A 下沉,静止时沉在容器底部, 在此过程中,A 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故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因为长方体物块 B 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 B 上浮,静止时漂浮

36、在水面上,在 B 上浮至 露出水面之前的过程中, B 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浮力不变; 在 B 刚露出水面到静止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 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减小, 浮力不断变小, 所以, 在 B 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在 B 刚露出水面到静止漂浮在水面上应该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 (3)由题知,长方体物块 A 的体积大于长方体物块 B 的体积,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长方体物块 A 排 开水的体积大于长方体物块 B 排开水的体积,根据 F浮液gV排知,长方体物块 A 受到的浮力大于长 方体物块 B 受到的浮力。故 长方体物块 A 的图象应该在长方体物块 B 的图象的上面。 综上分析

37、可知,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关键是知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 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物液,上浮; 物液,悬浮; 物 液,下沉。 7 (2 分)如图,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 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 ,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 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 I0t0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 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

38、过程中,不计 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分析】 (1)当电流表示数为 I0时,表示压力传感器不受力,也就是小球没有落在弹簧上,小球处于上 升或者下落状态。 (2)当电流表示数变大时,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减小,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说明此 时小球处于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电流表示数最大时,说明小球下落到最低点。 (3)当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增大,表明压力

39、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减小,说明此 时是弹簧把小球弹起的过程,小球处于上升过程。 【解答】解:A、t1时刻时,电流表示数为 I0,表示压力传感器不受力,也就是小球没有落在弹簧上,小 球处于上升或者下落状态。此时小球的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因此动能无法判断。故 A 错误 B、t2时刻时,电流表示数最大,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最小,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最大,说 明此时小球把弹簧压缩到最低点,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 B 错误 C、t2t3这段时间内,电流表示数变小,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增大,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减小,说明此时是弹簧把小球弹起的过程,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和

40、重力势能,因此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 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比较大,关键是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像的电流变化上判断出电阻变化,从电阻变化 上判断出弹簧压缩程度的变化,学生能够做对,很不容易。 8 (2 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不 同水平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 ) A为了便于分析,本实验的合理顺序是(a) (b) (c) (d) B在四次实验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由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还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分析】 (1)小车

41、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分析; (2)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分析; (3)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析; (4)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解答】解: A、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所以应该逐次减小摩擦力,故接触面应越来越 光滑,合理顺序是(b) (d) (c) (a) ,故 A 错误; B、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动能相同,最终会停止运动,小车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全部转 化为内能,故做功是相同的,故 B 正确; C、在实验中,不可能获得光滑的平面,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故 C 错误;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把小木块放到水平面上,通过小车撞

42、击木块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 小,由于小车的质量不变,故无法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 9 (2 分)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 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分析】 由于现在蜡烛与小铁钉一起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 如果将物体露出的部分截掉, 即重力 G 变小, 如果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力大于重力,故剩下的部分会上升。 【解答】解:由于现在蜡烛与小铁

43、钉一起漂浮,F浮G,如果将物体露出的部分截掉,即重力 G 变小, 如果此时 V排不变的话,则 F浮G,故剩下的部分会上升,故 A 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0 (2 分)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 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 B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 A 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 C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 B 所示的像,此像是实

44、像 D人通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 C 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 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图乙的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此 像是虚像,故 A 错误; 玻璃瓶装满水在水平方向上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竖直方向上, 因为水的厚度相同, 不能相当于凸透镜; 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透过透镜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所 以会逐渐变长;如图 C; 当到达某一位置时

45、,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也就是变长, 但是不能变粗) ,所以 B 图可以看到,A 图情景看不到; 继续移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横向缩小,所以变短,如图 D。 综上分析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涉及到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知识, 属于一道光学综合题。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 11 (2 分)小星和小麦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 如图,他们的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 ,凸透镜光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 到

46、了相同性质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们看到的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 B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甲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 C如果将蜡烛甲向左移,光屏甲上的像将变大 D蜡烛甲通过凸透镜甲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 【分析】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 距在 1 倍到 2 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 1 倍焦距时,不成像; 物距小于 1 倍焦 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由于他们的光具座是紧挨着的,且由图获悉,两凸透镜距离蜡烛乙的距离基本相等,说明 他们在两个光屏上看到的相同性质的像都是蜡烛乙的像。 A由

47、图获悉,蜡烛乙到两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光屏到两透镜的距离,即 uv,则说明所成的两个像是倒 立、缩小的实像。故 A 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乙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故 B 错误。 C由于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乙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所以将蜡烛甲向左移,不影响光屏甲上的像。故 C 错误。 D由于蜡烛甲没有通过透镜甲成像,说明蜡烛甲与透镜甲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此时 蜡烛甲通过透镜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应用为放大镜。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 对实验中一些细节问题的理解。 12 (2

48、分)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 4.0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象 如图乙所示, 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 0.4V 时 “刚亮” ; 铅笔芯长 15cm、 阻值为 30, 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 回形针 A 固定在铅笔芯右端,回形针 P 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该调光灯在使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 ) A闭合开关,移动 P 能连续调光 B闭合开关,P 滑到距 A 点 10cm 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15W C在距 A 点 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 P 向 A 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 D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 0.048W0.75W 【分析】 (1)当铅笔芯电阻全部接入电路中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根 据图象读出符合要求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判断灯泡是否能发光,然后判断移动 P 时能否连续调光; (2)铅笔芯长 15cm、阻值为 30,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据此求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