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3 课课 杜甫诗五首杜甫诗五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对蜀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 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 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 情。 答案 B 解析 “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阴森岑寂; “自春色”、 “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 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 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
2、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荒凉、无人视听,表达 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 2.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为英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而哭,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壮士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而哭,“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 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
3、感天动 地的绝唱!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山河破碎,国家分裂,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惟 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 写信史,铁肩担道义,壮哉杜诗! 3.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 而这两点, 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 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
4、句。 正确顺序: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 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 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 逻辑关系。 我们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 分析产生 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45 题。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 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 注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 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
5、飘转的蓬草。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诗人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 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 其中的“也”字暗示 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的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 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 写工细。 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 衬托了诗人在西蜀异乡 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6、 答案 D 解析 D 项“以昔衬今”错。 5.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2)“尝新”(村民赠樱桃一 事),“此日”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3)“任”字 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 泊岳阳楼下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
7、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 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 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D.诗人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答案 D 解析 “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错。 7.本诗与登岳阳楼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同: 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的内容,泊岳阳楼下 仅用“留滞”与“艰危” 二词分别略作点
8、染; 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 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 异: 泊岳阳楼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 待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 登岳阳楼虽在自身境遇困顿不堪中仍不减忧国忧民 之热肠, 但诗中无论是“昔闻”“今上”之感慨, 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 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题桃树 杜 甫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 打慈鸦。 寡妻群盗
9、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 注 此诗作于杜甫自阆州归成都草堂时。“安史之乱”中,诗人流落四川,作此诗时, “安史之乱”初平,蜀乱已平。信:任意。车书正一家:谓天下一统。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正面写桃树在秋天向人们奉献果实,春天盛开满树桃花,呼应上句“亦从遮”(放任 桃树生长)。 B.颈联写卷起门帘让乳燕通行, 叮嘱儿童勿任意打慈鸦, 对仗工稳, “每宜”“莫信”等词, 语浅情真。 C.尾联递进一层,将昔日寡妇激增、强盗横行与上文桃花有情的景象作对比,从中可见诗人 的褒贬之意。 D.诗人因桃树而念及贫人,因贫人而兼及鸦燕,因鸦燕而顺及寡妻群盗,相连而下,以小见 大,寓意深远。 答案 C 解析 “将昔日寡妇激增、 强盗横行与上文桃花有情的景象作对比”表述不当, 应是“将昔 日寡妇激增、强盗横行与如今天下一统的景象作对比”。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 答案 对桃树及其他动物的爱护(仁爱)。 对曾经连年动乱、 群盗杀人的社会现实的痛恨。 对战乱平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平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