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百年孤独(节选) 素养专练(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6531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百年孤独(节选) 素养专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0课 百年孤独(节选) 素养专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0课 百年孤独(节选) 素养专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0课 百年孤独(节选) 素养专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百年孤独百年孤独(节选)  语言素养专练语言素养专练  1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  当我 17 岁第一次读到  变形记  的时 候,我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我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 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时变成了一 个偌大的甲虫,于是想到  我不知道可以这样写。如果能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写作的   卡夫卡是对现代派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 被尊为  现代文学之父  他把虚 幻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悖谬与合理  梦魇与现

2、实的巧妙结合,概括出生活的实质,让 人们对社会、对小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A. “   , ” 。  。 、  B. : “   : 。” “ ”。 、  C. :“   , ”。 “ ” ,  D. ,   : 。”   ,   答案 B  解析 因为是直接引用原话, 所以“马尔克斯说”后面用冒号和前引号, “我还是喜欢写作 的”后面用句号和后引号;“变形记”是小说名,故用书名号;“现代文学之父”是特殊称

3、谓,故用引号,后加句号;“悖谬与合理”和“梦魇与现实”是并列关系短语,故用顿号。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 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 ,一度在 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  ,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 如今, 视觉文化方兴未艾  , 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 相互模仿、 共同存在的现实当下, 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4、;,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 B  解析 B 项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使用恰当。A 项莫衷一是:不能得出 一致的结论。不合语境。C 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事 物正在蓬勃发展。 视觉艺术不是新生事物, 可用“如火如荼”。 D 项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 做正直的事。不合语境。故选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习近平主席的左手礼,热心网友自发解释,甚至引经据典,用道德经佐证左手 礼大有讲究。后来, 人民日报的微博解释,这只是习近平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  B仅仅把学

5、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 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 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 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答案 A  解析 B 项“调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搭配不当。C 项“网络诈骗”与“弹出窗口、假 客服、假链接”之间是包含关系,不可并列;同时“利用层出不穷”句式

6、杂糅。D 项偷 换主语。  42014 年 4 月 18 日, 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 马 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享年 87 岁。马尔克斯不仅因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 位置,还以深刻独到的美学追求著称于世。请参照示例,为他写一段墓志铭,对其作品或成 就进行评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  示例: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志铭:“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 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马尔克斯的墓志铭:  答:           &n

7、bsp;                          答案 (示例一)丰富的想象,奇特的语言,像一面魔镜,映照出拉美大陆的百年孤独;幸运 的是,拉美也因他走出孤独。  (示例二)描绘孤独,解剖孤独,反抗孤独,是他毕生的使命;他因孤独而闻名,更因孤独而 不朽。  解析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是百年孤独 ,墓志铭的内 容要能够反映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追求和成就。 从所给例句来看, 墓志铭应由两部分构成, 前一部分写加西亚马

8、尔克斯给他人或世界带来的影响,后一部分写这一影响对加西亚马 尔克斯的意义,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审美素养专练审美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 加西亚 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 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 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

9、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 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 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 那天下午, 大夫出诊归来, 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

10、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 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

11、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 ”他赞叹着, “漂亮极了。 ”说罢, 转身朝门口走去, “蒙 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 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 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

12、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 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 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 浑身毛茸茸的, 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 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 “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了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房走了出来。“彼贝!”他喊了一声。  “孩

13、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 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 谁就卖给谁。”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

14、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 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号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 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子,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

15、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 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  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多 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 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 他一一

16、回敬。 天刚擦黑, 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 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 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 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 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 欠款。 过了一会儿, 他劈腿坐在街上。 清晨五点钟, 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

17、的小说 ,有删改)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答:                                      答案 示例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 络)  示例二: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 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解析 可从事件发展和主人

18、公心理变化两方面分析。 这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 段是第一部分,写鸟笼做成后的反响,是故事的开端。从“你该刮刮脸啦”到“蒙铁尔可真 有钱啊!”是第二部分,写巴尔塔萨及其妻子对鸟笼的定价,拒卖鸟笼给老大夫,是故事的 发展。 从“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到“走了出去”是第三部分, 写巴尔塔萨 将鸟笼送给彼贝,一分钱也没要,是故事的高潮。从“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到 文末是第四部分,写巴尔塔萨送鸟笼后的感受,是故事的结局。从第二段开始,随着情节的 发展,主人公的心理先后经历了期待、信守、不忍、兴奋与失落的变化。  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19、 答:                                      答案 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解析 蒙铁尔的身份, 从原文老大夫的话“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和叙述语言“财主蒙铁尔 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两句中可以得知。 从蒙铁尔对孩子大喊、 揪孩子的头发等细节描 写以及蒙铁尔对孩子的愿望、 委屈伤心无动于衷, 很有钱却拒买鸟笼这些情节可以看出他

20、的 性格特征。  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                                      (2)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                

21、                     答案 (1)运用了夸张、 比拟的手法; 写出了鸟笼的精美, 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解析 (1)分析“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对人物的描写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在这段文字中,彼贝的委屈伤心和下文他父亲 的严厉冷漠形成对比, 也正是彼贝的委屈伤心让善良的巴尔塔萨决定把鸟笼白送给他, 在结 构

22、上的作用也就非常明显了。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答:                                      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 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

23、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 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 狼狈不堪, 使情节再生波澜, 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 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从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 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种 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 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转移到社会

24、空间,集中 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解析 本题是探究题,可从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情节、丰富主题、使环境更加典型等角度去 考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梅 梅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梅梅端来一盘甜点心和两个小成面包, 这还是她从我妈妈那里学来的。 时钟敲过九点。 在店铺后面,梅梅坐在我对面,味同嚼蜡地吃着。缅怀过去,梅梅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惆怅 之情。在柜台上那盏昏暗的油灯下,她显得憔悴多了,苍老多了。很明显,那天晚上梅梅特 别怀念当年的生活,似乎这些年来她的年龄一直静止不动,时间也根本没有流逝,直到那天 晚

25、上回首往事,时间才又流动起来,她也才开始经历姗姗来迟的衰老。  梅梅直着腰坐在那里, 神色凄然。 她谈起上世纪末大战以前我们家绚丽多彩的田园生 活。她回忆起我妈妈。“她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梅梅说。而我真的相信她。我坐在梅梅对  面,听她说话的口气,有时挺有把握,有时又含含糊糊,似乎在她的回忆中有许多是不可信 的传闻。她说,战争期间我父母背井离乡,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马孔多落下脚来。为逃避 兵祸, 他们到处寻找一个又兴旺又静谧的安身之处, 听人家说这一带有钱可赚, 就找到这里。 那时候, 这儿还是个正在形成的村落, 只有几户逃难的人家。 他们竭力保留传统的生活方

26、式, 恪守宗教习俗,努力饲养牲口。对我父母来说,马孔多是应许之地,是和平之乡,是金羊毛 注。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动手重建家园。没过几年,就盖起一所乡村宅院,有三个马 厩和两间客房。梅梅不厌其详地追忆这些细节,谈到各种荒诞不经的事情,恨不得让它们都 重演一遍,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为此她很伤心。她说:“一路上,倒也没遭什么罪,从没缺 吃少喝。”就连那几头牲口也在蚊帐里睡觉。这倒不因为爸爸是个疯子,或是有钱没处花, 而是因为妈妈是个大慈大悲的人,特别讲究人道。她认为,在上帝看来,保护人不受蚊虫袭 击和保护牲口不受蚊虫袭击,同样都是天大的好事。不管走到哪儿,我父母总是带着一大堆 稀奇古怪、碍手碍脚的

27、东西。箱子里装着祖辈的衣服,这些老人早在我父母出生以前就去世 了,他们的尸骨即使掘地几十米也未见得能找到。盒子里的炊具早就没人用了,是我父母的 远房亲戚传下来的。甚至还有一个装满圣像的箱子。每到一处,他们就用这些圣像搭起一座 家用的神坛。  梅梅回忆往事,不胜凄怆。看起来,她似乎把时光的流逝看成是个人的损失。她那被 回忆揉碎的心灵在想: 倘若时光静止不动, 她岂不是还在路上游逛吗?长途跋涉对我父母来 说固然是一次惩罚,但对孩子们来说,却像过节一样。  她说:打那以后,事事就都不遂心了。上世纪末,疲惫不堪的一家来到刚刚出现的荒 村马孔多, 对刚刚遭到战争破坏的往昔美好生活还恋

28、恋不舍。 梅梅想起了刚到这儿时我 妈妈的情况。她偏着身子骑在一头骡上,挺着个大肚子,面色焦黄,两只脚肿得沾不了地。 我爸爸心里恐怕也不太满意,可他还是不顾风险浪恶,预备要在这儿扎下根来,等着妈妈临 盆。在跋涉途中,孩子在妈妈腹内逐渐长大。然而越是临近分娩,死神离妈妈也越近。  灯光照出梅梅的侧影。 她那印第安人特有的粗犷神情, 像马鬃或马尾一样浓密平直的 头发,让她看上去就像一尊正襟危坐的神像。坐在店铺后面这间热气腾腾的小屋子里,她的 面色发青,好似幽灵,说起话来,恰如神在讲述自己如何饱经人间沧桑。我过去从没有和她 接近过。可是这天晚上,她突然如此诚挚地向我表露出亲切的感情,我感到一

29、种比血缘关系 更牢固的东西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梅梅暂时不说话了,一片愁云悄悄地遮住了她脸上的光彩。我明白了,为什么梅梅想 起我们家先前的生活,显得那么留恋。如今,生活起了变化,日子好过多了,马孔多变成了 喧闹的集镇。钱多得花不了,每逢周六晚上,人们都可以在镇上大肆挥霍一气。然而,梅梅 对美好的昔日还是感到恋恋不舍。外面在大肆挥霍金钱,而在店铺后面,梅梅依然过着枯燥 乏味、不为人知的生活,白天守着柜台。  “小买卖做得怎么样?”我问。   梅梅笑了笑。这是凄凉的惨笑,看起来倒不是因为现在情绪不佳,而像是她把这种惨 笑收藏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她

30、笑得很笨,似乎平时难得一笑,连 怎么正常笑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就那样。 ”说着, 她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随即又沉默了, 真教人捉摸不透。我想我该走了,把盘子递给梅梅。只见她站起身来,把盘子撂在柜台土。 从柜台那儿她瞧了我一眼,又重复了一句:“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  。”刚才我坐在背灯影的 地方,灯光从背后照过来,脸模糊不清。梅梅在谈话的时候,准是没看清楚。她走过来,又 坐下了。  她又追忆起妈妈刚到马孔多的那几天。妈妈一下骡子,就坐到一把摇椅上,一连三个 月没动窝儿,饭也懒得吃。她感到死亡正从脚底板朝上蔓延。分娩的那天到了,临产的阵痛 使她陡然振作起来。她自己站起身,然后

31、由别人挽着她走完从走廊到卧室这二十步路。从摇 椅到床边的这段路途,她经受了几个月长途跋涉中没有经过的痛苦、折磨和刑罚。但是,在 了却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前,她终于去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梅梅说,妈妈一死,爸爸完全绝望了。他记得一本书上讲到过,亲人去世了,应该种 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于是他在庭院靠墙根的地方种了一株茉莉。  有几次,我觉得梅梅说着就掉眼泪了,可最后,她还是忍住了。她又笑了笑,在椅子 上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温柔的表情。她身子朝前一倾,似乎已经在心中理清了这笔痛苦的 孽债, 并且发现在美好的回忆中, 总还是得大于失吧。 她又笑了, 脸上又现出原来那种宽厚、

32、 调皮的亲切劲儿。(节选自枯枝败叶 ,有删改)  注 金羊毛:希腊神话中一只会飞的公羊克律索马罗斯身上的毛,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 征着对幸福的追求。  5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梅梅之回忆, 主要叙述了战争期间“我”的父母背井离乡, 长途 跋涉,定居马孔多的

33、艰难历程,表达了梅梅对过去生活的眷恋、惆怅,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忧 悔、厌倦与无奈之情。  解析 这篇小说的叙述主体是梅梅,需要点明;“艰难历程”是叙述重点,“今昔对比”是 情感重点。  6在梅梅的眼中,“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答:                                      答案 在梅梅的眼中,“我”的父母是执着追求幸福

34、的人。他们勤毅顽强,坚忍不拔;重视 传统,非常守旧;热爱家庭,善待生灵;崇尚节俭,敝帚自珍。  解析 “追求幸福”可从“对我父母来说,马孔多是应许之地,是和平之乡,是金羊毛”这 一句看出。“勤毅顽强”可从“没过几年,就盖起一所乡村宅院,有三个马厩和两间客房” 这一句看出; “坚忍不拔”可从母亲经受的苦难看出。 “传统守旧”可从“圣像”“神坛”  看出。 “热爱家庭”可从父亲对母亲的怀念看出; “善待生灵”可从母亲对于牲口的态度看 出。“崇尚节俭”可从“祖辈的衣服”和“盒子里的炊具”看出。  7请结合小说内容,完成下面两题。  (1)小说在第段和第段两次提

35、到梅梅说“我”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这在文中有何 作用?  答: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答:                            

36、          答案 (1)结构上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引起梅梅对“我”的母亲和过去生活的回忆;内容 上强化了梅梅对“我”的母亲的眷恋和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2)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化虚为实,“惨笑”本是一种神态,这里却成为一种可以折叠收藏 的物品,从而表现了梅梅即使惨笑也异常僵硬的情态,深刻表现了她内心的苦闷与悲凉。  解析 (1)作用多从内容、主旨、结构等角度去谈。这里从“事”与“情”这两个方面作答 比较简明。(2)对句子的赏析,要从手法、含意、作用方面考虑。这一句与“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相似,一般认为这是

37、一种特殊的比喻,但从拟物的角度去解释也可以。 作答时不必考虑文学术语的运用, 能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清楚即可。 “物品”“僵硬”“苦闷” 是三个关键词,需要着重把握。  8在这篇小说中,提到“马孔多”这个小镇状况的内容只有寥寥数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 地方?它的发展史, 能否给我们带来较为重要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 从两个 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                               &nbs

38、p;      答案 (1)马孔多原先是一座静谧的荒村,社会习俗传统而保守,但具有发展潜力;现在却 成为一个喧闹的集镇,物质充裕而精神贫瘠,挥霍之风盛行。  (2)(角度一)马孔多从荒村发展为集镇,从物质匮乏发展为物质充裕,靠的是先辈勤劳节俭的 精神。如果一味挥霍浪费,那么再多的财富也会坐吃山空,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消费观。  (角度二)马孔多从贫瘠的荒村发展为富裕的集镇,靠的是先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果丧失这种精神,一个社会便会失去它前进的动力,势必逐渐没落,为历史所抛弃。  (角度三)马孔多从静谧之乡发展为堕落之地,这是主

39、人公梅梅所深感痛惜的。抛弃传统、丢 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只有缅怀先辈, 富不忘本, 继续保持以前勤俭节约、 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角度四)马孔多的发展源自先辈建设“应许之地、 和平之乡”的梦想。 时代变了, 条件变了, 但不能丢掉自己的梦想。一个富裕的社会,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富裕时 代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建构能够传之久远的生活方式。  解析 本题注重个性化阅读,可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去作答。第一问,答题时要注意梳理  马孔多的历史变迁。第二问,答题时要注意将马孔多的发展状况与人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