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082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试卷专题检测试卷(四四)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 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 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 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2、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 堂吉诃德中 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 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 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 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

3、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 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 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 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 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 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

4、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 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 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 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 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5、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 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 工后的游历见闻。 C 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 或在叙述形式方面, 或在素材来源方面, 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 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原文第 2 段中说“

6、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 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 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 本质并无太大区别。 故B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 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 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 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

7、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 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 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 成色如何, 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 C 项中的“现 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表述有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 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

8、 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 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 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 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 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 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 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

9、 构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所以 B 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说法错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 四川、 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 有一座小城叫凤凰, 四周皆山, 草木繁盛, 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 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 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 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 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 一

10、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 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 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 着一本大书。 1917 年,沈从文 15 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 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 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 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 到陌生的

11、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 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 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 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 1922 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 小说月报上 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 旅店及其他 蜜柑等。1934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 ,并先后编辑 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 京逃难去

12、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 、长篇小说长河 。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 作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热点研究。 人们嗟叹他的 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 ,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 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 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 的

13、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 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 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 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 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 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 中国 20 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 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

14、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 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沈从文 6 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常常逃学,因为他厌倦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被当地的 染坊、豆腐作坊、面馆吸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湘西养育了一代大师沈从文,他的创作也包蕴丰富的地域文 化特征,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C沈从文的“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表明作为一个有责任感 的文学家应该回避社会矛盾,把希望留在人间。 D沈从文是一个“奇迹”,一是因

15、为他只上过小学,竟成为大作家、大学教授;二是因为 他离开文坛后且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答案 C 解析 “回避社会矛盾”的理解有误,“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的意思是写作时要对生 活进行适当加工,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不写社会的阴暗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沈从文幼时从不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 响着他一生的认知,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本人生活以外自然生活的大书。 B沈从文年轻时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中,他 认识了湘西的人事与民风,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生活

16、基础,储备了写作素材。 C沈从文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有作品见报,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 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结集为湘行散记 ,使他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D材料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语言清新,结构严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 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答案 B 解析 C 项“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 结集为 湘行散记 ”说法有误, 应是“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 旅店及其 他 蜜柑等”;此外“他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早期作品。 6作者认为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你怎么看

17、?请结合材料详细回答。(6 分) 答:_ 答案 (示例)沈从文的确是边城的守望者。形象守望。他的形象多像一幅简洁的画,他静 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 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 类的未来灵魂守望。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 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灵魂永远守望着边城。文学守望。沈从文的大量作品 反映的是边城生活, 他的创作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 的热点研究。精神守望。他那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

18、思想、边城 的风情、善良的人性、唯美的情操、勤奋的毅力、边城人的风貌,使沈从文具有伟大的人格 魅力和精神品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理水(节选) 鲁 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 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 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 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 似雪, 泥水如金, 黄鳝膏腴, 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

19、, 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 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 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 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 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

20、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 的兵器, 就又硬着头皮, 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 但从神情上, 也就认识他正是禹; 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 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 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地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 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21、。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 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 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 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 “学 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 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 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

22、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 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 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 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

23、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 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 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 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 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 ”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 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 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

24、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 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 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 铸的一样。(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 1 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 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 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

25、内在特征。 C 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 众大员软硬兼施, 口口声声“老大人”, 是以所谓“孝” 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 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答案 D 解析 “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 鲁迅从反顾历史和讽喻现实的目的出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 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逸出了传统历史小说的范围,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 情调。故 D 项错。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26、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 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 的。(6 分) 答:_ 答案 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 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9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 的基本特征。(6 分) 答:_ 答案 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 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 富有历史韵味; “新 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

27、使用,作品充满想象 力及创造性;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想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 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 , 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 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 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 及高贵乡公讲尚书 ,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

28、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 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 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 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 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 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 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 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 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 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

29、曾、太尉临淮公荀 各 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 文武,忠肃居正,朕 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 。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 赐秘器 ,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节选自晋书 郑冲传) 注 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 庸:同“佣”,雇佣,任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 /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

30、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 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 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 /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答案 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

31、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答案 C 解析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 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 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 武帝依然对郑

32、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 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答案 D 解析 “间接表达”错,应是“直接表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 ,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译文:_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译文:_ 答案 (1)等到高贵乡公讲习 尚书 时, 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 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 (关键词:“及”“执”“亲”“与俱”) (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

33、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 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关键词:“祖考”“揽授”“与之断金”“克”) 参考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 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 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 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 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 局: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 吃蔬食, 穿麻絮袍

34、子, 不营制个人产业, 世人因此而看重他。 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等到 高贵乡公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 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 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 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 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 不久,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荀 等人各自因为

35、疾病,都应该免去官 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 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貂蝉印绶(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诏书又不准许。泰 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 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 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考:本义是老,年纪大),遇到了世间很多灾 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 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 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 先

36、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 朕很赏识他们。”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 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念奴娇 中秋 苏 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 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37、。 注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中秋,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桂魄:月亮的别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凭高远眺,以“见”字领起,写中秋之夜碧空万里、月光飞动等美景。 B“我醉”三句,借助动作和想象,抒发词人对月狂歌、酒饮酣畅的快乐之情。 C“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写词人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想辜负这良 辰美景。作者表面起舞而歌,其实难掩人生如梦的幽怨郁愤。 D“水晶”二句,在一声横笛中寄寓了痛苦与欢乐、羁绊与超脱等复杂的情感。 答案 B 解析 B 项“快乐之情”不当。 15词的上片是如何写出中秋月之皎洁的?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 分) 答:_ 答案

38、 使用动词,如“飞”“射”。以背景烘托,如“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写 视觉感受,如“烟树历历”。写触觉感受,如“冷”“清凉”。(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郦道元三峡中“_,_”两句写出了三峡两岸山连山,几乎没 有半点空隙的景象。 (2) 苏 轼 在 赤 壁 赋 中 以 月 亮 作 比 , 描 写 世 间 万 物 变 化 的 规 律 的 句 子 是 “_,_”。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 答案 (1)两

39、岸连山 略无阙处 (2)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 遥看近却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19 年,物联网产业发展迎来了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尽管行业一波三折,物联网产业 还是得到了_的发展。据媒体报道,2018 年全国物联网产值达到万亿。物联网项目纷 纷落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9 年, 物联网产业能否迎来大发展?发展的_在哪里?问题在哪里?物联网产 业发展的痛点和瓶颈在哪里?圈内人都知道: 物联网各类技术的_应用、 非标产品多、 标准难以统一、企业营销渠道少、运营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因素都让此行业的人感觉到困 扰

40、,并且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一直是行业的最大问题。 面对这诸多问题, 物联网智商这一新面孔出现了。 物联网智商的_, ( )。 “物联网智商”微信公众号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给业内提供物联网丰富的内容 资讯。2019 年 4 月 8 日,“物联网智商”PC 端正式上线,此举开通了为物联网企业服务的 新篇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充足 机缘 碎片化 一鸣惊人 B长足 契机 零散化 一鸣惊人 C充足 机缘 零散化 横空出世 D长足 契机 碎片化 横空出世 答案 D 解析 长足:属性词。进展迅速的。充足:多到能满足需要。语句的意思是物联网产业发展

41、 迅速,应选“长足”。契机: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机缘:机会和缘分。语 句的意思是物联网要抓住发展的机会,并不涉及“缘分”,应选“契机”。碎片化:使完整 的东西破成很多零碎的片段。零散化:事物呈现的状态是分散的、不集中的。语句的意思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是相对完整的,是零碎的,应选“碎片化”。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 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 有惊人的成绩。上文提到“面对这诸多问题,物联网智商这一新面孔出现了”,所以根据语 境,此处应选“横空出世”。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物联网行

42、业发展被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 B物联网行业发展被注入了血液和力量 C给物联网行业发展带来了血液和力量 D给物联网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 答案 D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表述的主体是“物联网智商”,所以括号中的语句应承接前文的叙述主 体。A、B 两项表述的主体是“物联网行业发展”,与上文衔接不紧密,故排除;根据前文 “物联网智商这一新面孔出现了”可知,用“新的血液和力量”与前文照应,排除 C 项。故 选 D。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物联网智商”微信公众号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给业内提炼丰富的物联网内 容资讯。 B “物联网智商”微

43、信公众号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给业内提供丰富的物联网内 容资讯。 C “物联网智商”微信公众号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的形式给业内提供物联网丰 富的内容资讯。 D “物联网智商”微信公众号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的形式给业内提供丰富的物 联网内容资讯。 答案 D 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以 AI 语音主播和网络爬虫相结合”后缺少宾 语中心语, 应该在“相结合”后面加上“的形式”; 二是语序不当, “丰富的”应该放在“物 联网”前面。综合分析,应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

44、过 15 个字。(6 分) 许多人习惯喝咖啡不仅仅是因为咖啡的味道,_。 可是, 喝咖啡真的可以提神吗?为什么有的人喝完咖啡很精神, 而有的人喝了却跟没喝一样? 其实,_。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因。因为基 因的关系, 每个人大脑中的受体是不一样的。 其次, _。 一个 60 岁的人大脑中的受体仅为 20 岁的人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咖啡对老年人的作用往往 比较小。最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对喝咖啡的效果有所影响。 答案 更是因为咖啡可以提神醒脑 喝咖啡效果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年龄的差异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5、90 个字。(5 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0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 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 。 意见要求各级相关行政部门要按照“非禁即入” 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整合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执业许可等审批 环节,进一步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 构的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置,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 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答:_ 答案 关键信息:国家 10 个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要求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审批环 节;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地点的限制;不限

46、制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 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 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自 然胜地呼吸新鲜空气,还有的想去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 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 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面对小明和几个朋友暑假旅游去哪里的分歧, 你的建议是什么?要具体明确地给 出建议的去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考虑到小明等人的身份与出行时间,在行文中要体现 出建议的原因与具体内容,不能仅仅 是自我态度的呈现、观点的展示,而缺少建议的成分。可参考以下内容给建议: 自然胜地。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秀丽美景;自然是烦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 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自然能安抚狂热而躁动的心,让我们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