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271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30 页) 2019-2020 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 中语文试卷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30 分)分) 1 (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 png 婷走来,满园的春色摇 y在我们的眼眸。一转头,瞥见墙角的一簇 三角梅生机勃勃的妖娆在春风里,顿时让倦怠的我们自惭形秽。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png 婷 摇 y 眼眸 自惭形秽 2 (2 分)下列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 酬

2、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 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强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常用“迁客”一词,表示降职远调的官 员。 D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3 (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 国家宝藏 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 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

3、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 110 万份,而美国 仅有 58.9 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4 (2 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第 2 页(共 30 页)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 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 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 能起到多大

4、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 B C D 5 (2 分) 朗读者是一档由央视推出、由董卿担任制作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其 中有一期的主题是“陪伴” ,如果你参加这期节目,你将和大家分享什么文章?为什么? 6 (10 分)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2)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3)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 。 ” ( 6 ) 李 白 行 路 难 中 相 信 自 己 的 远 大 抱 负 总 有 一 天 会 实 现 的

5、 名 句 是 “ , 。 ” 。 (7) 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 ” 7 (3 分)指出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的三处错、漏 通 知 全校共青团员: 经研究,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五时召开团员大会,布置召开“五四”青年节纪念会 的有关工作。希大家按时参加。 五月一日 雷锋中学团总支 三处错、漏依次是: ; ; 8 (5 分)古诗词鉴赏 第 3 页(共 30 页)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怎样一副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2)下面哪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

6、心境?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阅读与理解(共二、阅读与理解(共 60 分)分) 9 (16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 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 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 “来来,吹一段儿! ” “吹 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 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

7、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 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 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 “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 ”笛声 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 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 “门口那扫地的老大 爷是小敏她爸! ”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 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 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

8、, 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第 4 页(共 30 页)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 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 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 “小敏,你爸 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 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 到家就跟父亲吵: “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 脸活着了! ” “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 “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

9、说你爸! 要不是你,你爸” “别跟孩子瞎说八道! ”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 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外 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 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 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 “想 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 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10、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 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 起来。她吞吞吐吐,说: “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 ”父亲一笑: “傻丫头, 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 母亲走过来, :“还是闺女疼你呀! 你这条腿没白断, 委屈没白受啊! ” “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 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 “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 过去的事儿了! ”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 来,吹一段! ”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11、。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 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 第 5 页(共 30 页) 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一段! ”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 横放嘴边。 (4)母

12、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走进 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2015 年 11 月 2 日,国产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 的命名颇具深意, “C”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 ,也恰好与“空 中客车(Airbus) ”和“波音(Boeing) ”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 久” ,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 190 座。C919 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 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

13、机的 空白。 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 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 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C919 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超临界翼型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 率提高 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 100 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 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 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 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

14、容积。 在 C919 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 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 C919 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 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 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 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 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 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 ” ,飞控系统就是“四肢” ,EWIS 系统就是“经络” 。就像人 第 6 页(共 30 页) 一

15、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 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 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 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 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 。这要归功于 C919 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 ARINC664 网络集 成技术。C919 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 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C919 已顺利下线,并将于 2016 年迎来首飞

16、,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 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6 年第 1 期,有删改) 【注】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1)阅读全文,说说 C919 国产大型客机具有哪些性能。 (2)C919 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 (3) 第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 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航电系统是”大脑 “,飞控系统就是”四肢“,EWIS 系统就是”经络“。 C919 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 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5)第段先介绍了飞机机体结构

17、,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具体说说这样安排 顺序的好处。 11 (12 分)阅读成为杰出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完成各题。 从事教育事业将近 60 年,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 “一个人要成为杰出人才,究竟 决定于什么?” 是高学历和高学位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大学文凭甚至高学位者,都能成为杰出人 才;相反,有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有不少成为优秀人才。是名校和名师吗?但不是每 一个进入名校和师从名家的人都能成为优秀人才,而没有进入名校或是从名家的人,也 有不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华罗庚是由初中毕业生而成为世界级数学大师的,师从他的 学生不下百人,但成为世界杰出数学家的,也只有五六个。 经验表明,一个人

18、能否成为杰出人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的高低,不决定于 学校和老师的名气,不决定物质条件的优劣,只决定于他自己。 第 7 页(共 30 页) 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孜孜以求者才能品尝到胜 利的果实。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决定于他是否爱读书。凡杰出人才都酷爱读书,将看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文坛 领袖欧阳修,年少时就热爱读书,四处借书抄录阅读;成名后,他依然以读书为乐。读 书伴随他的一生。中国“千人计划”专家、主持“夸父卫星”项目的刘维宁,自识字后 就坚持每天读书,雷打不动。古人云: “立身以学习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只有热爱 读书才能成为杰出人

19、才。 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英国大 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张舜徽就是典型例子。赫胥黎八岁 才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只上过两年学,他完全靠自学精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 医学,并获得过英国皇家奖章,还担任过伦敦大学的校长。张舜徽一天校门未进过,完 全通过自学成为公认的一代通儒。当今大数据时代,在线学习使获取教育信息更便捷, 为无师自通提供了更大空间。不依赖教师,不迷信权威,通过自学,发展自己的特长, 将大大有助于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 决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 “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 专家。 ” “

20、通人”在古代指的是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在今天则指文理兼修、博古通今 的人。诺贝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同 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和精通五种文字翻译家。很多人只关注罗。霍夫曼获得了 诺贝尔化学奖,却没有注意到他同时还出了很多部诗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们获得 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成为学术大师。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子,都要走出专业 化教育的误区,打好厚实的文理知识的基础。 决定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的因素有很多,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明确并做到以上几点, 是大有裨益的。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全文看,要成为杰出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

21、请简要分析段的论证思路。 (4)第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请为第段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12 (17 分)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第 8 页(共 30 页)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 【乙】范纯仁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 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 “公

22、实 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 ) 【注】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赈贷:救济。须报:等待 批复。按视: 察看。稔(rn) :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求: 微 斯人 微: 擅 发常平粟赈贷 擅: 已无所负 负: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 二者之为/渔人甚异 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 心/其翼若垂天之 云 C秦中方 饥/今齐地方 千里 D吾谁与 归/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4)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

23、下列句子。 【小贴士】 累: 动堆积,聚积。 动牵累,连累。副屡次,连续。 名通“缧” ,大绳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 9 页(共 30 页) 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5)填空。 从表达方式而言, 【甲】文侧重于 , 【乙】文侧重于 。 【乙】文中范纯仁的行为恰好体现了【甲】文中“古仁人” 的情怀。 三、写作(三、写作(6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3 (60 分)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 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

24、分思索,少了一分盲 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 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同学们以九年级,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 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 14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 600 字作文,文体不限。 第 10 页(共 30 页) 2019-2020 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三中九年级(上)期 中语文试卷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5、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30 分)分) 1 (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 png 婷走来,满园的春色摇 y在我们的眼眸。一转头,瞥见墙角的一簇 三角梅生机勃勃的妖娆在春风里,顿时让倦怠的我们自惭形秽。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png 娉 婷 摇 y 曳 眼眸 mu 自惭形秽 hu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解答】答案: 娉 曳 mu hu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 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

26、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 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 (2 分)下列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 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强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常用“迁客”一词,表示降职远调的官 员。 D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第 11 页(共 30 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27、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C正确; D有误, 镜子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籍等必须熟记。 3 (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 国家宝藏 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 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

28、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 110 万份,而美国 仅有 58.9 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 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 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有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只有”改为“只要”或把“就”改为“才” 。 B正确。 C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 D有误,语义表述有误,应把“一倍”改为“一半” 。 故选:B

29、。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 以巩固。 4 (2 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 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第 12 页(共 30 页) 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 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 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

30、证据。 A B C D 【分析】此题利用确定中心的方法,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解答】排列这几个句子的顺序,要首先阅读这些句子,明确这个语段是围绕气候变化 的争论展开的,所以是中心句,做首句,排除 BC,然后看到句“归咎于全球变暖” , 句都是有关气候变暖的;所以句是联系紧密的几句话,选择 D;然后看 句,中“这些人”指的是认为全球变暖的作用被远远夸大的科学家,因此 前是,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句后。这段话顺序是:。 故选:D。 【点评】句子的衔接和连贯是中学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主要考查了学生的 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整体连贯

31、原则。 5 (2 分) 朗读者是一档由央视推出、由董卿担任制作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其 中有一期的主题是“陪伴” ,如果你参加这期节目,你将和大家分享什么文章?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写推荐语的能力。这道题实际考查的是推荐文章的能力。解答时要注 意这一期的主题是“陪伴” ,所推荐的文章必须符合这一主题要求。首先,要把推荐的文 章的名字写出来;其次,还要把“陪伴”的情节概述出来;最后,还要把“陪伴”的意 义表述出来。 【解答】答案: 示例: 史铁生 秋天的怀念 , 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以及对 “子 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如果能重来,作者想陪母亲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最后的时日

32、, 感恩母亲,回报母亲。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感受一下作者的深情,学会珍惜, 回馈母爱。 【点评】推荐语重在“推介” ,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写法是,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体 裁类型及主题。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 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 第 13 页(共 30 页) 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6 (10 分)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2)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

33、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3)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岳阳楼记 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 (6)李白行路难中相信自己的远大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 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 。 (7) 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

34、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月是故乡明 (2)人迹板桥霜 (3)秋草独寻人去后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注意“鳞”的书写)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7)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注意“繁”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 (3 分)指出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的三处错、漏 通 知 第 14 页(共 30

35、页) 全校共青团员: 经研究,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五时召开团员大会,布置召开“五四”青年节纪念会 的有关工作。希大家按时参加。 五月一日 雷锋中学团总支 三处错、漏依次是: 开头称呼应顶格写 ; 通知人和日期应互换位置 ; 缺少参 会的地点 【分析】本题考查通知格式和内容的把握。通知是最简单的应用文,这则通知在格式上 的开头称呼应顶格写:右下方落款的通知人和日期应互换位置;在内容上缺少参会的地 点。 【解答】答案: 开头称呼应顶格写 通知人和日期应互换位置 缺少参会的地点。 【点评】应用文的特点有: (1)实用性强; (2)真实性强; (3)针对性强; (4)时效性强; (5)格式比较固定。 8

36、(5 分)古诗词鉴赏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怎样一副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2)下面哪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 B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分析】 南乡子烟漠漠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词人李珣的作品。这首词写游子在江南 第 15 页(共 30 页) 暮春烟雨中的思乡之情。首三句描绘出江南水乡烟雨茫茫的美丽风光;后三句于潮退水 平、扁舟野渡、暮色迷离之中渗透着淡淡的乡

37、愁。全词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 平易感人。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句画面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烟漠 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分析。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 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 “烟” “雨” “落花” “鹧鸪”等词语表 明是暮春时节,写出了思乡之情。词中写暮春时节,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 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物抒情,为下文渲染 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 远异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

38、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 A不同,诗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 B 相同, 诗句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因为诗人远在他乡只能借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 希望自己的书信能够送回家中,寄托思乡之愁; C不同,诗句原意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D不同,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故选:B。 答案: (1)词中写暮春时节,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 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物抒情,为下文渲染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2)B。 【点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 二、阅读与理解(共二、阅

39、读与理解(共 60 分)分) 9 (16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 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 上,格外柔美。 第 16 页(共 30 页)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 “来来,吹一段儿! ” “吹 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 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 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

40、父亲 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 “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 ”笛声 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 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 “门口那扫地的老大 爷是小敏她爸! ”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 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 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 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

41、作间隙 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 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 “小敏,你爸 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 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 到家就跟父亲吵: “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 脸活着了! ” “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 “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 要不是你,你爸” “别跟孩子瞎说八道! ”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 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42、”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外 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 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 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 “想 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 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 一阵阵疼 第 17 页(共 30 页)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

43、 起来。她吞吞吐吐,说: “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 ”父亲一笑: “傻丫头, 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 母亲走过来, :“还是闺女疼你呀! 你这条腿没白断, 委屈没白受啊! ” “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 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 “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 过去的事儿了! ”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 来,吹一段! ”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 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

44、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 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一段! ”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 横放嘴边。 (4)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分析】本文以长笛为线索,写了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女儿小时候, 特别爱听“我 “吹笛,笛声一响,她就

45、跟着哼唱;女儿五年级时, “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 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女儿上初中时, “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 “我”曝光在女 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 ,勾 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表达了父亲对女儿 无私的爱和宽容;同时也表达了女儿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 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解答】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 础上来理清情节。先明确“贯穿全

46、文的线索,然后接着题目中所给出从父亲的角度,按 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分别进行归纳概括。可分别概括为:女儿小时候,爱听“我 “吹笛;女儿五年级时,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 第 18 页(共 30 页) 讨厌“我“吹笛;女儿上初中时, “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 者拍到了电视节目,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 ,女 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语法、修辞、情感几方面入手。这是文章描写笛 声的句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

47、法和正面描写。将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 “清脆悠扬”正面写出笛 声的悦耳;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 与崇拜。 ”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笛 声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3)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重点句子蕴含的心理活动的把握, 这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去分析。 能较准确地指出产生相关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一段! ” 是写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愧疚,酸楚。 “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 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是写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

48、理解到做父母的爱欣慰,为老伴给女 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 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本文开头来看,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 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文章结尾“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 外柔美。 ”使文章首尾呼应;从文中“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 “你个没良 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 “别跟孩子瞎说八道! ”父亲喝住了母 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 都吹给你听” “母亲走过来, “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 啊! ” “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 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 “哎! ”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 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