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3062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政治(人教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背诵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专题八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知识锦囊一 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 1.如何运用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问题 公式:文化对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表现、特 点、塑造人生)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2、重要支 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2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公式: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 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文化与经济、

3、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 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世界范围内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对外)。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公式: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

4、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锦囊二 有关文化交流的命题 1.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 公式: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国际政治的意义 (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通过文化交流, 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借鉴, 博采众长, 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5、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 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 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2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公式: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世界 (1)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3)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 的综合国力。 (4)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 3如何推

6、动中外文化交流 公式:认同本民族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途径、文化传播方式、手段吸收各国优 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进行文化交流,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要充分利用商贸活动等途径,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 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4)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要更加主动地推 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知识锦囊三 有关“传统文化”的命题

7、 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1)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 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 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于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发挥其积极作用。 3怎么办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 和糟粕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

8、扬;对于 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 造或剔除。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把握住社会制度的更替或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遇,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不失时机开展 思想运动,加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公式:批判继承发展创新科技手段反对错误倾向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使收集、 选择、 传递、 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9、 (4)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维护民族文化 的基本元素。 (5)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知识锦囊四 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公式:必要性重要性 必然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 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 重要性: (1)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 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

10、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 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公式: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反对错误倾向科技手段内容 (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 群众的实

11、践中汲取营养。 (5)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倾向。 (6)科技手段: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 促进文化发展。 (7)内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专题九专题九 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知识锦囊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公式:重要性(关系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必要性(重要任务民族素质、 综合国力、强基固本) (1)重要性 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 年的

12、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民族素质、综合国力、坚持道路: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 综合国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强基固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 固本。 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公式:旗帜继承传统吸收优秀外来文化时代精神实践 主心骨: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继承传统:

1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吸收优秀: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时代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实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 者。 3弘扬民族精神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公式: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伟大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优秀 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外来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必须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同时 摒

14、弃其腐朽、落后的成分,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关注文化安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都必须立足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源;同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知识锦囊二 文化建设 1.净化文化环境的原因 公式:必要性(文化现状)重要性(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现状(文化市场的“喜”与“忧”、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影响的来源、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2如何净化文化环境?或如何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 见的文化?(从主体角

15、度)(或某地文化建设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公式:国家个人生产、经营者 国家: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个人: 公民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辨别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能 力。 公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生产者: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生产人民大众喜闻 乐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公式:党的领导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民族精神文化自信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全面认识

16、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知识锦囊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公式:走出误区曙光初现形成发展意义 奉行“

17、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 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与道路、理论、制度一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角度) 公式:关键内涵形成发展主体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

18、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 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知识

19、锦囊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式:地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 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 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式:引领作用内化和外

20、化挖掘结合时代精神 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 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即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 承创新。 知识锦囊五 有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式:文化自信的力量基本方略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式:

21、(指导思想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 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3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 民在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

22、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 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一纸背完文化生活一纸背完文化生活 一、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2)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作用 (1)来源 (2)表现 (3)特点 (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

23、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文化多样性 1表现 2地位 3特点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 要求。 5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

24、地推进中华文化走 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 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媒体), 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 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 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

25、的必然要求。 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四、文化创新 1源泉、动力:社会实践。 2意义 (1)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 (3)(对待世界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又

26、要以我为 主,为我所用。 (4)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着力点: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 五、中华文化 1特征 (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3)包容性。 2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 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 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六、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优秀文化的

27、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 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 基固本。 2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抵制 腐朽、落后思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图谋。 (4)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5)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8、 七、如何规范文化市场 1政府 (1)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弘扬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2生产者(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相统一。 3公民: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选择 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9、思想。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 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阵地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 系;(2)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坚定文化自信措施:坚持社会

30、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 和话语权。 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 (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

31、德规范,结合时代要 求继承创新。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3)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 设的伟大实践。 (4)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5)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奉献意识。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现代诚信文化,弘扬志愿精神。 (6)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9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政治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