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161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试卷单元检测试卷(八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 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 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军事力量的失衡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经济水平的差距 D同盟力量的差距 答案 C 解析 苏联利用国家力量,在牺牲农业、轻工业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虽然在表面上与西方 保持均势,但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导致其竞争失败,故答案为 C 项。 2 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

2、数据表。 造 成 1952 年各国数据与 1948 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 年 68% 66% 29% 33% 1952 年 29% 29% 15% 11%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D经互会的成立 答案 D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 下降。 结合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等知识可知, 答案为D 项。 31945 年 12 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 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 19

3、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亚洲的其 他国家。1949 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于 1950 年 5 月停止了战争赔 偿计划。美国对日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B“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D扶植日本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B 解析 结合时间信息可知,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 势的变化,对美国的称霸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故选 B 项。 4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

4、” 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 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 可知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 B 项正确。 5.下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 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 CED(将欧洲防务纳 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 “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 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 这幅漫画( ) A反映了欧洲

5、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B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 D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这幅漫 画反映出当时法国对美国粗暴干涉法国主权的厌恶,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故 D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美法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故 A 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法 国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没有体现出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和外交政策,故 B、C 项排除。 6“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 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

6、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材料表明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 ) A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 B在经济援助计划之外进行军事渗透 C以复兴西欧经济为最终目标 D在两极格局中争取占据优势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二战后,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对欧洲进行援助,即马歇尔 计划。该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国家和 遏制苏联的目的,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军事 渗透”,故 B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A。 71957 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英美乐队第一次公开在苏联表演摇

7、滚乐。 随后, 在美国政府的有意安排下, 更多摇滚作品涌进苏联。 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西方文化优越 B维护英美同盟关系 C促进世界青年团结 D推动摇滚音乐传播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美国政府的有意安排下,更多摇滚作品涌进苏联”是要用西方流行文化影响 青年一代,彰显西方文化优越,故选 A;材料无关英美同盟,排除 B;材料的主旨不是促进 世界青年团结,排除 C;推动摇滚音乐传播是客观效果,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排除 D。 8撒切尔政府在 1983 年大选获胜后的几年时间,积极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交,撒切 尔本人甚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六次高级会谈。这表明( ) A英国开始摆脱美

8、国的控制 B撒切尔政府外交政策灵活 C美苏“冷战”格局的终结 D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积极开展和 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说明了其外交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突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束缚,展示 了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英美之间的关系,故 A 项排除;1991 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的是英国的外交政策,没有体现欧 洲一体化进程,故 D 项错误。 9 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体现这一声音的国 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 雅尔塔体系的

9、建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欧共体的成立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戴高乐的话体现的是欧洲的联合,符合题意,故选 B 项。不符合“美国不是 欧洲的一部分”,故排除。 101946 年 9 月 19 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 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主导 的、为此进行的较早实践是( ) A成立世界银行 B成立欧共体 C组建欧盟 D成立华约 答案 B 解析 欧洲较早的联合是 1967 年欧共体的成立,故选 B 项;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不 是欧洲国家的区域集团,排除 A 项;1993

10、 年欧盟建立,不符合“较早”,排除 C 项;华约 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不符合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联合起 来”,排除 D 项。 111970 年 9 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关于和平、独 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此会议( ) A扩大了欧共体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C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改变了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局面 答案 C 解析 注意该会议是在非洲国家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并且会议的核心是“反对霸权主 义”,强调和平、独立、发展等,符合不结盟运动的特征,

11、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故选 C。 12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 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欧盟旗帜 不结盟运 “乔的笑” 俄罗斯国旗 动的标志 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答案 C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欧盟、不结盟运动、中国和俄罗斯等多极力量的崛起,故选 C 项。 13一战前国际奥委会中的国家奥委会只有 19 个,此后这一数字不断增长,1952 年达到 69 个,1954 年增加到 80 个。国家奥委会数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亚非拉民族国家的兴起 B奥运有利弥补战争

12、创伤 C国际联盟组织大力推动 D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加剧 答案 A 解析 二战后,原有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大量新兴国家陆续取得民族独立,所以国际奥委 会成员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是亚非拉民族国家的兴起,故选 A 项。 14 1950 年 5 月 9 日, 法国外交部长罗贝乐 舒曼提出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 置于一个超国家的机构管理之下, 这即“舒曼计划”。 随即美国指出, 该方案是“建设性的”, 是“鼓舞人心的”;苏联则对其强烈谴责,认为“煤钢共同体”是“大陆钢铁卡特尔”。这 说明( ) A美苏直接左右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这一经济计划被严重意识形态化 C“煤钢共同体”已成为超国家机构 D

13、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 答案 B 解析 A 项“美苏直接左右了欧洲”与事实不相符合,排除;材料中舒曼提出这一计划是站 在欧洲共同发展的立场上,但美苏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此作出了评论,这说明这一经济计 划已被严重意识形态化,故 B 项正确;材料表达了法国提出“舒曼计划”后美苏的态度,而 C、D 不符合材料的逻辑关系。 1520 世纪 70 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答案 A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形成美、欧、日 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美苏两

14、极格局,故答案为 A 项。第三世界的崛起在政治上对美苏两 极格局形成冲击,排除 B 项;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还没有实现经济高速 发展,排除 C 项;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是在 1989 年,排除 D 项。 16孟钟捷在欧洲意识的培育中有这样的记载:1950 年 8 月,德法两国的 300 名青年人 聚集在国界,用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这一现象( ) A反映了争取两国统一的愿望 B有利于法国和民主德国和解 C是民间反思两国历史的反应 D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答案 C 解析 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普法战争对法德两国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二战结束后,法德两国 的青年

15、人出于对和平的渴望及对战争的反思, 以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 消除战争的威胁,故选 C。烧毁界桩应是希望打破两国隔阂,避免战争的再次爆发,而非要 求统一,因此 A、D 错误;与法国接壤的是联邦德国,而非民主德国,因此 B 错误。 17著名学者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 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 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答案 D 解析 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以

16、前美国借对抗苏联而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 也因此而日益减弱,D 项正确;A、C 两项都是多极化的具体表现;B 项叙述错误,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后实力弱于美国。 18 学术界通常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这一“交替” 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B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 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答案 B 解析 旧的世界格局是指美苏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格局,其交替就是由两极 格局向多极化的发展,故选 B 项。 19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

17、存 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 明( )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增强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谈到中国、德国、印度等国的发展以及美国存在的问题,其 实质表明了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选 D 项。当前“一超多强”的格局未被打破,排除 A 项; 美国仍是一等国家,排除 B 项;新国际格局还未确立,排除 C 项。 20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世界趋势 2030的报告认为,到 2030 年,世界

18、多极化趋 势将更为明显, 霸权主义将不复存在; 在最好的情况下, 中国与美国在多个议题上相互配合, 带来更广泛的世界合作。以上材料表明( ) A中国崛起是霸权主义消失的根本原因 B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义失去生存空间 C美国综合国力衰退致使霸权主义消失 D世界趋势的发展必然形成中美两极对峙 答案 B 解析 “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更为明显,霸权主义将不复存在”说明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 义失去生存空间,故选 B 项。 211972 年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通过的乔治敦宣言指出:“必须改革国际货币和贸易制 度,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参与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这种政 策才能满意和持久。”由

19、此可以看出( )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其新纲领 B反殖和反帝仍是该组织的主要任务 C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该运动已成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一极 答案 A 解析 B 项的任务是不结盟运动建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排除;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即已开始,排除 C 项;D 项表述错误,多极化格局至今仍未形成。 222008 年,格鲁吉亚借俄总理普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机,利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 家的支持,强行武力解决南奥塞梯问题,美俄关系空前紧张。俄美之间构成一种“新冷战” 的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俄美关系不准确。其原因是( ) A现在不存在

20、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阵营 B目前还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C俄罗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威胁 D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不存在两大直接对抗的意识形态的阵营,因此用 “新冷战”描述当前的俄美关系不准确,故 A 项正确;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目前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故B项错误; 俄罗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威胁, 故 C 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 D 项错误。 232017 年 11 月,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耐人寻味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底色上 用中英文写着“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创

21、刊以来首次使用中英两种文字展示其封面内容。 这说明( ) 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B中美对峙的新冷战格局即将出现 C“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D美国单极世界梦想彻底破灭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崛起受到美国的强烈关注,突出了当今时代下中国国际影响力 的扩大, 因此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 中美对峙不符合史实; C 选项错误, 依据所学可知, 当今世界正朝着“一超多强”的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并未被打破;D 选项错误,“彻底破 灭”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无法体现。 241992 年 2 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布什在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会谈,发表了关 于两国新型关系的戴维营宣言

22、 ,宣布“俄罗斯和美国彼此不看作是潜在的敌人,今后创立 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对民主和经济自由共同信念基石上的友好和伙伴关系。” 这表明( ) A美苏“冷战”关系结朿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美俄完全走向合作共赢 D对话斗争逐渐代替敌视对抗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1992 年 2 月”“相互信任、尊重、对民主和经济自由共同信念基石上的友 好和伙伴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对话、谈判和斗争正逐渐代替敌视 和对抗, 美俄关系以及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故 D 项正确; 美苏“冷战” 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排除 A 项;当今世界仍处在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过

23、程中,排除 B 项; 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 3 个小题,其中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6 分,共 52 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 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 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陈海宏“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材料二 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 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

24、控制。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 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 命运。”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三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 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 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唐岚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及影响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因素。(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欧洲和远东

25、是 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10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 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4 分) 答案 (1)目的:抓住世界控制权。(争夺世界霸权) 因素: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 (2)内涵: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从属于美国。 措施:在欧洲: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成立北 约,遏制苏联;在远东:对新中国外交孤立和军事包围,发动朝鲜战争。 (3)不能实现。 原因: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1)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 分

26、析得出。影响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 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概括得出。 (2)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 国的边缘地区”得出。美国在欧洲和远东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表现,应当联系教材 所学,从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和远东所采取的措施来分析。 (3)联系所学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不能实现。其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 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以及教材所学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来回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

27、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但要建立 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 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大国需要在新型国 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汲取历史中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 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 (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多极世界”反映了当

28、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 “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6 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格局”(“新的多极世界”)下的大国之间 的关系?(6 分) 答案 (1)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 (3)改变“冷战”思维;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 解析 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欧洲”“亚洲”,直接回答欧共体和日本即可。第(2) 问先回答多极化趋势,再回答多极的具体表现。解答第(3)问时注意材料一中的“价值观”、 材料二中的“相互学习

29、”“冷战思维”等关键信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 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 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 世纪 50 年代 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一、第二经 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 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摘编自魏飞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

30、(19511960) 材料二 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遭遇的一次重大变故, 将对英国、 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它暴露了欧洲治理机构的弊端以及成员国之间在重大问题上难以弥合的分歧,是欧洲一体化 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危机。英国一直作为欧盟范围内重要的平衡器存在,其脱欧鼓舞了欧盟范 围内的疑欧势力和极端力量, 它们要求关闭边境、 控制移民数量, 并通过直接民主还权于民, 推动欧盟重回主权国家秩序。但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史,正是一次次危机推动着欧洲一 体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摘编自杨毅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三维挑战 (1)根据材料一, 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

31、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6 分) 答案 (1)态度变化:由战后初期游离于欧洲一体化之外转变为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 原因:英国经济发展放缓,欧洲强国地位受到法、德强有力的挑战;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 运动蓬勃发展,海外市场收缩;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一体化 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实力显著增强。 (2)影响:严重削弱了欧洲联合的基础,暴露了欧盟的体制性缺陷,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大挑战;欧盟内部力量失衡,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导致欧盟实力下降,重挫欧盟在国 际格局中的影响力;客观上使欧盟国家反思欧洲一体化,有助于推动欧洲联合的深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北师大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