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174 上传时间:2020-11-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20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4)光现象)光现象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小题) 1 (2020玄武区模拟)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小华沿与镜面平行的直线从 A 走到 D, 从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 AD 直线所作垂线的交点分别为 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只有行走到 BC 段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 B小华在 AB 段或 CD 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自己的像 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此过程中,小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变化的 2 (2020玄武区模拟)小明在玄武湖

2、游览时看到的景象如图所示,其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影落在人行道上 B围墙上圆形的光斑 C湖水中的“倒影” D湖中的鱼变“浅”了 3 (2019溧水区二模)如图的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游戏的“手影” C雨后的“彩虹” D铅笔的“折断” 4 (2020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手影游戏 C小孔成的像 D海市蜃楼 5 (2020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水中折筷 C小孔成像 D雨后彩虹 6 (2020秦淮区一模)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湖

3、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 B物体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 ,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7 (2019玄武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质子 C “栀子花开满城香” ,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梳头时能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这属于静电现象 8 (2019玄武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手影游戏 B天空彩虹 C“断笔”现象 D光纤传输信号 9 (2019鼓楼区一模)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 “镜中人”变得

4、越来越大 B光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D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0 (2019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 、留下美 好记忆照片的“摄影” 、投影仪射到屏幕上的“投影” 、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 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小孔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小题) 11 (2020南京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 由可以绕 ON 转折的 E、F 两部分组成

5、。 (1)由图甲可知FONEON40,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 何不妥之处? 。 (2)如图乙将纸板 NOF 向后折,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 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 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 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12 (2020鼓楼区校级二模)同学们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2)图乙中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了,是因为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3)图丙中,用两手指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

6、压力 平衡力(选填“是” 或“不是” ) 。 (4) 将一些细铜丝绕在铅笔下端, 如图丁所示。 将它分别置于 A、 B 两杯液体中, 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 A 杯液体的密度 B 杯液体的密度(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 13 (2020南京二模)在河边散步的小明(C 点)发现,水中的鱼游到了“路灯罩”里,小明看到水中的灯 是因为光由 点射向水面(选填“A” 、 “B”或“C” ,下同) ,再射向 点形成的;看到水中 的鱼是光由 射向 而形成的(填介质名称) 。 14 (2020高淳区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5cm,则蜡烛 B 距玻璃 板 c

7、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 B 处放一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 )承 接到像;若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 。 15 (2020鼓楼区二模)玄武湖公园内,水面碧波荡漾,两岸滩地草木茵茵,令游人流连忘返。 (1)水上公园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 较大。 (2)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河岸是 的。 (3)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 。 (4) “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 ,这是光的 现象所致。 16 (2019玄武区一模)阳春三月的南京,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温暖,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 效应;梅花山上花开绚烂、 “暗香”浮

8、动,说明花中芳香油分子在 ;游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 朋友圈互动,如图所示。手机能发送信息依靠 ,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7 (2019秦淮区一模)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花朵金光闪闪是因为 (选填“反射” 或“折射” )黄色光。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 10m,合 nm。 18 (2018高淳区二模)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是 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若将 F 板沿 ON 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 则在 F 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

9、线和法线 (选 填“在”或 “不在” ) 同一平面内; 如果将光线沿着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 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 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19 (2018南京二模)小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 变” ) ,若他站在感应门前 1m 处,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离他 m当他站在感应区时门会自动平移 打开,这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位置随着门的移动将 (选填“不变”或“改变” ) 。 20 (2018秦淮区二模)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 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

10、面镜,反射角是 当 镜面绕入射点转过 15,则反射光线转过 。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4 小题)小题) 21 (2020玄武区二模)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请在图乙中法线两侧画出能正确说明产生 这一现象原因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折射光线。 22 (2019南京二模)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 一束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 30夹角,要使这束太阳光竖直射向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确切位置。 23 (2020鼓楼区一模)如图所示,在 E 处的人眼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 A 点。现在向碗里缓 慢加水,当水面到达 C 处虚线位置时,人眼在 E 处能看到硬币的右边缘 B 点。请作一条

11、光线表示能看到 B 点的原理(作图时画出法线) 。 24 (2019溧水区一模)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AB是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 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四实验探究题(共四实验探究题(共 8 小题)小题) 25 (2020秦淮区二模)利用如图 1 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 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不 点燃” )的蜡烛 B 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

12、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3)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 无论如何移动, 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如图 2 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 a 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 2 乙所示的 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 A硬币成像在 a 处 B硬币成像在 b 处 C硬币成像在 c 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5)小强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 3 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 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等于 ;若将入射光线 远离法线,则

13、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 )镜面;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 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反射光线。 26 (2019溧水区二模)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 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 O 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 (2)图中反射角是 度。 (3)以 ON 为轴旋转纸板 B,观察纸板 B 上能否出现反射光,设计意图是 。 (4)如果光线沿着 F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

14、的反射现象中,光 路是 。 27 (2019南京一模)小刚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1)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 ;手指放 在蜡烛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 。 (2)实验中,在确定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蜡 烛 A 一侧”或“蜡烛 B 一侧” )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的倒立的、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投影仪” 、 “照相机”或 “

15、放大镜” ) ;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 C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 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蜡烛放到 C 点 (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 大。 (4)图丙是小刚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他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 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 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 凸透镜。 28 (2018玄武区二模) (1)图甲中反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 离”或“靠拢” )法线;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 NOF 向后折,在纸板 NO

16、F 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 (3)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了“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他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 。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50 50 29 (2018建邺区模拟)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棋子 A 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特点,其中 A、B 为两个相 同的棋子。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性(填物理属性) 。 (2)为了确定棋子 A 的像 A的位置,应将棋子 A 放在镜前,移动 ,直到观察到 完全 重合。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性质,将一块不透明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前后的 1、2、3 位置,

17、如图乙所示, 当挡板位置位于 (填位置序号)时,人眼能看到像 A。 30 (2019溧水区一模)小明利用铅笔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将铅笔斜放在注水的碗中,看到铅笔发生了弯折,这一现象说明了光从水斜射入空气 发生了 现象。 (3)如图丙所示,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相同的圆柱形铅笔,用橡皮筋 可以轻易拉动书,书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丁所示,将一些细铜丝绕在铅笔下端,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将此密度计先后放入水和某液 体中,浸入部分长度之比为 4:5,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细铜丝体积

18、忽略不计) 。 31 (2019南京一模)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一所示) ,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 次增加 0.2) ,当入射角增大到 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如图二所示) ,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 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 (2)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填“会”或“不会” )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三所示) ,请在图中 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32 (2018南京一模)小明

19、利用铅笔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铅笔斜放在注水的碗中,看到铅笔发生了弯折,这一现象说明了光从水斜射入空气 发生了 现象; (2)如图乙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3)如图丙所示,两只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静止时,铅笔对左、右手指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左 p右; (4)如图丁所示,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相同的圆柱形铅笔,用橡皮筋 可以轻易拉动书,这说明 代替滑动可以减小物体间的摩擦,书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 。 五解答题(共五解答题(共 2 小题)小题) 33 (2019鼓楼区二模)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

20、、纸板、激光器和几 种不用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应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 O 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测量 ON 两侧的i 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 结论是 。 (4)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 (5)若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 ,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 EO 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 O 点,此时与图甲情

21、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有 。 A法线方向 B反射光线方向 C入射角度数 D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 34 (2019玄武区二模)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小题) 1 【答案】A 【解答】解: A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要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则他“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一定要进入他的眼睛; 由图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可知,他在 AB 段或 CD 段行走时,反射光线会在法线的另一侧,即平面镜反射 的光线不会进入他的眼睛,则他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即能成像但无法观察到) ;而他在 BC 段

22、 行走时,他“发出”的光线(实际是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进入他的眼睛,则他能 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故 A 正确;B 错误。 C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不变的,则小 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不变的,故 CD 错误。 故选:A。 2 【答案】D 【解答】解:A、树影落在人行道上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不合题意; B、围墙上圆形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不合题意; C、湖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C 不合题意; D、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

23、折。我们看到的 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3 【答案】B 【解答】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 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 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 D 错误。 故选:B。 4 【答案】D 【解答】解: A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合题意; BC、手影游戏和小孔

24、成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C 不合题意; D 海市蜃楼是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C 【解答】 解: 手影是手挡住了光源射出的光, 在手的后面出现一片较暗的区域,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水中折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答案】C 【解答】解: 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即人眼逆着

25、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 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 A 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 B 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 C 正确;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故 D 错误。 故选:C。 7 【答案】D 【解答】解:A、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故 A 错误; B、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是质子,故 B 错误; C、 “栀子花开满城香” ,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26、C 错误; D、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静电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D。 8 【答案】A 【解答】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水中的“断笔”现象是由于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D、光纤传输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 D 错误; 故选:A。 9 【答案】D 【解答】解: 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时,平面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 A 错误。 B、

2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B 错误; C、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像,故 C 错误; D、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 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即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D。 10 【答案】B 【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 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 A 错误; 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故 B 正确; 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

28、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 C 错 误; D、 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 D 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小题) 1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因为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 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反射光线 没有随纸板转动,仍在原位置,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由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

29、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 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 (1)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2)不能; 同一平面; (3)可逆的。 1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由图知: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0.1cm,铅笔左侧与 0 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0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 度为 3.00cm; (2)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3)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两手指的压力,两手指的压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 (4)因为铅笔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铅笔的

30、重力,所以两种液体内铅笔受浮力相等;由图可看 出 A 中排开水的体积比 B 中的大, 则由 F浮液gV排得 A 杯液体的密度比 B 杯密度小。 故答案为: (1)3.00; (2)水;空气; (3)不是; (4)小于。 1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小明看到水中的灯是路灯通过水面形成的虚像;路灯从 A 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后进 入小明的眼睛 C 点,人眼逆着光线看去,就看到了路灯的像; 看到水中的鱼是变浅的虚像,是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折射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A;C;水;空气。 1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5c

31、m,蜡烛 A 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5cm,则蜡烛 B 与 玻璃板相距 5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2)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若在蜡烛 B 处放一光屏,不 能承接到像; (3)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是大小相等的,所以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则蜡烛 A 在玻 璃板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5;不能;不变。 15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水上公园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 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对周围气 温起到很好

32、的调节作用能; (2)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河岸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 (3)闻到阵阵花香,说明花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 ,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 现象。 故答案为: (1)比热容; (2)运动; (3)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折射。 1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温暖,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 “暗香”浮动,说明 花中芳香油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手机能发送信息依靠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108m/s。 故答案为:热;做永不停息的无规

33、则运动;电磁波;3108。 17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 们看到花朵金光闪闪是因为黄花反射黄色光; 根据 1nm10 9m 得 1010m0.1nm。 故答案为:反射;0.1。 18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解: (1) 实验时从硬纸板前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是由于硬纸板表面凹凸不平, 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若将 F 板沿 ON 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 F 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 E 板不在同一平 面内,所以在 F 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

34、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 在同一平面内。 (3)由让光线沿着 OB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 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漫;不能;在;可逆。 1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小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感应门相当于平面镜,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将不变, 若他站在感应门前 1m 处,像离感应门也 1m,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离他:1m+1m2m, 当他站在感应区时门会自动平移打开,根据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这时他在玻璃门中 的像位置随着门的移动将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2;

35、不变。 2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它不能表示光的亮 度、色彩等性质。 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所以入射角为 0 度,反射角也 是 0 度;当镜面转过 15时,可以确定此时的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 15,入射角为 15,由于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 15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30由于入射光线的方 向不变,所以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30。 故答案为:方向;颜色;0;30。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4 小题)小题) 2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36、: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 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进入人眼,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 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2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解: 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 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 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法线的垂线即可画出平 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23 【答案】 【解答】解: 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 C 处虚线位置时,人眼在 E 处能看

37、到硬币的右边缘 B 点,作图方法为:水 面与 AE 交于 O 点(O 为入射点) ,过 O 点作法线,连接 BO 即为入射光线,则 OE 为折射光线,如图所 示: 2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 AA,BB,作这两条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 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四实验探究题(共 8 小题)小题) 25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2)不点燃; (3)虚; (4)A; (5)30;靠近;不能。 【解答】解: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

38、 烛 B,当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重合时,蜡烛 B 的位置便是蜡烛 A 的像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 B,直到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 A 的像与蜡烛 A 大小相等,故这样操作的目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这种确定 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 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 A 的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 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 A。 (5

39、)图甲中 ON 是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 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镜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反 射光线也远离法线,靠近镜面;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在右侧 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故答案为: (1)确定像的位置; (2)不点燃; (3)虚; (4)A; (5)30;靠近;不能。 2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为了能够在纸板上显示光路,实验应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C 正确; (2)光的反射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图中反射角的度数与入射角相

40、同,为 40 度; (3)以 ON 为轴旋转纸板 B,观察纸板 B 上能否出现反射光,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4)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F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OE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 (1)C; (2)40; (3)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可逆的。 27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使用透明玻璃板是采用其透明的物理属性,使眼睛在蜡烛 A 一侧能看到物体 A 的像,同时还能看 到代替物体 A

41、 的另一个物体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手指放在虚像蜡烛 B 位置不会烧伤手指,手指放在蜡烛 A 处,蜡烛 A 处是烛焰,温度比较高,会烧伤手 指。 (2)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 A 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3)如图可知,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C 点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物体距离凸透 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所以若把蜡烛放到 B 点左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4)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 散一些,使

42、像呈在视网膜上。当去掉凹透镜,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像清晰,需减小像距;因此应将 光屏靠近透镜。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2)蜡烛 A 一侧; (3)缩小;照相机;左; (4)靠近。 28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知 OE 是入射光线,则 OF 是反射光线。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EON904446;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离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大,所以入 射角变大,此时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2)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 纸板 NOF 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

43、线; (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 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 (1)46;偏离; (2)不能; (3)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再做两次实验。 2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 A 的蜡烛 B,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这是利用了玻璃板的透光性;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棋子 A 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相同的棋子 B 放在玻 璃板后移动,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 A 的像的位置时,直到从玻璃板前任一位置看上 去都棋子 B 与棋子 A

44、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由图可知,A即为棋子 A 在平面镜中的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只要能到达平面镜,就能在平 面镜中成像,而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是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不影响进入人眼的光线射,由此 可见,当挡板位置位于 1 位置时,人眼不能看到像 A,不管挡板放在 2 位置还是 3 位置,人眼仍然都 可以看到像 A。 故答案为: (1)透光; (2)棋子 B; B 与 A 的像 A; (3)2、3。 3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铅笔的长度是 8.50cm; (2)将铅笔斜放在注水的碗中,铅笔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后发生

45、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我们会发现 铅笔向上弯折,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 (3)用橡皮筋可以轻易拉动书,书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设浸入水中的长度为 4h,浸入液体的长度为 5h,横截面积为 s,根据两次都漂浮,铅笔的重力等 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水gV排水液gV排液, 水gs4h液gs5h, 液= 4 5 水= 4 5 1.0103kg/m30.8103kg/m3。 故答案为: (1)8.50; (2)折射; (3)运动状态; (4)0.8103。 3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解:(1) 由题意可以知道, 当入射角为 41.8时, 折射光线消失了, 所以玻

46、璃的临界角为 41.8, (2)光只有从水或玻璃射向空气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不 可能完全消失; (3)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因是垂直照射,所以方向不变;当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其入射角为 45大于临界角,故其发生全反射,其大致路径如下图: 故答案为: (1)41.8; (2)不会; (3)见上图。 3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将铅笔斜放在注水的碗中,铅笔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后发生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我们会发现铅笔向上弯折,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 (2)由图乙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铅笔的长度是 8.50cm; (3)铅

47、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 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铅笔对手的压力也相等,由图可知,右手指的 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压强公式 p= 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 p 左p右。 (4) 书和桌面间垫几只圆柱形的铅笔, 用橡皮筋可以轻易拉动书, 说明书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故结论为: 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书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 (1)折射; (2)8.50; (3); (4)滚动;运动状态。 五解答题(共五解答题(共 2 小题)小题) 33 【答案】见试题解答

48、内容 【解答】解: (1)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 (2)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该采取的操作是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即选项 C 的 说法符合题意。 (3)分析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避免偶然性,使 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5)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 EO 方向入射 到平面镜的 O 点,但与原来相比,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法线方向不变(垂直于镜面) ,由于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则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而入射角 度数改变、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都不改变,故选 BC。 故答案为: (1)量角器; (2)C; (3)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得到普遍规律; (5)BC。 3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