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505 上传时间:2020-11-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0_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试卷第 1 页,总 19 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选编 1细心的小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自己在不同路灯下的影子长短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猜想小华同学的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_ (2)现用一个光源高度可调的台灯模拟“路灯”,用立起来的铅笔模拟“人”,如下图所示,请设计实 验验证其中一个你的猜想。 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_。 实验步骤:_。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试卷第 2 页,总 19 页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 过斜

2、面上半段路程 2 s和全程路程 1 s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_; (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 v_cm/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90cms 1 3st 1 v 2 m=45cs 2 2st 2 v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新等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应选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代 替平面镜,其好处是便于确定像的_。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 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 B放

3、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 侧观察,直至 B与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像与物的大小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小新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 B 所在的位置,在玻璃板 B 侧位置观 察白卡片上是否有 A的像;结果,白卡片上_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有”或“没有”) 。这说明平面 镜所成的像为_像。 试卷第 3 页,总 19 页 (4)小新在实验过程中,让物体 A 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水平_移动(选填“向 右”或“向左”) 。 (5)小丽在实验中发现 B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 4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4、(1)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 到 蜡烛 B 跟蜡烛 A 的像重合,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 屏, 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 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像(选填“虚” 或“实”) (3)小勇用薄玻璃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发现,放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 B 时,始终不能使蜡烛 B 与 已点燃的蜡烛 A 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

5、(2)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 (3)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已经沸腾的是_图。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 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卷第 4 页,总 19 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沸腾后温度_。 7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为节约

6、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_。 (2)当水温上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记录。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图。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 点是_,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试卷第 5 页,总 19 页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7、 65 75 温度/ 98 70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左右。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形成的 8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 述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假如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 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小明用两个 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 9小天在“探究水

8、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 (1)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甲中的_图。 (2)图乙是小明三次观察温度计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填“1”“2”或“3”)。 (3)由下表可知,本次实验选用的温度计是_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试卷第 6 页,总 19 页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4)小明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 度计示数保持_,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 (5)实验过程中,小天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得出结论:水的沸点为_,由数据可知,烧杯内 大气压_(填“大于

9、”“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1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 升高较_(快/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变化;并每隔 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 乙可读出第 1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冰是_(晶体/非晶体) ,它的熔

10、点是_。 时间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温度 -8 16 -2 0 0 0 0 0 0 0 试卷第 7 页,总 19 页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4)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将_。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 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是为了方便确定_,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 (选 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 (2)实验时,将蜡烛 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 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 它与 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_处观察(选填“a”、“b”、“c”或“d

11、”) ,为确定像的 虚实,需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 像; (3)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的像应是如图丙中 的_;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他的像_(选填“向上平移”、“不移动”或“向下平移”) ; 此时另一同学站在玻璃板后,小军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4)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 45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 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 将看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的像_(填选项字母)运动;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5)移动

12、蜡烛 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 1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试卷第 8 页,总 19 页 (1)实验时应选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 实验过程中, 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来确定像的位置。 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 B 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_(选填 “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 A 的像。 13 (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爱思考的小梅提 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

13、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 ; 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 择图乙中的_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标出光斑的位置。 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 经分析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14 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 小车一辆、 秒表一块、 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 试卷第 9 页,总 19 页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

14、斜面的坡度_(选填“较大”或“较小”) ; (3)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 ; (4)经测量, 1 0.9 ms , 2 0.4 ms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 车在 3 s上的平均速度是_m/s。 15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光学实验 (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 (2) 利用如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a)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

15、都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 (b)如图丙是小王某次测量蜡烛 A 到平面镜的距离 L 为_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 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 如图丁所示, 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 (选填“”或“”) 处。 (3)如图戊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 得到淸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_移动到 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选 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 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

16、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试卷第 10 页,总 19 页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此实验应在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 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 代表平面镜。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 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说明平面镜成像时,_; (2)小明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u(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7、 v(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 (3)小明将蜡烛 A 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 A的像将逐渐向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的方向移动;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明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该蜡烛所在位置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填 “实”或“虚”)像; (5)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 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填序号) 。 试卷第 11 页,总 19 页 A2cm B1cm C0.5cm D0cm

18、 17小静同学做有关水沸腾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根据下表数据。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种类 酒精 水银 沸点 78 357 (2)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 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 此时水的内能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这 是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_,水的沸点_。 18某实验小组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因此,他们动 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选择器材时, 小明提出, 不要使用量程为

19、-2到 102的温度计, 要使用量程为-20到 102的温度计, 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 他们探究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如下: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试卷第 12 页,总 19 页 (2)分析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 21%时,凝固点最低,这样判断_(填“准确”或“不准确”) ,理 由是_; (4)你认为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 19探究声音的产生的

2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 出:发声的物体在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 (3)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声音的_和 _的关系。 20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 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试卷第 13 页,总 19 页 (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 (用公式表示) (2)图中

21、AB 段的距离 sAB=40.0cm,测得时间 tAB=2.6s,tAC=3.8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_AC段的平 均速度 vAC(选填“”“”或“=”) , 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 (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3)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_。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选填“同一位置”、“不同位置”)由静 止开始下滑,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 (5)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华将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

22、车到达 C点经过的时间, 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 2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如下: (1)将平面镜 M 水平放置, 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硬纸板由 E、 F两部分组成, 且可沿接缝 ON折叠,如图所示。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 O点,观察光路,其中,“O”点叫 做_,“”叫_。并从硬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

23、光 线 OB_(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 ON; (3)以法线 ON为轴,将硬纸板的 F 面向后旋转,这时在 F面上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 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试卷第 14 页,总 19 页 (4)如果纸板没有与镜面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 AO 入射时,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 上看到反射光; 如果让光线逆着 OB的方向射向镜面, 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 这表明: _。 2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 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

24、1)实验所提供的温度计有两种,分別是:“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在选择器 材时,小明提出应选择量程为“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 装水都是 200ml,小明加了 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 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 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敫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的 浓度 (%)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1.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

25、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 (3)你认为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 A冰 B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系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 23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阳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图甲所示) ,并完成下面的实验: 试卷第 15 页,总 19 页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EON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点, 经平面镜反射, 在纸板 NOF 上能看到反射光 (图甲) ; 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图乙) ,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

26、线和法线_。 24实验测得 1kg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_ (填“晶体”或“非晶体”) , 若不考虑蒸发的影响, 则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若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 c1=3.6 103J/(kg),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 c2=_J/(kg);若规定 “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为同温度的液体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则该物质 的熔化热是_(注意带上单位) 。 25 周末晚上, 小方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流行音乐, 忽然停电了, 他

27、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 过了一会儿,来电后流行音乐又响了起来。小方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 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流行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 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这里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 试卷第 16 页,总 19 页 _; (4)请你再各举出一个生活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传递信息_,传

28、递能量 _。 2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设计实验并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 行实验。 (1)进行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_; (2)小明点燃酒精灯对水加热。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发现如图乙所示三种现象,三种现象发生的 时间顺序是_; (3)加热过程中,同学们每隔 1min 在表格中记录一次加热时间和温度。其中小明组和小军组的实验数据 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明组 水的温度/ 20 30 40 50 65 70 80 90 98 98 98 小军组 水的温度/ 20 35 50 65

29、 80 95 99 99 99 99 99 小军发现小明组有一个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错误的数据是_; 小明认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事实, 不会有错误。 于是小军说出了他的判断依据是_; (4)小军组认为用图象来分析实验数据更有利于总结和发现规律,于是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并绘制图象 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在沸腾时,_; 试卷第 17 页,总 19 页 (5)小明又对比了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他们把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于是对实验过程进行评 估与反思:实验过程中他们使用了相同的装置,用火焰大小基本相同的酒精灯对水加热至沸腾,火焰基本 上不影响实验结果。于是,他找

30、出了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不相同的真正原因是_。 27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 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2 mm)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2 mm) A

31、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1)小华选用了 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 A、D、F 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选填“能”或“不能”) ;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 J,请写

32、 出它的长度为_cm和横截面积_ 2 mm;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 试卷第 18 页,总 19 页 2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 是一块_(填序号) A平面镜 B较薄平板玻璃 C较厚平板玻璃 (2)实验时,点亮蜡烛 A,移动 M后面没有点亮的同样的蜡烛 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 B好像被点亮似的。当蜡烛 A 慢慢靠近 M 时,则应将 B_(选填“靠近”或“远离”)M,像的 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蜡烛 B与 A的像重合后进行下列操作,说法错误的是(_) A将蜡烛 A和 B 以相

33、同的速度同时沿垂直于 OO 的方向靠近 M,B仍能与 A的像重合 B将 M上端绕轴 OO 转动一定角度,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蜡烛 B,B 与 A的像将无法重合 C如果只将 M 沿轴 OO 平移,仍能看到蜡烛 B 与 A的像重合 D如果在 M和蜡烛 B之间放一块木板,仍能看到蜡烛 B与 A的像重合 29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100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 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应选用颗粒_ (较大/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由图像可知: 冰属于_ (晶体/非

34、晶体), 试卷第 19 页,总 19 页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 (3)图乙中第 10min 时,物质处于_态。 30小华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实验过程如下: (1)他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要保持钢尺的_相同,运用的研究方 法是_法。 (2)他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_,音调越来越_。 (3)他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也被弹起,由此可以证明声音是 由物体_产生的。 31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 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

35、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 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 数据画成了图象,如图(甲) 。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第 18 分钟盐水为_态。 (2)凝固点为_,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因为加入盐后,水凝固点变_了。 (选填“高”或 “低”) (3)如图(乙)所示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 中的冰会_。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第 1 页,总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路灯的高度、 人到路灯的距离 刻度尺 把台灯调到某一高度, 把铅笔放在离台灯前某一

36、位置, 用刻度尺记录影子的长度;保持铅笔到台灯的位置不变,多次调节台灯的高度,分别用刻度尺记录影子 的长度;比较影子的长度,得出结论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可知,人与路灯的距离一定时,路灯的高度越高,影子的长度越小;当路灯的高度一定时,人 与路灯之间的距离越大,影子越长。故小华同学的影子长度与路灯的高度、人到路灯的距离有关; (2)2可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验证影子的长度与路灯高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影子的长度,因此需要用到的测 量工具是刻度尺; 3完成本实验,保持台灯及铅笔的位置不变,改变台灯的高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铅笔在台灯不 同高度下的影子长度,比较影子的长度,得出结论即

37、可。 2刻度尺 时间 甲 22.5 变速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 动时间。 3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 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 正确的是图甲。 (2)4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第 2 页,总 18 页 v2= 2 2 45cm 2s s t =22.5cm/s 5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v1= 1 1 90cm 3s s t =30cm/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 s3=

38、90cm-45cm=45cm 下半程的时间 t3=3s-2s=1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3= 3 3 45cm 1s s t =45cm/s 由于 v3v2 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3较薄 位置 相等 没有 虚 向左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 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 答案第 3 页,总 18 页 (2)3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

39、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 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45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若移去蜡烛B,并 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白卡片,则白卡片没有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6由图知,物体A水平向右移动,相当于靠近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也应该靠近平面 镜,所以镜中的像会水平向左移动; (5)7小丽在实验中发现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这样像与物体不在 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无法重合。 4确定像的位置 相等 不能 虚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透明的玻璃板,除了

40、能够成像,还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完全相同,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B 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说 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不能观察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虚像; (3)5由于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当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像、物、桌面不在一个平面上,会偏高 或偏低,所以怎么移动 B 蜡烛都不可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即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b A 【解析】 【详解】 (1)1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中温度计

41、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2)2a、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错误; 答案第 4 页,总 18 页 b、符合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并且手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读数错误; (3)3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 A 是沸腾时的情景。B 中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 B 是沸腾前的情景。 6自上而下 98 保持不变 【解析】 【详解】 (1)1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 (2)23由表格数据可知, 水温达到 98

42、后保持不变, 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 98, 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7减小水的质量 98 A 98 低于 22 水蒸气液化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 可以减小水的质量; 或者盖上盖子;或者提高水的初温。 (2)2由图甲可知,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 10,每一个 小格代表 1,示数是 98。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现象 A 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 45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不变,所以此时水

43、的沸点是 98;液体 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00,故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6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 当水的温度为 22时, 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可以判断环境的温度是 22。 (4)7水沸腾时,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主要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答案第 5 页,总 18 页 8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液体可以传声 【解析】 【详解】 (1)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2若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没有传声的介质,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2)3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

44、 仍可以听到铃声, 这说明了水能够传播声音,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可以传声。 9b 2 水银 变大 不变 吸热 98 小于 【解析】 【详解】 (1) 1沸腾前水中气泡图像是越来越小的,因为此时水上、下温度不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遇冷液化, 因此是b图像; (2)2温度计读数的时候,应该是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平视的,因此位置 2 是正确的; (3)3由图乙可知,此时温度已经大于 90 , 酒精的沸点 78,低于水的沸点,不能作为测量水沸腾 时的测温物质,应该选用沸点为 357的水银温度计; (4) 4水沸腾是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的有水蒸气进入,并且离水面越近水对气 泡的压强越小,所以气泡不断变大; 56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5)7由表中可知,4min后温度保持不变了,此时对应温度为98 ,所以水的沸点为98; 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液体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此时为98小于 100,因此此时气压小于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