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 学年山东省九年级上化学(鲁教版)期末考试燃烧和燃料学年山东省九年级上化学(鲁教版)期末考试燃烧和燃料 试题精选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 1 (2019 秋莘县期末)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 (2019 秋肥城市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 是燃烧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引
2、起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 3 (2019 秋市南区期末)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2019 秋青岛期末)法国当地时间 2019 年 4 月 15 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 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材是可燃物 B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C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D水
3、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 (2019 秋聊城期末)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 (2019 秋潍坊期末)今年 1 月至 10 月份,全省共发生火灾 13839 起,死亡 21 人,受伤 7 人,直接财产 损失 1.4 亿元,为防灾减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7 (2019 秋沂水县期末)下列有关燃烧以及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中煤
4、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B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 D氢气和氮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8 (2019 秋沂水县期末)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9 (2019 秋肥城市期末)煤矿的矿井里有时有甲烷气体,若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 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矿井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5、A戴呼吸面具 B进矿井前点火检验有没有甲烷 C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 D携带灭火器 10 (2019 秋无棣县期末)2019 年 5 月 5 日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发生重大火灾,已造成 5 人死亡,6 人在 重症监护室治疗,32 人轻微伤,安全警钟长鸣,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高楼发生火灾,尽可能利用楼道、窗户、阳台、安全绳逃生,不可乘电梯逃生 11 (2019 秋市北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 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
6、至 260的 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60时仅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最低 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2 (2019 秋聊城期末)2019 年 2 月 27 日,南京某高校实验楼凌晨突发火灾,起火点可能是实验室电路 引发,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加油站着火,用大量的水灭火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 C炒莱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酒精灯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13 (2019 秋天桥区期末)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大氧气的浓度
7、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B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4 (2019 秋五莲县期末)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 C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失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15 (2019 秋兰陵县期末)阳燧是古代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镜,是锡和铜的合金,利用聚光的原理聚焦使艾 绒(艾叶制成)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艾绒是可燃物 B艾绒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原料,它燃烧一定不会生成有害气
8、体 C阳燧能聚光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 D阳燧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16 (2019 秋潍坊期末)2019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1 个“防灾减灾日” ,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 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 119 电话报警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17 (2019 秋潍坊期末) “水循环” 、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用学科观点分 析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的是( ) A
9、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和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8 (2019 秋庆云县期末)元旦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 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 好(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 C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
10、帕着火点 19 (2019 秋嘉祥县期末)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 温度计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20 (2019 秋肥城市期末)下列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钢铁生锈 C橡胶老化 D纸张燃烧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1 小题)小题) 21 (2019 秋沂水县期末)水、火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 (2)图 1 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图中缺
11、少的一个条件是 。 (3)图 2 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 (4)图 3 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 A 中的气体是 。 (5)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试举一例水在实验中的用途 。 22 (2019 秋河东区期末)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物质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 (1)铅笔芯是用 ( 填物质名称)和黏土混合制成的; (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依据的化学性质是 。 (3)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石灰水表面和瓶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 生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2019 秋河东区校级期末)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填字母, 下同)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
12、即熄灭。原因是 。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4 (2019 秋梁山县期末)如图: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现取用三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干花(石 蕊是一种色素,它遇酸变成红色)进行实验。 现象:第一朵紫色干花喷上水,紫花不变色;第二朵紫色干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花 也不变色;第三朵紫色干花先喷上水,再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花 (填写关于颜色的现 象) 。 结论: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 (2019 秋聊城期末)水乃万物之本源,我们生活的地球表
13、面 70.8%被水覆盖。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 空: (1)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鉴别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在日常生活 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O+X,其中 X 的化学 式是 。 (3)如图所示是水在一些化学实验中的用途,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是否有气 体排出 B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以防止集 气瓶炸裂 C该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水只 起隔绝氧气的作用 26 (2019 秋牡丹区期末)2019 年 12 月 2 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 气,中
14、俄元首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投产通气仪式。中国将从俄稳定进口天然气,满足自身能源增长需 求,减少煤炭消耗。那么家用燃料由水煤气(CO 和 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在出气口不变时燃气 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 “改小”或“不变” ) 。 27 (2019 秋兰陵县期末)回答下列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原因是 ; (2)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 不同; (3)如图实验 1 中蜡烛熄灭除了能说明化学性质外,还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 (4)如图实验 2 中试管 A 处的反应说明碳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试管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15、 程式为 。 28 (2019 秋兰陵县期末)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 煤是北方冬季农村取暖的主要燃料, 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 CO2, 氧气不足时生成 等物质, 为了使煤充分燃烧,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把煤粉制成蜂窝煤以增大 ; (2)三大化石燃料中, 是比较清洁的能源,燃烧时污染物较少; (3)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 (2019 秋庆云县期末)能源和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经
16、济的发展,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写出两种) 。 (3)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利用置换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有 (举一例) 。 30 (2019 秋汶上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滴有充满紫色石蕊试液的蒸 馏水中。请回答: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涉及到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2019 秋河东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 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 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7 小题)小题
17、) 32 (2019 秋肥城市期末)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A 中盛 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 中盛有浓硫酸(干燥气体) ,C 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 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 a,用手捂住 A 瓶外壁,若观察到 B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 A (填“漏气”或“不漏气” ) 。 (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将 接近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 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A 装置除了能制取二氧化碳,还可以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
18、 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5)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倒扣入烧杯 G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 (2019 秋德州期末)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 A 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 B 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时不 再上升。 (3)C 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 1 中收集的气体是 。 (4)D 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二氧
19、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 。 (5)装置 E 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河水经过 E 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 (选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 ) 。 34 (2019 秋市南区期末)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的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 探究物质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等。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 1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用图 A 所示装置电解水实验,该反应生成氧气和 ,可以说明 水是由 和 组成的。按照实验目的该实验可与图 (选填实验字母序号)所示实验归 为一类。 探究 2探究物质的性质: 用图 B 所示装置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0、, 集气瓶中装有少量水的作用是 。 用图 D 所示装置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 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 ;在本实验中,放置 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 探究 3测定实验:用图 C 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消耗密闭容器内 的 , 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少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用图 F 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稀硫酸和氯化钡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图 C 和图 F 所示的实验归为 一类,依据是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 (选填“定量”或“定性” )实
21、验。 35 (2019 秋宁津县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 CO2气体性质的实验: (1)甲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图 A)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二氧 化碳: 。 (2)乙同学将收集满 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里(图 B) ,并轻轻振荡试管。 描述产生的现象: , ; 用语言描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3)丙同学轻轻捏 C 中胶头,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36 (2019 秋庆云县期末)如图 1 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用大理
22、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 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图 2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 端。 (选填“m”或“n” ) (4)若用图 1 中所提供的仪器制取一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7 (2019 秋宁津县期末)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填序号) 。 (2)图 A 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式解 释) 。 (3)图 C 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 软塑料瓶变瘪
23、 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瓶内溶液变红 38 (2019 秋临邑县期末) “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可使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 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 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 E 中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且 F 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注: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B 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D 中看到的现象是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E 中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
24、G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2 小题)小题) 39 (2019 秋肥城市期末)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 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 元素。 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 (填“分子” 、 “原子”或“离子”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如图所示,将高低两个燃着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自下 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3)辩证地认识物质 功过相对论。以二氧化碳的“功” 、 “过”事实分析。 “功” :为工业生产和
25、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 “过” :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光、叶绿素 6O2+X,则 X 的化学式是 ;为了减少大气 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导致的危害,需要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加以利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 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 40 (2019 秋市南区期末)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打气简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 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 (2)软橡胶片被冲飞说明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26、物质,还伴随着 的变化。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九年级上化学(鲁教版)期末考试燃烧和燃料学年山东省九年级上化学(鲁教版)期末考试燃烧和燃料 试题精选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 1 【答案】A 【解答】解: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故 A 说法错误;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故 B 说法正 确; C、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 C 说法正确;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不能用
27、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A。 2 【答案】B 【解答】解:A、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例如铁生锈时和氧气反应,不是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物质的着火点无关,与反应物接触面积、氧气浓度等有关,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故选:B。 3 【答案】B 【解答】解: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有碳元素和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的循环,不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28、,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 【答案】D 【解答】解:A木柴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正确; B塔尖部分的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燃烧较为剧烈,故正确; C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故正确; D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故错误; 故选:D。 5 【答案】B 【解答】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
29、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故选项 说法错误。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 【答案】B 【解答】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 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 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
30、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故选项 说法错误。 D、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 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 【答案】C 【解答】解:A、家中煤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会引起爆炸,错误; B、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正确; D、氢气和氮气混合遇明火不易发生爆炸,错误; 故选:C。 8 【答案】D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B、氧气是不
31、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 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D、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故选:D。 9 【答案】C 【解答】解:A、戴呼吸面具,不能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错误。 B、进矿井前点火检验有没有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C、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正确。 D、携带灭火器,不能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答案】A 【解答】解:A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故 A 错误; B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 类,故 B 正
32、确; C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 起爆炸,故 C 正确; D高楼发生火灾,尽可能利用楼道或利用安全绳从窗、阳台逃生,不可乘电梯逃离,以免被困,故 D 正确。 故选:A。 11 【答案】D 【解答】解:A、60时仅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最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升温至 60的过程中,仅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继续升温至 260的过程中,仅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正 确。 D、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33、 故选:D。 12 【答案】A 【解答】解:A加油站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燃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燃油会漂浮于水 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说法错误。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这里利用了降低可燃物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来灭火,说法正确。 C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说法正确。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离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说法正确。 故选:A。 13 【答案】B 【解答】解:A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说法正确; B用直流电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说法
34、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 D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法正确。 故选:B。 14 【答案】A 【解答】解:A油锅着火应盖上锅盖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不应用水浇,因为油的密度比水 小,会漂在水面上,无法熄灭,说法错误; B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说法正确; C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说法正确; D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能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说法正确。 故选:A。 15 【答案】B 【解答】解:A、艾绒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艾绒主要成分是天然
35、植物原料,不充分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会生成有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题意,阳燧是古代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镜,是锡和铜的合金,阳燧能聚光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阳燧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艾绒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 【答案】B 【解答】解: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故说法正确;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说法错误; C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 119 电话报警,故说法正确;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
36、7 【答案】A 【解答】解: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正确;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化合价发生改变,如光合作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 改变,故错误;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和,故错误; D微粒观: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错误。 故选:A。 18 【答案】D 【解答】解: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 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布手帕不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
37、,布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 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 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温度 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 【答案】A 【解答】 解: 蜡烛的着火点约为 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 如图所示, 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
38、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 可燃物。 故选:A。 20 【答案】D 【解答】解:A、动物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钢铁生锈属于缓慢氧气,故选项错误; C、橡胶老化,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纸张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1 小题)小题) 2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H2O;故填:H2O;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
39、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可燃物; (3)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隔绝空气灭火;故填:隔绝空气; (4)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氢气的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 2 倍,所以试管 A 中的气体是氢 气;故填:氢气; (5)水在实验中的用途有洗涤玻璃仪器等,故填:洗涤玻璃仪器。 2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石墨很软,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 (2)二氧化碳能灭火,依据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这层白膜的成分是碳酸钙,生成白 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Ca(OH)2+CO2CaCO3+H2O。 故填:碳酸钙,故
40、答案为: (1)石墨;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Ca(OH)2+CO2CaCO3+H2O。 2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 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 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 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 故答案为:A;C 2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水呈中性, 不能使石蕊变色; 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 不能使石蕊变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
41、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以上实验说明:水、二氧化碳都没有酸性,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具有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变 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OH2CO3; 答案: (1)变红; (2) 水、 二氧化碳都没有酸性, 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碳酸具有酸性, 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H2O H2CO3 25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 硬度。 (2)由质量守恒定律:
4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2、1, 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氢原子、1 个氯原子构成,则化学式为:HCl。 (3)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中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是否有气体排出,故 A 正确;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中的水是为了防止产生的高温物质溅落瓶底, 炸裂集气瓶集气瓶, 故 B 正确; C、该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故 C 错误。 故答案为: (1)肥皂水;煮沸。 (2)HCl (3)AB。 2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
43、解答】解:根据水煤气中主要成分燃烧反应方程式:2CO+O2 点燃 2CO2;2H2+O2 点燃 2H2O,可以一个 一氧化碳分子需要0.5个氧气分子, 一个氢气分子需要0.5个氧气分子, 而天然气CH4+2O2 点燃 CO2+2H2O, 一个甲烷分子需要 2 个氧气分子,所以需要更多氧气,才能充分燃烧,因此在出气口不变时燃气灶具的 进风口应改大。 故答案为:改大。 27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 式不同; (2)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但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
44、不 同; (3)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密度比空气的大,因而能够倾倒; (4)实验 2 说明碳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能在高温下将铜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CuO+C 高温 2Cu+CO2,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答案为: (1)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分子构成; (3)密度比空气的大; (4)还原性;Ca(OH)2+CO2 CaCO3+H2O。 28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煤是北方冬季农村取暖的主要燃料,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 CO2,氧气不足时生成一 氧化碳等物质;把煤粉制成蜂窝煤以增大煤炭与氧气
45、的接触面积,使煤炭充分燃烧;故填:一氧化碳(或 CO)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小,所以天然气相对于煤和石油来说是一种比较清 洁的燃料;故填:天然气; (3)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2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煤炭、汽油、柴油等燃料都来自于化石燃料;故填:汽油、柴油(合理即可) ;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导 致酸雨;故填:温室效应、酸雨; (3)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
46、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 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Zn+H2SO4ZnSO4+H2。 3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试管内气压变小,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故答案为: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 CO2+H2OH2CO3 3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
47、碳的用途是灭火。 故答案为: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灭火。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7 小题)小题) 3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所以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 a,用手捂 住 A 瓶外壁,若观察到 B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 A 不漏气;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所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将燃着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生成水
48、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 2H2O+O2; (4)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是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实验现象是) 不变色,比先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5)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不漏气; (2)E,燃着的木条; (3)2H2O2 2 2H2O+O2; (4)不变色,比先变红,H2O+CO2H2CO3; (5)CO2+Ca(OH)2CaCO3+H2O。 3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A 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 2H2O+O2。 故填:2H2O2 2 2H2O+O2。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P+5O2 点燃 2P2O5; 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 之一,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1 时不再上升。 故填:4P+5O2 点燃 2P2O5;1。 (3)C 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 1 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故填:氢气。 (4) D 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