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401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襄阳市优质高中襄阳市优质高中 20202020 届高三联考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20202020 年年 1 1 月月 1717 日日 上午:上午:9 9:0000- - 1111:30 30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50150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卷前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2.回答选择题时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

2、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从近年来涌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本草中国等优秀作 品看,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纵览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壮阔历程,纪录片一直在发挥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话说长江到望长 城 ,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一直在为巨变中的中国凝聚社会与文

3、化上的共识。作为当下中国的主流文 化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一批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积极响应新时代的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为什么文化题材纪录片收获点赞无数,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除了内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 外,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同样是重要原因。要看到,文化从来都是在继 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文化题材纪录片 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就是解决好如何创造性继承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价值、人生价值和历史资源的问题。 例如,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取了全新视角,从冰冷的

4、文物中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营 造出了纪录片创作博物馆推广观众游客参与的文化领域深入融合的态势。近年来产生广泛影响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 ,关注传承传统技艺的故宫文物修复工匠,通过贴近生活式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呈现出 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和生活态度。 可以说,纪录片是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所借用的主要媒介手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 制作机构都加强了对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投入,持续推出大量优秀纪录片作品。但也要看到,仍然有相 当部分作品观念陈旧、形态落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还处于开中药铺的简单罗列阶段,有些甚至为 了获得项目资助和轰动效应,不惜编造和篡改,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失真与失质等问题。

5、对此,进一步加强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更好研究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传 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内容、形式、表现等问题。传统文化于我们并不遥远,但似乎又 缺乏确切感。只有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去挖掘和转化优秀的传统 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增进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打造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 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 本草中国 茶,一片树叶的故 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 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

6、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跨文化潜质的元 素,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创新转化、有效传播,增进全球观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借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 文化的故事,带领观众领略更多传统文化之美,一定能更好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 人民日报:在纪录片中遇见传统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纪录片是让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的绝佳的载体。 B. 文化题材纪录片收获点赞无数,对接时代需要是最重要的原因。 C.

7、“传承”和“创新”是判断文化题材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因素。 D. 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就能打造文艺精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釆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层层深入的。 B. 文章引用习主席的话.既收束全文.也有力地证明 r 文章的中心论点。 C. 文章运用多种论证万法.主要论证了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的原因。 D. 第四段的例证都论证了文化题材纪录片如何成功的问题,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肯定了大量优秀纪录片的产生,也指出了部分纪录片存在的失真、失质的问题。 B. 文化在继承

8、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所以文化题材纪录片一直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C. 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创新转化并有效传播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D. 借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有积极意义。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 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 项,“纪录片是让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的绝佳的载体”错误,扩大范围,原文第一段“文 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是“文化题材纪录片”。 B项, “最重

9、要的原因”错误, 第三段“为什么文化题材纪录片收获点赞无数, 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除了内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外,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同样是重要原 因”,是“同样是重要原因”,不是“最”。 D 项,“就能打造文艺精品”错误,第六段“只有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 的方式去挖掘和转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增进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打造不负 新时代的文艺精品”,是“才能”。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

10、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主要论证了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的原因”错误,论证对象错误,主要论证“传统文化如何进入 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而“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案。 B项,“一直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相关信息“要看到,文化从来都是在继承传统的 同时与时俱进的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

11、必由之路。文化题材纪录片能否成功, 最为关键的就是解决好如何创造性继承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价值、人生价值和历史资源的问题”。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 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 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 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

12、曲解 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而的义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研究黑洞十多年,最接近我对黑洞想象的是 2014 年电影星际穿越中卡冈都亚的样子。中科院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创新团组负责人苟利军说。 卡冈都亚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 索恩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个黑洞。但科学从来都不仅 仅止步于想象。如今,一个名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国际合作项目决定给黑洞拍张照。来自全球 30 多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 8 个射

13、电望远镜,分别位于南极、智利(2 个) 、墨 西哥、美国本土、夏威夷(2 个)和西班牙,组成一个口径尺寸相当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直接观测黑 洞的事件视界。经过两年的观测、 数据分析与验证, 首张黑洞图像终于在北京时间 4 月 10 日晚上 9 点公布: 人类在近邻巨椭圆星系 M87 的中心成功捕获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这个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与电影中的神 秘天体终于露出真容了。 照片或将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帮助科学家研究黑洞的构造,例如其吸积盘的形成过程,喷 流的方向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说:这将是目前为止最漂亮的一张黑洞照片,即使不能 达到期待的清晰度,也将让我们与黑洞本

14、质更近一步。 (摘编自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出炉 ) 材料二 黑洞首张照片一经发布就引发关注热潮,不仅让全球天文学界和爱好者们兴奋不已,也引发国内网友 展开热烈无比的全民 图大赛。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表示,公布黑洞照片这一天文盛事激发了 包括中国网友在内的全球民众对于黑洞乃至天文学领域的关注与讨论热情,引起民众用多种方式来参与互 动的热情,这是天文学最新研究成果与科普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也给未来的科普工作带来启发:如何 将非常高冷的科学成果以更加亲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可以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而在民众的互动狂欢背后,也有一些专业的媒体与机构注意到全球 8 个天文望远镜观测黑洞产生的大

15、 量数据的处理使用了另一神器超级计算机。据报道,负责冲洗照片的美德两家科研机构用各 自的超级计算机将来自 8 个望远镜的每对可能的数据排成一行。通过比较,在数学上消除噪音,挑出黑洞 的信号。每台望远镜上安装的高精度原子钟会为输入数据加上时间戳,让分析人员能够在事后对数据流进 行匹配。最终要见到黑洞的真容,要将望远镜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转换成黑洞的 图像。 ( 黑洞首照引发全民狂欢的背后 , 环球网2019 年 4 月 12 日) 材料三: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 真是好运气! 继人类在 2015 年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 了两个黑洞的合体之后,首张照片成为黑洞存在的直接

16、视觉证据。就像一位研究黑洞 20 多年的科 学家所评论的,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 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 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事 业。从 100 多年前黑洞预测的提出到 50 年前黑洞一词的流传,从 100 年前两支科学探险队前往非洲海 岸和巴西,通过 1919 年的日食观测光是否会因太阳引力而弯曲,到如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派遣团队 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电观测台站,去再一次检验对引力的理解,对黑洞的寻找是一场跨越百年的 好奇心之

17、旅。将照片洗出来,让所有人都看见黑洞,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之美,打开对宇宙的新 视角,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有人形容:当黑洞照片上的光被射出时,人类的先祖还与猿猴一 样在树上游荡,还不知道群星是何等的美丽,当这些光线抵达这个蓝色星球时,它们依然还是它们,而我 们已经张开了探索的眼睛。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科学 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将继续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只要像打造地 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

18、。 (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 ,摘自人民日报 4 月 15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家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卡冈都亚, 如今黑洞终于露出了真容, 这说明科学绝不仅仅止步于想象。 B. 全球 100 多名科学家,利用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射电望远镜,历时两年,成功捕获了首张黑洞图 像。 C. 首张黑洞照片的出现是全球大合作的结果.未来的科学研究可能越来越呈现大科学化的发展曲势。 D. 列举黑洞预测、 观察日食、 “事件视界望远镜”等多个事例, 体现了科学理论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张黑

19、洞照片以亲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B. 首张黑洞照片意义非凡,它是黑洞存在的直接的“视觉”证据 C. 首张黑洞照片验证了爱因斯坦对黑洞的预言,帮助科学家解答了星系演化等问题。 D. 只要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就能打开一扇扇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 6. 结合材料,分析黑洞首照出炉的原因。 【答案】4. D 5. C 6. 全球大合作的结果, 全球 30 多个研究所的 100 多名科学家, 利用分布全球不同地区的 8 个射电望远镜。 科技的发展,超级计算机的使用。 想象、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推动着人类不断地探索。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

20、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 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体现了科学理论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错误,举例体现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 着人类的探索事业”。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 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验证了爱因斯坦对黑洞的预言,帮助科学家解答了星系演化等问题”错误,材料一第三段“照 片或将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帮助科学

21、家研究黑洞的构造”,把“未然”说成“已然”。 故选 C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 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材料一“来 自全球 30 多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 8 个射电望远镜,分别位于南极、智利(2 个) 、墨西哥、美国本土、夏威夷(2 个)和西班牙,组成一个口径尺寸相当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直 接观测黑洞的事件视界”,可知全球大合作的结果;材料二“据报道,负责冲洗照片的美德两家科研 机构用各自的超级计算机将来自 8 个望远镜的

22、每对可能的数据排成一行”,可知是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材 料三“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 事业”,可知是想象、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推动着人类不断地探索。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

23、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刀锋战士 衡德宏 余波是一位八路军战士,原本负责反战同盟中日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这天接到命令,赶到 日寇盘距的城市,从事地下工作。 这天余波接收到密电码:明日午后两点,在灵应禅寺大雄宝殿与我党地下人员接头,他叫深谷, 你的任务是取回深谷手中的重要情报。 第二天

24、午后两点,大雄宝殿里香烟缭绕,木鱼声诵经声不绝于耳,香客们人头攒动。这里热闹又不失 幽静,倒是接头的好地方。化妆成香客的余波正想着,忽然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气息隐隐飘来,心头顿时 一凛! 就在这时,佛祖面前的蒲团上跪下一人。那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他声音不高也不低地虔诚祈祷:佛 祖啊,我外婆病了,外公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他们吧! 来不及多考虑了,余波当即在中年男人旁边的蒲团上跪下,并不看那人一眼,面对佛祖祈祷的声音同 样不高也不低,刚好让他听到:佛祖啊,我家猪病了,牛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它们吧! 余波祈祷完头也不回,掉头就走,一直走到一间幽静无人的偏殿内。不出所料,那精瘦的中年人跟了 进来,因为刚才

25、两人的祈祷词即为接头暗语。男人伸出手说:我是深谷! 余波一把握住对方的手,用力握了握,心里一阵发烫。可现在不是诉说的时候,只回应了一句:我 是剃刀。情报呢? 深谷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在这遇到同志同样令他兴奋,但他摇摇头,低声说:情报在我身上, 但不能交给你,我得亲手交给你的上线。这是刚刚接到的命令,因为队伍中出现了叛徒,上级指示必须减 少传递环节!事关重大,绝不能耽搁,请立即带我去! 难怪刚才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余波说道:行,跟我来! 余波当即就往外走,身后深谷不远不近地跟着。当来到大雄宝殿外空旷的,大院里时,刚才那种危险 的第六感再次袭来,并且压迫感极强。余波蹲下身佯装系鞋带,眼波一扫,四

26、面八方有几个精干的人正从 香客中慢慢逼近。再猛一回头,正看到深谷跟在后面,一脸的深不可测,但没有紧张之色。两人眼光一触 即分。 此时余波身边全是香客,电光火石间,突然一声脆响,随即有人大叫一声,人多声杂,也不知叫的什 么,但余波看到那几个精干的人忽然趴到了地上,动作迅捷,绝对训练有素! 余波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但转瞬即逝,忙迈步来到寺庙外。身后深谷还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余波不 用看也知道,深谷的身后依旧跟着那几个精干的人。 这时恰好有个卖零食的小贩打眼前经过,余波忙叫住他,掏钱买了一包花生。刚走两步,回头一瞧, 那可怜的小贩已被两人一把拖到了旁边,这两人正是跟踪者,而深谷恍若未见。 余波继续往前

27、走,领着深谷左一弯右一绕的,其间到一家书店买了一本书,还叫住一个卖香烟的小贩 买了一包烟,不用说书店老板伙计和卖香烟的小贩也被身后跟踪的人严加审讯一番,他们这是怀疑那三位 做生意的是余波的同伙,怕余波借机传递情报。不过余波知道,他们肯定一无所获。 在一座破旧的四合院前,余波终于停下了脚步,再一回头,示意深谷稍停一下再进来,而不远处跟踪 的人一闪即逝。然后余波推开门走了进去。 过了片刻深谷不见余波出来叫他,忙大步进去,却见偌大的院子内空无一人。这时身后一直跟着的人 冲了进来,四下一搜,不好,还有一个小小的后门,余波人不见了。 几个人一起惊叫起来,他们说的竟是日语!刚要冲出那个后门追余波,轰的一声

28、,脚下突然惊天 动地般爆炸起来 在一处秘密场所,上级问余波:剃刀同志,我们从另一条暗线得知,正如你所料,叛变的正是深谷,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余波说:当我在大雄宝殿外觉察到有人跟踪时,意外发现深谷一点也不意外,我就知道不妙,但还 不能确定,说不定那些人还是我们的同志。就在这时香客中估计有调皮的小孩燃着了一个鞭炮,我灵机一 动,大喊了一声卧倒香客们倒是纹丝不动,可跟踪的人趴下一大片,我这时才确定他们是日本特工, 深谷有问题。 上级听了有些不解:为什么可以确定? 余波一笑:因为我是用日语喊的,不要忘了我曾在反战同盟中工作过。 上级一脸赞许,余波继续说:而当我在路上先后买了零食、书本和一包烟后,我注意

29、到这三个生意 人全被日本特务拖到一旁严加审讯,其间身后的深谷对这一切视若未见,这不是一名我党地下工作者应有 的反应。这下终于可以确认,他叛变了,日本特工是他带来的。 上级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又是怎么通知同志们设下埋伏的? 余波说:那三个生意人中的一个确实是我们的同志,当我买东西时,我把钞票折叠了四个角给他, 这就意味着我遇到了危险,并将去那个我们早就约定好的四合院。他收到钞票后明白了我的意思,再发出 信号通知他的下线,一个手势就足够了,他们再火速埋下炸药,并伺机引爆。 余波最后说:我不能说出那三个生意人中哪一位是我们的同志,这是纪律。 上级吐口气,感慨地说:是啊,在鬼子的心脏里,有多少我们的

30、同志日日夜夜行走在刀锋上啊!我 们要向跟你一样无畏的刀锋战士,致敬!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刀锋战士”为题,有点明人物身份,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 B. “危险气息隐隐飘来”“嗅到危险”“危险的第六感再次袭来”,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波澜起伏。 C. 小说主要用旁观者视角讲故事,但也有视角的转换。“深谷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在这遇到同志同样 令他兴奋”,就是亲历者余波的视角。 D. 小说最后设置余波不说出哪一位生意人是我们的同志的情节,目的是表明在恐怖弥漫的环境中,上级也 不能完全信任。 8. 请结合文本,

31、概括归纳余波的形象。 9. 这篇小说在构思上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D 8. 谨慎警惕,对敌斗争经验丰富。 机智灵活,处理危机果断淡定。 勇敢无畏,面对危险毫不退缩。 严守纪律,力保组织成员安全。 9. 设置悬念,陡生波澜。余波接头时感受到危险气息隐隐飘来,使气氛趋于紧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伏笔照应。小说开篇对余波的介绍,既点明了他的身份,也为下文写他用日语喊出“卧倒”的情节埋下 伏笔。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深谷“一脸深不可测,但没有紧张之色”;小贩被跟踪者拖到旁边,“深谷 恍若未见”,已经预示深谷叛徒的身份。 留白。文章没有交代谁是自己的同志,留给读者

32、想象的空间。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 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 出判断。 D 项,“上级也不能完全信任”错,这一情节表现余波严守组织纪律的性格特征。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 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 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

33、“忽然一丝若有若无的危 险气息隐隐飘来,心头顿时一凛!敏锐的第六感曾无数次帮助他涉险过关,难道现在”,突出其谨慎 警惕,对敌斗争经验丰富;“余波当即在中年男人旁边的蒲团上跪下,并不看那人一眼,面对佛祖祈祷的 声音同样不高也不低,刚好让他听到:佛祖啊,我家猪病了,牛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它们吧”“因 为我是用日语喊的,不要忘了我曾在反战同盟中工作过”,突出其机智灵活,处理危机果断;“我灵机一 动,大喊了一声卧倒。香客们倒是纹丝不动,可跟踪的人趴下一大片,我这时才确定他们是日本特工, 深谷有问题”,突出其勇敢无畏;“我不能说出那三个生意人中哪一位是我们的同志,这是纪律”,突出 其严守组织纪律。 【9

3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 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小说 的情节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第一次“危险”是余波接头前的一种具体的感受,极其鲜明而别致的,凸显出 一种紧张的气氛,巧妙地设置一种悬念,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第二次“危险”是余波感觉事情还有一 丝转机,暂时缓解了一种“危险”的气氛,将这种紧张的特点进行转换,使得小说情节有了舒缓的空间; 第三次具体的危险是余波感觉“危险”会再一次的来临,而且近在咫尺,面对这种极度“危险”的情景, 余波巧妙地突出一种独特的

35、个性特征,展现出鱼般勇敢无畏,机智灵活的特点,极为鲜明而别致的史的小 说情节充满波澜,更具艺术内涵。“余波是一位八路军战士,原本负责反战同盟中日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 思想教育”“我灵机一动,大喊了一声卧倒”,这是伏笔照应。“再猛一回头,正看到深谷跟在后面, 一脸的深不可测,但没有紧张之色。两人眼光一触即分”“刚走两步,回头一瞧,那可怜的小贩已被两人 一把拖到了旁边,这两人正是跟踪者,而深谷恍若未见”,使事件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表达效果上 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

36、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 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 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 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 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 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小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小题,1

37、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 叔子、 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 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 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 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 汉水之渊。是知陵谷 有

38、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 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 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 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 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 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

39、于空旷有无之间, 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 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 者,皆不复道。 熙宁 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 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B.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 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C.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 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D.

40、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 为政于襄者/ 又可知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羊祜,字叔子。古人的名,常用于自称。字主要方便他人对自己的称呼,平辈或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 别人用字。 B. 陵谷,本意为丘陵和山谷,后也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也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C. 离骚是春秋时期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D. 熙宁,年号。古代皇帝用年号纪年,白汉武帝始。皇帝遇大事一般会改元,所以很多皇帝都有多个年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41、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碑记是应史中辉之清而写的。文中说到“襄人想在石碑上记录史君的事迹”,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 上更加有建树。 B. 这篇碑记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 “自待者厚”的讥评。 C. 这篇碑记略去舰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在碑记文中别具一格。 D. 这篇碑记结尾部分,欧阳修希望自己也能登上舰山,写下像离骚那样的忧思愁苦的诗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名特着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2)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答案】10. A 1

42、1. C 12. D 13. (1)然而岘山在荆州特别有名,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吗? (2)史中辉在当世闻名,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有很高的声望。襄人对他的执政感到安乐,喜欢跟他交往。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 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认为史君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风范,而(想)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 君的为人表现和志向(如何),就可以想见了;襄人敬爱史君而生活

43、安定乐逸,那么史君的为政(如何),又 可以知道了。”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如慕叔子之风”是“余谓”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 BC; “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和“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句式一致,中间不断开,排除 D。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项,“离骚是春秋时期屈原创作的诗篇”错误,屈原是战国时期的诗人。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44、,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 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 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D 项,“欧阳修希望自己也能登上舰山,写下像离骚那样的忧思愁苦的诗篇”错误,倒数第二段“离 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理解错误,意思是“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出忧思愁苦诗文的人,适合 他们观览时得到它,满足它”。 故选 D。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 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

45、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 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 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 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 (1)中“特”,特别; “以”,因为。 (2)中“所至”,在他从政过的地方;“安”,意动用法,感到安乐;“游”,交往。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

46、: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 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 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 式等) ,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 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岘山面临汉水,看

47、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岘山在荆州特别有名, 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当晋与吴用武力相争时,常常要倚仗荆 州,以它为军事重地,而羊祜杜预二人相继在这里,就平定东吴,成就了晋的统一大业,他们的功业已经 超过了当世之人。至于他们成功的事迹产生的影响,广泛传扬于江汉之间,到现在人们仍然思念他们,而 对于羊叔子的思念特别深。大概是元凯凭他的功劳业绩,叔子凭他的仁义品行,二人的作为有所不同,然 而却都足以流传不朽。 我很怀疑那些(已有功业传世)却又反过来急切追求后世功名的人,什么原因呢?传说羊叔子曾登上这座 山,很有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

48、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 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他)惟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 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到汉水之中。(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 碑有时也会磨灭的。难道不都是他们太看重自己的名声而过于无穷思虑吗?或者因为过于重视自己所以想得 这么远吧? 岘山上本来有亭,世人传说是羊叔子所游历休憩之处。岘山亭多次荒废又多次重建的原因,就是后世之 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禄卿的身份作襄阳长官。第二 年,按照亭子的旧貌,(史君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

49、造了这座亭,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 大了后轩,使它与亭子相称。史中辉在当世闻名,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有很高的声望。襄人对他的执政感 到安乐,喜欢跟他交往。也就根据史君的官职名号,为岘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他人又想在石碑上记录 史君的事迹,打算用这办法让史君与羊叔子、杜元凯之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君不能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 举动,于是他来托付我写亭记。 我认为史君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风范,而(想)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君的为人表现和志向 (如何),就可以想见了;襄人敬爱史君而生活安定乐逸,那么史君的为政(如何),又可以知道了。这些就是 襄人想写下来的。(我想)那岘山周围的秀丽风光和笼罩于幽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它们于空旷原野上时 隐时现,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出忧思愁苦诗文的人,适合他们观览时得到它,满足它。至于这座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