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2019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 聊城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进入九年级,我们的心容易浮躁不安,老师的句句 zhn yn 也未能让我们心宁。 偶尔瞥见一点诱惑就容易分心。但是学习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不允许我们走神分毫。专 心听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坚持住,心无 png w地去应战,方能抵达理 想的彼岸

2、。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刘备、 刘姥姥、 闰土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 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湖心亭看雪选自西湖梦寻,作者张岱,清代文学家。 D.“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九重天”指皇帝,“伛偻”“提携”分别指老人、儿 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 园。 B.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 课

3、。 C.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 方法。 D.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 至深。 4.名著阅读。(2 分)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艾青诗选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 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 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水浒传 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

4、,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拔步便走,指着那郑 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节选诗歌采用了象征的写法,写出诗中“黎明”的象征义。 (2)处应填入的人物名是 。 5.按要求填空。(16 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艾青我爱这土地)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 鸟下绿芜秦苑夕, 。(许浑咸阳城东楼) 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吟咏的“ , ”,寄托了对 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 , ”,疫情期间,老师们以最大的诚意,最艰苦 的付出,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5、。(李商隐无题)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的句子 是: , 。 长 沙 过 贾 谊 宅 中 渲 染 出 故 宅 一 片 萧 条 冷 落 的 景 色 诗 句 是: , 。 愁绪难消时,古人常常诉诸诗文。行路难中李白用“ ,将登太 行雪满山”,道出了仕途之艰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怀旧空 吟闻笛赋, ”,诉说内心的苦闷;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想起故乡自 在戏水的野禽,乡愁难消“ , 。”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 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6、,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倭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7、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1)泉香而酒洌 (2)树林阴翳 7.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文中写滁人与写太守有什么关系?(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 分)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胡瑗讲明道学,往从焉。至京师,首谒 范纯仁, 纯仁贤之, 荐于司马光。 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可与进道。 会福唐刘彝赴阙 , 得瑗所授经, 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 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 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

8、贫无后者 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 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删改) 【注释】谒:拜访。赴阙:入朝,进京。跣(xin)足:赤着脚。庐墓: 在墓旁搭盖小屋,指守孝。内外亲:同姓和外姓的亲戚。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1)光谓斯 人神清气和 (2)自 洒扫应对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 11.文中的徐中行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3 分)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张涛甫 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

9、网友不吝溢美之 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 20 年时间,复旦师生广 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 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 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 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 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

10、级语文试题 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 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 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 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 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 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 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 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 离不

11、开读者的坚守; 另一方面, 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 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 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 近年来, 在多方努力下, 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也存在一些隐忧。 如今, 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 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 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优质经营, 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

12、,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 本末倒置。 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 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识有价 值依归和精神向度。“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因此,不妨 给予实体书店更多的网络能见度。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引导,提升网络流量知识的品 质。前不久,有网络平台与文化机构合作,联合启动“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借力 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等技术,为大众化阅读提供精准导航,就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在二者之间达致某种平衡。这不 仅关

13、乎智慧,更关乎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16 日)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3.作者是针对什么样的阅读现状提出的观点?(3 分) 14.下面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重点论述了处身流量时代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B.第段重点论述了处身流量时代如何“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C.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引发读者思考并开启了下文的论述。 D.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人们运用智慧就能使二者达成平 衡。 15.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富于表现力。 请你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

14、文字,完成问题。(21 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5 5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我坐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 路并不远,一上车我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很高兴: “大概几点钟到?”我不免遗憾: “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 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 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父亲在世时,我们都习惯这种沉默,此时却让我内心紧缩。近些年,我隔三岔五 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如果不是

15、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 回家。因为每次母亲都会责怪我: “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 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不愿意耽搁儿 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但是, 车过村庄, 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 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于是,我打破沉默,脱口而出:“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 的铁路口等我,我在 7 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 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 想想这个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我们都知道,那个叫

16、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 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 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 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 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时一阴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窗外模糊 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 看见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施家屯”已是隔 壁村庄,火车刚在 1 分钟前驶过松林村。 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

17、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 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 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 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 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 止, 仿佛我如果这样做, 都是因为她引起的。 我只好告诉母亲, 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 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18、 6 6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 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 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 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 火车又过去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

19、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 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摘自人民日报2019 年 11 月 18 日,有删改) 16.围绕“见面”,请简要概括选文情节。(4 分) 火车经过家乡,“我”与母亲约定招手“见面” (1) “我”不甘 心,与母亲约定返程再次“见面” (2) 17.品析第段运用插叙的作用。(3 分) 18.第段中,面对“这个提议”,为什么“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4 分) 19.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3 分) 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 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 20.文题“那一束光”有什么含义?(3 分) 21.简要分析第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 分) 四、写作(共 5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名字的普通人,或民间的守望相助,如萤火之光,散 发脉脉温情; 生命中, 总有某些片断, 某些记忆中的细枝束节, 如同黑夜中的一束微光, 有着浅浅的温暖。微光是你、是我,虽然微弱,但在被照亮的人心里,可与日月同挥。 微光相聚,成为灯塔,也可驱散阴霾,照亮前行的路。 请以“微光

21、”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不少于 600 字。若写 诗歌,不少于 15 行。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7 7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箴言 旁骛(2 分) 2.C(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明末清初文学家)(2 分) 3.B(A.宾语残缺,“营造”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校园”后加“环境”。C.两面对一 面,“是否”是两方面,“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是 一方面,可将删去“是否”。D.语序不当, “不仅而且”是递进关

22、系复句,应把“关 系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中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调换顺序。)(2 分) 4.(1)“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2)鲁达(鲁提辖/鲁智深)(每空 1 分,共 2 分) 5.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蝉鸣黄叶汉宫秋 百废俱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到乡翻似烂柯人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或增减字,该空不得分。共 16 分) 6.(1)清 (2)遮盖(2 分) 7.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山谷洞穴昏暗了。(译对关键词,语意流 畅,2

23、分) 8.写滁州百姓出游是为写太守作铺垫,说明此地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和乐,这是太 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的结果,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意近即可,2 分) 9.(1)这 (2)从(共 2 分) 10.父亲死后, (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孝),亲自耕种赡养母亲。 (2 分) 11.刻苦勤奋,虚心请教;孝顺父母,乐于助人。(答出任两点即可,共 2 分) 【参考译文】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他刚刚通晓儒学,就听说胡瑗将理学讲得非常 透彻,要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 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这个人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恰逢 福唐

24、人刘彝入朝,(徐中行)(从他那里)得到了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 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 生炉取暖,夜晚(也困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于是回乡修理小屋,整天 端坐, 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 父亲死后, 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 (居住守护) ,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第 8 8 页页 (共(共 6 6 页)页) 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就着)剩余的力量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 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 晚年他教导学生, 从洒水扫地、 应酬答对, 以及研究事理、获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

25、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 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 12.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共 3 分) 13.作者是针对一些人习惯于追逐网上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 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 或 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的阅读现状提出的。(相似的表述即可,共 3 分) 14.D (D.第段归纳了让传统阅与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 要达成某种平衡不仅关乎智慧, 更关乎价值的结论。)(3 分) 15.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 分),将实体书店的存在比作一盏盏明亮的路灯(1 分), 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在互联网大潮中, 实体书店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指引作用 (2 分) 。 (意

26、近即可,共 4 分) 16.(1)天黑、车快,“我”和母亲没有“见面”。(2)返程时,母亲手电筒的那一束 光让我们“相见”。(意近即可,共 4 分) 17.这段交代了“我”不经常回家的原因(1 分),为下文“我”和母亲约好“见面”作 铺垫(1 分),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贴(1 分)。(意近即可,共 3 分) 18.感觉“意外”是因为“我”的建议有些突然,可母亲答应得很爽快(2 分)。感到“为 难”是因为体谅到母亲深夜见面的辛苦,却没办法再改变(不知道能不能见面,怕让母 亲白跑一趟)(2 分)。(意近即可,共 4 分) 19.动作描写(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努力想要看清窗外景物的样子

27、(1 分), 表现出“我”渴望看到母亲的急切心情(1 分)。(意近即可,共 3 分) 20.一指手电筒发出的光(1 分);一指母亲对儿子的爱(2 分)。 (意近即可,共 3 分) 21.表达了 “我” 想与母亲 “见面”而让母亲两次深夜在路口等待的心疼和愧疚 (2 分)。 围绕“理解母亲” “感恩”谈感悟即可(2 分)。(符合要求即可,共 4 分) 22.(50 分) 分 项 一 等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内容 25 分 2520 分 1914 分 138 分 8 分以下 表达 20 分 2015 分 1410 分 95 分 5 分以下 创意 5 分 5 分 4 分 3 分 3 分以下 注:书写美观或潦草者,可酌情增减 13 分。 有错别字酌情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