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51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五 专题强化练(提升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专题强化练(提升练提升练) 1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 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 C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越强 D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答案 A 2 (2019 河南洛阳模拟)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为更好地 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 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砍伐强度/% 生物量/ t hm 2 龄组

2、/年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适度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C 解析 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A 正确;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 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 正确; 适度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 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C 错误; 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

3、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的统一,D 正确。 3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 B食物网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食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是不会改变的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无关 答案 A 解析 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因此一个草 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A 正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 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食物网不能表达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B 错误;食物网中包 含的生物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C 错误;生态系统 抵抗力

4、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而言,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就越强,D 错误。 4(2019 江西吉安一模)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衣阶段形成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不会使岩石分解 B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 C森林阶段群落中不能找到地衣、苔藓,但能找到草本植物和灌木 D人类在弃耕农田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 D 解析 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 步使岩石分解

5、,形成的土层加厚,A 错误;灌木植物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植物阶段比草本植物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B 错误;群落演 替是优势种的取代过程,在森林阶段群落中仍然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C 错 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人类在弃耕农田 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D 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某个池塘中各个种群占据的位置属于对种群空间特征的研究 B在桉树幼林里栽种菠萝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 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D在昆虫青蛙蛇狐豹这条

6、食物链中,豹处于第五营养级 答案 C 解析 池塘中各个种群占据的位置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A 错误;在桉树幼林里栽种菠 萝依据的是物种多样性的原理,B 错误;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 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为食物,螟蛉和蜾蠃之间为 捕食关系,C 正确;食物链应该包括生产者,则在草昆虫青蛙蛇狐豹这条食物链 中,豹处于第六营养级,D 错误。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B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 C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 D某种生

7、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除来源于生物外,还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如光照等,A 正确;生产者 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被分解者和消费者利用,B 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 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能量必然大于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 正确; 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并不一定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所以增 加某种生物数量并不一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错误。 7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过程固定的

8、 C过程以 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直接到的途径 答案 D 解析 图中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A 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 产者通过固定的,B 错误;过程以 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 式进行,C 错误;、直接到的途径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细胞呼吸,D 正确。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C大量排放 CO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D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

9、影响 答案 A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就地保护,A 正确;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B 错误; 大量排放 CO2 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但人类活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 因,C 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D 错误。 9如图表示三种可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生物(营养级不同)在某河流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能是物种甲物种乙物种丙 B若物种甲表示绿藻,它在不同水深处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若

10、物种乙的数量突然增加,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也会增加 D若物种丙表示肉食性鱼,该种群营养级较高,所含能量较少 答案 B 解析 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低的生物个体数量越多,根据图示分析可知,三种生物构成的 食物链可能是物种甲物种乙物种丙,A 正确;绿藻在不同水深处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 是由光照导致的,B 错误;物种乙的数量突然增加,即丙的食物增多,所以短时间内物种丙 的数量也会增加,C 正确;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所含能量越少,D 正确。 10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具有以下特点:面积大,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且树冠密集,这种 森林却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11、( ) A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且长势整齐,不存在生存斗争 B植被垂直结构简单,可以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C人工林是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演替过程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D树林地表植被较少,水土的保持能力差,容易发生火灾 答案 D 解析 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且长势整齐,但是会因为水分、空气等发生种内斗争,A 错误;人 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 错误; 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自我调节能力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稳态不容易维持,C 错误;树林地表植被较少,水土的保持能力差,容易发生火灾,D 正确。 11某环保部门在凌

12、晨 2 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 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地点 3 附近好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 C地点 3 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地点 3 溶氧量最少,说明好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A 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 2 减少, 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 B 正确; 地点 3 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 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C 错误;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 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

13、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 正确。 12近年,我国较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持续进行,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迅速展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D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 答案 B 解析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得以提高,群落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缓解温 室效应,A 正确;外来物种引入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因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谨慎引进 外来物种,B 错误;退耕还林的过程,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基础上进行的次生演替过程,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

14、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C、D 正确。 1320 世纪 80 年代初,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大多数河流后,河水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 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某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流上设置了 3 个监测点, 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B发生水华现象最严重的是 2 号监测点 C测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D可以利用捕食关系治理河流水华现象 答案 C 解析 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后仍能保持清澈,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 正确;分析图中物质含量相对值可知,2 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

15、,依据是该监测点氨 氮量最高,藻类叶绿素 a 浓度最大,溶氧量最低,B 正确;研究藻类的种类属于群落水平上 的研究,C 错误;可以通过在水体投放适量植食性鱼类来治理水华现象,植食性鱼类以藻类 为食,二者间存在捕食关系,D 正确。 14(2019 湖南岳阳质检)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 的家畜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 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回答以下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牧草,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牧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 中的_,在水平方向上通常呈_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16、2)在适宜的温度和光周期的刺激下, 草原上百花争艳, 光照对植物来说是一种_ 信息, 该实例体现的信息传递的意义是_。 (3)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 (4)以生物防治为主来控制牧场鼠害、 虫害, 科学植草、 规范放牧数量, 使_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1)第一营养级 镶嵌 (2)物理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间接 (4)能量 持续高效地流向 解析 (1)草属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 于地形、土壤盐碱度、湿度等不同,往往会引起生物在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 (2)温度和光属于物理信息,百花争艳体现

17、的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 (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生物防治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 15(2019 福州质检)研究人员在调查某一沙地的植被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 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半灌木多年生灌木。 (1)该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_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研究发现单位面积灌木 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 原因是_ _。 (2)该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与干旱的灌木,而不是草本或乔木。一般这类灌木的根茎干重比 大于乔木, 请尝试解释其适应性较强的原因: _ _。

18、(3)研究者通过种植灌木进行沙漠治理,灌木固沙林形成后,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 质的主要来源是_,经过分解者的_作用,为植物提供养 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 答案 (1) 水平 灌木群落垂直结构比草本群落复杂,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强 (2)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取较多的水分 (3)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 分解(呼吸) 解析 (1)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半灌木和多年生灌木有垂直分层结构,在同一平 面上存在水平结构,该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阶段 替代草本植物阶段,灌木较为高大,在争夺阳光中

19、占有优势,获得更多阳光,单位面积灌木 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 (2)灌木树冠低矮, 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 根系发达, 能从土壤中吸取较多水分,成为该沙地的优势种。 (3)灌木固沙林形成后,植物的残枝败叶, 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 16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中波动, 并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 T 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 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为 _关系。 施放化学杀虫剂

20、后, 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 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 (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 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 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 答案 (1)植 肉 捕食 具有抗药性, 且天敌减少 没有抗药性 (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 我调节 (3)逐渐恢复原状 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由 T 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种群密度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在 T 点之 后,乙昆虫数量减少,甲昆虫失去了天敌的制约,数量增多,导致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下降, 总结出三者的捕食关系为森林中的生产者甲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