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146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5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学习总结,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网络构建区,返回,1.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知识总结区,重要概念,2.清教 欧洲宗教改革时代后期在英国出现的

2、一支新教教派。“清教徒”源于拉丁文Purus,意为清洁。16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指要求清除国教会中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在教义上主要受加尔文教的影响。清教先驱者产生于玛丽一世统治后期,流亡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新教团体当中。清教的兴起则是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伊丽莎白女王继位后,那些流亡国外的英国新教徒回国,构成清教徒的主体。清教运动对17世纪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权利请愿书 是英国议会为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于1628年通过的法律文献。它要求:“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等等。查理

3、一世为急于获得金钱补助,违心同意。但此后又故意曲解请愿书的原意,继续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4.大抗议书 是英国长期议会为对查理一世的不法行为进行指控、维护资产阶级权益及发展资本主义于1641年通过的法律文献。列举了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同时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国王的矛盾异常尖锐,战争一触即发。 5.护国政体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体。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依靠武力镇压人民运动,驱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背景、特点及影响 1.社会背景 (1)社会条件 经济

4、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思想基础:新教思想的传播。 (2)革命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激化了阶级矛盾。,重点突破,2.历史特点 (1)从领导阶级来看: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领导。 (2)从过程上看:革命过程曲折反复。 (3)从思想基础来看:以新教为旗帜,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 3.历史影响 (1)对英国来讲,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对世界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世界历史进

5、入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二、如何看待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特点及成因,2.影响 (1)对英国来讲,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对世界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世界历史进入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宗教问题 1.表现 (1)都铎王朝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英国国教会”。 (2)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利用宗教中的“君权神授”理论来推行独裁统治,迫害清教徒,终于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3)查理

6、一世对苏格兰人实行宗教压迫,引起了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4)1640年,议会中清教徒结成反对派,反对查理一世,揭开了革命的序幕。,(5)内战开始后,清教徒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打败王军,并处死了实行宗教迫害政策的查理一世。围绕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的合法性问题,国会产生了意见和分歧,争论的原因是詹姆士二世的宗教信仰问题,争论的结果产生了辉格党和托利党。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之后,企图恢复天主教,引起了多方面的矛盾和不满,并导致了其垮台。 2.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议会斗争和教派斗争两条线索,其中议会斗争是中心内容,教派斗争是个敏感的问题,两者交织在一起,革命期间一度曲折

7、反复的斗争都与宗教问题密切相连。,四、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一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1.从性质上讲,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完成了这一使命,革命的目标就达到了,这是衡量一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因此只能以反封建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革命的进程以及它的纲领、立法及所创建的制度,而不应将当时劳动人民的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或其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当作标准。,2.从革命的领导和阶级关系上看,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社会下层的人民群众是其同盟军。

8、因为资产阶级具备了经济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力量,能够制定反封建的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领导的反封建斗争既体现了自身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此时的人民群众拥护并服从资产阶级的领导,还没有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意识。,3.从革命进程来看,革命过程曲折复杂。资产阶级革命要推翻的是千年封建王国,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加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因此革命过程中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如英国革命就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斗争,在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封建王朝复辟不能简单地视为倒退。 4.从革命结果来看,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符合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成果,革命在真正

9、成熟的社会基点上稳定下来。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法国则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五、比较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返回,例1在英国内战初期,议会军方面接连失利,主要是因为() 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分歧军队主要由自耕农组成欧洲各国拒绝给议会军提供援助议会军方面指挥不力 A. B. C. D.,方法探究区,解析答案,审题思路 1.审题干信息:时间限制是“英国内战初期”;主体语是“议会军方面失利”;求答项是“主要原因”。 2.联系教材知识:1642年查理一世讨伐议会,英国各地民兵组成议会军,英国内战爆发。战争初期,议会

10、军屡战屡败,后来经过军队改革,内战以议会军方面的胜利告终。 3.辨别选项:自耕农同国王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它们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欧洲各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没有参与任何一方作战。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C,解析答案,方法总结 因果型选择题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2)由原因推出结果和影响: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题干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解答该类型题目的方法,一是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二是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

11、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例2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公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执掌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英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B.克伦威尔已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 C.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君主 D.克伦威尔仍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解析答案,返回,审题思路 1.读材料:本题从知识立意角度考查学生对克伦威尔护国政治的认识,从能力立意角度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护国公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军

12、事独裁统治。 2.审题意:“不正确的”表明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解答该题可根据自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理解,逐项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析答案,3.辨别选项,答案C,解析答案,方法总结 逆向型选择题又称为否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错误的就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这一原则。通常的方法有:(1)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教版 >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