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799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理解影响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 容量的主要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等。 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一般方法: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 根据农业生产提供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估算 (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进行综合考察。 (3)就全球而言,在

2、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 判断 1.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 )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环境承载力一定很小。( ) 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所以日本环境承载力很小。( )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1)条件 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舒适的生活环境 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自然环境的优劣及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最基本的条件。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人口的合理容量; 但

3、是当消费需求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 (3)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同时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4)地域的开放程度 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一 地区人口容量降低 3.特性:具有相对性。 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必要性 (2)措施 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倡适度消费 判断 1.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目前为 89 亿人。( ) 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面

4、积。( ) 3.提倡高消费可以提高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 探究点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材料一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 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材料二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资源、 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的人口合 理容量在 89 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 亿以内。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 环境承载力的大

5、小受到自然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中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2.影响环境承载力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土地、淡水、阳光、空气、生物。把这五个要素填入下 图适当的位置。 答案 A.阳光 B.空气 C.淡水 D.土地 E.生物(其中 A、B 可以互换,D、E 可以互换) 3.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案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4.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 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 答案 人口合理容量减小。为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6、应提倡适度消费。 5.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各个因素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答案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生活消费 水平等。 除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外,其余因素均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 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 类文化水平。 其中土地和淡水 是最重要的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 域的开放程度、 生活消费水平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大小关系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7、区别 (1)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 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 人口合理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它强调人口与 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2)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根据下表,回答 12 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 年2010 年人 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 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 300 万人 2000 年2010 年常 住人口增加 604 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 源,最大可容纳 3 000 万

8、人 2010 年常住人口 1 961 万人 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 2 300 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 1 961 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 3 000 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 3 000 万人 2.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消费水平 D.科技条件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 题, 本题中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 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即人口合理容量为 2 300 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 最大可容纳的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为 3 000 万人。 故选 C。第 2 题,上海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亚热

9、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而 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限制北京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主要为水 资源,故选 A。 读“反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 12 题。 1.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加大 人类可以局部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 B. C. D.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的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 1.B 2.A 解析 第 1 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

10、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正确;一定时期,一定技术 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不会扩大,错误;人类可以局部改造环境,但必须使人口数 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错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正确。第 2 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随着人口增加,逐渐达到环境容量最大值,在人类影 响环境较少、人口数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情况下,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关系。是人口继 续增加,超过了环境容量,影响到环境的平衡,最终受到环境的惩罚,人口数量下降。是 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注意保护环境, 改善环境, 在被破坏的环境形成较低容量下生存, 建立一种新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11、)”,完成 34 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人) 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4.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答案 3.B 4.D 解析 第 3 题, 人类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 因而资源是

1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 主要因素。 第4 题, 热带雨林气候区森林茂密, 气候湿热, 交通不便, 因此实际人口密度较低。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能容纳多少人,可以从资源、土地面积等不同 角度得出结论。 材料二 中国部分省区环境承载力分布图。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 2000 年粮食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多选)( ) A.四川 B.贵州 C.湖南 D.广东 E.福建 F.广西 (2)上海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AC (2)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土地面积、耕地数量、粮食产量等都很小。 (3)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转变经 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中图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