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故乡 教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180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故乡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课 故乡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课 故乡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课 故乡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单元概述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最好形式,抒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征。在西方浪漫主义思 潮之后,抒情诗更是占了绝对的主流,成为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形式。无论讴歌 自然、赞美爱情还是抒发人生感受,抒情诗都有着广阔的天地。凡是文学史能流 传下来的优秀诗篇,往往包含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运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才具 有了打动人心的效果。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外国诗歌史 中的抒情名篇,通过这些代表性诗篇的揣摩学习,可以更好地领略抒情诗的特点 和魅力。 课程目标 1.讲解诗歌“抒情”的内涵,引导学生领略抒情诗歌的魅力。 2.纠正对“抒情”的一般误解,展示独白、对话、客观描写等丰富的抒情技 巧,让学生体

2、味诗歌中“强烈的情感”如何源于“平静的回忆”。 3.通过抒情性的文字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升华。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2.关注“抒情”展开的过程,深入地把握抒情的奥秘所在。 3.体会诗中作者深沉的情感与经验的积累、对生活的思考以及高尚的精神追 求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故故 乡乡 夏夜晚风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伶仃长夜,万籁俱寂。我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苍穹。晚风徐来,吹过脸 颊, 吹过发梢, 吹过思绪。 我想象着, 我对你的思念, 会不会也随着这轻柔的风, 飘向夜空 是

3、谁说过,思念是一种痛,一种无可名状,又难以痊愈的痛。 我想,回忆也是。 回身走向钢琴,任琴声在夜空中流淌,任思绪默默飘向远方,任窗外的繁星 悄悄然点缀这满屋的惆怅。 明月小楼,好风如水,清景无限,相思如梦,一室琴声,寂寞无人见 谢却荼蘼,起身轻叹,一曲长相思勾起来伤心。时光苍莽的洪涛中,一 曲一调地演绎着那古老的歌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说,也许我们今生无缘,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我默而不答。 晚风不停地吹着,刮进了我记忆的深巷,又有谁懂触景的沉默中,有多少帘 后的心事被撩起? 也许一切都在于自己。夏夜的晚风不仅为我们演示了生命无余的过程, 也向 我们启示了坚强的意义

4、春天,永远都是为了走过冬天的人准备的。 每一年夏天,在岑寂的夜里都依然会吹起柔和的晚风,这就是真实。 只要记得,这里有风吹过,就足够了。 一、作者简介 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1770 年 3 月 20 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 年 6 月 7 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 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 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在图宾根神学 院学习期间开始创作诗歌, 早期作品受克洛普施托克和席勒的影响,洋溢着革命 热情,多以古典颂歌体的形式讴歌自由、和谐、友谊和大自然。后来的诗歌中, 把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 逐渐转向古希

5、腊的诗歌和自由韵律的 形式,艺术上臻于完美。代表作有自由颂 人类颂 为祖国而死 日落 梅农为狄奥提玛而哀叹 漫游者 返回家乡 爱琴海群岛以及给大地 母亲 莱茵河 怀念等。 二、作者语录 1.承担不幸是困难的,但要负担幸福更是难上难。 2.山鹰栖于黑暗, 而深渊之上, 有阿尔卑斯的众子无畏地凌越, 云栈轻 横。 3.我们现在走向的地狱之路,原先是准备到往天堂。 4.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5.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三、写作背景 1798 年后, 荷尔德林因情场失意, 身心交瘁, 处于精神分裂状态。 1802 年, 诗人徒步走回故乡。为宣泄胸中的苦痛,表达

6、对生命的感悟,创作了这首诗。 一、字音识记 1.生难字 嬉 戏(x) 永葆 (bo) 驱 除(q) 赐 给(c ) 慰藉 (ji ) 整饬 (ch ) 2.辨形组词 嬉(嬉戏) 嘻(嘻嘻哈哈) 绷(绷带) 棚(草棚) 饬(整饬) 伤(伤心) 二、词语辨析 1.龟裂 皲裂 龟裂:物体呈现许多裂纹,或裂开许多缝隙,用于田地、器物等,适用对象较为 广泛。 皲裂:皮肤因受冻干燥而出现裂口,只用于皮肤。 高温天气导致印度全国大面积缺水,受影响人数超过 3 亿, 成千上万的家畜死 亡,农作物枯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河流湖泊干涸龟裂。 这几天风大严寒,露天作业要注意保暖护肤,防止皮肤皲裂。 2.明证 证明

7、明证:名词,明显有力的证据。 证明:动词,用可靠的凭据来断定;名词,指可以作证明的文字材料。 1534 年,明朝第 11 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 ,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 琉球的航海历程,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明证。 明清以来的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 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三、词语积累 1.抚育:照料教育(对儿童)。 2.嬉戏:游戏、玩耍。 3.整饬:整理、整顿,使之有条理。 一、主旨归纳 当一个人失恋时,他在宣泄痛苦的情绪的同时,也寻找心灵的慰藉,个人的 痛苦反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生出来就是要去爱,去受痛苦” 。 二、句段点评 1.船夫

8、如在遥远的岛上有所收获,就会欣然回到静静的河边;我如收获到像 痛苦一样多的财宝,我也要回到故乡。 点评 本节运用了比喻、对比的手法。渔夫收获的是财富, “我”收获的是痛 苦,表达了回到故乡能带来心灵的慰藉。 2.因为,把天火赐给我们的天神,他们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因此,让它 存在吧。我是个凡人;生出来就是要去爱,去受痛苦。 点评 和故乡相抱并不能治愈创伤,是就此被爱情击倒,还是换个角度,开 掘生命的崭新意义?令人高兴的是,诗人选择了后者,诗人提出了辩证的观点, “把天火赐给我们的天神,他们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痛苦也变成一笔财富 了, “我是个凡人;生出来就是要去爱,去受痛苦”。虽然曾经失

9、去过爱情,但也 并不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这两句, 可看作对生命意义的体察, 是人格的升华, 一曲 故乡 , 虽没有驱除失恋的痛苦, 可作者却又因失恋获得极其宝贵的财富。 三、重点突破 请你谈一谈诗中“痛苦”的含义。 为什么诗人将它比作“财宝”?“痛苦” 是否只是失恋后的一种个人感受,还是有更多的含义? 提示 这是一首诉说失恋痛苦的情诗, 但优秀的抒情诗歌往往能超越一己之 情的抒发,触及更为普遍的命题。痛苦是一种财富,是天神赐予我们的,是人生 必须要面对的。这首诗背后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的理解, 诗人对于痛苦与爱的理解 包含了一种宗教的体验。“故乡”最后不能完全抚慰诗人的伤痛,但是,诗人引 入了

10、一个比故乡更高的视角 “天神” , 诗的境界也得到了一种提升: 人的 “痛 苦”在本质上是神的赐予,不能解脱,因而也是“神圣”的。作为一个凡人,必 须承担这一切, “爱”与“痛苦”都是人的宿命。 四、写作特色 全诗以独白的方式,有序地展开,像大河一样静静地流淌,以舒缓深沉的语 气叙述,从个人的痛苦提升到更高的生命主题。 人,诗意地栖居 荷尔德林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品读: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仰望星 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这就是一种诗意。人与自然相亲,不必一 定要居于宁静的山野,优雅的园林,只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你就一定可 以诗意栖居于这个大地上。 人来自于自然, 那么人心天然应该与自然相通、 相融, 如果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自然的存在,那么你的情感会慢慢干涸、枯萎直至麻木。 栖居,当然也不是仅指的居住,你再迁延一下吧,其实它的内涵就是生活。欣赏 大自然就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