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138406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5 页 2020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0 分) 1.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花生油 C. 白醋 D. 蔗糖精 2. 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 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下列操作 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 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 C. 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 喝

2、糖水时感到很甜 3.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时,3的溶解度为31.6 g B. 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30时,在 100 g 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 D. 40时,将饱和3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4. 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 B.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 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3、数相等 5.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A、B 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6. 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 7.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 ) 选项 化学式 俗名 化学名称 A HCl 盐酸 氢氯酸 第 2 页,共 15 页 B

4、()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 CaO 熟石灰 氧化钙 D NaOH 纯碱 氢氧化钠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雪碧”等碳酸饮料的 pH小于 7,若晃动后打开瓶盖,其 pH将(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0. 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424 B. 24()23 C. 43 D. 243 11.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中都含

5、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2. 火星的土壤呈弱碱性若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则适宜在火星上种植的是( ) 选项 A B C D 作物 茶树 棉花 甘 草 水稻 适宜作物生长的 pH 5.05.5 6.06.8 7.28.5 6.07.0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用稀硫酸除铁锈; 用碳酸 氢钠治

6、疗胃酸过多。 A. B. C. D. 14.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验4燃烧生成 2和2 B.证明稀盐酸与 NaOH反应 C.测定空气中2的 含量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 气中2的含量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 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 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 pH,pH大的是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第 3 页,

7、共 15 页 16.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充分体现了荔枝的味美。荔枝的种植是我 国南方农业的“亮点”之一。 某农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 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他使用的是( ) A. 尿素 B. 磷酸二氢铵 C. 磷酸二氢钙 D. 氯化钾 17. 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23,()3是 不溶于水的碱,3、(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 直接反应制取3的是( ) A. La 和稀盐酸 B. 23和稀盐酸 C. ()3和稀盐酸 D. ()3和氯化钾溶液 18.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 NaOH、Na

8、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 4溶液 B. 24溶液 C. 酚酞试液 D. (3)3溶液 19.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 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2()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烧碱溶液的洗气瓶 B (2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2) 水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20. “ + 2+ 3+ 2 = 3 +4”是我国科学家侯德榜提出的 “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见解。 其中不正

9、确的是( ) A. B. C. D. 二、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21. 如图所示,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常见碳酸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 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_,D_,F_; (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 第 4 页,共 15 页 (3) + 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 (4)的用途是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9.0 分) 22. 只用 Ca、C、O、Cl、H 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 (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 氧化物_; 酸_; 碱_; 盐_ (2)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

10、应_; 复分解反应_ 23. 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 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微粒符号_。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符号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 24. 已知氢氧化锂()是航天员舱外服用的一种成分, 这种物质和氢氧化钠有相似的 化学性质。请你写出 LiOH与指定类别物质反应的方程式。 (1)非金属氧化物:_; (2)酸:_; (3)盐:_。 25.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操作中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 _。 A.研钵 .漏斗 .蒸发皿 .玻璃棒 (2)操作中,当观察到_时,停止加热。

11、(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 小,其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6. 粗盐除去泥沙后还含有少量的2、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 化钠,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2、2两种,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 (1)白色沉淀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_、_; (2)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 (3)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7.0 分) 第 5 页,共 15 页 27. 实验室配制 50g 质

12、量分数为12%的 NaCl 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请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_;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 (2)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 (3)配制该溶液需要用_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 水。 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 发现指针偏右, 接下来的操作是_; (4)将 20 克12%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6%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_g。 28. 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 盛放 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 (1)他们依据所

13、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 NaOH; 可能是23; 可能是_。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 _ 有气泡生成 猜想 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至固体完全 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_ 猜想 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至固体完全 溶解,向所得溶液中 _ 。 _ 猜想 老师经过认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后,认为只有小红的实验方案及结论完全正确。 小刚实验的不合理之处为_,小军实验的不合理之处为_。 请将表中实验补充完整。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14、.0 分) 29.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 (2)在2时,把 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g, 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3)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 该方法是_ 第 6 页,共 15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 错误。 B、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 正确。 C、白醋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成溶液

15、,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 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 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 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没 说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饱和,故 A错;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 B 错; C、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

16、白糖,说明此时有不溶物,属于 饱和溶液,故 C正确;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与浓度有关,与是否饱和无关,故 D 错 故选 C 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 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要严格按照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考虑,不能再溶解了说明饱和 3.【答案】C 【解析】解:A、观察表格,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故 A正确; B、 观察表格, 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 B 正确; C、 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 30时, 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45.8硝酸钾, 即30时, 145.8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硝酸钾

17、,而不是100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溶 质,故 C 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40的饱和3溶液降温至20, 一定有晶体析出,故 D 正确。 故选:C。 A、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即可, 溶解度: 某温度下, 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观察图示可找出其中的规律,即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即可, 溶解度指的是该温度下 100g 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 量,而不是指 100g 饱和溶液; D、 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随着温度的降低, 硝酸钾的溶解度也在下降, 即降温后有晶体析出 本题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牢牢把

18、握住溶解度的概念即可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要注意一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 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 100g 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4.【答案】D 第 7 页,共 15 页 【解析】解:A、由溶解度的曲线可知,在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溶解度必 须指明温度故 A 说法错误; B、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故 B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可能 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C 说法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可知,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19、溶解度相同由 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溶解度 100%可知,所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 等故 D 正确 故选:D A、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 B、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 C、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分析; D、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 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对; B、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对; C、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故有晶 体析出;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故也有晶体析出;故对; D、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 小;故错。 故选:D。 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烧碱溶于水放热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 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6.【答案】B 【解析】解: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故 A 错误; B、用洗

21、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 B正确;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 C错误; D、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 不溶性污物,故 D 错误 故选:B A、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去考虑; B、根据乳化作用的特点考虑; C、根据碘能溶于酒精考虑; D、用水可洗去手上的泥灰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现象属于乳化作用,哪些现象属于溶解现象,哪些属于化学变 化 7.【答案】A 第 8 页,共 15 页 【解析】解:A、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HCl,其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 均一致。 B、 氢氧化钙

22、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其化学式为()2,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其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不一致。 C、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 CaO,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 俗名与化学名称不一致。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 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 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不一致。 故选:A。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 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物可能存在单质

23、, 如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为单质;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生成物中可能有单质,如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反应 物和生成物一定存在单质;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物与 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 故选:D。 根据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特点来判断 本题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 9.【答案】B 【解析】解:碳酸容易分解,若晃动后打开瓶盖,碳酸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饮 料的酸性减

24、弱,pH 升高。 故选:B。 溶液的酸性减弱时,pH 升高,酸性增强时,pH 降低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 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 有色离子。 A、4能与 NaOH 在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 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B、24、()2在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C、4能与 KOH 在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

25、无色 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 第 9 页,共 15 页 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 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1.【答案】A 【解析】解: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氢氧根由氢氧元素组成,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 素,故 A 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 B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

26、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 C 错误; D、铁丝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铁丝不燃烧,故 D错误, 故选:A。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 基本微粒,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间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 和理解有关的概念,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2.【答案】C 【解析】解:A、茶树适宜生长的 pH为5.05.5,呈酸性,故错误; B、棉花适宜生长的6.06.8,呈酸性,故错误; C、甘草适宜生长的7.28.5,呈弱碱性,故正确; D、水稻适宜生长的6.07.0,接

27、近中性,故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则适宜在火星种植, pH 大于 7 的溶液呈碱性,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 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A 【解析】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 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 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氧化物,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反应物酸和盐,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 和反应。 故选:A。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

28、的反应, 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 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向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可以证明反应 有水生成,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错误。 B.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完全反应,溶液显 中性,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 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

29、误。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2的含量,应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物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第 10 页,共 15 页 故选:B。 A、根据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 的物质为非气态。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 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

30、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 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鉴别物质时, 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 再根据性质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 A.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铜片,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取样加热,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氧气,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故选项说 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 硝酸铵,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与稀硫酸均显酸性,无法确定它们酸性的强弱

31、,取样测 pH,pH大的不一定是 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16.【答案】B 【解析】解:A、尿素中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不符合; B、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B符合; C、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C不符合; D、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D 不符合; 故选:B。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依据含有效组成 元素来分析;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需 要增施氮肥和磷肥;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肥的

32、分类。化肥的分类主要是看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哪一种或 哪几种。 17.【答案】D 【解析】 解: A、 金属 La 的活动性比锌强, 而锌排在氢之前, La 可以和 HCl反应制得3 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23和 HCl 可以反应制得3和水,故选项错误。 C、()3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3和水,故选项错误。 D、()3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钾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 第 11 页,共 1

33、5 页 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金属活动性顺序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而无明 显现象、 与氯化钡可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 因此使用硫酸铜溶液能将 NaOH、 NaCl、 2 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 A可选; B、虽然硫酸钠能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因不能与氢氧化钠、氯化钠反应而 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硫酸钠溶液不能将 NaOH、N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 B不可选; C、虽然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能变红色,但与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混合时无明

34、显现 象,所以使用酚酞试液不能将 NaOH、N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也不选 C; D、硝酸铁溶液只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红色氢氧化铁沉淀,而与另两种溶液不反 应而无明显现象, 所以使用硝酸铁溶液不能将 NaOH、 NaCl、 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故 D 也不选。 故选:A。 能将 NaOH、N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应能与三种待鉴别溶液混合时 出现明显不同的三种现象, 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分析选项中的物质与待鉴别物质所发生 反应的情况,做出判断。 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且能常见沉淀的颜色的记忆, 是解答此题所必须具有的 基本技能。 19.【答案】B 【解析】解:A、

35、2和 HCl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 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2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 除去盐酸,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 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 质,同时被提纯物质

36、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 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A、该反应正是利用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制取碳酸氢钠, 可判断此时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故 A 正确; B、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属于盐,不属于碱,故 B正确; C、析出固体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此时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 C不正确; D、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含有作物生成所需要的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 D 正确。

37、 故选:C。 根据对碳酸氢钠等物质的认识, 分析“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 或用途,判断同学认识的正误。 第 12 页,共 15 页 利用化学基础知识对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进行判断, 并根据其与碳酸钠性质的不 同,设计实验进行鉴别。 21.【答案】CaO, 23 CO 3 高温 + 2 2 + (3)2 = ()2 +23 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解: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所以 A是氧化钙,B 是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所以 C是氢氧化钙,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所以 D

38、 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 E是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高温 生成的 F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 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 碳,所以 G是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 H 是硝酸铜,氢氧化钠和硝 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是氧化钙,D碳酸钠,F是一氧化碳,故填:CaO,23;CO; (2)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故填: 3 高温 + 2; (3)0为氢氧化钠,H为硝酸铜,E 与 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硝酸钠。 2 + (3)2= ()2 +23; 故填:

39、2 + (3)2= ()2 +23 (4)是氢氧化钙,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根据框图,从贝壳的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是氧化物,可 作干燥剂,所以 A 是氧化钙,B是二氧化碳,那 C就是氢氧化钙,又 D是一种盐,用 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故 D 是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 成一氧化碳,故 F为一氧化碳,在判断 G为铜,H为硝酸铜。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 完成此题, 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结合题干叙述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2.【答案】CaO HCl ()2 2 22 通电 22 +2

40、 3+ 2 = 2+ 2 + 2 【解析】解:(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 CaO;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 HCl;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2;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2; (2)分解反应:符合 = + ,如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2 点燃 22 +2; 复分解反应:符合 + = + ,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3+ 2 = 2+ 2 + 2 故答为:(1);()2;2; (2)22 通电 22 +2;3+ 2 = 2+ 2 + 2 . (1)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41、的化合物, 如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化钙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碳酸等;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碳酸钠、氯化钙,硝酸 铵等; 第 13 页,共 15 页 (2)分解反应: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 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 = + ;如电解水;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 + = + ;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

42、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的方法步骤,掌握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及其 应用;学会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了解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及其应用 23.【答案】 + = 2; 【解析】解:(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氯化钠是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 C中是+、,D中2;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分子,离子符号表达式为:+ = 2; 故答案为:(1) (2)+ = 2 (1)根据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明确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化学用语的书写是解答本题关键 24.【答案】2 + 2= 23+ 2

43、 + = + 2 2 + 4= ()2 +24 【解析】解:(1)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 + 2= 23+ 2; (2)氢氧化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 + 2; (3)氢氧化锂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锂,化学方程式为:2 + 4= ()2 +24。 故答案为:(1)2 + 2= 23+ 2; (2) + = + 2; (3)2 + 4= ()2 +24。 (1)根据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锂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锂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 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答案】研钵 玻璃棒 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 【解析】 解: (1)操作是将大颗粒食盐加工成小颗粒食盐, 其中必须用到研钵; 操作 是过滤,操作是蒸发,两种操作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故填:研钵;玻璃棒; (2)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停止加热;故填:蒸发皿内出现较多 固体; (3)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造成溶质的质量偏小,导致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 小;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造成称量的药品偏少,导致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