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2174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单元检测(四四)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 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答案 D 解析 慕尼黑会议上, 西方大国牺牲弱国利益, 在雅尔塔会议上中国利益又被世界强国出卖。 A、B、C 和雅尔塔会议无关。 2 1947 年, 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出台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

2、 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 场盟友关系的破裂 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 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 北约组织的建立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 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 的建立。故都正确。 3使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实力超群、成为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欧各国饱受战火蹂躏,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B两国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经济发展较快 C两国军事实力较为强大 D两国的政治地位在二战及战后逐步提高 答案 B 解析 A 项是美苏两国迅速崛起的客

3、观原因。C、D 两项是美苏崛起的军事、政治原因。二 战中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因此 B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 科, 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 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哈瓦那, 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 声音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1961 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 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D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哈瓦那”“纽约”“莫斯科”“原子弹”等词,结合所学可知为古巴 导弹危机。 51963 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

4、白宫和克里姆林宫 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答案 D 解析 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这与核恐怖平衡状 态下的“危机直控”有密切关系,故本题选 D。 6 学者胡鞍钢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分为顶峰时代(19451955 年)、 强势时代(1955 1990 年)、独霸时代(19902000 年)以及衰落时代(2000 年之后),对其确切的阐释是( ) A“顶峰”根植于先进经济体制 B“强势”表现为两极格局终结

5、 C“独霸”反映出一超多强发展 D“衰落”意味着资本主义衰落 答案 B 解析 顶峰时代(19451955 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与先进经 济体制无关,故 A 错误;强势时代(19551990 年)就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时代,也表现为两极 格局走向终结, 故 B 正确;独霸时代(19902000 年)表现为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不 是一超多强,故 C 错误;衰落时代(2000 年之后)指的是美国的霸权逐渐相对衰落,并非意味 着资本主义的衰落,故 D 错误;综上所述分析,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7、8 题各 25 分,第 9 题 20 分,共 70

6、 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 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 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 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 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 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 刘易斯 加迪斯(美)认为 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

7、共产主义与美国 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 停息。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25 分) 答案 示例一 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 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 信任。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以及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 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迫使

8、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 示例二 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 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共产主义 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 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 示例三 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 评析略。(结合上述两种论证方案综合分析作答) 解析 据材料“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可提 炼观点为“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

9、责任”, 论述可从苏联角度去答, 从苏联在政治上、 意识形态上、国家利益上去论述;还可据材料“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 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 战”提炼出另一种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然后围绕观点论述,要从美国 角度,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野心、美苏两国的意识形 态等角度去论证;还可以提炼第三种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依 据以上两种观点综合分析作答。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 年 6 月 5 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

10、欧洲的经济计划。 6 月底 7 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 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 月 9 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 接受苏联的主张。 8 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 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 年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 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 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

11、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 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 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 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 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 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 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围绕“马歇尔计划”欧美国家产生的两对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这些矛盾发展产生的结果。(13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 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12、。(12 分) 答案 (1)矛盾: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 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 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2)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 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 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 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统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 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集

13、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 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 威效能的重要前提,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在政治上建立集体安全 的同时,罗斯福在经济方面又精心策划了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从金融、 贸易和投资三方面来扩张美国经济。美国在战后积极主张结束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的统治, 实行民族自决,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 的“门罗主义”。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的产生背景。(10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世界范围内“门罗主义”的特点与影响。(10 分) 答案 (1)背景: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努力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 美国实力强大, 企图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威尔逊、 罗斯福等人对稳定世界秩序的思考。 (2)特点:强调民族自决,强调美国主导,强调大国合作并协调一致。 影响:有利于打破传统殖民体系;便利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对外扩张;推动了 战后世界秩序的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教版 >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