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53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二 专题强化练(巩固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专题强化练(巩固练巩固练) 1 ATP 合成酶是亚基 F1和 F0的复合体, 其中 F1位于某些细胞器的膜外基质中, 具有酶活性; F0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为 H 通道,当膜外高浓度的 H冲入膜内时能为 ATP 的合成提 供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0为 ATP 合成酶的疏水部位,能催化 ATP 的合成 BATP 合成酶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CATP 合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D高温使 F1和 F0分离后,F1不能催化 ATP 的合成 答案 A 解析 F0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为 H 通道,不催化 ATP 的合成,A

2、错误;线粒体内膜 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 ATP 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TP 合成酶 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 正确;ATP 合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合成 ATP 的作用,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C 正确;高温使 F1和 F0分 离后,破坏了 F1中 ATP 合成酶的结构,ATP 合成酶失活,所以 F1不能催化 ATP 的合成,D 正确。 2如图表示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表示没有酶催化,表示有酶催化。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如果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实验,则其曲线在上方 B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

3、能 C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D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2是不变的,所以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反应速率也是不变的 答案 C 解析 如果用无机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实验,则其曲线在的下方,的 上方,A 错误;E1表示有酶参与的情况下降低的活化能,B 错误;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 说明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显著,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 正确;温度、pH 等不变的情况 下,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2)是不变的,适当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反应速率加快,D 错误。 3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 ATP 参与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

4、化剂 C温度不会影响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 D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答案 A 解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酶和能量,A 正确;酶的作用条件 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等,如果偏离最适温度或 pH,酶的活性下降或失活,B 错 误;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依赖于 ATP 合成酶和 ATP 水解酶,因此会受温度影响,C 错误;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RNA 的水解产物是核糖核苷 酸,D 错误。 4如图表示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酶相对活力(酶活性)随 pH 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酶相对活力随

5、pH 的变化曲线都呈“钟形” B在 pH 为 48 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基本不受 pH 的影响 C所有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过低的 pH 及低温会导致胰蛋白酶变性失活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 木瓜蛋白酶和胆碱酯酶的相对活力随 pH 的变化曲线并不呈“钟形”, A 错误;由图中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曲线可知,在 pH 为 48 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相 对活力基本不受 pH 的影响,B 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蛋白质类酶能与双缩 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但 RNA 类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错误;过低的 pH 能 破坏胰蛋白酶的分子结构,使胰蛋白

6、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适当升 高温度可以恢复胰蛋白酶的活性,D 错误。 5(2019 吉林“五地六校”联考)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条件 X 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 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 CO2和水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物质 a 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答案 A 解析 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 X 为无氧,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 中,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 正确;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葡萄 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生成丙酮酸和少量H,B 错误;试剂甲为

7、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 错误;题图中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 质,D 错误。 6下列关于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所有的色素都位于叶绿体中 B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会在滤纸条上分离 C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都不能吸收绿光 D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 D 解析 植物体内光合色素都位于叶绿体中,液泡中也含有色素,A 错误;由于色素在层析液 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其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在滤纸条上分离,B 错误;叶绿体中 的各种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而不是不吸收,C 错误;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

8、薄 膜上,D 正确。 7(2019 湖南株洲质检)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命活动均需要细胞呼吸供能 B根瘤菌能够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脂肪的氧化分解可以提供较多能量,是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D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答案 D 解析 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要的 ATP 是光反应产生的,A 错误;根瘤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 错误;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C 错误;ATP 被称为能量“通货”,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 正确

9、。 8绿叶海蜗牛能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这些叶绿体被储存在它的内脏细胞内,使 它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绿色。一旦一个成年个体体内的叶绿体数量达到饱和,它可以在 长达 10 个月的时间内不用进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叶海蜗牛可获得吞食的藻类中的部分能量 B绿叶海蜗牛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藻类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有中心体 D不用进食是依赖于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 绿叶海蜗牛可获得吞食的藻类中的部分能量,A 正确;绿叶海蜗牛从自己吞食的藻类 中获取叶绿体,依靠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 正确;藻类

10、不是高等植物,C 错误;绿叶海蜗 牛能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它可以在 长达 10 个月的时间内不用进食,D 正确。 9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 CO2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B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丙酮酸CO2 C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 O2和产生的 CO2的比值为 11 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 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的 CO2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A 正确;根据光合作用的过 程, CO2进入叶肉细胞内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 碳转移到 C3化合物中, 又转移到

11、糖类中, 然后通过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转移到丙酮酸中,最后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转移到二氧化碳 中,所以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丙酮酸CO2,B 正确;如果进 行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 O2和产生的 CO2的比值为 11,但是如果底物是脂 肪,则消耗的 O2和产生的 CO2的比值大于 11,C 错误;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 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有氧呼吸产生的,D 正确。 10(2019 吉林“五地六校”联考)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不同滤纸片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 ,则该装置可用于探究酶

12、的专一性 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C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烧杯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 D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若选用过氧化氢酶、Fe3 ,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可用来探究酶的高效性,A 错误;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故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错误;t3t1 可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C 正确;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D 错误。 11下表是某科研小组研究光合作用强度时所得到的部分结果,请结合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 线和 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判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13、改变的条件 M N 测定的光合作用强度 P K A.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 PK,则 MN B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 MN,则 PK C若改变的条件为 CO2浓度,且 MN,则 PK D若改变的条件为 CO2浓度,且 PK,则 MN 答案 D 解析 据题图可知,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降低或升高,酶的活性均减弱, 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均减弱,故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 PK,则 MN 或 MN,则 PK 或 PK,B 错误;据图可知,S 点对应 的 CO2浓度为 CO2补偿点,Q 点对应的 CO2浓度是 CO2饱和点,若改变的条件为 CO2浓度, 当 MN,且处于 CO2浓度饱和点之后时,

14、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变,即 PK;当 MN,且处 于 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时,则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浓度增大而增强,即 PK,C 错误;据 C 项分析,若改变的条件为 CO2浓度,且 PK,则说明一定是在 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提高了 CO2浓度,即 MN,D 正确。 12 (2019 济宁一模)研究人员以 25 片直径为 3 mm 的猕猴桃圆形叶片为材料, 均分为三等份, 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量其在 30 、40 和 45 恒温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已知), 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处理温度() 30 40 45 净光合速率(O2 mol100 mm 2 h1) 2.03

15、1.94 0 呼吸速率(O2 mol100 mm 2 h1) 0.31 0.50 0.32 A.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圆形叶片中的空气 B实验中可用 NaHCO3溶液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 C实验结果表明,40 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 D实验结果表明,叶光合酶的最适温度为 30 答案 D 解析 实验中用叶片释放的氧气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因此在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圆形叶片中 的空气,防止叶片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正确;NaHCO3溶液可以释放二氧化 碳,因此实验中可用 NaHCO3溶液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B 正确;40 时,净光合速率 大于 0,表明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 4

16、0 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C 正确;由于实 验仅有三个温度组合, 不能说明其他温度时的实验情况, 因此无法确定叶光合酶的最适温度, D 错误。 13(2019 常州质检)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 NADH(即H)分解产生 的 H 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 H浓度增加,大部分 H通过结构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 时驱动 ATP 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是具有 ATP 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 B 解析 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

17、粒体,所以不可能发生图示过程,A 正确;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大部分 H 通过结构回 流至线粒体基质且结构能够驱动 ATP 合成, 因此是一种具有 ATP 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 蛋白,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顺浓度梯度运输,并且需要借助于 载体,因此属于协助扩散,D 正确。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斐林试剂的甲液和双缩脲试剂的 A 液可以通用 B马铃薯堆积过密会引起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腐烂 C动物内脏和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过量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 D在绿色植物体内,ATP 主要是在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 答案

18、 B 解析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双缩脲试剂的 A 液都是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氢氧化钠溶液, 可以 通用,A 正确;马铃薯堆积过密会引起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 错误;动物内脏和蛋黄中含有 较多的胆固醇,过量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C 正确;在绿色植物 体内,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 ATP,光合作用合成 ATP 的场所是在类囊体薄膜,呼 吸作用合成 ATP 主要在线粒体内膜,D 正确。 15 如图甲为 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

19、度 BC 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 CO2浓度 C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D当温度从 25 升高到 30 时,B 点将左移 答案 D 解析 A 点时光照强度为 0,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故 A 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A 正确;C 点为光饱和点,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和 CO2浓度,由于此时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 温度,故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CO2浓度,B 正确;由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25 ,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0 ,C 正确;B 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温度从 25 升高 到 30 时,呼吸速率加快,而光合速率减弱,故只有提高光照

20、强度光合速率才能与呼吸速率 相等,B 点将右移,D 错误。 16为了验证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 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20%的肝脏研磨液,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 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先在 1 号、2 号、3 号试管中各加入 2 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 溶液, 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 mL蒸馏水, 向2号试管内加入_,

21、 向 3 号试管内加入_,并振荡试管。 向1号、 2号、 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 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 并记录。 (3)实验结果: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 (5)将某一溶液 pH 直接由 1 升到 10 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原因是 _ _。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 pH 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 的化学本质为_。 答案 (2)1 mL(等量)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 1 mL(等量)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22、 20%的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的多少 (3)1 号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最多 (4)pH (5)不变 pH 为 1 时过氧化氢酶已失去活性 (6)如下图 (7)蛋白质 解析 (2)实验目的是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故先在 1 号、2 号、3 号试管中各 加入 2 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 1 号试管内加入 1 mL 蒸馏水,向 2 号试管内加入 1 mL(等量)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向 3 号试管内加入 1 mL(等量) 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并振荡试管。已知底物为过氧化氢,则应向 1 号、2 号、3 号试管 内各滴入 2 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20%

23、的肝脏研磨液。气泡的多少反映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 高低,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3)过酸、过碱条件下酶会失活,故 1 号 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 号和 3 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 pH。(5)将某一溶液 pH 直接由 1 升到 10 的过程中,过 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变,原因是 pH1 时酶已经失活,即使 pH 恢复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 恢复。(6)pH 为 7 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 pH 偏高或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降低。(7)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该颜色反应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17(2

24、019 江西八校联考)温度及光照强度(光强)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表明3 种 植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和5 30 温度下消耗 CO2的测定结果。 (1)3 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不同, 叶绿素在不同波长光中主要吸收_。 (2)5 0 和 20 30 范围内限制 CO2消耗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 _。 (3)在5 0 范围内,2 倍光强 CO2消耗逐渐上升,从酶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_ _。 (4)小球藻光合作用吸收 CO2形成的有机物种类众多, 如何确定各种有机物在卡尔文循环的顺 序?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 _ _ _。 答案 (1)蓝紫光和红光 (2)温度 光强(光照强度) (3)随着

25、温度上升,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 提高比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提高更大 (4)用 14C 标记 CO 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 时间内测定小球藻中具有放射性的有机物,按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卡尔文循环的整个途 径 解析 (1)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因此,3 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不同,叶绿素在不同波长光中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据图分析可知,5 0 温度范围内,影响二氧化碳消耗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 20 30 温度范围内,影响二氧化碳消耗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3)温度会影响酶的 活性,在5 0 范围内,2 倍光强 CO

26、2消耗逐渐上升,从酶的角度分析原因是随着温度 上升,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提高比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提高更大。(4)确定各种有机物在卡尔 文循环的顺序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用 14C 标记 CO 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 内测定小球藻中具有放射性的有机物,按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卡尔文循环的整个途径。 18(2019 湖南娄底二模)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 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 6 组,分别进 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 5 小时,为期 2 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 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

27、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 R/B 表 示“红光蓝光”)。 组 别 处理 叶绿素 a (mg/g) 叶绿素b (mg/g)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 平均单 果重/g 亩产量 /kg 茎叶 果实 根 总计 1 R/B11 1.51 0.58 11.10 16.95 7.90 39.95 15.51 2 208 2 R/B21 1.75 0.72 11.77 20.75 6.41 38.93 16.23 2 222 3 R/B31 1.69 0.69 11.92 21.08 6.36 39.36 19.32 2 739 4 R/B41 1.66 0.69 13.91 25.

28、25 4.57 43.73 19.68 2 812 5 R/B51 1.50 0.67 11.76 23.34 6.29 41.39 19.72 2 768 6 白光 1.49 0.66 11.13 21.22 6.14 38.49 15.78 2 215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 设置第 6 组的作用是_。 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 _。 (2)表中数据说明:在一定 R/B 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 素 a、叶绿素 b 的合成;在一定范围内,R/B 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填“地 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R/B 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_

29、_。 第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答案 (1) 不同补光光质(或R/B或红光蓝光) 作为对照 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色素)主要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促进 地上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R/B 比值增大,草莓产量不断提高 4 解析 (1)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补光光质是实验过程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即自变量,而白光与自然 光相同,故白光组为对照组。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人工补光常 用红光或蓝光。(2)依据表中数据可知,从第 5 组到第 1 组,蓝光比例越来越大,除了第 1 组, 其余四组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越来越高,说明在一定 R/B 比值范围内,蓝光促进叶 绿素 a、叶绿素 b 的合成;从第 1 组到第 5 组,R/B 比值逐渐增大,其中从第 1 组到第 4 组, 茎叶、果实的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而根的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第 5 组与第 4 组相比, 茎叶、果实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减少,而根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增加,综上可知,在一定范 围内,R/B 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各组草莓的产量随 R/B 比值的变 化情况同地上部分果实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一致,故二者的关系可描述为: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 R/B 比值增大,草莓产量不断提高。其中第 4 组产量最高,所以第 4 组的补光处理最有 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