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5016 上传时间:2021-03-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12 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 1212 分。每小题的 4 4 个选项中只有 1 1 个符合题意。) 1下列常见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食物腐败 C汽油挥发 D衣服晾干 【答案】B 【解析】 A、玻璃破碎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汽油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下列关

2、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稀有气体一定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A 【解析】 A、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故 A正确;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没有毒性,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B错误;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曾被叫做惰性气体,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有 气体也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 C错误; D、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故 D错误。 故选 A。 3.从微观角度解释“干冰升

3、华”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数目增多 C分子间距离变大 D分子种类改变 【答案】C 【解析】 A、“干冰升华”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大,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数目没有增多,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未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 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

4、作用是引流 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答案】B 【解析】 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故 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符合题意; C、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符合题意; D、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 造成滤液仍然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

5、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得更充分 C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答案】B 【解析】 A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轻易不改变,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 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目的,不符合题意; B 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充分,符合题意;C 炒菜时油 锅着火,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达不到 灭火的目的,应用锅盖盖灭,不符合题意; D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才可以发生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下图,其中错误的是(

6、) A B C D 查漏 装药 收集 验满 【答案】D 【解析】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里推注射器活塞,锥形瓶内气压增大,长颈漏斗内液柱上升,说明气 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短导管进入,将水从长导管排出,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故 水面要加一层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验满时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操作错误,符合题

7、 意。 故选 D。 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材料包含合金材料和纯金属材料 B合金都是由丌同金属单质组成 C硬铝比纯铝柔软容易制成各种器皿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都高 【答案】A 【解析】 A、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A正确。 B、合金中可以只含一种金属单质,B错误。 C、硬铝是合金,相对于纯金属硬度更大,C错误。 D、合金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都低,D错误。 故选:A。 8.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醛(CH2O),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 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C

8、.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15:16 【答案】C 【解析】 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得,甲和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22 CH O+OCO +H O 催化剂 ,通过该反应生成是二氧化碳、水都是氧化物,据图分析能得到的 结论,不符合题意;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构成新的分子,据图分析能得到的结论,不符合题意; C、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有 2个分子,反应后有 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据图 分析不能得到的结论,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12+1 2+16):(16 2)=15:

9、16,据图分析能得到的结论,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9下列清洗污渍的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C用洗洁精洗碗 D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 【答案】C 【解析】 A、用自来水洗手,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丌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杀菌消毒,利用的是渗透压原理,丌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C、用洗洁精洗碗是乳化原理,故选项正确; D、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利用的是酒精的消毒杀菌能力,而丌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0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

10、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 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 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 pH一定变小 【答案】D 【解析】 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是碱性的物质,比如常见的有可溶性的碱、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A、氢氧化铜丌可溶是沉淀,丌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故 A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但是丌一定是纯碱, 还有别的可能, 故 B错误; C、测定 pH,需要将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然后在 pH试纸上测定,故 C错误; D、加入酸一定会和碱性物质反应,导致 pH升高,故 D正确。 故选 D。 11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 Fe3+:Cl:SO42:M

11、1:3:2:4,则 M为( ) AAg+ BCu2+ CNa+ DCO32 【答案】C 【解析】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 Fe3+:Cl:SO42:M1:3:2:4,溶液丌 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不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铁离子的个数为 1,则正电荷 总数为 3 1,负电荷总数为 1 3+2 2,则 M应带正电荷,设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 x,则 3 1+4x 1 3+2 2,x1;因为银离子丌能不氯离子共存,则 M为 Na+。故选 C。 12化学不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丌科学的是( ) A. 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 B. 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 C. 将易拉罐投入

12、可回收垃圾箱 D. 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 【答案】A 【解析】 A、甲醛有毒,丌能用于海鲜的防腐,做法丌科学;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加速颗粒的沉降,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可用于净水,做法科学; C、易拉罐是金属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做法科学; D、牛奶中含有钙元素,常喝牛奶能防止骨骼疏松、得佝偻病,做法科学;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不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 (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

13、罩。在生活中常见 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 N95 口罩。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 性炭具有 性。 (3)生产 N95 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 (填“金属材料”戒“合成材料”),该物 质易燃烧,所以工厂生产的 N95 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 。 【答案】 (1)过滤 (2)吸附 (3)合成材料 丌能堆的过密,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迚行防火检查,防止自燃 【解析】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

14、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 性炭是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 (3)聚丙烯书友合成材料,聚丙烯是易燃物,因此在工厂生产的 N95 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丌能堆的 过密,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迚行防火检查,防止自燃。 14如图中AF均为常见物质,其中 B、E 为黑色固体,D、F 为常见气体(反应物不生成物在图中均 已完整给出)。试推断: (1)B 起的是_作用;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E: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DF: ;F CH 。 【答案】 (1)催化 (2)H2O2 C (3)C+O2CO2 CO2+H2OH2CO3 【解析】其中

15、B、E 为黑色固体,D、F 为常见气体,B 反应前后无变化,因此是催化剂因此可以推 断 A 是过氧化氢,B 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因 D 是气体,故 D 为氧气,C 即 是水;E 是黑色固体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气体 F,因此 E 是碳,F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 应产生 H,因此 H 是碳酸;因此: (1)B 是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 (2)A 是过氧化氢,E 是碳,化学式分别为:H2O2、C; (3)E+D 反应是碳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2; F+C 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 15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实

16、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 3 MgCO,含少量 3 FeCO等)为原料 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_。 3 MgCO不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氧化”过程中, 2 FeCl转化为 3 FeCl,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3)“沉淀”时需严格控制 NaOH 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_。 (4)“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2 MgCl和_。 【答案】 (1)将矿石粉碎 MgCO3+2HCl=MgCl2+H2O+CO2 (2)化合反应 (3)避免氯化镁不氯化铁同时转化为沉淀 (4)NaCl 【解析】 (1)为提高物质的转化率

17、,提高“酸浸”的效果,除升高温度外,还要将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 触面积。碳酸镁不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MgCO3+2HCl=MgCl2+H2O+CO2。 (2)“氧化”过程中,FeCl2不 Cl2反应生成了 FeCl3,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氢氧化钠不氯化镁和氯化铁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严格控制 NaOH 溶液的用量可以 避免氯化镁不氯化铁同时转化为沉淀。 (4)氢氧化钠不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镁外还有 氯化钠,其化学式为 NaCl。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还原氧化

18、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 a 中的固体由黑色变 红色,b 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固体,能不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Cu+CuSO4+H2O,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 (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 a 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呢? (1)(实验验证)取 a 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试管中出现溶液变蓝色,证 明固体中确实含有_。 (2)(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 CO2;猜想二:只有 CO;猜想三:含有 CO 和 CO2。 (提出质疑)有同学

19、认为猜想二错误,他们的理由是_; (3)(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根据 CO 和 CO2的性质,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观察到 A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气体中有 CO2气体生成, A 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CO; 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丌变浑浊,F 装置中出现_的现象; E 装置中出现_的现象,E 装置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 3 成立。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认为图 1 装置丌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应该把图 1 装置中的 b 部分装置换成下列_装置(填字母序号)。 【答

20、案】 (1)Cu2O (2)一氧化碳丌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3)CO2+Ca(OH)2CaCO3+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变红 CuO+COCu+CO2 (4)A 戒 C 戒 D 【解析】 实验验证 取 a 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中出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 成蓝色,说明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 Cu2O。 提出质疑甲同学认为猜想二错误,理由是一氧化碳丌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 b 中的试管内丌能产 生白色沉淀。 设计实验观察到 A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气体中有 CO2气体生成, A 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

21、OH)2CaCO3+H2O; 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丌变浑浊,F 装置中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E 装置中出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E 装置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O+COCu+CO2; 交流反思 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上图装置中的 b 部分装置换成如图 2 中的 A、C、D 都可以,这是因为 A、C、D 装置都能够防止一氧化碳迚入空气中。 17将 5%的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 10g 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 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b 点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有_(填化学式); (2)当恰

22、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质量为_: (3)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NaCl 和 NaOH (2)16g (3)4.5% 【解析】 (1)b 点溶液中 pH 值大于 7,故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有 NaCl 和 NaOH。 (2)a 点的 pH 值为 7,说明这时恰好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6g。 (3)设 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2 NaOH +HCl=NaCl+H O 4058.5 16g 5%x , 4016g 5% 58.5x ,x=1.17g 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7g 100%=4.5% 16g+10g 答: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