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13553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7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整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章末整合(教师备用资料),第7章 生物的进化,本章网络构建,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本章网络构建,种群,生物,自然选择,免疫 学,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等位,规律方法整合,典例1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体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40%,答案,解析,方法一 巧用公式计算等位基因频率,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基因型频率为0.64,则a

2、基因的频率为0.8,A基因的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体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 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若A基因的频率变化为0.4,则a基因的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1.通过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方法: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数目/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规律:等位基因中一个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体频率与1/2的杂合体频率之和。 3.通过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若A

3、%p,a%q,pq1,则AA%p2,aa%q2,Aa%2pq。,(2)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范围:在随机交配的无限大的群体中,没有突变、自然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干扰。虽然此定律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适用的,但在自然界中群体都是很大的,个体间的交配一般也接近于随机,所以遗传平衡定律基本上普遍适用。,1.在非洲人群中,每10 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约为 A.1/25 B.1/50 C.1/100 D.1/200,答案,解析,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设正常基因为A,频率为p

4、,致病基因为a,频率为q,那么p22pqq21,pq1,因为aaq21/10 000,所以q1/100,p1q99/100,Aa%2pq299/1001/100198/10 000。该妇女生有患病孩子,其基因型为Aa,健康男子基因型为Aa的频率为198/10 000。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198/10 000,约为1/200。,典例2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 形成 B.可遗传变异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出现生

5、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答案,解析,方法二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比较,解析 变异具有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1.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2.两种物种形成过程的比较,注意 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时,发现一株月见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由原来的2n24 (条)变成4n48 (条),成为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 A.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B.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C.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D.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答案,解析,解析 月见草的四倍体(4n48)是可育的,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所以为一个新的物种,但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产生的三倍体是不育的,所以二倍体与四倍体存在生殖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北师大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