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3983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1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灵宝市灵宝市 2020-2021 学年度学年度九年级九年级上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 下列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豢(hun)养 箴(jin)言 妖娆(ro) 强聒(gu)不舍 B. 飘逸(y) 中(zhng)伤 轻觑(q) 搽(ch)脂抹粉 C. 娉(png)婷 亵渎(d) 恪(k)守 矫(jio)揉造作 D. 宽宥(yu) 诓(kung)骗 游弋(y) 自惭形秽(hu)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2、年少的我们, 一路踏歌前行。 广袤的天空, 任由我们驰骋; 湛蓝的大海, 任由我们游弋。 江涛排空,海浪呼啸,我们无所畏惧;山崖陡峭,沟壑幽深,我们绝不退缩;驼道漫漫, 朔风凛凛,我们心有绿洲。妄自菲薄、附 风雅不是我们的风格,心无旁 、 锲而不舍才是我们的追求。常怀鸿鹄之志,摇 多姿的世界定将尽收眼底。 A、庸鹜曳 B、庸骛曳 C、拥骛拽 D、拥鹜拽 3. 古诗文默写(8 分) (1)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温庭筠在商山早行用_,_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山村黎 明特有的景色,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4)古诗词中

3、借用典故,可丰富诗词意蕴,可委婉抒情表意。 李白借用典故 “_,_” (行路难)表明自己对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刘禹锡借用典故“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感 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4. 名著阅读(4 分)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 与钢铁召唤它” 选文出自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的向太阳。阅读诗歌,可以通过把握 诗歌的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以上这位诗人诗歌的中心意象是什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_ 5. 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4、意完整连贯。(4 分) 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 不快乐; 。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甚至能创造奇迹,所以,学会品味瑕疵,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收获更大的成功。 6.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 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8 分) (1)【“自强不息”座右铭】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补写座右铭。要求:补写的

5、部分字数、句式与上半句一致。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 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2 分) (2)【“自强不息”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自强不息”励志会,他已经设计好前两 项活动,请你帮他设计第三、四项。(4 分)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 活动四:_ (3)【“自强不息”演讲赛】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故事,准备以“只 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请从下列故事中任选一个, 简述其内容。 (80 字左右)

6、(2 分) A孙康映雪 B车胤囊萤 C断齑画粥 D闻鸡起舞 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含泪的笑声,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1)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 我, 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2)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3)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4)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5)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 应着。 (6)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7)

7、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 今天却不少, 许多人都买了站票, 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 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 “你快下车吧。 ” 父亲说: “不急。 ” (8)他一直把我送到坐位,又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 往出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地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 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9)这下糟糕了。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10)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6

8、 6 页)页) 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 错了作业的学生。 (11)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到了二百里以外。 (12)后来我们一家人说起这事就笑,母亲笑他笨,脑子缺根弦。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 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 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 (13)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14)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 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

9、,要 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 “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 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15)我一下愣住了。 (16)我想起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 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 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 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于是我接过母亲的话说:“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17)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

10、给你妹妹买书 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 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18)这回该我惊讶了, 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 “爸, 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 (19)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20)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叫花子往出赶。第二 天在车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没法看。” (21)啊?原来这样! (22)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 着泪花。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 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

11、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 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23)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24)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7.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为什么“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4 分) _ 8. 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16)段画线句中点出两个关键词, 你会点哪两个?为什么? (4 分) _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9.“我”的儿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物在文章的情节发展中有何作用?(4 分) _ 10.第(1)(11)段中,父亲平实质朴的言行中流露出含

12、蓄深沉的父爱。请任选两处,加以 品析。(4 分) _ (二)阅读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完成 1114 题。(共 12 分) 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 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 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 “一 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 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

13、噎 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 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 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 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 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

14、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 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 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 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 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 “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 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1. 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 (限 12 个字以内) (2 分) 1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

15、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第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B.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C.第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 证明。 13. 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5 5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明理由。(4 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 14. 第段画线句“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段议论 性的文字,表明自己

16、的看法。(4 分) _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共 10 分)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 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选) (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17、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属 予作文以记之。_ (2)醉翁之意 不在酒_ 16翻译句子。(4 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 17藤子京和欧阳修都是“迁客”,他

18、们和岳阳楼记中提到的“迁客骚人”有哪些不 同?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 分) _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 第第 6 6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

19、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 分) _ 四、作文(50 分) 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 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 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

20、“一件事 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 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 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 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_一直都在”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600 字左右; 不得抄袭套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2 2 页)页) 九九年级

21、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2 每题2 分,3、6 每题8 分,4、5 每题4 分,共28 分 1、A(jinzhn) 2、B 3、(1)雾凇沆砀(2)云横秦岭家何在(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艾青(1 分)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1 分)“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 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例如他的我爱这土地;(1 分)“太阳”的意象,表现诗人 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而不息的追求,例如他的向太阳(1 分)(共4 分)。 5、任何事物都有瑕疵 有些人学习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22、(或:有些人一笑置之,换得的是满足和愉悦。) 6.示例:(1)让国家变强盛潜心科研 (2)诵“蓬勃的青春”诗歌 绘“精彩的青春”蓝图 (3)示例:孙康映雪: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但家境贫穷,晚上家里没有灯,所以不 能读书。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洁,他忽然发现,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孙康非 常高兴,坐雪地里,映着雪的反射光读书。 车胤囊萤:晋朝人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经常没有油点灯。夏天的夜晚,他就去 捕捉萤火虫,装在白绢口袋中,在夜晚读书时用来照明。他刻苦学习,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 学者。 断齑画粥: 北宋时期, 范仲淹小时家贫, 只好住在庙里读书, 昼夜不息, 每日生活

23、十分清苦, 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 于被录取为官员。 闻鸡起舞: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 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分) (一)7、8、9、10 每题4 分,共16 分 7.我们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知道了父亲返回时的不易,被父亲一心为孩子着想的爱子深情 感动:为自己之前对父亲的嘲笑和关心不够深感愧疚,用“再也没提起过这个笑话这一行为 来表现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8.示例:圈点“绕”(“绕了一圈”)和“背”(“

24、背过身”)两个词语。“绕”写出父亲 动作快、仓促,特意让“我”看到他有钱但不给“我”机会看清楚,好让“我”放心;“背”写 父亲故意避开我的视线,怕“我”发现他只有 12 元钱的真相。这两个词语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 情深。(圈点其他词语,分析恰当也可。) 9儿子的提问,引出了下文对父亲当时如何回家的关注:母亲的话,不仅引发了“我” 的疑问, 回忆相关细节, 还步步揭秘了事情的真相。 这两个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使情节波澜起伏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深爱子女的人物形象。 10.示例一:“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和我的行李箱 带到了火车站。”通过写山路遥远,自行车

25、破旧,突出父亲送行的不易,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护之情。 示例二:“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我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又重复了一遍”这 个细节,说明父亲反复叮嘱,对“我”无限牵挂与关爱。 示例三:“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又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通过写父亲“一直把 我送到座位”和“塞行李”的行为,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不舍与关爱。 示例四:“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父亲怕“我”携带 沉重的行李箱不方便,要把“我”送上火车,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二)11、12 每题2 分, 13、14 每题4 分共12 分 11. 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12. B

26、13. 示例: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 九九年级语文试卷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2 2 页)页) 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 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循序渐 进的阅读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述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 文字。 示例二:我认为第二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

27、得。这一观点与文 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达成在不断学习的同时 不断思考所学习的内容,也就保证了我们的阅读是有收获的,反之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就 会囫囵吞枣,导致阅读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14.略 三、古诗文阅读15、18、19 每题2 分,16、17 每题4 分,共14 分 15.(1)同“嘱”嘱托 (2) 意趣、情趣 16.(1)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2)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荫, 17. 藤子京和欧阳修都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

28、 为老百姓着想, 为国家分忧, 在被贬之后还励精图治处理政事,而且政治清明,使百姓安居乐业;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或不物喜,以己悲)。我们应该学习藤子京和欧阳 修,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更多的为国、为民着想。 18C 19.(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 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四、作文(

29、50 分)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50 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 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 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 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 好。 结构完整,层 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 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 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 病句少。 结 构 基 本 完 整。 字迹清楚, 有少量错 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34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 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 句不太多。 结 构 不 够 完 整。 字迹潦草, 错别字较 多。 五类 (29 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 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句 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 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 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 14 分,加到满分 50 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语言有特色。 4、没有题目或选择文题(2)而没有把题目补充完整的,扣 2 分。 项目项目 类别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