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99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材分析:列强入侵使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三次侵华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过程中三个关键性的步骤。 本课内容线索清楚, 但过于理性和枯燥, 学生的理解有困难。 需要提供一些情境性材料, 加深和引导学生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 本课有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略有学过,但只由初步了解,对于这些事 件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危害认识不够。 教师应该提供形象材料结合理性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列强入侵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

2、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 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 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 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 19 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 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 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

3、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 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 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 害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 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两幅“

4、清前期”与“清后期”的疆域图,引发学生思考“变化 的原因” ) 师:这两幅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观察回答。 师: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 强的坚船利炮, 步入存亡危机之秋。 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 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 (板书课题) (二) 讲授新课 1. 国门洞开(板书) (多媒体: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英国外交官马戈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 以把他打倒在地” 。 )

5、 师:乾隆的话体现了什么观点?马戈尔尼的话呢?(引出“19 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 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问题。 师:这两句话准确的折射了 19 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 中国已经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西方在经过长足的发展之后,国力强大,经济发展迅速,急 需更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正好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1)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归纳出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生:分小组 讨论后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多媒体)可以分为内外两方面来考虑: 内:从中国自身 来看,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清政府日益腐败,

6、国防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而且 面积大,人口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理想目标。 外: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凭借强大 的经济实力及船坚炮利的优势,积极在全球抢占所需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板书) 师:那么列强是通过什么手段侵略中国的呢?首先是充分利用军事手段发动一次次的侵略 战争打开大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对这一过程加以认识。 (学生活动 1) 阅读课本并结合插图完成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简表” (课前提纲中已有) 中的前三栏:战争名称、时间和发动者。 师:请对照屏幕上的内容(多媒体)检查并回答:列强发动的这几次侵略战争的结果是什 么? 生:分小组讨论,

7、并让多个小组发表看法(注意引导学生) 。 师:归纳学生看法,并给出“结果” (多媒体) 。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 南京条约 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 沙俄趁火打劫 中法战争 18831885 法 中法新约 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年 日 马关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年 英法美日意俄奥德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 师: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 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板书) 师: :阅读课本并结合插

8、图、材料,说说当时中国人民及国家财产状况。 (多媒体:显示三 张插图。 ) (多媒体显示: 1894 年 11 月 22 日日军进入旅顺后, 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历时四天。 我国同胞遇害者达 2 万多人,全城幸存者仅 36 人。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 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旅顺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 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 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 暴露了野蛮的真面 目。 ”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生:自主阅读并自由发言。 师:三张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烧、杀、抢的情况,导致人民“丧失基本生存 权,国家

9、财富被掠夺” 。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列强是怎样践踏中国主权的?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凡英民禀告华 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 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 以中国之法。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也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 生:学生发言。 师:列强割占和强租了大片土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其中俄国最多, 割占了 150 多万平方公里;同时以租借形式,强占中国许多城镇,而且许多战略要地可派兵 驻守; 列强还取得在华的治外法权

10、, 而且根据利益 “一体均沾” , 列强在中国可以横行霸道、 违法犯罪,中国官员却无权干预。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 (多媒体显示: 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1911 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 93%以上,长江轮船 航运总吨位的 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 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 93%以上,全国生 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 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 生:学生归纳发言。 师:列强通过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设厂开矿、修建铁路、勒索赔款、提供政治贷 款等途径,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独立自主” 。 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归纳出“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与清

11、政府签定的一个个不平等 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师:肯定学生发言。并用多媒体显示: 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 民财产和国家财富; 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 主权的完整; 经济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因依赖 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师: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满足了吗?答案是:没有。为什么呢? 2. 瓜分中国狂潮与民族危机(板书) 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1)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板书) 师:19 世纪末,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

12、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扩大,对海外 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 夺,加剧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进一步给中国造成了更 大的危害。 2) 瓜分狂潮的过程及其危害(板书) 师:请回忆初中学过的马关条约中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不是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出发呢? 生:思考回答。 师:当然,不是!而是想以此为借口来满足自身的掠夺欲望。于是就有了列强的强占“租 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多媒体:播放影片“瓜分狂潮”并显示“瓜分示意图” ) (学生活动 2)请看影片并结合“瓜分示意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国家 势力范围 租借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 俄国 整个北方 旅顺、大连湾 英国 长江流域 威海卫、新界 法国 两 广 广州湾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师:请思考“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并给出结论(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