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8713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5 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分,6-10 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1 分)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 (1 分)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 (1 分)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风能 D太阳能 4 (1 分)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

2、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5 (1 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空气 C食醋 D生铁 6 (2 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干冰 CO2 7 (2 分)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如图:检查气密性 B如图:制取 C如图:收集 D如图:验满 8 (2 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10.0mL 酒精与 10.0mL 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 20.0mL D滴瓶上的

3、滴管使用过后无需用蒸馏水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9 (2 分)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这样散热快 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10 (2 分)某物质 X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C2H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1 (4 分)用数字或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体积分数约为

4、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 ; (3)氖气 ; (4)4 个二氧化硫分子 ; (5)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6)3 个氢氧根离子 12 (5 分)请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生活中喝的碳酸饮料,制作时让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化学方程式是 ; (2)装修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可以用 (填物质名称)来吸附; (3)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了,你应做的是 ; (4)浇花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插入胶皮管,采取办法是 13 (6 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 A、B、C、D 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5、(2)D 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是 ,D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D 属于 元素(填“金属” “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 。 (3)如图从 A 至 F 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4)E 粒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则 X 。 14 (5 分)现有木炭 硫粉 红磷 镁带 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 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6)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

6、三、实验与探究(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19 分)分) 15 (10 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 (2)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 用 A、 E 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 原因是 , 你的改进措施是 。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二 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将溶液加热,现象为 。 (5)某气体能用 E 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6) 氨气 (NH3) 是一种

7、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收集氨气的装置为 ,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16 (5 分)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H、O、Cl、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 A 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 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 A;化合物 C、D、E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 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CDE;F 可与 E 发生反应生成 A。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 。 (2)B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 (3)写出 F 与 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4 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8、一组实验。取 4 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的是 。 (填序号) (2)本组()实验的目的是 。 (3)实验所验证的猜想是 。 (4)实验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6 分)分) 18 (6 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 100g 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 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 40g 稀盐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 137.8g 碳酸 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2HCl2KCl+CO2+H2O (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

9、应) 请计算回答: (1)二氧化碳(CO2)分子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碳酸钾(K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如图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求出图中纵坐标上 a 点数值:a g; (4)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2020-2021 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5 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分,6-10 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1 分)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

10、是( )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死灰复燃是指可燃物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 C、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 D、积土成山只是将土聚集在一起,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

11、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 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 (1 分)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分析】根据菠菜中的铁的存在形式判断,菠菜中的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指铁元素 【解答】解: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物质的化合物中,不是以单 质的形式存在的。 故选:D。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3 (1 分)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风能 D太阳能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

12、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电能、氢能、地热能、 潮汐能等。 【解答】解:A、石油不属于新能源,是化石能源,不能再生。 B、潮汐能也是新能源,如果能合理利用,将会提供大量的能源。 C、风能也是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是很有开发潜力的能源。 故选:A。 【点评】同学们要分清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能再生的能源。 4 (1 分)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 荷

13、数)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氧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 解题的能力。 5 (1 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空气 C食醋 D生铁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 种分子。 【解答】解:A、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14、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食醋主要成分是乙酸,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生铁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6 (2 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干冰 CO2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

15、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D、根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 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16、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 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 (2 分)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如图:检查气密性 B如图:制取 C如图:收集 D如图:验满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

17、、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图中装置制取,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收集二氧化碳时,为利用空气的排出,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 答本题的关键。 8 (2 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刚加热过高锰酸钾

18、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10.0mL 酒精与 10.0mL 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 20.0mL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无需用蒸馏水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分析】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试管骤冷容易炸裂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应该直接放回原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温度很高,立即用冷水冲洗,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将 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在一起后

19、,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对方的空 隙之中,从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20.0mL,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直接放回原瓶,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注意:为了防止试剂改变浓度,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应该直接放回原瓶。 9 (2 分)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这样散热快 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分析】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 (1)增大氧气的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答】解:A、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

20、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与散热无关,故错误; B、木柴是可燃物,与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没有关系,故错误; C、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不是温度的,故错误; D、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是因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燃烧的方法,解答时要理解把柴禾架空就是为了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 10 (2 分)某物质 X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C2H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分析】A、由质

21、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 物 X 的化学式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由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分析 【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3O22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 6,反应后的 生成物中碳、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 2、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2H4,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

22、法错误。 C、O2是单质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置换反应与有 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1 (4 分)用数字或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体积分数约为 78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 Al2O3 ; (3)氖气 Ne ; (4)4 个二氧化硫分子 4SO2

23、 ; (5)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6)3 个氢氧根离子 3OH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 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 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约为 78%,故填:78;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氧化铝, 其化学式为 Al2O3, 故填: Al2O3; (3)氖气的化学式为 Ne,故填:Ne; (4)4 个二氧化硫分子就是在二氧化

24、硫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 4,故填:4SO2; (5)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填:; (6)3 个氢氧根离子就是在氢氧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 3,故填:3O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 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 (5 分)请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生活中喝的碳酸饮料,制作时让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化学方程式是 CO2+H2O H2CO3 ; (2)装修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可以用 活性炭 (填物质名称)来吸附; (3)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了,

25、你应做的是 用锅盖盖灭 ; (4)浇花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插入胶皮管,采取办法是 用水将塑料管润湿,然后稍用力把塑料管插 入胶皮管 【分析】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 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浇花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插入胶皮管,采取办法是用水将塑料管润湿,然后稍用力把塑料管插入 胶皮管 【解答】解: (1)生活中喝的碳酸饮料,制作时让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O2+H2O

26、H2CO3 故填:CO2+H2OH2CO3 (2)装修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可以用活性炭来吸附,这是因为活性炭能够吸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故填:活性炭 (3) 炒菜时, 锅中的油着火了, 可以用锅盖盖灭, 这是因为盖上锅盖时, 能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故填:用锅盖盖灭 (4)浇花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插入胶皮管,采取办法是:用水将塑料管润湿,然后稍用力把塑料管插 入胶皮管 故填:用水将塑料管润湿,然后稍用力把塑料管插入胶皮管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13 (6 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 A、B、C、D 四种粒子

27、共表示 3 种元素。 (2)D 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是 8 ,D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D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 “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 。 (3)如图从 A 至 F 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E、F 。 (4)E 粒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则 X 9 。 【分析】 (1)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解答;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易得电子解答;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 8(氦为 2) ,属于稳定结构解答; (4)根据带 1 个单位负电荷说明得到了一个电子解答。 【解答】解: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所以 A、

28、B、C、D 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D 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是 8,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易得电子,所以 D 原 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 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是 8(氦为 2) ,属于稳定结构所以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EF。 (4)带 1 个单位负电荷说明得到了一个电子,所以 X2+819; 故答案为: (1)3。 (2)8,得到,非金属。 (3)A、E、F。 (4)9。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14 (5 分)现有木炭 硫粉 红磷

29、镁带 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 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6)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分析】根据木炭、硫粉、红磷、镁带、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

30、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 气 (6)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 (1); (2); (3); (4); (5); (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 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三、实验与探究(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19 分)分) 15 (10 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试管 。 (2)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

31、2 。 (3)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用 A、E 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高锰 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水中 ,你的改进措施是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紫色变红色 ,将溶液加热, 现象为 红色变紫色 。 (5)某气体能用 E 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难溶于水(不溶或不易溶于水) 。 (6) 氨气 (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收集氨气的装置为 D

32、 ,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进入集气瓶, 并且变为红色 。 【分析】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 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 水法收集。 (3)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 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

33、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紫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变红色;将溶液加热,现象为:红色变紫色,因为碳酸易分解; (5)某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溶或不易溶于水) ; (6)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并且 变为红色,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试管;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

34、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3)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粉末随气流进入水中;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4)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 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紫色变红 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变红色;将溶液加热,现象为:红色变紫色,因为碳 酸易分解;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

35、O2 ;紫色变红色;红色变紫色; (5)某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溶或不易溶于水) ;故答案 为:难溶于水(不溶或不易溶于水) ; (6)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并且 变为红色,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D;水进入集气瓶,并且变 为红色;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气体的性质、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

36、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 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 在实验题中。 16 (5 分)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H、O、Cl、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 A 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 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 A;化合物 C、D、E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 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CDE;F 可与 E 发生反应生成 A。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 CO2 。 (2)B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碳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氢或氧 。 (3)写出 F 与 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37、2HClCaCl2+H2O+CO2 。 【分析】 根据 “A 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 则推测 A 为二氧化碳; 根据 “B 是可燃性气体, 燃烧能生成 A” , 则推测 B 为一氧化碳;根据“化合物 C、D、E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CDE; F 可与 E 发生反应生成 A” ,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H、O、Cl、Ca 中的一种或 几种元素组成” ,则推测 C 为氧化钙,D 为氢氧化钙,E 为碳酸钙,F 为稀盐酸;代入检验。 【解答】解:根据“A 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则推测 A 为二氧化碳;根据“B 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 生成 A” ,则

38、推测 B 可能为一氧化碳;根据“化合物 C、D、E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 关系 CDE;F 可与 E 发生反应生成 A” ,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H、O、Cl、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则推测 C 为氧化钙,D 为氢氧化钙,E 为碳酸钙,F 为稀盐酸;代入检 验。 (1)根据分析,A 为二氧化碳,A 的化学式为 CO2。 (2)因为“B 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 A” ,即生成二氧化碳,则 B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可 能含有的元素是氢或氧元素。 (3) 根据分析, E 为碳酸钙, F 为稀盐酸, 则 F 与 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 CaCO3+2HClCaCl2+H2O+CO2 。 故答案为: (1)CO2; (2)碳,氢或氧; (3)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本题属于限定条件的推断题,推断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反应产生的现象,难度 不大,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及综合运用。 17 (4 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 4 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的是 。 (填序号) (2)本组()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 (3)实验所验证的猜想是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 。 (4

40、)实验的作用是 对比 。 【分析】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 (1)上述实验中,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的是; (2)本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通过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 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 (3)实验所验证的猜想是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通过实验说明猜想是不正确的; (4)实验的作用是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 故填:;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

41、红色;对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6 分)分) 18 (6 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 100g 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 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 40g 稀盐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 137.8g 碳酸 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2HCl2KCl+CO2+H2O (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 应) 请计算回答: (1)二氧化碳(CO2)分子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 (2)碳酸钾(K2

4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8 ; (3)如图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求出图中纵坐标上 a 点数值:a 2.2 g; (4)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构成原子的个数比,也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 据二氧化碳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钾的质量。 【解答】解: (1)二氧化碳(CO2)分子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故填:1:2。 (2)碳酸钾(K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2)+12+(163)138。 故填:138。 (3)图中纵坐标上 a 点数值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数值,a100+40137.82.2。 故填:2.2。 (4)解: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 x, K2CO3+2HCl2KCl+CO2+H2O, 138 44 x 2.2g , x6.9g, 答:碳酸钾的质量为 6.9g。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 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