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6237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28 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动植物呼吸 B.氢氧化钠潮解 C.白磷自燃 D.纸张遇浓硫酸变黑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动植物吸呼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氢氧化钠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纸张遇浓硫酸变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

2、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pH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 ,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 地

3、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 - 2 -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 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液体加热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

4、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碘 B.能导电的溶液:食盐水、蔗糖水 C.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D.氧化物:水、氯酸钾 【 答 案 】 C 【 解析 】 【分析】 A根据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导电性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分类标准来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A钙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 B蔗糖溶液中存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没有带电微粒,所以不能导电,故错误; C分子、原子和离子

5、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而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 错误。 故选:C。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磷肥滴加适量水,磷肥全部溶解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3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磷肥难溶于水,向磷肥滴加适量水,不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

6、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磷肥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 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5、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清洁剂的乳化作用 C.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使得水所占体积变大 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

7、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炉具清洁剂清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和油污反应,不能利用清洁剂的乳化作用,该选 项说法不正确; C、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使得水所占体积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故选:C。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氢氧化钠能和油污反应; - 4 -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

8、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安全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 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 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A.A B.B C.C D.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石油、煤、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推广使用的乙醇

9、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 物,不是新能源,错误;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图书档案 属于贵重物品,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不会留下痕迹,正确; C、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正确;工业用盐中所含有的亚硝酸钠是有毒的,所以 不能用来腌制蔬菜,错误; D、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正确;纯铁比生铁的硬度小、熔点高,错误; 故选:B。 A、根据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乙醇汽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10、亚硝酸钠有毒分析解答; D、根据合金的分类与性质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归纳和总结有错误,即可排 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7、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 5 -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11、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 说法错误。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 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 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 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

12、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 D、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与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与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 X、Y、Z 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 X、Y、Z 对应的物质 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CuO ( ) ( )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 6 - A.A B.B C.C D.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二氧

13、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 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 X、Y、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 化。 B、氧化铜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 (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 酸钠,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铜,故 X、Y、Z 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 这种转化。 C、HCl 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 X、Y、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D、Mg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

14、酸反应生 成氯化镁和水,故 X、Y、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故选:B。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 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 键。 9、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CaCl2、 ( ) 、HNO3三种溶液 (K2CO3溶液) 【 答 案 】 D - 7 - 【 解析 】

15、解:A、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 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与硫酸钠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 液变蓝色,与碳粉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K2CO3溶液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 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

16、相 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 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 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 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 要条件 D 探究 CO2与 水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 答 案 】 A 【 解析 】 - 8 - 解:A、向 50mL 冷水和热水中个加入 1 个红墨水,温度不同,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 响,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

17、相应实验目的。 B、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能生锈,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 现相应实验目的。 C、两支试管中的药品分别是红磷、白磷,药品不同,无法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故选项 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探究 CO2与水发生反应, 故选项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A。 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 组作为对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设计实验时要掌握其原理和区别,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 照是正确解

18、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 4 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 的 检验尿素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 中 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 变质 方案一 加氢氧化钠溶液并 微热 先加硝酸银溶 液, 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 钡 溶液,过滤 加过量稀盐酸 方案二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 气味 先加硝酸银溶 液, 再滴加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 钡 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微热、与熟石灰研磨,均无明显变化,不

19、 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检验氯离子,可以先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不能使用稀盐酸,故选项错误。 C、硫酸钠能与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澄 - 9 - 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以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根据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 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

20、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相等 D.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 溶液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21、; B、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 意,故选项正确; D、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 误; 故选: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甲乙物 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 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D、将 40时乙

2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 - 10 -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 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 实验室制取 CO2后的废液(有 HCl 和 CaCl2残留),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 固 体。 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增加质量和加入药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 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OA 段有气体生成 B.AC 段有沉淀生成 C.C 点含两种溶质 D.OA 段 pH 上升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实验室制取 CO2后的废液(有 HCl 和 CaCl2残

23、留),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 固体, 碳酸铵会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 A、OA 段是稀盐酸和碳酸铵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故 A 正确; B、AC 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有沉淀生成,故 B 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C 点含氯化铵一种溶质,故 C 错误; D、OA 段是稀盐酸和碳酸铵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pH 上升,故 D 正确。 故选:C。 根据实验室制取 CO2后的废液(有 HCl 和 CaCl2残留),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 固体, 碳酸铵会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然后结合图象中的变化趋

24、势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 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11 - 往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的温度变化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D.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 KNO3溶液中加入 KNO3固体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往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温度升高,完 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逐渐降低至室温,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氢

25、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碱性减弱,pH 减小,完全反应时 pH=7,稀硫酸过量时 pH 小于 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 关系不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 KNO3溶液中加入 KNO3固体,硝酸钾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 增大,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放热; 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00%。 本题主要考查物

26、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12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5、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A甲烷; B苛性钠; C醋酸; D纯碱; E熟石灰; F氢气; G盐酸; H氢氧化镁 请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作厨房调味料的是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 (3)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_;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 【 答 案 】 CH3COOH CH4 Ca(OH)2 Mg(OH)2 【 解析 】 解:(1)醋酸常用于食品调味;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7、(3)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熟石灰;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氢氧化镁。 答案: (1)CH3COOH;(2)CH4;(3)Ca(OH)2;(4)Mg(OH)2。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做好本题首先要了解各物质的性质、作用,并且会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属于基础知识,所以同学 们要对课本中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16、某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乙框中物质的模型图。 (2)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如图各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写名称)_。 【 答 案 】 - 13 - SiCl4+2H2Si+4

28、HCl 硅 【 解析 】 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框中应补充 2 个氢分子的模型图,如下图: 。 (2)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四氯化硅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SiCl4+2H2Si+4HCl。 (3)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如图各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硅。 故答为:(1)加上图;(2)SiCl4+2H2Si+4HCl (3)硅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画出乙框中物质的模型图;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本题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29、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 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汕头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火锅是汕头的旅游名片,下列火锅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 (填序号); A金针菇 B牛肉 C青菜 D西红柿 (2)某些景点的观光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减少尾气污染。写出乙醇(C2H5OH)完 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3)潮汕功夫茶也很有特色,饮茶有利于健康,茶叶中含有维生素 C 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若 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_;陶瓷、玻璃茶杯是用_(选填“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 材料制成的。 【 答 案 】 B 坏血病 无

30、机非金属 【 解析 】 解:(1)金针菇、青菜和西红柿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故填:B;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14 - ;故填:; (3)若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坏血病;陶瓷、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坏血病;无 机非金属。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 中考热点之一。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8、小亮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做

31、了如图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活动: (1)实验 A 中点滴板上的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_色; (2)实验 B 中对比两支试管说明_会影响铝与硫酸铜的反应。写出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实验 C 的目的是确认 CO2是否与 NaOH 发生反应,操作顺序应该是_(填字母); A先滴加稀盐酸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稀盐酸 (4)在实验 D 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答 案 】 蓝 铝表面有氧化铝 2Al+3CuSO4 ( ) +3Cu B CuSO4+ ( ) BaSO4+ ( ) 【 解析 】 解:(1)实验 A 中点滴板上

32、的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 故填:蓝。 (2)实验 B 中对比两支试管:未打磨铝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表面有氧化铝,会影响铝 与硫酸铜的反应; 打磨的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 ( ) +3Cu。 故填:2Al+3CuSO4 ( ) +3Cu。 (3)实验 C 的目的是确认 CO2是否与 NaOH 发生反应,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 - 15 - 滴加稀盐酸,实验过程中气球膨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后气球 缩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B。 (4)在实验 D 的试管中,滴加

33、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 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 ( ) BaSO4+ ( ) 。 故填:CuSO4+ ( ) BaSO4+ ( ) 。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图 1 装置左管带孔的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34、 (1)关闭 K3,打开 K1和 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 (2)在 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 2 的_(填“a”或“b”)端收集气体。 (3)按图 3 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 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_,该装置的优点是_。 - 16 - (5)用下列部分仪器,组装一套与上面装置有相同优点的装置,用编号表示组装的装置_。 【 答 案 】 左管液面上升,固液接触,产生气泡; Zn+H2SO4=ZnSO4+H2 b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烧杯内壁有水珠,蒸发皿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关闭

35、 K1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cde 或 bdg 【 解析 】 解:(1)关闭 K3,打开 K1和 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左管液面上升,固 液接触,锌与稀硫酸接触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产生气泡,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2)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在 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 2 的 b 端收集气体。 (3)按图 3 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 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 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珠,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硫酸铜晶体,蒸发皿中固体由白 色变蓝色。 (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关

36、闭 K1,装置内压强增大,将酸液压回右管中反应即可停 止,打开时反应又可发生。所以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由装置的特点可知,铜不与硫酸反应,利用压强的变化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由上述 仪器组装的装置是:cde 或 bdg。 故答为:(1)左管液面上升,固液接触,产生气泡;Zn+H2SO4=ZnSO4+H2; (2)b; (3)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珠,蒸发皿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4)关闭 K1;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cde 或 bdg。 (1)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氢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产物

37、分析回答; (4)根据装置的特点和压强的变化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5)根据给出仪器的特点和装置的要求分析回答。 本题是综合性较强的实验类题目,同学们要熟悉方程式的书写、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等,需要同 学们具有较为综合的化学知识,才可做好此题。 - 17 - 20、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 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 +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 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他 们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

38、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 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 的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生成 猜想二 _ (填“成立”或“不 成立”) 取实验步骤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讨论交流】碳酸氢钠的俗名叫_。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9、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 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_。 【拓展应用】同学们回忆超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 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 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_(填字母序号)。 【 答 案 】 Na2CO3、NaHCO3 不成立 NaHCO3+HCl=NaCl+H2O+CO2 小苏打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 酚酞试液变红色 A 【 解析 】 解:【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 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 - 18 - 猜想三:溶质为 Na2CO3、NaHCO

40、3。 故填:Na2CO3、NaHCO3。 【设计实验】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 酸钠; 取实验步骤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实验过 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不成立 取实验步骤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中,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

41、=NaCl+H2O+CO2。 【讨论交流】 碳酸氢钠的俗名叫小苏打; 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小苏打;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 + ( ) , 100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100 份质量的碳酸 钙恰好和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此图象应该是关于平行于

42、 y 轴的直线对称, 即 A 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故填:A。 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 酚酞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 19 - 21、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下表是 KNO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43、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2 64 110 169 246 (1)20 C 时,将 136g 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 10g 水后,再降温到 20 C,则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的质量为_; (2)若将 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方法为_(填一种)。若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通过_方法提纯 KNO3;提纯得到的 KNO3晶体表面 的杂质最好用_ 进行洗涤;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KNO3饱和溶

44、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 NaCl 固体 C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NaCl 和 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40之间 (4)如图试管中盛放的是 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晶体完全溶解),将某物质放入烧杯内的 水中,不断搅拌,能使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是_(填序号)。 A硝酸铵 B干冰 C生石灰 D浓硫酸 【 答 案 】 3.6g 加溶质 KNO3 降温结晶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C AB 【 解析 】 解:(1)由于在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 36g,所以,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 136g 饱和溶 液蒸发 10g 水后,再降温到 20,可析出 NaCl 晶体的质量为 3.6g,由于析出晶体

45、后的溶液还 是 NaCl 的在 20时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 (2)由于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 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 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通过加溶质 KNO3、恒温蒸发水来实现。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通过 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的硝酸钾晶体表面沾有氯化钠溶液,要提纯得到的 KNO3晶体表面的杂质而又要防止硝酸钾晶体溶解,最好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洗涤; (3)A、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的状态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 A 错误;

46、B、饱和溶液是不能在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但是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故 B 错误; - 20 - C、氯化钠在 20-40之间,溶解度在 36 克-36.6 克,硝酸钾在 20-40之间,溶解度在 31.6 克 -63.9 克,曲线会出现交叉,故 C 正确。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 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生石灰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浓硫酸 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均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不对,干冰升华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硝酸铵和干冰都可以。 故答案为: (1)

47、3.6g; (2)加溶质 KNO3;降温结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3)C; (4)AB。 (1)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计算,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液的浓度是一定值; (2)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及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 (3)A、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的状态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NaCl 和 KNO3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 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了解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方法,以及观察图表信息、并能用来分析解 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 流程示意图如图: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 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 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 _ (填序号),过滤,盐酸;加盐酸的作用是_; (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 CO2+NH3+H2O=NH4HCO3 和 N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