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050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5.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9.3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壹,1.东欧剧变 (1)原因:东欧国家自身政治积重难返和经济困难;戈尔巴乔夫“ ”的影响。 (2)概况: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 (3)影响:东欧剧变使东欧国家纷纷向 靠拢;经互会解体, 解散,使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新思维,一、“别了,雅尔塔”,华约,答 案,西方,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实质是什么?,问题思考,答案原因: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等。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

2、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答 案,2.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1)背景:苏联国内政治体制僵化,造成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2)经过 1991年8月,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导致了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 最后崩溃,从此告别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答 案,阿拉木图宣言,(1)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得不到纠正。(),判断正误,

3、答 案,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但这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这只能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2.“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苏联解体的原因,1.背景:两极格局瓦解, 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 (1)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试图建立“ ”。 (2)欧盟: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 正式启用。同时,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 。 (3)日本:

4、在加强 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军事力量日趋膨胀。,单极世界,二、鼎足之势话西方,欧洲联盟条约,美国,答 案,欧元,防务体系,日美,欧共体是单纯的经济合作组织,而欧盟是欧洲经济政治合作组织,欧盟取代欧共体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面临问题:国家存在着分裂的威胁、经济危机冲击着整个俄罗斯。 2.全方位外交 (1)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 东扩。 (2)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分裂主义势力。 (3)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 (4)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 3.普京务实政策:改组政府,果断应

5、对 问题,强化中央权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政治局面。 4.影响: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北约,答 案,车臣,俄罗斯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中国等大国的关系。,1.第三世界的发展 (1)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在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

6、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倡导实现 。 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作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目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四、风云际会看东方,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答 案,(2)两极格局瓦解后,缓和与动荡并存成为时代的主流。(),(1)两极格局瓦解后形成了多极化格局。(),判断正误,解析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7、。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世界新格局。,解 析,答 案,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并非指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归纳总结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

8、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知识结构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返 回,核心素养,贰,应用1写出三个时间点标志事件:1955年: ;1967年: ;1991年:

9、。,材料有位同学在学习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后,绘制了如下时空图示: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空观念,答 案,华约建立,欧共体成立,苏联解体,应用2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解析多极化世界格局并未形成,排除A、B两项; 多极

10、化趋势出现时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排除C项。 故答案选D。,解 析,答 案,史实实证,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如图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中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俄、日、中是亚洲一翼;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应用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五大力量中心, 暂时形成,“ ”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 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多 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正向着 方向发展。,答 案,一超多强,多极化,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

11、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应用根据材料,指出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答案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世界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返 回,答 案,达标检测,叁,1.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剧变。其剧变的实质是 A.政局动荡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社会矛盾激化D.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解析东欧剧变的实质不是版图的变动,不是国名的改变,也不是社会矛盾激化,而是

12、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 “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不一定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D项错误。,解 析,答 案,1,2,3,4,5,6,2.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A.苏联与美国的矛盾 B.苏联社会内部的矛盾 C.苏联与中国的矛盾 D.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矛盾,解析解答此题应从八一九事件的背景入手分析,该事件是在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已经公布、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的,反映了苏联的内部矛盾。故选B。,解 析,答 案,1,2,3,4,5,6,3.当今世界,一方面出现朝韩对话和东西德合并等现象,另一方面又出现中东局势继续恶化和科索沃宣布独

13、立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C.地区动荡加剧 D.世界和平趋势加强,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整体走向缓和的同时,地区性的矛盾开始凸显,故题中所说两种相反的现象出现。故A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4.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解析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极格局解体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故C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5.(2

14、019昆明高一检测)有人用一幅漫画(如下图)来形容目前的“欧洲局势”。漫画意在表明 A.美苏对峙使欧洲分裂B.欧盟的分歧无法弥合 C.欧盟国家的联合困难重重D.多极化趋势曲折漫长,解 析,答 案,1,2,3,4,5,6,默克尔的难民政策,解析美苏对峙与欧洲局势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导致欧盟内部出现了分歧,而非分歧无法弥合,故B项错误; 欧盟内部对难民的不同态度造成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存在困难,故C项正确; 材料只提及欧盟,未提及国际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势力,故D项错误。,1,2,3,4,5,6,6.(2019宁德高一检测)下图是某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期周刊最有可能出版

15、于 A.1949年 B.1955年 C.1985年 D.1991年,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19851991年,故A、B错误; 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总书记,才开始改革,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中“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了”相符,故D项正确。,返 回,答 案,解 析,1,2,3,4,5,6,课时训练,肆,1.(2018邯郸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3)1981年9月21日,美国之音的副台长尼古拉德斯在讲话中说:“我们应当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进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此前,该电台的某官员声称“他不是在搞广播,而是在于革命”。美国政府公开支持美国之

16、音广播的主要目的是 A.以和平方式促使苏东裂变B.展示美国的文化影响力 C.遏制国内的共产主义势力D.试图瓦解社会主义阵营,题组1“别了,雅尔塔”,对点训练,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根据材料“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进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可知其目的是以和平方式促使苏东裂变,故A项正确; 根据“他不是在搞广播,而是在于革命”可知美国之音广播的政治性很强,并非展示文化影响力,故B项错误; 根据“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可知该广播是针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 根据“促进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可

17、知美国之音广播试图挑拨社会主义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材料“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即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由此可知“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走向解体,故选A项。,2.(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检测)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所说的“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苏联B.叶利

18、钦主导的俄罗斯联邦 C.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帝国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题干历史现象反映出俄罗斯等国建立了联合组织,并没有体现俄罗斯的地位,也没有涉及东欧各国,故排除C、D两项; 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员,反映出它们已经相互承认脱离苏联而独立,A项只是表面现象,不属于实质问题。,3.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独联体”。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俄罗斯等11国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B.苏联已经解体 C.俄罗斯成为东欧中亚地区的霸主 D.东欧各国

19、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根据材料“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可知,苏联的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从而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故A项正确。,4.有学者认为:“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各种社会矛盾错综

20、复杂 B.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C.疯狂扩军备战 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材料中的信息“苏联的解体”告知时间,“欧洲的强大之策”告知作用,故可判断“大欧洲”计划为D项。,5.“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完结欧洲也开始摸索属于欧洲的强大之策一个庞大的大欧洲计划。”这个庞大的计划是 A.成立欧共体 B.北约东扩 C.东欧剧变 D.建立欧盟,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题组2鼎足之势话西方,6.(2018四川学业水平,15)以下对当今世界格

21、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 C.两极格局即将结束 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答 案,解 析,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尚未确立,世界格局表现为一超多强的特点。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7.(2018齐齐哈尔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4)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新格局的

22、形成具有长期性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解析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与历史、现实不符,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说明新格局的建立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故B项正确; 欧洲、日本与美国具有盟国关系,故C项错误; 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依旧有一定的优势,“优势尽失”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8.(2019天津河北区高一调研)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

23、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 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 B.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 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的合作 D.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积极谋求建立单极世界,故A项错误; 题干中“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推知美国也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 题干中“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与C项中的“积极”一词不符,故C项错误; 题

24、干中“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是一种可能性,并非结果,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出制衡美国的信息,排除B项;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任何国家结盟,故C项错误; 中、俄是多极中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本题答案为D。,9.2014年11月1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国家杜马发表讲话时指出,“莫斯科北京”这一组合是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这表明 A.中国和俄罗斯力图建立两极格局 B.中俄组合是制衡美国的关键因素 C.中国和俄罗斯结盟

25、以维护世界稳定 D.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题组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10.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 C.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答 案,解 析,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目前,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成为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

26、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并非已形成,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题组4风云际会看东方,解析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低潮。故A项正确。,综合强化,11.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答 案,解 析,1,2,3,4,5,

27、6,7,8,9,10,11,12,13,14,15,16,12.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 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 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 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答 案,解 析,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91年”以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可知,当时苏联已经解体,美国希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故选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当代美国政治家基

28、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主要含义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C.美国已完全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解析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从经济上说,当今世界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中心,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正在使得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故选B项。,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多极化是

29、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如说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和战略。”这主要是因为 A.多极世界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B.多极化并非发展的趋势 C.多极化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D.多极世界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B、D两项错误;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C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解析依所学可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故A项错误; 据材料“欧洲一体化”“日本

30、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可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当前世界格局,而非当前的世界形势,故C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世界格局而未涉及到经济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15.(2018洛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2)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应是 A.从两极世界到诸强争霸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世界形势的缓和与动荡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

31、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3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答案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 案,答案观点: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理由:世界各种力量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遭遇美国“一极”图谋的挑战。,(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答案认识:单极世界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多极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协调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曲折的、长期发展的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返 回,答 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