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北京四中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952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四中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四中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四中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四中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班级_ 学号_ 姓名_ 成绩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 25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12 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新首钢”的宣传,准备举办“新首钢新风采”展览。请阅读下面 的材料,完成 13 题的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与冬奥结缘后,首钢工业遗存被悄 然改造成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冬 季运动训练场馆,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甲】四块冰【甲】。“这里是条件最好服务也最好的 场馆!”中国花样滑

2、冰队总教练赵宏博的这句评语,是对首钢冬训中心花滑馆的最高评价。 去年 6 月起,中国花样滑冰队、短道速滑队和冰壶队先后搬进了“新家”。中国短道速滑队 运动员武大靖更是称这里为“福地”【乙】他在这里训练后三夺世界冠军。 四座静悄悄的冷却塔旁,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将在这里产生 4 枚金 牌。夜晚,灯光映射下的跳台赛道晶莹剔透,建筑侧影色彩斑斓,让人眼花 lio 乱。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悄(qio) 瞭 B. 悄(qio) 缭 C. 悄(qio) 缭 D. 悄(qio) 瞭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

3、标点符号,最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甲】引号 【乙】冒号 B.【甲】书名号 【乙】破折号 C.【甲】书名号 【乙】冒号 D.【甲】引号 【乙】破折号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作为总起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改正。(2 分) 继腾讯体育等企业入驻后,极限运动公园准备即将开放。在三高炉一层,全民畅读艺术 书店正在紧张施工,预计 10 月 1 日将与读者见面。这家书店定位潮、酷、科技和艺术,主 要面向 90 后、00 后等人群,将借助三高炉独特的建筑空间,营造工业与现代交融的文化艺 术空间。位于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最北部的极限公园也将于 9 月 5 日正式对外开放。(选自 2020 年 8 月 12

4、 日北京日报) 答: 3.下面是一段关于“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文字,请阅读后完成(1)(2)题。 2019 年 12 月,由清华大学团队主持设计的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完工,其设计 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远远望去,首钢滑雪大跳台像蜿蜒起伏的桥,向天空伸展,又好 似一条飞天的飘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满满工业风的首钢园区内,在夜晚景观灯的 装点下,新建成的滑雪大跳台像极了优雅高洁的水晶鞋,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在首钢园 整体偏灰的工业背景下,滑雪大跳台跳脱又并不突兀,而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这个飞天 的飘带显得尤为灵动飘逸。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西岸与永定河东岸之间,总长度约 170 米,最

5、高点 61 米, 整个造型犹如“飞天”,在首钢园区中鹤立鸡群 。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设计要求和 办赛要求,建设者们殚精竭虑 ,在原首钢园区旧址上白手起家 ,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永久性保 留的滑雪大跳台。建设好的跳台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水晶鞋”这一昵称更是将大跳台的精 巧与美丽概括得入木三分 。 (1)对于文段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表述不准确 的是(2 分) A.第句中“设计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跳台比作飞天飘 带,介绍了大跳台的灵感来源。 B.第句中“首钢滑雪大跳台像蜿蜒起伏的桥”和“又好似一条飞天的飘带”这是明喻, 把首钢滑雪大跳台比喻成蜿蜒起伏的桥和飞天的飘

6、带,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向天空伸展 时高低起伏的柔美姿态。 C.第句“新建成的滑雪大跳台像极了优雅高洁的水晶鞋”,将滑雪大跳台比喻成水晶 鞋,不仅写出了两者在外形上极为相似,还体现了跳台在灯光的装点下晶莹璀璨的特 点。 D.第句“这个飞天的飘带”喻指“首钢滑雪大跳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在群明湖 倒影的映衬下”滑雪大跳台“灵动飘逸”的样子。 (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是(2 分) A.鹤立鸡群 B.殚精竭虑 C.白手起家 D.入木三分 4.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出自呐喊。 B.野望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7、本诗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景色,表现了 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时期的陶弘景。这是作者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 绘了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消息,作者毛泽东。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 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二、古诗阅读(共 15 分) (一)默写。(共 10 分) 5.树树皆秋色, 。(野望王绩) 6.在使至塞上中,作者借景物自比,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诗句是“ , ”。 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青山绿水因为有了动物的加入而显得更有灵性。三峡中的 “高猿长啸, , , ”让人黯然神伤;陶弘

8、景笔下“ ,猿 鸟乱鸣; ,沉鳞竞跃”的画面,则传递出蓬勃的生命气息;而白居易眼中的 “ , ” 更是以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10 题。(共 5 分)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本诗炼字精妙,比如颔联中的“_”字表现出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 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又如颈联中的“_”字化静为动,将朗月投影在江水中的夜景写得浪 漫而富有动感。(2 分) 9.此诗是诗人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故乡的

9、情感 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分) 答: 10.本诗中“江入大荒流”一句描写了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景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 还有许多含 “江” “河” 的诗句, 请写出除本诗外, 你读过的一句: _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 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1.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将,每一将的绰号都极具辨识度,其中以反映人物才能的绰号 数量最多。请你从吴用、花荣、戴宗、张清、张顺五个人之中,任选一位 ,介绍他的绰号, 并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才能。(3分) 12.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请阅读以下三个选段,分 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10、(3分) 【选段一】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注:指泸定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 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 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 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 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 子 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 敌军也以机枪回报, 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 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段二】一个眼光明亮的少年,嘴上还没有长毛,他站起来宣布: “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白军到 甘肃的一个村子中来时,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给他吃的,没有

11、人要参加。但是红军来时,农民们组织 起来,成立委员会来帮助我们,青年人都志愿参军。我们红军就是人民,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选段三】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 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 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 就会感到鼓舞。 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 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 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 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 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 在少年 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

12、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 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四、多文本阅读(17 分) 苏轼一生漂泊,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他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 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 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 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的 时期。请阅读以下与苏轼相关的材料,完成 13-21 题。 【材料一】 总台央视记者总台央视记者田云华田云华、徐进徐进报道报道 。 故宫博物院举办以文物为载体, 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人格风范的展览,尚属首次。 展览共 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

13、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 他所身处的时代。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画” 。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通过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 苏轼本人的书法创作以及后世临仿苏书的作品, 展现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 第四单元 “人 间有味是清欢”通过表现苏轼生平逸事的书画作品,以及苏轼抒发性灵的小品文,展现苏轼 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 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苏轼的精神世界, 为大家勾 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苏轼的传世书法佳作, 还藏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 以及大量受 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珍品。 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 类别 涵盖书画、 碑帖、

14、 器物、 古籍善本等, 在藏品的整体数量、 质量和丰富性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13.请根据【材料一】中的新闻内容,在横线上为这则新闻补充导语。(2 分) 答: 14.请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 分) 答: 【材料二】 苏轼 45 岁这年,因“乌台诗狱”的诬陷被贬黄州。彼时的东坡先生,以戴罪之身担任 团练副使的八品小官,举目无亲,俸禄微薄,不得不亲自开荒种地,自耕自食;由于是犯官 身份,他没有资格住进官舍,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庙里,生活极其窘迫。相较于外在 物质的困顿, 精神的打击对于苏轼来说或许更加难以承受。 苏轼在写给李端叔的信中说: “得 罪以来,深自闭塞。平生

15、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亲友 杳无音讯,苏轼亲历着世态炎凉;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乳母也因病去 世,苏轼陷入了巨大的孤独之中。 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前后,阴雨连月不停,炉灶冰冷,芦苇潮湿,苏轼心中顿生悲 凉,于是提笔写下两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 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 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 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15.请根据你对【材

16、料二】的理解,选出对苏轼寒食帖的赏析有误 的一项(2 分) A.寒食帖是苏轼即时书写的诗稿,诗句平实近于白话。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尽管已是春意盎然的时令,但苏轼感到的却是凄风苦雨、肃杀萧瑟的凉秋,不难体会其 心中的悲凉。 B.写毫不矫情的诗句,苏轼自然也用毫不刻意、毫不做作的行书。如寒食帖中,“破 灶”用到毛笔笔根,字体硕大,尽显拙朴厚重的风貌;而“衔纸”全用笔锋,如刀刃切 割,尽显苏轼高昂激越的情绪。 C.苏轼的寒食帖是诗文、书法与心情达到契合的典范之作,因此被历代鉴赏家推崇备 至,认为它是一幅旷世神品。 16.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图中的寒食帖应该放在展览的哪个单元?请并说明理

17、由。 (2 分) 答: 【材料三】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18、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2 分) A.拉余同 饮 味同 嚼蜡 B.月色入户 门当户 对 C.上下一 白 一 叶知秋 D.是 日更定 是 非曲直 18.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照着庭院里的积水,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院中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 理解:作者眼中的月夜景色,用“空明”一词,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水中藻荇比 作竹柏影子,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

19、了藻荇交错的姿态。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翻译: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理解:作者因为在大雪接连下了多日,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的早晨,还能遇到和他一样 来湖心亭看西湖雪景的同道中人而感到惊喜。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就和他们道别了。 理解:作者“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 时,逢此人,却不得不饮。 19.白描是中国画的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饰与渲染烘托。同时, “白描” 也是一种文学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地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张岱在 湖心亭看雪中就采用了白描的方法描绘景物。你觉得甲、乙两

20、幅图画哪一幅更符合张岱 在文中所展现的西湖雪景呢?请写下你的选择,并说说原因。(2 分) 【甲】 【乙】 我选 【材料四】 文章之精,也易。精雕细刻,反复推敲就是了。难的是如行云流水,精巧而又不露斧凿 之痕。 这两篇短文都是作者的随手笔记, 并不是他们的戮力之作。 作者是成“景”在胸之后, 将景和情融在一起,于笔端自然地流泻出来而为文的。景不生造,情不做作。正如: 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正因为如此,才现其自然之美,也见其功夫之深。 20.阅读【材料四】,请从湖心亭看雪或记承天寺夜游中任选一处作为例子并进行 分析,补充文段中的空白,使整个材料的内容充实完整。(3 分) 答: 五、阅读泉

21、,完成 21-24 题。(10 分) 泉泉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电击折了。家里来信说:树是拦 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想那夜的风雨,是恶,是暴,还是方向不定,竟挟带了如此的雷电?可怜老槐无力抵御外界 的侵凌,却怎么忍受得了这重重的摧残和侮辱呢?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 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头,踢毽子,快活得很。与我 们同乐的便是那鸟儿了,一到天黑,漫空的黑点,陡然间就全落了进去,神妙

22、般的不见了。 我们觉得十分有趣,猜想它一定是鸟儿的家,它们惊惧那夜的黑暗,去获得家的安全,去享 受家的温暖了呢。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了,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 满枝满梢。【甲】这时,一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 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儿了。于是,它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这冬天的歌,喜欢得跑 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它们飞走了,我们就捡着那树下抖落的几片羽毛,幻想着也要 变一只鸟儿,去住在树上,去飞到树顶的上空,看那七斗星座,究竟是谁夜夜把勺儿放在那 里,又要舀些什么呢?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

23、, 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家里人很吃惊,又都脸色灰黑,勉强和我打着招呼,我立即就看 见那老槐了,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得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 声责问家里人,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 呢?!如今,我的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个刺 眼痛心的树桩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 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家里人都没有多少话说,悲痛封住了他们的嘴;【乙】我闷坐了一会儿,就踽 踽进屋去睡了。我无论如何不能睡得,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 桩上。

24、树桩筛筐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丙】那桩四 边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努力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 半寸了。我想起当年的夏夜,槐荫铺满院落,我们做孩子的手拉手围着树转的情景,不觉又 泪流满面。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 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 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你瞧, 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啊,真是一口泉呢!【丁】那 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 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

25、感谢他,世界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 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啊!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这么出 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 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那么的精 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得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 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 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 一 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26、 小儿见我高兴起来,他显得也快活了,从怀里掏出了一撮往日捡起的鸟的羽毛,万般 逗弄,问着我: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我肯定地说。 “鸟儿还会来吗?” “会的。” “那还会有雷电击吗?” “或许还会吧, ” 我看着小儿的眼睛, 鼓足了劲说,“但是, ! ”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在袅袅起动的风里,在万籁 沉沉的夜里,尽力地平静心绪,屏住呼吸,谛听着那从地下涌上来的,在泉里翻腾的,在空 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原文有删改) 21.阅读文章段,梳理并概括“我”与老槐树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将下面的表格补充 完整。(3 分) “我”与老槐树相关的经历 “我”的

27、感受 伤感 回忆老槐树曾经的故事 痛心 发现老槐树桩新生如泉 激动 2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语言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2 分) A.【甲】句连用比喻,将鸟儿比作老槐的树叶,又将作响的树叶比作鸣叫的音符,形象地 表现出满树的枝叶给冬日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B.【乙】句的“踽踽”一词反映出了“我”因老槐树之死而悲痛、无助的心情。 C.【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刻画出嫩枝快速而有力生长的姿态,语中透露出作者对 这一新生命的呵护与关爱。 D.【丁】句的词语使用很有特点,“白白的”“一圈儿一圈儿”等词强调了树桩与泉水的 形似,进一步呼应了标题。 23.当重新发现了“泉”后,“我”和小儿曾围绕它展开了

28、一段简单却意义深远的对话。请 联系上下文,将第 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填写完整。(2 分) 答: 24.全文花费大量笔墨在写老槐树,却以“泉”为题,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对文章标题 的理解。(3 分) 答: 六、作文(六、作文(4040 分)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游山玩水,在山光水色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怀。如果 你有机会选择一位古人一起旅行, 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又会带给你怎样不同的体验和收 获呢?请发挥想象,以“和 一起去旅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9、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 6008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答案初二语文期中测试答案 二、基础运用(12 分) 1. (1)C (2)D 2. 继腾讯体育等企业入驻后,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和极限运动公园也即将开放。 (评分标准:添加“全民畅读艺术书店”1 分,修改“准备即将”的重复 1 分) 3. (1)A (2)B 4. D 三、古诗阅读(共 15 分) (一)默写。(共 10 分) 5.山山唯落晖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

30、,完成 8-10 题。(共 5 分) 8.随 飞(每空1分,共2分。) 9.答案示例: 诗人在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想象故乡的水依依不舍地把游子的船送到万里之外, 含 蓄地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标准:共2分。写法1分,情感1分。) 10.答案示例: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河落日圆 江春入旧年 三、名著阅读(6分) 11.答案示例: 吴用的绰号是智多星。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吴用设下妙计,自己和晁盖等人装作枣 贩,又安排白胜扮作卖酒的, 利用天时、 地利及押运队内部的不和,做戏让杨志一伙人放下戒心喝下加 了蒙汗药的酒,顺利夺取了生辰纲,可见吴用的足智多谋。 (评分标准:共3分。绰号1

31、分;结合具体情节1分;指出情节中体现的才能1分。) 12.答案要点:1.红军具有为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的勇气和牺牲奉献的精神;2.红军受群众拥护,有坚 实的群众基础;3.红军为国家的希望而奋斗,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多文本阅读(17 分) 13.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评分标准:共2分,展览1分,地点1分) 14. 通过苏轼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以及后世画家根据苏轼诗文作品所创作的绘画作 品,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 (评分标准:共2分,“通过展现”的句式1分,内容1分) 15.B 16.应该放在第三单元,因为第三单元主要展出的是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苏轼本人的书

32、法创作以及后 世临仿苏书的作品,而图中的寒食帖就是苏轼的书法作品,所以应该放在第三单元。 (评分标准:共2分,选择正确1分,理由结合【材料一】内容1分) 17.B 18.C 19.图【甲】。图甲运用了白描的技法,线条简洁,不进行细节的刻画,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描写的空阔之景一致,所以选【甲】。 (评分标准:共2分,选择1分,结合白描手法分析图画特点1分) 20.答案示例: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绘了雪日西湖的寂寥与开阔,更显内心的孤独,作者笔下的景物正

33、是内心情 感的写照。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下庭院“如积水空明”,澄澈明亮,传递出苏轼与友人一起欣赏月下美景时的 欣喜,正是作者豁达胸怀的体现。 (评分标准:共3分。分析景物特点1分,分析情感1分,景物与情感的配合1分) 五、阅读泉,完成 21-24 题。(10 分) 21.听说老槐树被雷电击折;温暖;看到老槐树被劈成碎片; (评分标准:留恋、怀念、温馨等,言之成理即可) 22.A 23.泉水不会枯竭的,它永远会有树长上来,因为这泉水是活的! (评分标准:共 2 分。表明老槐树即便遭受雷击也不会真正死去,言之成理可得 1 分;点明 老槐树不会真正死去的原因,即泉水的象征意义,它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34、得 1 分) 24.以“泉”为题,是因为老槐树桩与泉在形状上相似,更因为老槐树的生命就像泉那样永 不枯竭,它们在精神上也相似,“泉”是老槐树灵魂和生命的象征。全文以“泉”为题,寓 意深刻,既暗含了文章主旨,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老槐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共 3 分。形状相似,给 1 分;精神相似,或灵魂和生命的象征,给 1 分;标题 的作用,任答一点,即可给 1 分) 六、六、作文(作文(4040 分)(略)分)(略)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 分) 说 明 书写(4 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 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 2 处以

35、下语 病。 赋分范围:36-30 分 以 33 分为基准 分上下浮动, 然 后加书写项的 得分。 4 分 书写工整, 标点 正确,错别字 2 个以下, 格式规 范。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 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 言比较通顺,有 3-4 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 分 以 27 分为基准 分上下浮动, 然 后加书写项的 得分。 3 分 书写工整, 标点 大体正确, 错别 字 3-4 个,格式 规范。 三 类 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 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 基本通顺,有 5-6 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 分 以 22 分为基准 分上下浮动, 然 后加书写项的 得分。 2 分 字迹不够清楚,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 5-7 个, 格式大体规范。 四 类 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 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 7 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 分 以 13 分为基准 分上下浮动, 然 后加书写项的 得分。 1-0 分 字迹潦草, 难以 辨认, 标点错误 很多,错别字 8 个以上, 格式不 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