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499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两校高一上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南京市江苏南京市两校两校高一十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高一十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 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 的体会和了解。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 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

2、通朗诵对作品 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 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 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 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 大的不同,其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 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 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个 形体就是一个音节

3、,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 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为五言诗, 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 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 的吟诵重要?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 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 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 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

4、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 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 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 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 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 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 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

5、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 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需 要认真对待, 又不能急功近利。 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 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反而适得其反。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吟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 B. 吟诵是一种律动, 它先于文字。 诗人需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 节奏、 韵律非常熟悉。 只有

6、熟于吟诵后,诗人的诗才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的。 C. 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 稳定;当时代、语音等条件变化了,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 D. 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声 音的高低快慢。但是据其变化,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头两段首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 的概念、目的、前提做了具体的论述。 B. 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 关系以及

7、吟诵对于诗歌创作的作用。 C. 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作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 的感受,吟诵的传承不可急功近利。 D. 文章围绕“吟诵”,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 开论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利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和感应,从而使 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 B. 中国吟诵最初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是 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音节,中国吟

8、诵也是如此。 C. 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需要根据个人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 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出来。 D. 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 去继承和发扬,这一工作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 据人民日报11 月 12 日报道,“双 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无 论是“买买买”引发的抢单,还是“停不下来”的快递小哥, 都让“消费”这个词显得如

9、此动人 心魄。到今年,“双 11”刚好走过 10 年,从一家电商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消费节日,也为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 与现在动辄千亿级的成交额相比,很少有人会想到,2009 年“双 11”的成交额只有 5000 多万元。10 年来,“双 11”成交额的高歌猛进,反映出消费拉动力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不 断崛起。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从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8%,比去年同 期提高了 14 个百分点。13 多亿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 为中国

10、经济增长蓄积后劲,还为中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赢得战略回旋余地,更为世界经 济增长提供消费红利。 在消费规模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也在自我迭代、优化升级。有这样一个有趣 的对比:2009 年,“双 11”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是电热水壶和电热毯;到了 2017 年,人 们最喜欢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净水器和扫地机器人。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 到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现在的“双 11”,网购服务成为新 的消费亮点,迪士尼门票、出境游预订、在线医疗服务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 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 多元化升级。消费

11、结构升级,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材料二: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11 月 12 日报道,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爆发 贸易冲突,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在这个购物狂欢节抢购打折商品。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 中国上月出口再度大幅增长,打破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出口放缓的预期。 海关数据显示, 从美国到印度, 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有所增长。 中国 10 月份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 15.6%,增幅高于 9 月份的 14.5%。 经济学家们表示,不仅仅是美国,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新 兴市场尤其如此,这表明中国的出口正得益于意外

12、良好的全球需求。许多经济学家将最 近几个月的出口繁荣归因于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装运,他们此前预计这一趋势将会 消退。 与此同时,由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10 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 21.4% ,增幅 高于 9 月份的 14.3%。其中,原油进口总金额同比增长 89%。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11 月 12 日报道,中美贸易战属于持久战,可能在今年年底 或明年年初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但美国不会偃旗息鼓。 新加坡国立大学顾清扬副教授认为,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只是目前美国在贸易 战上耗费了政治与经济资源,这已经使它难以发动持续攻势。 报道称,顾清扬以最近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

13、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称举办进博会表明 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还要成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消费大国”,以中国为中心形 成的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力将对美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美国的力量部分来自军事, 更重要是来自美国对全世界的购买力。 他说: “买者为王, 中国现在正成为这方面的王者。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个别电商的促销活动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节日,走过 10 年的“双 11”,已成 为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窗口之一。 B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达到 78%,这表明消费已逐渐主导我国经济增

14、长。 C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市场的全球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经济学家认为,这正是 中国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 D新加坡媒体认为即使中美贸易战有可能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美国也难以持续进攻 中国,但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消费结构的自我迭代和优化升级不仅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为中国经济转 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B“双 11”所释放出的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助力我国经济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还让世 界经济增长分享消费红利。 C中美爆发贸易冲突,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强劲的需求、大幅增长的出口,打破 了

15、经济学家对中国出口放缓的预期。 D成功举办的中国首届进博会表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将会引领全球消费市场,成 为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中心。 6针对“双 11”,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都作了 相应报道。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李一笛 刘强盛 李一笛,原名李谟。幼年学笛于西域异人,开元年间凭一支竹笛闯荡长安教坊,技压西 门追烟、柳如影、张野狐等高手,成为教坊首席乐师,声名直追李龟年、马仙期等大师, 朋友赠匾“李一笛”。那年,

16、他十九岁。 李一笛成名后,长安显贵争相重金宴请。李一笛约法有三:境不佳不吹,客不雅不吹, 一次只吹三曲。 一日,李一笛因故宿于越州。寓居客栈的十位进士闻讯,醵资相请,会于镜湖水云阁, 并约定各带一客捧场。 那夜,云疏,月晕,风清,湖面如镜,澄波万顷,静影沉璧。 李一笛身着一袭水纹银袍,立于水云阁中,举目环视:客人倒也俊朗雅致只是东南 角那褐衣老者佝偻席地,似一乞丐。他皱了皱眉头。 轻云闭月,微风拂浪,波澜陡兴。 李一笛轻启朱唇,吹出一曲临江仙,和风飒飒,氤氲齐开,暗香浮动,霓仙飘临。 曲终,众宾客交相赞叹,褐衣老者却哈欠连连,昏昏欲睡。众宾客面有讥色。 李一笛不语,略沉思,另起一曲,却是诉衷情

17、。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 嫠妇欲哭。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老者似被惊醒,微翻眼皮,竟又睡去。 李一笛面有愠色,众宾客面带怒色。 卢进士抱拳道:“孤独丈乃在下邻居,孤苦贫寒,卢某带他来,意在让其一饱耳福,想是 老丈久居孤村僻壤,不懂丝竹之雅,望公子海涵,莫要扫了大家兴致。”众人揶揄不已, 孤独丈似又被惊醒。憨憨一笑。 李一笛又吹一曲水调歌头,一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忽而 衰草离离,鹧鸪呜叫,杜鹃啼血,众宾客无不动容伤怀,唏嘘不已。 孤独丈仅仅微笑而已。 李一笛面有怒色,道:“老丈如此怠慢,莫不是轻薄李某,抑或是此道好手,不屑一顾?” 孤独丈幽幽说道:“李公

18、子认为老朽不会吹笛?” 众宾客笑道:“疯了,疯了!” 孤独丈徐徐说道:“请李公子试吹一曲凉州词,如何?” 李一笛即吹凉州词。 曲终, 孤独丈静静说道: “公子吹得也还不错, 只是曲中夹杂胡乐, 莫非公子有龟兹朋友?” 李一笛大骇,拱手而揖,道:“老丈真乃神人,晚辈吹笛二十载,竟未察觉曲中夹杂胡乐 家师确为龟兹人。” “而且你误将第十三叠吹成了水调。”孤独丈缓缓说道。 李一笛再揖说:“晚辈愚笨,请老丈指正。”说罢,以素绢拭笛递与孤独丈。 孤独丈并不接笛,只冷冷说道:“此笛只适合粗通者使用,请借公子腰间紫斑玉笛一用。” 众人才见李一笛腰间悬一皮囊。李一笛红着脸取出一笛,晶莹透紫,乃西域罕见的紫斑

19、玉竹制成,即李一笛成名之笛。 孤独丈摩挲笛身赞道:“好笛!可惜吹到入破必定破裂,公子不会吝惜吧!” 李一笛说:“不敢。” 笛声起,还是一曲凉州词,却倍觉激越悲凉。黄沙滚滚,铁马嘶嘶,秋风萧萧,月 影幢幢,声入云霄,满座震栗,李一笛蹙眉不敢动弹。吹至第十三叠,孤独丈一一指出 李一笛适才的谬误,李一笛垂首,一脸肃然。忽见孤独丈指法一变,如急雨敲窗,疾风 折草,银瓶乍迸,水浆泠泠,铁骑突出,杀声隐隐,已到“入破”。只听得“叭”的一声,竹 笛果然爆裂。李一笛凝神,众人一时竟呆了。孤独丈从怀中掏出另一支紫斑竹笛接着吹, 曲调又与先前不同: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 处如山

20、泉低语;高急处似雏凤婉啼,低回处如游龙戏水。曲终,李一笛拜服于地,众宾 客神情恍惚,待清醒过来,孤独丈已飘然而去。 次日一早,李一笛与众人前去拜访孤独丈。人去屋空,灶灰尚温,桌上横放一紫斑玉笛、 一曲谱,笛上新刻四小字:“艺无止境。”李一笛恭敬收取竹笛、曲谱,连夜回到长安,将 “李一笛”匾劈为两半。 江湖从此无“李一笛”。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小说以传记笔法开篇,先介绍了主人公的从艺经历,接着又用几位名家衬托其技艺高 超,揭示了“李一笛”大名的由来。 B.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别致,欲扬先抑。褐衣老者像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前

21、半 篇他怪异的表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C. 小说的语言洗练、清雅,尤其是大量整齐优美的四字词语,极富文学意蕴,营造了诗 一样的意境,可见作者笔力精湛。 D. 李一笛见识了孤独丈的高超技艺后,一怒之下把牌匾劈为两半,从此他深知“人外有 人”,再也不敢在江湖上炫耀了。 8. 小说在刻画孤独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9. 本文的音乐描写极富特色,作者是怎样进行音乐描写的?请结合作品分析。(6 分) 二、诗文阅读(二、诗文阅读(34 分)分) (一)文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留

22、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 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 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 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

23、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 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 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 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 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 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 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24、。”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 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良引兵从沛公 从:跟随 B.愿沛公且留壁 壁:营垒 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引诱 D. 间行归汉王 间:不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

25、矣/不敢当三万户 C.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 侯比秦伯低一等。 B.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后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 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26、。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5 分) (2)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放言五首 其四 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注宅第: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北邙(mn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 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

27、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顶 波:稳定的波浪。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本诗中形容门前热闹、门庭若市,主人忙于张罗接待。 B“莫”字管“笑”与“夸”二字,“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告诫世人不要嫌贫爱富。 C颈联以东海波浪的起伏为喻,意在说明富贵贫贱不会一成不变。 D全诗饱含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变化,不无哲理 性的启示。 15本诗颔联与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两句在情感表达 上有什么异同?(6 分) (三)现代诗阅(三)现代诗阅读(本题共读(本题共 2 小题,小

28、题,6 分)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 1617 题。 浪 艾青 你也爱那白浪么 它会啮啃岩石 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 撕碎布帆 没有一刻静止 它自满地谈述着 从古以来的 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 或许是无理性的 但它是美丽的 而我却爱那白浪 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 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 1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你也爱那白浪么”“而我却爱那白浪”既点出了“我”爱白浪, 也有希望别人爱白浪的意味。 B“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写白浪的凶恶态度和行为的结果,表现了白浪毁灭力 量的强大。 C“没有一刻静止”,写白浪永不停歇的状态,也写白

29、浪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安于平 静的性格。 D“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 特方式。 1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开篇提问,中间叙述、评价,结尾解答,结构完整,也带来了形式上和节奏上的 双重美感。 B诗歌中的两处破折号,相当于表示注释的括号,其间的部分是对“爱那白浪”的原因的 说明。 C诗歌虚写了白浪“啮啃岩石”和制造“悲惨的故事”,实写了把“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手法 巧妙。 D“也”“更”“但”“而”等词语的使用,既有强调作者的态度的作用,也能够增强抒情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

30、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官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 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 忘。直到 2003 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 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 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 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

31、互相欣赏:“琴也,禁也”即弹琴是为 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 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32、项是( )(3 分)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2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每个方面不超过 6 个字)(6 分) 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一 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 里对我们开口说话。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每一个音符是那历 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

33、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 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 什么。 22. 下面是某小区物业张贴的一则启事,共存在三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5 分) 尊敬的阳光城住户: 夏季即将来临,又到了火灾事故多次频发的时候。为了增强小区广大住户对火灾事故的 防范意识,请大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楼梯口、家中阳台畅通,切忌堆放杂物。 (2)家用电器应摆放在防潮、防晒、通风处,在不使用时应拔下电器插头,开关、路线应 经常检修。 (3) 点燃的蚊香不可直接放置在桌子、 凳子等木制家具或其他可燃物上; 当离开房间时, 应及时把蚊香熄

34、灭。 2019 年 5 月 1 日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高中学校普遍都有早读和晚自习,因此学校门口每天早晚接送学生的车辆特别多,每天早 上七点和晚上十点左右是最高峰,喇叭声、呼喊声汇在一起,人流、车流拥挤不堪。有的学 生和老师为此多次出现上课迟到现象,甚至也出现过交通事故。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以 学生会的名义给家长写一封公开信。 要求:1、写作的对象及任务要符合上述情境。 2、字数不少于 700 字。 3、不得出现学校名称。 高一十月联考语文试题答案高一十月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 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

35、比较、辨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 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分析,“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 意”表述绝对。C 项,结合文本内容“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 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分析,“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错误。D 项,“吟诵 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于文无据。) 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 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D 项,“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分析错 误。)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

36、,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 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 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 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 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分析可知,“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 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分析不当。) 4.C (原文为“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 选项遗漏了“几乎”一词,

37、范围不当。) 5.C(由“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爆发贸易冲突,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在这个 购物狂欢节抢购打折商品”可知, “中美爆发贸易冲突”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没有因果关 系。) 6材料一侧重报道中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了供给升级; 材料二侧重报道大部分国家对中国商品有强劲需求,10 月份大幅增长的出口量,打破了 许多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争端导致中国出口放缓的预期; 材料三侧重报道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将成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消费大国”。 7. 答案 D (李一笛并不是“一怒之下”将笛劈成两半,而是认为自愧不如,认为自己配不 上这块牌匾。) 8. 洒脱,不

38、拘小节。不同于其他客人的俊朗雅致,孤独丈身穿褐衣,伛偻席地,似一 乞丐,昏昏欲睡。技艺高超。他能听出李一笛笛声中的不足,并最终以一曲凉州词 征服了所有听众。惜才,教导有方。他在李一笛最自得的时刻展现才艺,送他玉笛、 曲谱,并刻“艺无止境”四字,点醒教育了李一笛。(若答“其貌不扬”“深藏不露”“有城府”等 可以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9. 运用通感手法, 通过视觉形象描摹听觉形象。 如李一笛吹 水调歌头 时“愁云出岫, 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让读者在画面中感知笛子的声音特点。运用比喻等 修辞手法。如“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 泉低语”生动形象地描

39、绘出孤独丈笛音的高妙。通过听众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如诉 衷情吹罢,“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侧面写出音乐的魅力。化用前人 名句摹写音乐。如“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就是化用苏轼赤壁赋 中的句子。(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10.D【详解】间:从小路。 11.B【详解】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 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 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名词“下邳、留(地名)、三万户”等,动词“会、 授、用、封”;幸而(固定词语)、“矣”语气词等。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

40、标 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 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 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2.A【详解】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要高一等。本 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这需要考生平时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 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41、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 稳住项王的心。 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 上就可以使用。 【详解】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 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 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 第(1)句中的“何”指“为什么”;“绝”指“断”;“还”指“回来”;“固”指

42、“使稳住。”第(2) 句中的“九江王黥布,楚枭将”是判断句;“郤”通“隙”,隔阂;“反梁地”是介宾结构后置(状 语后置句);“急”指“马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4A“本诗中形容门前热闹”理解有误。诗句“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的意思 是“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 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故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门庭冷落、 门可罗雀”。故选 A。 15相同点:都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一种盛衰变化、世事尤常的深沉感慨。不同点:白 诗以昨日屋内挤满了宾客、今日却门庭冷落这一变化来表达世事无常的感慨;刘诗则巧 妙地赋了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暗示豪门世族终会覆火,

43、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 常、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16D 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各 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 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 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 项,“着意 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特方式”错。应是着意写“我”爱白浪的原因。这两句诗在诗中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首诗的色彩、格调、含意都有着重大影响。前面是写别人爱不 爱浪,最后一节是写“我”对浪的态度,除了肯定地说“而我却爱那

44、白浪”外,诗人进一步写 了“我”与“浪”的关系,并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里不仅指出了“我”爱“浪”,而且写了“浪” 爱“我”。泡沫溅到了“我”身上,是“浪”对“我”的爱抚,因而“我”产生了感激之情一个被 爱者的感激。故选 D。 17C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 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 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 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45、C 项,“诗歌虚写了白 浪啮啃岩石”错,“啮啃岩石”属于实写。故选 C。 【文言文翻译】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 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 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辍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晓山 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 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 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 秦将。”秦军的将领果

46、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 良说: “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 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 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 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成阳,秦 王子婴投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 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 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 鞍问: “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

47、别人, 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 “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 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 地, 就送给这三个人, 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 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 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 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

48、。汉 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 取胜在千里之外,是 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 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 封在留县就满足了, 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 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 18. D(被社会遭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 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因此,选项为 D 项) 19. D(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 D 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 D 项内 容和后文衔接恰当。因此,正确选项为 D 项) 20.C (原句“使得它是有误。 “使得”句缺主语, “使得”和“是搭配不当。 C 项对应修改正确。 因此,正确选项为 C 项) 21.外形特点;乐音特点(或音乐内涵);听者的感受 22.多次和频重复,修改:删去“多次”;务必使用不得体,修改:删去“务必”;缺少启事的 发出者,修改:在结尾时间的上一行添加“阳光城物业管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一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