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866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阳市南阳市 2020 年秋高年秋高一年级一年级上上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 分)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日要求。 ) 1公元前 704 年,第 1 7 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 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候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A.禅让制渐成风尚 B.世袭制开始确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消失殆尽 2 周代礼乐制度中, “礼”讲究差异, “乐”则讲究和同。 “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 父子之间显得“和合”, 增加凝聚力、

2、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日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 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 D.凝聚家族亲情 3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 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C世卿世禄制走向了衰落 D.人才流动促进社会转型 4有史学研究者指出:“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 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郡县制的推行 B.“大一统”的出现 C郡围制的实行 D.中央集权的完善 5流行语是一

3、个时代的标签,符合秦朝的一组为 A.诸候 井田制 甲骨文 青铜 B.皇帝 郡县制 车同轨 朝议 C刺史 察举制 五铢钱 丝绸 D.内阁 军机处 南书房 商帮 6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血缘 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7对比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到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废丞相加强君主专制 B.以分权形式实现集权 C官僚机构职能的变更 D.中央官吏数量的增加 8唐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本人也曾在洛

4、阳登端门,见新科进士 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材料从本质上说明科举制 A.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B.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 D.提高了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 9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 二十五;武帝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变化说明汉代 A.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10.“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 亦是我 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5、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材料中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通判监督制度 D.行省制度 II.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 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制度的消亡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重文轻武的影响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12.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A郡国并行 B.刺史 C-中(内)外朝 D推恩令 13.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 让三司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务, 自成独立的体系, 直接对皇帝负责。 宋朝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转移宰相的权力 B.提高三

6、司的地位 C.加强君主的权力 D.消除地方的割据 14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 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 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A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15.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 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 一变化反映出 A.内阁已经取

7、代六部 B.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C.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递选 D.军机大臣为临时差遣性质 17.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经过修饰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一切都是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 政治根植于雅典 A.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 B.小国寡民特色突显的政治土壤 C.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商品经济十分落后

8、的发展水平 18.伯利克里在著名的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 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直接民主 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 D.主权在民 19.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历史概念的正确解读,以下关于古希腊政治文明发展中若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 是 A.解负令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的法令 B.陪审法庭梭伦改革时期创立以受理公民投诉的最高法院 C.公民大会伯里克利时期创立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 D.五百人议事会伯里克利时期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20.有学者认为:“随着罗马国家不断地对外

9、扩张和商业发展,罗马人广泛与外人接触,生活日益复杂;为 了平息社会矛盾和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这就需要罗马国家部分的承认被征服地区民族的利益,于是万 民法便应运而生了”。以上材料说明万民法的产生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推动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 C.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D.动摇了公民法的历史地位 21.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罗马法”后进行知识整理得出的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早期成文法内容较多沿袭了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重要代表 C.所有的公民法和万民法都是成文法 D.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形成 22.有研究者指出:欧洲的一切民族长期以来,一直

10、尝试着去形成自己的一套立法;但是最终他们中大部 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因而他们吸收了罗马法。这一言论 A.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C.指出了罗马法得以不断地完善 D.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2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 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 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4.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

11、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 他意在说明英国 A.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较晚 B.民主政体的确立缓慢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 25.观察下边的英国政治运行图。由如图可知,英国 A.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B.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 C.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D.国家实权由上议院掌控 26.1 83 1 年 3 月,英国首相格雷向议会下院提出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方案, 遭到下院否决。格雷解散下院, 之后新下院通过了方案。1 0 月间,方案提交上院时又被否决,格雷提出辞职。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国王 被迫挽留格雷并劝说上院通过了方案。这一方案的通过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 B.反映出

12、责任内阁制遭受破坏 C.体现出民众主导了政治变革 D.表明首相的立法权显著增强 27.17811783 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 1 000 万美元,部分州 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 200 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一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28.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 终止。这反映出美国 A.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 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29.法国 1875

13、 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但随即又规定,总统的命 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总统的科学决策 B.彰显法国的民主运作 C.防止法国的君主复辟 D.消除农民的保皇思想 30.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帝国拥有军事、外交以及海关、银行等方面的立法权,同时还 拥有征税的权力,各个邦国可以自行管理各自的教育、卫生并且独立的行政。由此可知德意志帝国实行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3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下列有关英、美、德、法四国代议制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下院议员由国王任命 B.美

14、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C.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 D.法国 1 875 年宪法规定参议院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32.1 841 年 1 2 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他 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这一看法 A.揭示了战争的根源 B.渲染了冲突的必然性 C.忽视中西文化差异 D.掩饰了战争的侵略性 33.据统计,1858 年,浙江人口约 3 127 万,但至 1 865 年,浙江人口减至 1497 万,“昔时温饱之家,大 半成为饿殍”,号称“天堂”的杭州,居民由 80 余万减至数万

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B.国内局势的动荡 C.列强持续侵扰沿海地区 D.洋务运动的失败 34.某次战争结束之际, 泰晤士报驻巴黎通讯员称:“清国现今已完全颓废老朽因而今日乃是结束 处理清国最恰当之好时机,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这场战争的影响是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清廷受到外国军队严密监控 3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 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

16、国政策 B.便利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6.有学者认为, “义和团运动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黄金时代和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 的时代。”该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步伐 B.扶清灭洋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C.在世界反侵略史具有重要意义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37.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 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 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

17、”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8.晚清时期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造成中国进入“沉沦”谷底 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9.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区分了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 B.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 C.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 D.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40.民国初年曾有记者深入农村,“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 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

18、这说明 A.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B.封建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C.农民阶级反对实行代议制 D.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 第第 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40 分)分) 二、非选择题(41 题 1 4 分、42 题 12 分、43 题 14 分,共计 40 分 1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4 分) 材料一元朔五年, 武帝今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 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 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 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今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 38 处,铁官

19、48 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民族一部族一宗族一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 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 形成了“生。 法者,君也; 守法者, 臣也; 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7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7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一 罗马

20、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 之一就是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 十二铜表法正是平民反对贵族统治取得 的一个胜利成果。 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 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也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 要影响。 摘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王在法下”是英国法治传统与生俱来的属性之一。 了解英国宪政的法治传统不得不提到几部法 律文献,1215 年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封建王权的文件。1689权利法案是以法律形式限 制

21、国王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1701王位继承 法则进一步限制王位的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权力,使得权力中心进一步偏向议会,并明确宣告司法独立 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宪政道路进一步扫清障碍。 整理自唐铭遥浅析英国宪政传统 、孙晔早期英国司法独立过程初探 材料三 1787 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在文明世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似乎都未曾见证过这两部法典所带来的那种 奇特气象:它们创生于民族成长的开端之处,却又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了随后民族法律的发展,进而又影响 到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22、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 1 787 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概括十二铜表法与习惯法的历史联系。 (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至 18 世纪初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原则。 (4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阐述 1 787 年宪法给“新大陆”带来的重要意义。 (4 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构建了“三民主义”的宪政理论,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华民国的 国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从根本大法的角度, 对“人民参

23、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作了 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 摘编自郭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研究 材料二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 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四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 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表现。 (8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6 分) 202

24、0 年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年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CABAB 6-10.CBCAD 11-15.BCCBD 16-20.CBDBC 21-25.CDADB 26-30.ABDCD 31-35.CDBAB 36-40.DDACD 41. (1)措施:实行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或设盐铁官,归中央管理) 。 (4 分)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君主专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 分) (2)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4 分,任 2 点) 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5、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 响社会的良性发展。(3 分) 42. (1)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要求制定成文法律。(2 分) 联系: 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2 分) (2)原则: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4 分) (3)意义:这部宪法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 产阶级民主;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43. (1)表现:是国家根本大法,建立宪政理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 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人民主权理念。(8 分,任 4 点) (2)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