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6348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三校联考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调研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1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电光源 B氮气用作食品保鲜剂 C大型聚会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用于医疗救助 2 (1 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溶液 C加热液体 D取少量固体 3 (1 分)加热 3mL 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

2、中的( ) 试管 烧杯 试管夹 石棉网 铁架台(带铁圈) 酒精灯 A B C D 4 (1 分)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实验前先将镁条用砂纸打磨 B发出耀眼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5 (1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 (1 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开始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a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凹液面 的最低处,读数为 b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小于(ab)mL B大于(a

3、b)mL C等于(ab)mL D无法判断 7 (1 分)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后装药品固定仪器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8 (1 分)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9 (1 分)实验室欲制备一氧化氮气体。已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常温下一氧化氮与空气中 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

4、方法是(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10 (1 分)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 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 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 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 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 溅落融熔物,防止集 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 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 观察 H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11 (1 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5、A MnO2是加快 H2O2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催化剂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氮气不支持燃烧,因此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氮气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氧气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剂;二氧化碳也有氧化性,因此在有些反应中也可作氧化剂 12 (1 分)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 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

6、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13 (1 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加热时试 管底部触及灯芯;试管口没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的量太多;加热过程中不时移动酒精灯; 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停止加热后即将试管直立起来,等冷却后洗涤。其中与之不相关的 是( ) A B C D 14 (1 分)下列有关 X、Y 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A 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B 混合物 纯净物 C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D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15 (1 分)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

7、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 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 a 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 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35 分分 16 (4 分)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化学知识。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酱油 b.小苏打(NaHCO3) c.食醋 (2)下列各选项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榨取果汁 c.食盐溶解于水 (3)向一杯水中加入一块冰糖,并在液面处做好记号,一段时间后,冰糖消失,液面低于开始的记号,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分子在

8、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改燃煤为燃气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17 (6 分)水煤气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由水蒸气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 B 物质的符号 ,B 物质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序号)反应。 a.化合 b.分解 c.氧化 18 (10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

9、名称:a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其中发生装置 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能用 D 装置收集氢 气的依据是 。 (4)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 MnO2、CuO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 1 5mL 4% 粉末状 MnO20.2g 实验 2 5mL 4% 粉末状 CuO 0.2g 实验 1 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

10、:氧气体积和 。 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型管内右测液面上升,原因是 。 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19 (5 分)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 。由钛铁矿制备钛(Ti)的一种流程如图: (1)钛是由 (填具体的微粒名称)构成的。 (2) 过程中氯气 (Cl2) (填 “是” 或 “不是” ) 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钛 (TiO2) 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 。 (3)由四氯化钛(TiCl4)制备钛(Ti)的反应需要在氩气作保护气的氛围中进行,氩气能作保护气是

11、因 为 。 (4)写出步骤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0 (10 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所示) ,于是他们对这个异 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 9.9 克。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焰,并且使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这样操作是为 。 (3)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5.5 克。 (4)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 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1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 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也采用如图装 置,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先向装置中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 ,重复上 述实验,发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该气体质量为 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1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

13、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电光源 B氮气用作食品保鲜剂 C大型聚会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用于医疗救助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 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 质,该选项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B、氮气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该选项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C、氦气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 化学性质,该选项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

14、、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该选项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 (1 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溶液 C加热液体 D取少量固体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 “一斜、二送、三直立”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

15、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 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 (1 分)加热 3mL 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16、) 试管 烧杯 试管夹 石棉网 铁架台(带铁圈) 酒精灯 A B C D 【分析】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加热 3mL 液体,属于加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选用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 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 3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加热少量液体药品的方法、所需仪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1 分)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实验前先将镁条用砂纸打磨 B发出耀眼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

17、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 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 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解: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前先将镁条用砂纸打磨,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 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5 (1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

18、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不是黑色固体,说法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

19、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 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 (1 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开始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a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凹液面 的最低处,读数为 b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小于(ab)mL B大于(ab)mL C等于(ab)mL D无法判断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 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 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

20、仰视液面,读 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amL,其读数会比实 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 a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 么实际体积应大于 b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ab)mL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 ,即俯视读 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7 (1 分)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后装药品固定仪器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

21、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分析】A、根据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B、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固定仪器,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进行解答;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再打开止水夹,防止测定的不准确,故 A 正确;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固定仪器,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故 B 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防止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 炸裂

22、,故 C 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8 (1 分)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析】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解答】解:A、水受热后汽化是物理变化,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故 A 不符合题意;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是气体受热膨胀造成的,是物理变化,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故 B 不符 合题意; C、氧气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变化中的

23、最小粒子是分子,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 D 符合 题意。 故选:D。 【点评】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 9 (1 分)实验室欲制备一氧化氮气体。已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常温下一氧化氮与空气中 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方法是(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 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

24、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 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 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 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但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可选用排水法 收集。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实验室选择收集方法的确定方法,掌握收集方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 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1 分)

25、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 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 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 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 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 溅落融熔物,防止集 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 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 观察 H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分析】A、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 B、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 C、根据铁丝燃烧实验注意问题分析; D、用排水法收集

26、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后便于观察 H2何时收集满。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 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因此,该选项没有 体现水的主要作用;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 定氧气的体积。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 的主要作用; D、收集氧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先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后便于观

27、察 H2何时收集满, 因此,该选项体现水的主要作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容器中加入水的主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 (1 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MnO2是加快 H2O2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催化剂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氮气不支持燃烧,因此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氮气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氧气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剂;二氧化碳也有氧化性,因此在有些反应中也可作氧化剂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判

28、断。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MnO2是加快 H2O2分解的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也可 能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氮气不支持燃烧,但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氮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故选项推理错 误。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 推理错误。 D、氧气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剂;二氧化碳也有氧化性,在有些反应中提供氧,因此在有些反应中也可 作氧化剂,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

29、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 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 (1 分)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 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分析】A根据液化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在自然界的

30、存在形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液化现象是特由气态变成液态,故 A 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 B 正确; C燃烧秸秆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 C 错误; D金的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三态变化中的液化、能量转化和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完成此题,可以 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叙述进行。 13 (1 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加热时试 管底部触及灯芯;试管口没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的量太多;加热过程中不时移动酒精灯; 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停止加热后

31、即将试管直立起来,等冷却后洗涤。其中与之不相关的 是( ) A B C D 【分析】试管在加热的过程当中发生破裂,主要的原因是试管的受热不均匀造成的据此分析在加热过 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 【解答】解: 试管外边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操作; 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 试管口没放一小团棉花会使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不会使试管炸裂; 高锰酸钾的量太多只能是浪费药品,不能使试管炸裂; 加热过程中不时移动酒精灯只是温度不集中,分解速度慢,不会使试管炸裂; 没有进

32、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停止加热后即将试管直立起来,试管口处的冷凝水可能会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炸裂。 根据解析,3 4 5 不能使试管炸裂,所以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玻璃仪器破裂的原因,熟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是解题的关键 14 (1 分)下列有关 X、Y 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A 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B 混合物 纯净物 C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D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

33、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爆炸可能属于物理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是 并列关系,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解答】解:A、化学反应包含分解反应等反应,两者属于包含关系,符合题意; 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两 者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反应类型等,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 加强记忆有关物质的

34、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中。 15 (1 分)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 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 a 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 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 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加了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两份氯 酸钾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氧气相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

35、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 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两份氯酸钾的质量相等, 催化剂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产生的氧气相等。 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a 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 二氧化锰的 b 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 观察图象,D 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生成物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35 分分 16 (4 分)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化学知识。

36、(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酱油 b.小苏打(NaHCO3) c.食醋 (2)下列各选项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a.铁锅生锈 b.榨取果汁 c.食盐溶解于水 (3)向一杯水中加入一块冰糖,并在液面处做好记号,一段时间后,冰糖消失,液面低于开始的记号,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c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c 。 a.改燃煤为燃气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 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a

37、.酱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小苏打(NaHCO3)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食醋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填:b; (2)a.铁锅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榨取果汁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食盐溶解于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a; (3)向一杯水中加入一块冰糖,并在液面处做好记号,一段时间后,冰糖消失,液面低于开始的记号,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的缘故,故填:c; (4)a.改燃煤为燃气的做法利于保护环境; b.垃圾分类处理的做法利于保护环境;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故填:c。 【点评

38、】本题考查的知识较为简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 (6 分)水煤气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由水蒸气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 B 物质的符号 H2O ,B 物质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 (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氢气和一氧化碳 。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H2OCO+H2 ,该反应属于 c (填序号)反应。 a.化合 b.分解 c.氧化 【分析】 (1)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39、; (2)根据反应的产物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 (4)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化学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解: (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 B 物质的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 其化学式为 H2O,B 物质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2;故填:H2O;1:2;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得到的物质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 氧化碳;故填:氢气和一氧化碳;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由微观

40、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符号表 达式为:C+H2OCO+H2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两种,所以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 分解反应,该反应过程中碳得到氧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填:C+H2OCO+H2; 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 (10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水槽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C (填序号) ,其中发生装置 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请写出

4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KMnO4 K2MnO4+MnO2+O2 。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B (填序号) ,能用 D 装置收集氢气 的依据是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 (4)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 MnO2、CuO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 1 5mL 4% 粉末状 MnO20.2g 实验 2 5mL 4% 粉末状 CuO 0.2g 实验 1 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 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收集氧气需要的时间 。 实验时,分

42、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型管内右测液面上升,原因是 反应放热,导致容器中压强增大 。 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时,利 用二氧化锰需要时间短 。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常情况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或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答】

43、解: (1)a 是水槽。 故填: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用 A 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 收集的氧气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其中发生装置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KMnO4K2MnO4+MnO2+O2。 故填:AC;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B,能用 D 装置收集氢气的依据是氢气 密度比空气小。 故填:B;氢气密度

44、比空气小。 (4) 实验 1 中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故填:H2O2H2O+O2。 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收集氧气需要的时间。 故填:收集氧气需要的时间。 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型管内右测液面上升,原因是反应放热,导致容器中压强增大。 故填:反应放热,导致容器中压强增大。 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时,利用 二氧化锰需要时间短。 故填: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时,利用二氧化

45、锰需要时间短。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 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9 (5 分)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 。由钛铁矿制备钛(Ti)的一种流程如图: (1)钛是由 钛原子 (填具体的微粒名称)构成的。 (2) 过程中氯气 (Cl2) 不是 (填 “是” 或 “不是” ) 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钛 (TiO2) 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 钛原子、氧原子 。 (3)由四氯化钛(TiCl4)制备钛(Ti)的反应需要在氩气作保护气的氛围中进行,氩气能作保护气是因 为 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 (

46、4)写出步骤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Mg+TiCl4MgCl2+Ti 。 【分析】 (1)根据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3)根据氩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钛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钛原子构成的;故填:钛原子; (2)由流程图可知,氯气参与了化学反应,所以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所以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钛(TiO2)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钛原子、氧原子;故填:不是;钛原子、 氧原子; (3)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故填: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4)在氩气的

47、环境中,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 Mg 反应生成金属 Ti同时生成氯化镁,所以符号表达式 为:Mg+TiCl4MgCl2+Ti;故填:Mg+TiCl4MgCl2+Ti。 【点评】化学与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也就成了考查热点之一,在学习中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0 (10 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所示) ,于是他们对这个异 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 9.9 克。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外 焰,并且使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 熄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 (2)实验结束时,应先 移出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这样操作是为 防止倒吸 。 (3)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5.5 克。 (4)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 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另取一支试管不加入二氧化锰样品,组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假设不成立。 装好装置直接加热,产生气体直接通入澄 清石灰水 【假设 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