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3309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九年级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本题有 15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60 分。分。) 1.夏季很多同学喜欢喝酸梅汤来消暑解渴,经实验测定酸梅汤呈弱酸性,下列接近酸梅汤 pH 的选项是( ) A. 7.2 B. 11 C. 6.7 D. 2 2.实验操作需要规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颗粒状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 pH 3.园园同学发现教室里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发黄, 你认为应该施加下

2、列哪一种化肥( ) A. 硫酸钾 B. 过磷酸钙 C. 硝酸铵 D. 氯化钾 4.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氧化物”顺序的是( ) A. H2SO4、Na2O、MgCl2、CO2 B. NaHSO4、Ba(OH)2、Na2CO3、ZnS C. HCl、KOH、Na2CO3、MnO2 D. HNO3、KOH、 Na2CO3、O2 5.A、B、C 三种金属有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A+B(NO3)2=A(NO3)2+B;C+B(NO3)2=C(NO3)2+B ;A+H2SO4=ASO4+H2;C+H2SO4不反应,试推断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 B. ACB C. BCA

3、D. CAB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a2SO4(NaOH) 稀硫酸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B NaCl(Na2CO3) BaCl2溶液 加入适量的 BaCl2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C KCl(K2CO3) 稀盐酸 加过量的稀盐酸 D CaO(CaCO3)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7.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 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

4、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8.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 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 B. C. D. 9.某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 NaH+H2O=NaOH+H2,CaH2与 NaH 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 CaH2与足量 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 A. Ca(OH)2和 H2 B. CaCO3、NaOH 和 H2 C. NaOH 和 Ca(OH)2 D. Ca(OH)2、CaCO3和 H2 10.对下列四

5、组溶液的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NaOH 和 Na2CO3 酚酞 B HCl 和 NaCl AgNO3 C K2CO3和 Na2SO4 BaCl2 D Ca(OH)2和 NaOH Na2CO3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将 CO2气体通入 C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在 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 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C. 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 Fe(OH)3 , 溶液显红色 D.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2.下列离子

6、能在 pH=13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Cl-、Na+、H+ B. K+、 、Cu2+、 C. Cl-、K+、 、Na+ D. Ca2+、Cl-、 、Na+ 13.下列物质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干燥的是( )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 氢气、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氨气 D. 氢气、二氧化硫 14.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溶液至过量, 下图能正确反应稀盐酸加入过程中 各种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5.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两 边的烧杯中各加入下列物质,

7、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10 克铁和 10 克氧化铁 10 克铜和 10 克氧化铜 5.6 克铁和 6.5 克锌 6.5 克锌和 6.3 克氧化锌 A. B. C. D.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本题共本题共 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6.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处各填入一种物质(写出物质名称)。 是_;是_;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稀硫酸的化学性质_; (3)若编号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 17.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

8、、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一种特性);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和水蒸气生了化学反应: 18.向盛有 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 pH 值的 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 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mL 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9、,参加反应的稀 盐酸的溶质与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之比为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3mL 时,溶液显_色 19.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将铜片加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将金属片 A 加入到溶液 B 中。 (1)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 (2)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 (3)要通过实验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 B 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 A 是_。 20.传统的氮化镓制备方法是采用 GaCl3与 NH3在

10、一定条件下 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aCl3+NH3一定条件 GaN+3X,其中 X 的化学式为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 21.氯化氯(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 在充满 HCl 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 无明显现象; 再滴入水, 现象是_; (2) 向盛有 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l 气体, 无明显现象; 停止通气, 再加入少量水, 现象是_。 (3)画出 HCl 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22.我国的能源主要来源于燃煤,煤燃烧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工业烟气排放前要进

11、行脱硫,即 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 已知亚硫酸钙难溶于水) (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 ,有利于节约成本; (2)吸收塔中氢氧化钠溶液以喷雾形式喷洒下来,其优点是_。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本题有 4 小题。第小题。第 25 题题 6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3 分,共分,共 36 分分) 23.中和反应是- -类重要 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 1 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 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 2 和图 3。 (1)烧杯中原有的物质为_; (2)图 3 中

12、 V 的数值最接近_(填 6、12 或 16); (3)b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成分是_ (用化学式表示); (4)如果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合理吗?试 说明理由。 24.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实验操作取一块碳酸钙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 5 亳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开始时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 反应停止后, 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 固体表面无气泡; 试管内溶液呈无色。 初步分析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 持该同学得

13、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 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 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 滴加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 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_。 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小科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 出现了_ 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

14、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固体中还有碳酸钙残留。 25.实验室一般利用氧化 铜和盐酸反应来制取氯化铜,小科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制得的氯化铜溶液一般是绿 色的,但有时候也出现呈蓝色的情况,他们认为可能与反应时盐酸溶液浓度有关。为进一步探此问题,请 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建议:实验可设计 45 组:实验时每支试管取用稀盐酸 5 亳升, 氧化铜的质量 1 克;每次实验总时间为 1 分钟。实验室提供氧化铜粉末、质量分数为 16%的稀盐酸、蒸 馏水及其它实验所需的仪器。 26.在探究金属和酸反应的实验时,小科发现锌与相同 pH 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时,发现锌与盐酸的反应速度

15、明显较快。查阅资料后发现 和 Na+不影响锌和酸反应的快慢,为探究影响锌和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 行了以下的实验: 小科在与锌反应的硫酸中添加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进行该实验操作是基于_的实验假设: 小明认为可能是锌与酸反应时溶液温度上升引起反应速度加快, 他们修正了实验方案, 并将实验结果记 录如下: 溶液种类 温度 产生 15 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s) 生成氢气的速率(mL/s) H2SO4 32 62.1 0.24 H2SO4 42 43.0 0.35 H2SO4 52 25.8 0.58 H2SO4和 NaCl 32 23.6 0.64 H2SO4和 NaCl 42 17.6 0.85 H

16、2SO4和 NaCl 52 11.2 1.34 该实验中,小科通过_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 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 四、解答题四、解答题(本题有本题有 5 小题。第小题。第 27 题题 7 分,第分,第 28 题题 8 分,第分,第 29、30 题题 10 分,第分,第 31 题题 9 分,分, 共共 44 分分) 27.某兴趣小组的成员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12g 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将 120g 稀盐酸 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求: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30 3

17、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 6 3 2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第四次实验样品中碳酸钙被反应完,理由是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8.酸、碱和盐溶液都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阴、阳离子,它们能够在溶液中自由移 动,因此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为了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的一 个实验方案,并测得如下表的数据:(已知:纯水不导电,沉淀在水中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 3% 4% Ca(NO3)2溶液 0.09A 0.14A 0.18A Ba(NO3)2溶液 0.06A 0.09A 0.11A (1)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

18、据,可得出哪些结论? (写 2 条); (2)小明同学取两烧杯氢氧化钡溶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他发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虽 然两次实验中溶液都出现白色浑浊现象,可是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不变,而滴加硫酸溶液 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到达一定量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他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帮他解释其中 原因吗?。 29.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 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 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加入的_过量(填化学式);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克; (

19、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0.现有一烧杯,其中盛有 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共 200g,向烧杯内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 段溶液质量减少的原因是_; (2)反应进行到 C 点时烧杯中溶液质量为多少?。 (3)D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 31.已知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氧气、水反应,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加热条件下钙与 氮气反应生成 CaxNy。小金设计如图装置让钙与氮气反应,并确定其组成 CaxNy。 (1)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关闭活塞 K,点燃酒精灯微微加热硬质玻璃管,看

20、到_现象说明装 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打开活塞 K 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拆 除装置,提取产物,测量质量。 请选择步骤中操作:反应结束后_; A先熄灭酒精灯, 待玻璃管恢复到室温后,关闭活塞 K B熄灭酒精灯后直接关闭活塞 K (3)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若测得硬质玻璃管内产物的质量为 4.7 克,则 X:Y=_。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答案】 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酸性溶液的 pH7,中性溶液的 pH=7,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酸梅汤呈弱酸性,那么它

21、的 pH 比 7 略小,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2.【答案】 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实验操作,pH 值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可能酒精溢出造成火灾,故 A 错误; B.取用颗粒状的固体药品时, 应该应镊子夹取, 将试管平放, 待放入试管后慢慢竖立试管, 防止砸坏试管, 故 B 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发生飞溅,故 C 正确; D.测定溶液的 pH 值时, 不能把 pH 试纸放入待测液中, 一定要用玻璃棒或

22、胶头滴管把把待滴液滴在 pH 试 纸上,故 D 错误。 故选 C。 3.【答案】 C 【考点】盐与化肥 【解析】 【分析】植物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夜色浅绿发黄、植株早衰、花小且不易受精发育、 根系小。 缺磷:植株矮小 叶片暗绿 苗期缺磷生长停滞,导致碳水化合物不能转移,是幼苗紫红作物中后期缺 磷影响繁殖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开花和成熟延迟、灌浆过程受阻、籽粒干瘪; 缺钾:作物缺钾的典型症状是叶边缘“干缩”,老叶尖端开始沿叶缘变黄色或黄褐色、但是叶脉两侧和中 部仍保持绿色。 【解答】园园同学发现教室里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我认为植物缺少氮肥,故 C 正确,而 A、B、D

23、错误。 故选 C。 4.【答案】 C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解析】【分析】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铵根离子)构成,而盐由金 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四种物质依次为酸、氧化物、盐和氧化物,故 A 错误; B.四种物质依次为盐、碱、盐和硫化物,故 B 错误; C.四种物质依次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故 C 正确; D.四种物质依次为酸、碱、盐和单质,故 D 错误。 故选 C。 5.【答案】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24、,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 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解答】根据 A+B(NO3)2=A(NO3)2+B 可知,活动性 AB; 根据 C+B(NO3)2=C(NO3)2+B 可知,活动性 CB; 根据 A+H2SO4=ASO4+H2 可知,活动性 AH; 根据 C+H2SO4不反应 可知,活动性 HC; 那么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HCB。 故选 B。 6.【答案】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离与提纯。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 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

25、原物质反应;反应后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 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解答】A、用过量的稀硫酸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将滤液蒸发,得到纯净 氯化钠,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稀盐酸,除去杂质碳酸钾但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 D、加入稀盐酸,原物质和杂质都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B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26、。 【解答】如果要探究铜生锈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就必须控制氧气和水、铜相同,而改变二氧化碳的有无。 图甲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水齐备,生成了铜绿;而图钉中,只有氧气和水,没有铜绿生成,二者对比可 以达到探究的目的,因此选择对比实验甲和丁。 故选 B。 8.【答案】 D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白雾”中含有氢离子,那么它呈酸性,根据酸的通性分析判断。 【解答】涂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表面皿变成红色,说明呈酸性,含有氢离子; 涂有硝酸银的表面皿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有氢离子; 放在浓盐酸上面的 pH 试纸,显示呈酸性,说明有氢离子; 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呈红色,而一会红色褪

27、去,说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 因此能够说明“白雾”含有氢离子的是。 故选 D。 9.【答案】 B 【考点】物质的推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由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推测金属氢化物与水的反应产物,然后据此推测 CaH2与足量 Na2CO3之间的反应产物。 【解答】根据 NaH+H2O=NaOH+H2 可知, 根据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钙和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该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

28、2H2O+Na2CO3=CaCO3+2NaOH+2H2。 因此反应产物为 CaCO3、NaOH 和 H2。 故选 B。 10.【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鉴定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种物质,那么至少要出现一种明显的不同现象才行。 【解答】A.NaOH 和 Na2CO3溶液都呈碱性,加入酚酞试液后都呈红色,无法鉴别,故 A 错误; B.HCl 和 NaCl 中加入 AgNO3后,都会生成 AgCl 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 B 错误; C.K2CO3和 BaCl2反应生成 BaCO3白色沉淀,BaCl2和 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 C 错误; D.Ca(OH

29、)2和 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NaOH 与 Na2CO3不能反应,可以鉴别,故 D 正确。 故选 D。 11.【答案】 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和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在 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 BaCl2溶液,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和氯化银白色沉淀,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Fe(OH)3虽然为碱,但是不溶于水,因此蒸馏水仍然呈中性,酚酞试液不变色,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 会吸收

30、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 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12.【答案】 C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分析各组粒子在碱性环境中是否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即可。 【解答】A.H+和 OH-会结合生成水,因此不能共存,故 A 错误; B.Cu2+会和 OH-离子生成 Cu(OH)2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 B 错误; C.四种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不会生成气体、水和沉淀,可以共存,故 C 正确; D.Ca2+和 CO32-会生成 CaCO3沉淀,因此不能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C。 13.【答案】 B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

31、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干燥气体时,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二氧化碳会和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 A 错误;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不与浓硫酸和烧碱反应,故 B 正确; 氨气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故 C 错误; 二氧化硫和烧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 D 错误。 故选 B。 14.【答案】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 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 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

32、否符合题意 【解答】 A、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溶液至过量 ,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 溶液,其溶质质量会从原点起增加,不符合题意; B、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会不断增加,但不会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的质量会随着反应的发生从原点增加,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所以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除加入溶液中的水外还有生成的水, 质量增加, 反应结束后只有加入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加但比开始增加的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 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加入物质的性质,分析它们

33、是否和稀硫酸反应,如果反应,那么根据反应产物判断 物质的总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即可。 【解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会使总质量增加 10g;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总 质量增加 10g,因此天平不平衡;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此总质量增加 10g;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但是没有气体生成,因此总质量增 加 10g,因此天平平衡;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生成 0.2g 氢气,总质量增加:5.6g-0.2g=5.4g;6.5g 锌和稀盐酸反应也生成 0.2g 氢气,因此总质量增加:6.5g-0.2g=6.3g,因此天平不平衡; 6.5g 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0.2g 氢气,因此总质量增加:6.5

34、g-0.2g=6.3g;6.3g 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没 有气体生成,总质量增加 6.3g,因此天平平衡。 那么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故选 C。 二、简答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答案】 (1)铁;三氧化二铁 (2)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H2SO4+BaCl2=BaSO4+2HCl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铁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三氧化二铁与稀硫酸反 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呈黄色。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3)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稀盐酸,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解答】(1)编号是铁,编号是三氧化二铁; (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稀盐酸,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17.【答案】 (1)导电性能好 (2)氧气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分析】(1)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测金属的性质;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 【解答】(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能好;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生了化学反应。 18.【答案】 (1)10 ;36.5:40 (2)蓝 【考点】中和反应

36、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盐酸不断减少,pH 上升当 pH 等于 7 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超过 10 毫升时,溶液呈碱性当 pH=1.4 时,溶液 呈酸性,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盐酸 【解答】解:(1)pH=7 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 液的体积为 10mL;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HClNaCl+HCl 40 36.5 故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与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之比为 36.5:40

37、故答案为:10;36.5:40;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3 毫升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答案为:蓝; 答案:(1)10;36.5:40;(2)蓝 19.【答案】 (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泡的速度明显比铁的速度大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3)铁片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铁和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镁反应时生成气泡的速度比铁的速度要 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 将铁片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铁片逐渐溶解, 而红色的铜逐渐析出,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解答】

38、(1)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泡的速 度明显比铁的速度大; (2)铜片上银白色的金属就是置换出的银,因此得到结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3)要通过实验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 B 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 A 是铁片。 20.【答案】 HCl;复分解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 X 的化学式;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和种数确定该反应的类型。 【解答】(1)根据方程式 GaCl3+NH3 一定条件 GaN+3X 得到:1Ga+3Cl+1N+3H=1Ga+1N+

39、3X,那么 3X=3Cl+3H,因此 X=HCl。 (2)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相互交换成分,因此为复分解反应。 21.【答案】 (1)紫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3)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HCl 气体溶于水形成稀盐酸,而紫色的石蕊试纸遇到酸变成红色; (2)HCl 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而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看 到有气泡产生; (3)HCl 气体由分子构成,而稀盐酸中 HCl 以氢离子和氯离子的状态存在,据此画出微观粒子图。 【解答】 (1) 在充满 HCl 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

40、的干燥纸条, 无明显现象; 再滴入水, 现象是: 紫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向盛有 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l 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固 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3)HCl 气体由 HCl 分子构成,而稀盐酸中 HCl 以氢离子和氯离子的状态存在,微观粒子示意图如下: 22.【答案】 (1)氢氧化钠 (2)可以增大与二氧化硫的接触面积,使二者充分反应,从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气体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整个反应过程,分析哪种物质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即可;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就越充分,据此分

41、析解答。 【解答】(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而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 硫酸钙和氢氧化钠,将生成的氢氧化钠再次通入吸收塔,因此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有利于节 约成本。 (2)吸收塔中氢氧化钠溶液以喷雾形式喷洒下来,其优点是:可以增大与二氧化硫的接触面积,使二者 充分反应,从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气体。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25 题 6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36 分) 23.【答案】 (1)氢氧化钠 (2)12 (3)NaCl 和 NaOH (4)我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会放出热量,这会对中和反应的能力变化的判

42、断产生影响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开始时的 pH 值判断烧杯中原有的物质;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会不断放出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二者完全反应时,发热 停止,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后,溶液会不断向外放热,自身的温度会不断降低,直到与室温相同,据 此分析即可; (3)根据图 2 确定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从而确定蒸干后固体的成分; (4)注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发热对实验的影响。 【解答】(1)根据图 2 可知,反应前溶液的 pH7,呈碱性,所以烧杯中原有的物质为氢氧化钠; (2)根据图 3 可知,

43、当滴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V 时,溶液的温度最高,即此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 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pH=7。根据图 2 可知,此时 V 的数值最接近 12; (3)根据图 2 可知,b 点时溶液呈碱性,但反应已经开始,那么此时溶质为反应的产物氯化钠和没有完 全反应的氢氧化钠,因此溶液蒸干后所得的固体成分为 NaCl 和 NaOH。 (4)我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会放出热量,这会对中和反应的能力变化的判 断产生影响。 24.【答案】 ;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中现象可知,试管底部仍然

44、有块状的固体残留,这些固体可能就是没有参 加反应的碳酸钙; (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即使溶液中没有稀盐酸存在,氯化钙和加入 的硝酸银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根据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稀盐酸有剩余; (4)如果碳酸钙有剩余,那么加入稀盐酸后,二者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出现气泡。 【解答】初步分析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 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试管底部仍然有块状的固体残留,故选; 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氯化钙和硝酸银反 应,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

45、沉淀。 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科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出现了固体溶 解,有气泡生成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25.【答案】 探究步骤为: 将质量分数为 16%的稀盐酸分别稀释呈 4%、8%、12%和 16%的稀盐酸溶液备用; 找 4 支试管,分别放入质量分数为 4%、8%、12%和 16%的稀盐酸溶液; 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氧化铜粉末 1g,等待 1 分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即可。 根据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得到实验结论。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 【分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 如果要探究氯化铜溶液的颜色是否与加入

46、盐酸的浓度有关, 就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盐酸溶液的浓度,据此设计实验即可。 26.【答案】 氯离子会影响反应的速率;生成氢气的速率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氯离子会加快反应的速 度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资料可知,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对反应的速度没有影响,而加入氯化钠后,溶液 中都了氯离子,它是否会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这是需要探究的内容。 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大,那么反应速度越快;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小,那么反应速度越慢; 分别比较前三组数据,分析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第一组和第四组数据,分析氯离子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据此得出结论。 【解答】 小科在与锌反应的硫酸中添加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进行该实验操作是基于氯离子会影响反应 的速率的实验假设: 该实验中,小科通过生成氢气的速率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 比较前三组数据可知,当溶液种类相同时,溶液的温度越高,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大,因此得到结论: 溶液的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比较第一组和第四组数据可知,当温度相同时,有氯离子的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大,因此得到结论: 氯 离子会加快反应的速度。 四、解答题(本题有 5 小题。第 27 题 7 分,第 28 题 8 分,第 29、30 题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