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2726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初三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语 文文 2020.5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0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页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 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2、26 分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同答问题。(6 分) 一部小说的开头往往都暗藏玄机,且不论现代小说对完美开头的孜孜追求,单是中国古 典小说的开头,大多字字珠 j (),别有深意。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登场的第一人。 吴敬梓无疑是借助小说评击八股取士的制度,对众多腐儒们蝇营狗苟的鞭踏则理所当然, 因此王冕的出场在整部小说中极具关键的作用。王冕的高洁正映衬出其后众多出场者低劣的 人品和污浊的心灵。同时,小说后面每出场一个反面人物,王冕的圣洁便加深了一层,王冕 就像清澈的泉水之源,而其下游之水则清浊不走,但每一股细流都能够在王冕这里找到影子 与对应。所以,他只能出现在小说的开头,甚至只能是小说中出

3、场的第一人,王冕若是在小说 的中段 y ()或是后段才出现,则这种“正本清 yu n()”的安排就荡然无显了。 于是,具体描 m ()王冕的章节只有第一回,但他的身影却闪动在所有的五十六回之中。 (l)根据拼音写字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字字珠(j ) (y ) 或 正本清(yu n) 描(m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了却君王天下事,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面歌残终破楚, 。 (秋瑾满

4、江红)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大祥过零丁洋)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3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按我国的阴历计法是四月初九,根据下列选项中诗句所写的内容选出最接近 这个时间的一项。( )(2 分) A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B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C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D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 4名著阅读。(5 分) (1)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同答问题。(3 分) 沈琼枝住在王府塘房子里,也同房主人娘子去烧香回来。沈琼枝自从来到南京,挂了招 牌,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

5、来托刺绣的。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 的来物色,非止一日。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庄非熊却也顺路跟在后面,看见他走到王府塘那边去了。庄非熊心里有些疑惑,次日,来到 (A)家,说:“这沈琼枝在王府塘,有恶少们去说混话,他就要怒骂起来。此人来路甚奇,(A) 兄何不去看看?”(A)道:“我也听见这话。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我 正要去问他。” 该选段中 A 的名字叫什么?结合原著中这个人物的故事,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 (2)根据你对简爱内容的了解,选出人物情节或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罗切斯特是一个狂热而虔诚的基督教徒,把

6、他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基督教的传教事业。 他乐于帮助贫穷的人,认真严肃,固执刻板,有崇高的理想,但缺乏人们之间的那种深情。 B.里德太太是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大收养简爱,但对简爱并不好。后因儿子 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真相。 C简爱,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 相貌平凡,但她并不因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 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D海伦,彭斯是简爱在洛伍德孤儿院的好友,聪明好学,待人宽厚,对一切毫无怨言。 后来因为肺病而死。 5学校艺术节的课本剧汇演中,九(1)班的儒林外史(节选)演出精彩,尤其是饰严监

7、生(或其 他人物如王冕等)的同学表现突出,获最佳演员大奖。作为现场嘉宾,参照示例,请你(选一个熟 悉的角色)为该演员写一份颁奖词。(不要出现同学真实姓名)(3 分) 示例:你(饰杜十娘的演员)不仅仅是用表演,也是用心、用情去再现十娘对爱与生命的追求, 展示了十娘的刚烈与决绝。你的表演分寸准确,既富有舞台表现力,有戏、好看,又有对角 色内心世界的细心揣摩,撼动人心。XXX 同学获评本届课本剧大赛最佳演员。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4 分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6-7 题。(5 分) 咏史六首陈胜吴广 【宋】乐雷发 假号偷名只可怜,枉抛钱镈弄戈铤。 陇头燕雀应相笑,鸿鹄元来是项燕。 【滓】钱镈(

8、qi n b )古代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戈铤(ch n):戈与铤,两种兵器,亦泛指 兵器。 元:通“原”。 秦门陈涉 【唐】周昙 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 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沣】:隳(hu ):毁坏;崩毁。 6简要分析前一首诗中的对比手法。(2 分) 7两首诗都写到了燕雀与陈涉的关系,试作比较分析。(3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8-11 题。(12 分) 【甲】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 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 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

9、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 实,成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 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 响应之助。故日:“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 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一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汤、武:指商汤、周武下。正,通“政”。 【乙】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爱士卒

10、,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 一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8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赏罚不当 当 立者乃公子扶苏 B而天下响应 者 宜多应 者 C然 后奸伪并起 吴广以为然 D贵为 天子 为 天下唱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故 先 王 者 见 终 始 之 变 知 存 亡 之 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 分) (1)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3 分) (2)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2 分) 11请根据甲文的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 分析说明乙文中陈胜

11、说“天下苦秦久矣”的依据。(3 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 12-14 题。(10 分) 【材料一】 很多城市孩子拥有流畅网速以及电脑、平板等高配学习硬件,在线上课不过是教学场所在空 间上发生了变化。但对于网络不流畅、设备不够先进的部分农村甚至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在线 上课却成为了难以逾越的“天堑,他们会成为疫情中的教育弃子吗? 他们一方面不能左右家庭条件和某些现实因素: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经济条件负担上网课的 流量费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参与学校的网络教育,夹在中间的这些孩子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从全国各学校刚开始响应上网课时,我们就看到类似的新闻屡见报端。 先 是河南的“屋顶男孩”,家里条件不好

12、的他只能向邻居求助借 Wi-Fi,但为了不打扰邻居, 他每天早上 8:00 就爬上屋顶开始听课。 而后还有西藏昌都,因为家乡四周雪山环绕,网络信号差,每天步行 30 分钟爬到雪山顶上 冒着风雪上网课的姑娘;还有河南的三名学生,因村里没网,在村外两三里搭起棚子上网课,冷 了就捡点柴烤火;还有四川广元的高一学生,为了保证上网课的流畅度,只能坐在悬崖边信号好 的地方学习。还有 青海的一个小姑娘对记者说:“在我们这里要考上大学,必须百分百努力。我们这边的条件 比较差,很少有外面的老师愿意到我们这里工作,所以我自己要加油,考上大学,以后回家乡当 老师”。 常有人说,一些人成功了,那肯定是运气好,如果自己

13、有这样的运气,肯定也能有一番成就。 而事实往往是,这些耍嘴皮子的人,说得越多,错过越多。 事在人为,前面这几个孩子告诉你,你想要有多优秀,就在于你有多自律。当你足够努力, 控制得住惰性,就足以能通过征服自己,去征服世界。 很多人愿意称他们为“寒门学子”,当我们看到这类新闻时也会由衷地赞佩他们“奋发图强” 的坚韧毅力,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这样对他们真的公平吗? 【材料二】 学生 A:还好有用课,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我们无法到校学习的损失,听课时问也比较自由有 些来不及听的可取复播 学生 B:同课一般都是录播课,老师与学生之问是没有交流的你讲你的,我玩我的,互不干扰, 时间一到,进

14、度条满格,拜拜了您嘞! 学生 C:找一个信号好点的地方,免得上网课卡顿没学习的时候要复习之前做的笔记,认真做 好课后作业,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学习。 学生 D:老师直播就是重复地讲读课本教案,一点新意也没有。 学生 E:老师别生气哈!咱就娱乐一下,这语速,四不四很熟悉啊!四不四有种回到了小学、幼 儿园的感受。咱就问一句,能不能好好说话,您语速快点,咱还是能听懂的 学生 F:上网课就是不停地盯着各种屏幕,没有纸质版课本又盯着电子版看,各种文档、ppt 以 及作业,看了两天,眼睛疼了两天,红肿了一块,翻出最后一张蒸汽眼罩,晚安! 教师 G:从准备课件,到调试设备,课上还想办法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调

15、动学生的积极性,感 觉自己还是很敬业有没有! 教师 H:在家网上教学真是辛苦,一节课讲下来简直耗费了我的洪荒之力但想到孩子们能听进 去我的课了就很值! 【材料三) 茶点快准备好了,太阳已经西落, 这时候,可以在窗口看到李利走过身旁; 每晚,吃茶点的时候,你还没落座, 李利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来了,把街灯点壳。 只要门前有街灯,我们就很幸福, 李利点亮了许多盏,又点亮一盏在我家门口; 你手拿提灯和梯子,别忙着走过, 李利啊!请你瞧一眼这个孩子,向他点点头! 斯蒂文森点灯人(节选) 12假如你是报社编辑,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为材料一选一个你觉得最合适的新闻标题,并说明 理由。(3 分) A上屋顶,爬悬

16、崖,上个网课有多难? B别让“寒门学子”成为疫情中的教育弃子 C这些上网课的孩子们,看到几张你哭了? D.你学习的样子真好看,自律的孩子最强大 13学习间隙,小虎和小新发现“上网课”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根据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 补全两位同学的对话。(4 分) (1)小虎:小新你看,很多同学都支持上网课,因为网课 。(至少写两点) (2)小新:是的,但是还有很多同学认为网课有一些缺点,例如 , 。 小虎:总体来说,老师精心录制的网课对我们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刚刚看了一则新闻,很多 “寒门学子”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中还在坚持上网课,让我们对不想坚持听网课的同学说几句 话吧! (3)小新:好的,我来在

17、下面跟帖: _。 14完成留言后,小虎把诗歌点灯人读给小新听,小新说:“听你读了这首诗,我就联想到 那些正在坚持网上教学或网上听课的他(她),我想对他(她)说几句赞美的话。”请选择材 料一、 二中的某一个人并结合材料三中诗歌的主旨,帮助小新写山这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 辞手法。(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17 分) 瓦下听春雨 秦钊 (1)一场雨,打湿了整个春天。 (2)燕子飞来了,依着斜斜的雨脚低低地从窗前掠过,转身就隐到高楼后面。燕子飞刀而去, 身后春雨逶迤,像剪不断的愁。 (3)年少读书,总并不明白,为何于四季中,最是春日易生愁。古人的诸多诗词中,总把春愁说 得

18、沉甸甸的。唐人冯延巳:撩乱眷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宋人柳永更谓: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就连素来旷达的苏东坡也难免伤春: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而在我往日的印象里, 春天总是欢快的,纵是雨,也飞扬出一种美的意绪。 (4)在清透的雨影里,少年倏然跃过矮墙。牛羊鸡鸭刚刚回栏,一场密密的雨沿着黄昏飘洒。 春雨来了,村庄一下子静了下来,雨点照亮了门前的池塘,在水面画满圆圈,枝头上刚刚抽芽的 嫩叶快活地眨着眼睛。不多久,檐角的瓦沿簌簌地挂起了珠帘。少年站在屋檐下,伸手作刀,飞 快地左削右劈,珠帘依旧兀自垂落。这时,母亲从灶屋急切地呼唤,少年飞快地转身进屋,抄起 门后的长竹竿,迎着屋顶透亮的地方把稀松的

19、瓦片顶几下,最后几滴雨便落在少年的脖子上,少 年拍拍水珠,又急忙跑到粮仓边,搬过板凳,踮起脚尖,循着雨声,把一个破旧的搪瓷脸盆放上 去,清亮的水滴声立时响起。 (5)在破旧的土坯瓦房内,少年的心快乐而丰盈。有时候,望见母亲向着煤油灯,眯着眼扯出短 短的针线,缝补着重重叠叠的日子。父亲坐在门槛上,望着阴沉的天,嘀咕着小麦的墒情,担忧庄 稼是否要遭受连阴。屋外室内的雨水声伴着少年欢快地读书声,只是他还读不懂母亲紧皱的眉心, 以及父亲长长的叹息。 (6)转眼, 少年变成了青年, 瓦屋更矮了。 父亲将山墙加固, 将几扇坍圯的隔墙重新用红砖垒砌, 赶着哪个晴天,上屋顶把瓦片拾掇一遍,这样漏雨的情形就少多

20、了。青年喜欢在这样的檐下写字。 春雨悄然发生,像不可捉摸的命运,窗外阳沟的水声汩汩,后山岸上的杂花竹叶窸窸窣窣,但是, 远赶不上屋脊传来的雨敲泥瓦的铮然清音。这声音叫人心身安静,也让人逸兴遄飞。彼时,蒲松龄 笔下的那尾红狐也可能悄然闪入窗内,伊人在侧,纤手破橙,曲目送茶。笔尖的沙沙声唱和着无边 的雨韵,一个宽广的世界悠然洞开。青年实在很享受这份陶然。 (7)这时, 父亲推门而入, 手里捏着半截纸烟, 颓然坐下, 慢慢地说, 你母亲的病怕是好不了了。 父亲的声音,如同屋外的雨。青年止住笔,仰起头,屋上是一派繁密的雨声 (8)瓦是另一种形式的泥土,它来自地下,遭受烈火的熏烧,出落灰黑的容貌,鳞次栉

21、比地排列 在我们仰望的地方,经受着风雨。雨敲瓦鸣,那是骨骼的声响,也是大地的回音。母亲,最终在那 个春天的雨季一去不返。那个青年怀着春雨沾染的气息,踏进了另一场风雨。 (9)三年前的清明节,屋漏如注,岌岌可危,我决意出资在原址上新建房屋,父亲在半推半就后 接受了。父亲在新居的旁边,保留了两间瓦屋作为柴房,每次回老家,都会去转转。四岁的女儿小 心地跟在身后,扯着我的衣角说,这屋顶上的声音真好听,只是怎么房子里面还下雨呀!孩子的心 地是纯净的,因而美好。戒呆呆地站在粮仓边,没有回答,我要等着灶屋里传来的,那一声呼唤。 (10)少年的雨清亮,青年的雨飞扬,而今的雨溅落着几许惆怅。雨,落在不同的年轮,

22、就有了 不同的回声。不变的是雨,变化的是在雨中行走的人,以及听雨的心境。历经世事,方才开始明白 古人那些词句间的悱恻,其实浸染着重重的风雨。元人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这样写道:少年 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1)人生的壮年,寄居城市。高楼的屋顶,已经听不到雨声了。春雨绵绵,水影漫漶,只有淡 淡的愁绪,隐约着乡下的老房子,以及那些个春天里,瓦下的雨声。 15选文第 4-9 段围绕春雨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 分) 16选文第 3 段引用了很多古诗词,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3 分) 17赏析第 5 段划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有时候,望见母

23、亲向着煤油灯,眯着眼扯出短短的针线,缝补着重重叠叠 的日子。 18文章第 9 段写到了四岁的女儿的言行,简析其写作意图。(4 分) 19对于文章的题目,小虎和小新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小虎认为其实这篇文章完全可以以“瓦 下听雨”为题,因为作品的重点就是听雨的人生感受,结尾处引用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 就是明证。小新觉得两者相比,还是“瓦下听春雨”好。你能站在小新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 阐述一下理由吗?(4 分)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60 分分) 20作文。(60 分)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有值得停住的地方,也许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美好,于是驻足欣赏;也 许是我们需要在这里回头看看之前走过的路,于是进入思索并找到方向;也许是在这里可以歇息, 积攒力量,然后再继续前行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自选角度,请以“值得停住的地方值得停住的地方”为题,写一 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