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参考(共3份)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555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参考(共3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参考(共3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参考(共3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参考(共3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反思参考 1)索溪峪的 “野”索溪峪的“野” 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四课。讲后我感觉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整堂课围绕“野”铺展开来,教学手法大胆,创新意识强烈,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示突出,教师的引导辅导作用恰到好处,是一堂较成功的课。在内容安排上, 索溪峪的“野” 一文中,我以复习引入,使得学生迁移,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美景,使学生随之进入情境,产生共鸣。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我完全摒弃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文章的结构及写法,并切实体现出以读代讲的阅读课理念,通过“通读” “择点读” “改变形式读” “重点读”四

2、读形式,让学生由评比、体会到理解、感悟的升华,老师的引导得法,令学生有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之感。整堂课的高潮之处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这节课在末尾时,教师能大胆设计,采用法庭开庭审案的形式,大大吸引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心理及为山、水、动物、人伸张正义之感。如:老师当法官,判定山有罪时,学生面露不平气愤之色,慷慨陈词起来,完全忘却了老师平日的威严“如像原告所言,把随风摇摆的山石用水泥封住,把直插云霄的山峰炸平,那我们大家,此处又与平庸之峰,有何区别?索溪峪的山正是靠它的天然,毫无装饰而闻名于世,如果毁去使得我国失去了一个游览胜地,少了一份天然,这样的损失您又能负担得起吗?学生这样激昂的话语,正是在体会全

3、文后的肺腑之言。还有一处,当法官(老师)用坚决的语言维持原判,判水有罪时,作为辩护律师的学生却能随机应变,恳请老师用另一身份去深思,这一刻,可见学生的机敏及自主,使得真正达到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实践、贯通,使学生更深的理解“野”的内涵, “野”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总之,这节课重峦叠嶂,让人心随波逐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快乐,掌握要领,思想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有效地体现了人文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参考 2)索溪峪的 “野”本堂课教师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声音,图片文字以及网络的交互作用。以人为本,教

4、师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习惯,其中的论坛和写作天地就是一个积蓄以后倾吐的,并且集思广益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首先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表现在每个环节发言的学生太少,虽然具有代表性可是让大多数同学处于旁观的听众地位,没有顾及到整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引用课本的文字的时候口齿不清,或者在叙述名山与索溪峪比较时,认知和表达上有误差的时候,教师的导向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轻声读的时候,学生犹豫不决。这跟教师在课上过多的齐读,个别朗读偏

5、少,而且指导性不够有关,也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的入情入境;然后另有一个环节教师处理的有欠缺,一学生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读了体现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的一部分,应该有可取之处。可教师的表扬,鼓励不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示范读,然后两者比较,教师的示范字正腔圆,可在情感的处理方面未必占上风,学生就在教师的尊严之下,违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此举让后面想读的同学顾虑重重;其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鼓动性和激励性;第四,课堂设计上,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也就是发散性的说话较少,使得学生的感悟缘于网络,而没有高于网络。例如看了网上的关于山气势磅礴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际;

6、第五,对学生的训练还不够,不论是朗读还是表达,有点走过场的感觉。学习了课文后面的游人的野这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说说看如果自己也处于这样的灵山秀水当中,看到这样的山水和动物,自己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这可以马上写进写作天地的版块中。总之,感觉教师在灵活运用网络资源,把现代媒体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这一块上稍有欠缺。(教学反思参考 3)索溪峪的 “野”这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有序地描写出了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而在第一课时里,我主要安排了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自学生字新词;学第二自然段这三个内容,而其中重点是品读山野这一部分,感受山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欣赏

7、生动优美的语言。在第二段的教学设计上,我以“哪个方面的美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心问题提出,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感悟惊险的美、磅礴的美两个方面,我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以学生自主品悟为主,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个牵针引线的作用,煽动学生为惊险的美而感慨万分、为磅礴的美而浩气长抒,同时能根据“一线天” “百丈峡” “十里画廊” “西海峰林”等字面来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在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的方面,我则没有像前面那样放手让学生交流感悟,而是又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我的两个层面的阅读上来,一是通过理解随心所欲的含义,让学生探究这索溪峪的山怎样随心而长,各长成了哪几种样子,让学生读一读、数一数,结果

8、是有往高处长的,有横着长的,有斜着长的,有三五成群长的,有两两相对长的,有独自一个长的,作者描写出的就有六种,而后面的省略号更是告诉我们,这山的形态是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第二个层面的阅读则是让学生品读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优美的语言文字把我们带进无限遐想之中,它们有的敢与白云嬉戏,有的将绿水作镜打扮自己,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如亭亭玉女。仿佛这些不再是毫无生气的静物,而是充满生机、有情有意的生灵。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读,当学生陶醉于这山的各种美中时,我马上将学生的思绪拉出来,用一问激出关键:欣赏了索溪峪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那你明白了吗,这山野究竟野在哪?这“野”字是什么意思?学

9、生立刻会意到:“野”就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不经过人工雕琢的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节课下来,整个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学节奏也把握得很好,但其中也有不到之处:在指导朗读时,因学生的领悟不到位,我的引导有时十分牵强,使得学生感悟朗读还落实得不够。在教学最后一方面的美时,作者之所以用排比句式,为什么这样对应着写如果能点到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表达效果。最后自己设计了针对相关图片说出对应的山的描写,本意也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表达,但遭到老师们的争议,觉得这样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硬生生的将某种描写牵引到一个画面上,没有了想象的余地。总之,一节课下来,有回味之处,也颇感到不足,意犹未尽,但这正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学艺术这块瑰宝将深深吸引着我不断前行,不断反思,不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