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4134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升空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焰火表演 22020 年 2 月 19 日中午,遵义市驰援湖北省鄂州市抗疫物资捐赠及发车仪式在遵义市行 政中心广场举行。发出的这批物资主要包括菜油、大米、方便面、各类蔬菜以及防护服、 酒精、消毒液等医用物质。这批物质中的食品富含的营养

2、素不包括(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油脂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4某学校环保实验小组的同学定期会对学校旁边的小河河水进行酸碱度及金属含量测定, 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定量量取河水 B过滤河水泥沙 C测定河水 pH D测定金属含量 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 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

3、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 76 个原子 C瑞德西韦中氢、氧的质量比为 35:8 D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2 6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 A复合肥料:KNO3、CO(NH2)2 B金属材料:铁、青铜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 D有机物:C2H5OH、H2CO3 7下列物质转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OHNa2CO3NaCl BCuCu(NO3)2Cu(OH)2 CFeFeCl3Fe(OH)3 DCaCl2CaCO3CO2 8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

4、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NaOH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酸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鉴别物质的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加水溶解 B 鉴别 CO2和 CO 两种气体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 加入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氢氧化钠

5、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 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 KNO3 固体 C向一定量 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 )分 ) 11 (5 分) “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山东舰”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 (2)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

6、白色污染” 。塑料属于 材料 (填“复合”或“合成” ) 。 (3) “长征五号”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使用的燃料推 进剂是液氢和液氧,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 (4)镓(Ga)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G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铝同主族。 请写出镓(G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6 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问题。 (1)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 。 (2) 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 不宜与豆腐一起吃, 草酸与豆腐中的钙形成草酸钙 (CaC2O4) , 容易沉淀成结石。请根据草酸钙(CaC2

7、O4)写出草酸的化学式 。 (3)在一定条件下,5g A 物质和 7g 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 C、D 两种物质,若 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3:1,则生成 C 的质量是 g。 (4)84 消毒液广泛用于宾馆游泳,医院加工,食品工业,家庭,自来水等卫生消毒,其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5)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3 (5 分)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 “”和“”分别表示

8、不同的原子。根据微观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 填空)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2)如图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 的 反应。 (3)根据如图的微观变化图,请你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14 (5 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B 点表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t2时,将 15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 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常采用的方

9、法是 。 (4) 将 t3甲、 乙、 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15 (6 分)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装置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 ,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 ag 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高锰酸钾(X) 。 (列出比例 式) 。 (3)某气体只能用 C 装置收集,写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 (4)用 F 装置可以收集氢气,氢气从 h 进入。请补画完整。 16 (6 分)某合金主要成分为 Zn、Fe、Cu 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 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 ZnO,其部分

10、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 I 中一定有 。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此过程中 Zn 还能起 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 (3)调节 pH 可用 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 (4)焙烧 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7 分)HDPE 膜被广泛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沼气池、污水处理池、水产养殖池 塘、水库大坝等各种防水、防渗、防腐工程。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 听完老师的描述后, 同学们对 HDPE 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

11、厚的兴趣, 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 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HDPE 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再将 4.2g 的 HDPE 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 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 A 装置总质量 C 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 100.0g 100.0g 实验后 105.4g 113.2g (1)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B 中 可作为 HDPE 膜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依据。 【实验分析】 (2)装置 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12、 。 【数据处理】 (3)装置 C 中盛有过量的 NaOH 溶液,分析实验结束后装置 C 中溶液的溶 质。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质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结论】 (4)HDPE 膜由 元素组成。 【反思评价】 (5)若无 D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2020 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

13、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 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气球升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霓虹灯表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音乐喷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焰火表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大豆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 析判断。 【解答】解:菜油中富含有油脂、大米中富含有糖类、方便

14、面中富含有糖类、各类蔬菜 中富含有维生素,所以不包含蛋白质。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 3 【分析】A、根据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汞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1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单质的分类、原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4 【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分析; B、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 C、根据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分析。 【解答】解:A、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不符合题 意; B、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的正确做法:撕一小段 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 棒蘸取试液滴在 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 pH 值,故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 意; D、胶头滴管使用应该悬空垂直,操作正

16、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这不 仅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也是做好此类考题的基础。 5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的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的氧元素的化合物,瑞德西韦是 由五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瑞德西韦分子由 27 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 个氮原子、8 个 氧原子和 1 个磷原子构成,共含 7

17、7 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瑞德西韦中氢、氧的质量比为(135) : (168)35:12835:8,故选项说法错 误; D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12+351+614+816+31602,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 强训练即可完成。 6 【分析】A、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

18、、碳酸虽 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 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不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C、Ca 属于人体常量元素,Se 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C2H5OH 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H2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 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复合肥的特征、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 括的种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分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

19、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B、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 C、铁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铁;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 二氧化碳。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 B、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 C、铁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铁,该选项不能

20、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 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 【分析】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简称有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 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

21、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 误。 B、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如碳的氧化物、 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 推理错误。 C、 NaOH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u (OH)2难溶于水,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故选项推理错误。 D、酸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氢钠显酸性,属于盐,故选项推 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 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 【分

22、析】A、根据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盐遇碱都会放出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温度分别降低、升 高,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鉴别,故 A 方法正确; B、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紫 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气体的是一氧化碳,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种气体,故 B 方法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 C 方法正确。 D、铵盐

23、遇碱都会放出氨气,鉴别的物质都不属于铵盐,不能区分,故方法错误。 故选:D。 【点评】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 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10 【分析】A、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进行分析 判断。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 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 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 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C、向一定量 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 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4、判断。 【解答】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 液的 pH 不可能小于或等于 7,故选项图象错误。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 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 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 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 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0, 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一定量 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 不会生成沉淀, 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 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

25、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 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 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 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 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 )分 ) 11 【分析】根据金属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措施、材料的类别以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钢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反应

26、而锈蚀,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可以是在钢铁表面涂油漆,故填:氧气和水;在钢铁表面涂油漆。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3)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热。 (4) 镓 (Ga)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铝同主族, 则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为+3, 故镓 (Ga)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Ga+3H2SO4Ga2(SO4)3+3H2,故填:2Ga+3H2SO4 Ga2(SO4)3+3H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材料的类别以及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书 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 【分析】 (1)根据硬水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

27、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5)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硬水;故填:硬水; (2)草酸钙(CaC2O4)中,钙元素显+2 价,由化合价原则可知,草酸根显2 价,氢 元素显+1 价,所以草酸的化学式为 H2C2O4;故填:H2C2O4; (3)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5gA 物质和 7g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只生成 C、 D 两种物质, 生成 C 和 D 的总质量为 5g+7g12g。若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3:1,则生成 C 的质量 是 12g9g;故填

28、:9; (4)在 NaClO 中,Na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O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次氯酸钠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则 (+1) +x+ (2) 0,解得 x+1,故填:+1; (5)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在点燃的条件下,酒精和 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2CO2+3H2O;故填: 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C2H5OH+3O2 2CO2+3H2O。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

29、物质的判断,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13 【分析】 (1)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根据物质的构成 分析生成物的类别; (2)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分析微观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解答】解: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1)由上述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1: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由同 种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 (2)如由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微

30、粒数目关系可知,氢气燃烧的反应符合该微观示意图,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 H2O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3)根据如图的微观变化图,由微粒的变化可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的破裂, 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分。 故答案为: (1)1:2; C。 (2)2H2+O2 2 H2O; 化合。 (3)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 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4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 液的状态和

31、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 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 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B 点表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 (2) t2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 所以将 15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 只能溶解 12.5g,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 常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

32、解度相等,将 t3甲、乙、丙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 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 t3时 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 (1)25g; (2)饱和溶液;20%; (3)降温结晶; (4)乙甲丙。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分析】 (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 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3、 不易溶于水, 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3)某气体只能用 C 装置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或与水发 生反应; (4)用 F 装置可以收集氢气,氢气从 h 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解: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 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 排水法收集;设制取 ag 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高锰酸钾为 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ag 故答案

34、为:AC 或 AE;2KMnO4 K2MnO4+MnO2+O2; ; (3)某气体只能用 C 装置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或与水发 生反应;故答案为: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 (4)用 F 装置可以收集氢气,氢气从 h 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 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 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 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分析】

35、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 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 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由于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滤渣 I 中一定有 铜。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 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此过程中 Zn 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是指铜 的氧化物和硫酸形成的硫酸铜,所以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对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Zn+CuSO4ZnSO4+Cu,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符合 置换反应的特征,属置换反应。 (3)调节 pH 可用 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Zn(

36、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焙烧 Zn(OH)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H) 2 ZnO+H2O。 故答案为: (1)铜。 (2)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 Zn+CuSO4ZnSO4+Cu; 置换反应。 (3)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Zn(OH)2ZnO+H2O。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 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 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 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7 【分

37、析】 (1)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3)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验证氢氧化 钠时先要除去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 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 计算的基础; (5)D 装置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解答】解: (1)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B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是因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 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2)装置

38、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验证氢氧化 钠时先要除去碳酸钠,所以 步骤:取适量装置 C 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 23 毫 升于试管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或 FeCl3溶液或 CuCl2溶液) ; 现象:溶液变红(或出现红褐色沉淀或蓝色沉淀) ; 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 Na2CO3和 NaOH; (4)反应生成水的质量:105.4g100.0g5.4g,其中氢元素质量:5.4g 2 18 0.6g,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总质量:113.2g100.0g13.2g,其中碳元素质量:13.2

39、g 12 44 3.6g, HDPE 膜中氧元素质量: 4.2g0.6g3.6g0, 说明 HDPE 膜中不含有氧元素, 因此 HDPE 膜由 H、C 元素组成。 (5)装置 D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C 中。 故答案为: (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吸收水蒸气; (3)取适量装置 C 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 23 毫升于试管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或 FeCl3溶液或 CuCl2溶液) ; 溶液变红(或出现红褐色沉淀或蓝色沉淀) ; 该溶液的溶质是 Na2CO3和 NaOH; (4)H、C (或碳、氢) ; (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 C 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