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521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 物理试卷(4 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1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3 分)在城区很多地方可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此图表达的意思是( ) A禁止行驶 B禁止鸣笛 C禁止超车 D禁止停车 2 (3 分)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的频率 3 (3 分)小林从广州给深圳的表哥打电话,听筒中传来忙音的信号,电话“占线”了,这 是( ) A表

2、哥家的电话没放好 B表哥正在跟别人通话 C广州与深圳之间有太多用户在通话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 (3 分)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 ) A原子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B原子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C核废料的放射性来发电的 D原子核聚变和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5 (3 分)春节晚会可以通过 CCTV1、CCTV4、CCTV9 等几个频道同时并机直播, 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B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6 (3 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青海地区存在多种类型

3、的发电站。下列发电站 第 2 页(共 23 页) 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水电站 B风电站 C太阳能电站 D燃气电站 7 (3 分)下列哪组物质都属于新能源?( ) A电能、水能、风能 B石油、天然气、煤 C液化气、沼气、酒精 D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6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1 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8 (3 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声已成为日 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 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

4、噪声能够传递 。 9 (3 分)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频率 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 ;若昆虫的翅膀 每秒振动次数越多,则频率 (选填“越大”或“越小” ) 。 10 (5 分)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手 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频率更高的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 ) ;手机中科技含 量最高的元件是芯片, 芯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 (选填 “导体” 、 “半导体” 或 “绝 缘体” )材料制成的;智能手机传递信息的电信号采用 (选填“模拟”或“数字” ) 信号

5、。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将 能转化为 能。 11 (1 分)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光伏发电是将 能 转化为 能;太阳核心温度高达 1500 万,表面温度也约有 6000,其原因就是 太阳内部发生持续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释放了惊人的能量。 12 (3 分)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 5 号”飞船上与地面的通话是通过 来实现的,说 明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约为 m/s, 这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 13 (4 分)电话信号分为 信号和 信号两种;有 5 部电话机,若想两两相互 通话,至少需要 条电话线,现实应用中我们采

6、用 机来解决电话线过多的 问题。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9 分)分) 14 (3 分)画出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第 3 页(共 23 页) 15 (3 分)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 你画出发光点 S 的位置。 16 (3 分)如图所示,O 为凸透镜的光心,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 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S 四、实验题(本大题四、实验题(本大题 3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分) 17 (6 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发现泡沫塑料 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

7、所示,敲击右边的音 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能传声。声音的响 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有关。 18 (8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 A 和 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且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 (3)在寻找棋子 A 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 )这一侧 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 B,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

8、 (4) 移动玻璃板后棋子 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 第 4 页(共 23 页) 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 ; (5)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6)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能/不能) 接收到棋子 A 的像。 19 (6 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其目的是 。 (2)如图所示,光屏应在 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 (选填

9、 “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清晰、 倒立的烛焰像。 五、计算题(共五、计算题(共 8 分)分) 20 (8 分)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 664 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 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 气传来的, 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 1.87 秒。 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32

10、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 4 小题,共小题,共 21 分)分) 21 (5 分)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 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某同学将圆筒插人 易拉罐中做成如图所示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 第 5 页(共 23 页) (1)圆筒的 (填“A”或“B” )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 实验中,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 的 (选 填“实像”或“虚像” ) ,小孔成像的现象可以用 的知识来解释; (3)

11、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体时,保持物体和小孔间的距离不变,移动圆筒, 使光屏远离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22 (4 分)2011 年 3 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 破坏,如图所示。 (1)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核 (填“裂变”或“聚 变” )所释放的;核能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 ; (2)要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可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 用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在喷水过程中, 会看到的核反应堆外壳冒出大量 “白气” , “白气”是 。 2

12、3 (4 分)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 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 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 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0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选填“能”或“不能” ) 。 (2)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 (选填“能”或“不能” ) 。 (3)请你再写出一个超声波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 (4)该处海底的深度是 m。 24 (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 6 页(共 23 页)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

13、晶状体 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 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 10cm。眼睛 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 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 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25cm。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 ;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 ) 、 (

14、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像; (3)如果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 (选填“前”或 “后” ) ,这就是近视眼,应该佩戴 镜来矫正; (4)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B10cm25cmC025cmD10cm极远处 第 7 页(共 23 页)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九年级(下)月考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4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1 分) ,在每

15、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3 分)在城区很多地方可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此图表达的意思是( ) A禁止行驶 B禁止鸣笛 C禁止超车 D禁止停车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 减弱。 【解答】解:此图的含义是禁止鸣笛,即不允许在此地鸣喇叭,这样可以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方法的了解程度。声音现象和生活联系很近,平时要 注意知识的积累。 2 (3 分)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的频率

16、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 气体最慢。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传播声音快慢不同, 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 单。 3 (3 分)小林从广州给深圳的表哥打电话,听筒中传来忙音的信号,电话“占线”了,这 是( ) 第 8 页(共 23 页) A表哥家的电话没放好 B表哥正在跟别人通话 C广州与深圳之间有太多用户在通话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分析】两个电话若没有连起来,就会出现电话“占线” ; 电话之间线路的接通就

17、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实现的,若通话人较多时,电话交换机不能 及时的将需要通话的两个电话连接起来,就会出现忙音。 【解答】解:A、表哥家的电话没放好,就好像电话正在通话,所以显示的当然是忙音; B、表哥家电话若和别人通话,当然显示的是忙音; C、电话之间的通话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实现的,若通话用户比较多时,电话交换机不 能将这两部电话接通,就会显示忙音; D、上述情况电话都是忙音。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电话的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了解电话通话的原理。 4 (3 分)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 ) A原子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B原子核

18、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C核废料的放射性来发电的 D原子核聚变和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分析】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 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 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解答】解: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 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核能的利用情况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5 (3 分)春节晚会可以通过 CCTV1、CCTV4、CCTV9 等几个频道同时并机直播, 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

19、率 第 9 页(共 23 页) B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分析】不同的电视台使用不同的射频范围进行广播,以免相互干扰,这一个个不同的 频率范围就叫频道,选择不同的频道实际上应时在改变电磁波的频率。 【解答】解: A、使用电视机选择不同的频道,实际上是选择不同的频率范围,也就是改变了电视机接 收的电磁波的频率,故 A 正确。 BC、电视台发射、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故 B、C 错误; D、不同的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使用电视机在选择频道时,是不能 改变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的,故 D 错误; 故选:A。 【点

20、评】本题要求对生活中电视机所谓的调台有所了解,指的是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6 (3 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青海地区存在多种类型的发电站。下列发电站 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水电站 B风电站 C太阳能电站 D燃气电站 【分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 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来作答。 【解答】解: 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天燃气在自然界中 的储量有限,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 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燃气电站,故 D 符合题

21、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要理解。 7 (3 分)下列哪组物质都属于新能源?( ) A电能、水能、风能 B石油、天然气、煤 C液化气、沼气、酒精 D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分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解答】解: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 第 10 页(共 23 页) 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和核能等,而煤、石 油、天然气、电能、水能、液化气、沼气、酒精等人类早已大范围使用,且技术也十分 成熟,不属于新能源,故 ABC 错误,D 正

22、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6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1 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8 (3 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声已成为日 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传播过 程中 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 能量 。 【分析】 (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 处减弱噪声。 (2)声音具有能量。 【解答】解: “轻手轻脚过楼道”

23、做法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防止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具有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9 (3 分)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频率 是 300 Hz,人类 能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 ;若昆虫的翅膀每 秒振动次数越多,则频率 越大 (选填“越大”或“越小” ) 。 【分析】频率是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根据翅膀 2s 内振动了 600 次,可以求出频率;人 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

24、0000Hz;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则频率越大。 【解答】解: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则它振动的频率 f300Hz;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300Hz 在人类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 到。 昆虫的翅膀每秒振动次数越多,则频率越大。 故答案为:300;能;能量;越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 (2)记住人类能听到 的频率范围。 10 (5 分)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手 第 11 页(共 23 页) 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频率更高的 电磁波 (选填“超声波”或“电

25、磁波” ) ;手机中科 技含量最高的元件是芯片,芯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 半导体 (选填“导体” 、 “半导 体”或“绝缘体” )材料制成的;智能手机传递信息的电信号采用 数字 (选填“模拟” 或“数字” )信号。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将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 【分析】 (1)手机是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芯片是半导体制成的; (3)数字信号不易失真、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手机的声音、图象信息是数字信号; (4)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消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给充电宝充电时,消耗电能转 化为化学能。 【解答】解: (1)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手机芯片是由

26、半导体制成的; (3)手机的声音、图象信息都是数字信号; (4)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消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电磁波;半导体;数字;化学;电。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手机传递信号的方式、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的能 量转化,属于基础题目。 11 (1 分)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光伏发电是将 太阳 能 转化为 电 能;太阳核心温度高达 1500 万,表面温度也约有 6000,其原因就是太 阳内部发生持续的 核聚变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释放了惊人的能量。 【分析】 (1)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太阳内部进行着

27、核聚变,由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释放出核能。 【解答】解: (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故答案为:太阳;电;核聚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的类型,属于基础性题目。 12 (3 分)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 5 号”飞船上与地面的通话是通过 电磁波 来实现的, 说明其 可以 (选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 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 这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 第 12 页(共 23 页) 【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28、在太空中的飞船与地 面间联系时都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 3108m/s。 【解答】解: “神州 5 号”飞船上与地球之间有些地方是真空,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 5 号”飞船上 与地面的通话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 故答案为:电磁波;可以;3108。 【点评】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能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解决该题 的关键。 13 (4 分)电话信号分为 模拟 信号和 数字 信号两种;有 5 部电话机,若想两两相 互通话,至少需要 10 条电话线,现实应用中我们采用 交换 机来

29、解决电话线过多 的问题。 【分析】 (1)电话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2)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 5 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 相通话,必须把这 5 部电话两两连接起来; (3)采用电话交换机后,每部电话只与电话交换机连接,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解答】解: (1)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 号的电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号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2)最早发明电话后,若想使得电话间相互通话时,即必须将其连接在一起,故若想实 现几部电话间的通话,就必须将所有的电话都相互连接才可以实现,这样有 5 部

30、电话机, 若要两两相互通话,至少需要 10 条电话线(如甲图) ; (3)为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即一个地区的电话都要接到同一台 交换机上,只需要 5 对电话线即可(如乙图) ,不同地区的电话之间相互通话时,只需将 两地的交换机相连即可实现,这样大大的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第 13 页(共 23 页) 故答案为:模拟;数字;10;交换。 【点评】本题考查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概念,属于识记性内容,较简单。本题考查 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9 分)分) 14 (3 分)画出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分析】

3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 玻璃中折射光线;再过玻璃砖下表面的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 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 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玻璃砖中 的折射光线;过玻璃砖下表面的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 于入射角,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 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解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第 14 页(共 23 页) 15 (3 分)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

32、后形成的,请 你画出发光点 S 的位置。 【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 S,再根据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 S 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 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 AB、CD 反向延长交于一点 S,再通过 平面镜作出 S的对称点 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 SA、SC 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 示: 第二种作法:先过 A 点垂直镜

33、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 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 CD 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 S 即为 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在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反射 面、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等。第一种作法作图快、准确、不用量角器, 第 15 页(共 23 页) 优于第二种作法。 16 (3 分)如图所示,O 为凸透镜的光心,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 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S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三条特殊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 聚于焦点;过光心的方向不变;从焦点发出

34、的光线,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解答】解: 画出由 S 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由 S 点发出的过光心的光 线,方向不变,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 S 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三条特殊的光线来作图,要知道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 后通过像点。 四、实验题(本大题四、实验题(本大题 3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分) 17 (6 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发现泡沫塑料 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 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空气 能传声。声音的响

35、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振幅 有关。 【分析】 (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 (1)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 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第 16 页(共 23 页)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振幅。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响度与

36、振幅的关系,属 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8 (8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 A 和 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且 最好在 较暗 环境中进行; (3)在寻找棋子 A 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选填“A”或“B” )这一侧观 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 B,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重合 ; (4) 移动玻璃板后棋子 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

37、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 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 不垂直 ; (5) 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 棋子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6)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不能 (能/不能) 接收到棋子 A 的像。 【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关键问题是利用玻璃板的透光性,确定像的位 置。 (2)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两个像的位置越近,测量误差越小。物体射出的 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 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

38、出光都对眼睛有刺 激,干扰人的视线。 (3) 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可判断在寻找棋子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 侧观察; (4)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 B,都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 直,像与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第 17 页(共 23 页) (6)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 【解答】解: (1) 玻璃板有反光性和透光性, 既能看到前面蜡烛在后面成的像, 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 这样利用重合的办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

39、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 样测量误差越小,故选 2mm 的玻璃杯。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 观察效果更明显;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 A 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 A 这一 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 B,直到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实验时,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不能完全 重合。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 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6)此实验中的白纸相

40、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 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 (1)确定像的位置; (2)2;较暗; (3)A;重合; (4)不垂直; (5)不变; (6)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 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19 (6 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2)如图所示,光屏应在 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

41、放大 (选填 “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投影仪 。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 右 第 18 页(共 23 页)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清 晰、倒立的烛焰像。 【分析】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2)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的特 点进行分析; (3)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据此

42、分析; (4)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 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 (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 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 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 30cm 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 50cm30cm20cm,即蜡烛在 1 倍和 2 倍焦距,所以此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 2 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像会向 右移动; (4)光屏上能承接实像;若实

43、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平面镜产生镜面反射,所以从侧 面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的像。 故答案为: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放大;投影仪; (3)右; (4)不能。 【点评】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 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处。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 关系。同时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五、计算题(共五、计算题(共 8 分)分) 20 (8 分)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 664 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 轨方向敲击一下

44、,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 气传来的, 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 1.87 秒。 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32 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第 19 页(共 23 页) 【分析】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t,先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由两次声响相隔 1.87s,求出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即可以求出声音在钢轨中的 传播速度。 【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12s。 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 tt1t2s1.87s0.13s;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v钢5108m/s。

45、 答: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5108 米/秒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及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 题。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 4 小题,共小题,共 21 分)分) 21 (5 分)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 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某同学将圆筒插人 易拉罐中做成如图所示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 (1)圆筒的 A (填“A”或“B” )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实验中,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 实像 (

46、选填“实像”或“虚像” ) ,小孔成像的现象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的知识来解释; (3)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体时,保持物体和小孔间的距离不变,移动圆筒, 使光屏远离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大小将 变大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分析】 (1)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应放在圆筒的 A 端(前端) ; (2)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光屏上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解答】解: (1)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前端即 A 端; 第 20 页(共 23 页) (2)小孔成像是实际光

47、线的会聚,所以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3)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故答案为: (1)A; (2)倒立;实像;光沿直线传播; (3)变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知道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 22 (4 分)2011 年 3 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 破坏,如图所示。 (1)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核 裂变 (填“裂变”或“聚 变” )所释放的;核能是 不可再生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 ; (2)要给处于高

48、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可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 用 热传递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在喷水过程中, 会看到的核反应堆外壳冒出大量 “白 气” , “白气”是 小水珠 。 【分析】 (1)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 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 (1)目前人类能通过控制中子的数目及运动速度来控制核裂变的反应速度,而核聚变还 无法控制;所以目前,核电站只能利用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不能源 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是不可再生能源; (2) 喷水降温是将反应堆外壳的热量传递给水, 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白 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中空中。 故答案为: (1)裂变;不可再生; (2)热传递;小水珠。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核能利用的方式,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物态变化等 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23 (4 分)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 第 21 页(共 23 页) 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