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79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滚动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章末滚动卷章末滚动卷(四四)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使用缓冲液的作用是( ) A.维持溶液浓度不变 B.维持溶液酸碱度不变 C.催化蛋白质分离过程顺利完成 D.无实际意义 解析 分离蛋白质时加入缓冲液,其原因是缓冲液在一定范围内能抵制外界酸和 碱对反应溶液 pH 的影响,保持 pH 基本不变。 答案 B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 B.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 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 同的蛋白质 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解析 透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 B 3.下列有关萃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萃取后常需分液 B.分液不一定要有萃取 C.分液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D.萃取所用的试剂一般为水 解析 根据萃取的原理可知,萃取所用的溶剂一般为有机溶剂,不是水。 答案 D 4.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物,下列生物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芳香油的 提取(

3、 ) A.樟树树干 B.柠檬 C.海狸 D.乳酸菌 解析 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常用于乳酸发酵,乳酸菌体内不含芳香油。 答案 D 5.下列关于用蒸馏法提取芳香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蒸馏温度越高,水和玫瑰油挥发就越容易,故在高温条件下蒸馏效果就好一些 B.如果要提高玫瑰油的品质,只需要延长蒸馏时间即可 C.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防止过度沸腾 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和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解析 蒸馏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若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 品质就会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需要延长蒸馏的时间,同时蒸馏温度不应太 高,A 错误;如果要提高玫瑰精

4、油的品质,就需要延长蒸馏时间,还要考虑温度 的影响,B 错误;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冷凝,水中加碎 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C 错误;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如玫 瑰油和薄荷油等,D 正确。 答案 D 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腐乳时,料酒的量超过 50%时,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缩短 B.发酵装置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及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C.采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 DNA 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 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要轻压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解析 制作腐乳时,料酒的量应为 12%左右,超过 5

5、0%时,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延长。 答案 A 7.有关 PCR 技术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用 DNA 聚合酶在体外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 B.在用 PCR 技术扩增 DNA 时,DNA 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 DNA 的复制类似 C.PCR 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只需提供 DNA 模板以及四种脱氧核苷 酸即可 D.PCR 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均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阶段 解析 PCR 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需要提供 DNA 模板、分别与两条 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 DNA 聚合酶等。 答案 C 8.下列对 PCR

6、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CR 过程中 DNA 解旋所需的温度最高 B.一次循环可使目的基因的量增加一倍 C.需要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D.需要耐高温的解旋酶 解析 PCR 技术中, DNA 双链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是利用高温使其变性解旋。 答案 D 9.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 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 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 A. B. C. D. 解析 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与纤维素形 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将不再存在,因此在培养基上会出现

7、以纤维 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据此可判断图示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答案 B 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腐乳时,靠近瓶口的盐要多一点,可防止杂菌生长 B.DNA 的鉴定实验中,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 C.酵母、菜花和猪的成熟红细胞都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D.煮沸杀菌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培养皿、牛奶等的灭菌 解析 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加盐可防止杂菌生长,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 性越大,因此靠近瓶口的盐要多一点,A 正确;DNA 的鉴定实验中,应将丝状物 先溶解在 2 mol L 1 的 NaCl 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

8、沸水浴加热,B 错误;酵 母和菜花的细胞都含有 DNA,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但猪的成熟红细胞没有 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因此不含有 DNA,不能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C 错 误; 煮沸是生活中常用到的消毒方法, 适用于金属器械、 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物品, 牛奶常用巴氏消毒法,D 错误。 答案 A 11.把某基因(共 1 000 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60 个)放入 DNA 扩增仪中扩增 4 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是 ( ) A.540 个 B.7 560 个 C.8 100 个 D.17 280 个 解析 根据题意知,该基因含有 1

9、000 个碱基对,即 2 000 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 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 460 个,那么该 DNA 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 0004602) 2540 个,DNA 扩增仪中扩增 4 代,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 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540(241)8 100 个。 答案 C 12.实验室常用 PCR 技术对 DNA 进行体外扩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解旋酶和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B.反应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延伸 C.95 时 DNA 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D.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向 5方向延伸 解析 PCR 技术通过高温解旋,不需要解旋酶,A 错误;反应过程包括变性复 性

10、延伸,B 正确;95 时 DNA 的氢键断开,C 错误;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向 3 方向延伸,D 错误。 答案 B 13.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 变量控制方法正 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 同 C.水温属于本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 越好 解析 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无关变 量相同且适宜,A 错误;本实验的

11、自变量是温度,实验操作过程中除了自变量不 同之外,无关变量应相同,所以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必须尽可能保证各 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B 正确;温度应是自变量,应设置不同的温 度条件进行实验,C 错误;洗涤效果不仅与布料的大小、水的用量有关,还与洗 衣粉的用量有关, 并不是实验用的布料越大、 水量越多, 实验效果越好, D 错误。 答案 B 14.下列有关 PCR 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 TaqDNA 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苷酸

12、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解析 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 DNA 聚合酶、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不需 要 ATP。 答案 C 15.PCR 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 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延伸而成的 DNA 单链作模板时将( ) A.仍与引物结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 B.无需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 C.同时与引物和引物结合进行子链延伸 D.与引物结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 解析 当由引物延伸而成的 DNA 单链作模板时,此单链引物固定端为 5端, 因此与它互补的子链从另一端开始合成, 即与引物结合进

13、行DNA子链的延伸。 答案 D 16.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 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 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 解析 电泳法分离物质的原理是在电场中,带电物质能向与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 方向移动,移动的速度和距离取决于物质所带电荷的量及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D 17.下列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架滤纸桥时,待滤纸条湿润后,要驱除气泡,以便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

14、 B.浸泡薄膜时要识别出光泽面,并做记号 C.平悬薄膜时,有记号的一面朝上 D.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后,用滤纸压平并吸干,再浸入透明液中脱色 解析 薄膜染色后要先放入漂洗液中漂洗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然后才用透明 液脱色。 答案 D 18.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用注射器滴加溶液时要接近 CaCl2液面,防止凝胶珠 出现“尾巴” 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与洗涤效果没有关系 C.向 DNA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出现蓝色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解析 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用注射器滴加溶液时接近 C

15、aCl2液面凝胶珠易出 现“尾巴”, A 错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与洗涤效果有关,B 错误;向 DNA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蓝色,C 错误;腐乳制 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D 正确。 答案 D 19.在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压榨和萃取的方法提取 B.分离出的玫瑰精油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可加入无水 Na2SO4吸水 C.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 CaCO3水溶液 浸泡 D.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都是萜类化 合

16、物 解析 橘皮易焦糊适宜用压榨法提取,不能用蒸馏法提取,A 错误;提取玫瑰精 油过程中,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以加速油水分层,分离的油层中还含有一 定的水分, 需加入无水 Na2SO4将水除去, B 正确; 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 果胶等,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石灰水溶液浸泡,C 错误;大部分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橘皮精油的主 要成分是柠檬烯,D 错误。 答案 B 20.利用 PCR 技术将某 DNA 分子扩增 n 代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物越短,PCR 出来的非目标 DNA 就越多 B.适温延伸过程中,需要提供 A

17、TP C.引物中 G/C 含量越高,复性温度越高 D.共有 2n1 对引物参与子代 DNA 分子的合成 解析 适温延伸过程中,不需要提供 ATP。 答案 B 2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 SDS 的作用是( )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形状 C.掩盖不同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小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加入 SDS 的目的是使蛋白 质完全变性,SDS 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 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答案 C 22.凝胶色谱柱制作成功的标志是( ) A.凝胶装填紧密

18、、均匀 B.凝胶色谱柱中有气泡 C.洗脱中,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移动 D.洗脱中,红色区带偏向左边移动 解析 洗脱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答案 C 23.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 B.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 C.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D.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 pH 为 4.0 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 12 h 解析 红细胞洗涤步骤中应加入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血红蛋白释放中加入蒸

19、 馏水,透析时缓冲液 pH 应为 7.0 而不是 4.0。 答案 C 24.下列有关 PCR 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CR 技术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B.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C.PCR 扩增循环 15 次后大约可以得到 215个片段 D.PCR 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亲缘关系判断和胚胎移植等 解析 PCR 技术扩增的对象是 DNA 片段,A 错误;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在 95 变性过程中 DNA 全解旋之后再进行复制,B 错误;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复制 n 次可得到 2n个 DNA 片段,则扩增 15 次后可得到 215个片段,C 正确

20、;PCR 技术不能用于胚胎移植,D 错误。 答案 C 25.释放血红蛋白时,下列有关红细胞膜破裂原因的说法中,不包括的是( ) A.红细胞吸水膨胀 B.磁力搅拌器的充分搅拌 C.血红蛋白的变性 D.甲苯对细胞膜的溶解 解析 红细胞洗涤去除血浆蛋白后, 再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利用渗透作用原理, 使红细胞吸水涨破。同时,加入甲苯有助于对膜的溶解。充分搅拌可以加速膜的 破裂。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50 分) 26.(8 分)从远古到现代,从传统发酵到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一直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不断丰富和改善着人类的生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酒生产中,为分

21、离纯化优质菌种,常在平板培养基上采用_或稀释涂 布平板法接种。在稀释涂布平板法中,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公式为: (C V)M, 其中 M 代表_。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可以采用_ 的方法。 (2)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高级生物燃料乙醇,常涉及刚果红染色法,人们可 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是否产生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筛选出高效菌 株,可通过进一步比较_来确定。 (3)在进行 DNA 的粗提取时, 常利用 DNA 的_和对_的耐受性初步 分离 DNA。 (4)在用 PCR 技术扩增获取的极少量 DNA 时,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三步。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DNA 的提取和 PCR

22、技术,先根据题意对 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然后根据要求分析答题。 答案 (1)平板划线法 稀释倍数 甘油管藏 (2)透明圈 透明圈的大小 (3)溶 解性 酶、高温和洗涤剂 (4)变性、复性和延伸 27.(5 分)从分离、提纯的圆褐固氮菌中获取固氮基因,然后进行 PCR 扩增。表 1 和表 2 分别表示用 PCR 扩增固氮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表 1 PCR 反应 体系 缓冲液 脱氧核 苷酸 引物 A 引物 B DNA 聚合酶 模板 DNA 50 L 50 L 0.5 L 50 L 0.5 L 0.5 U 12 L 加去离子水补足至 50 L 表 2 反应 条件 复性 延伸 30 次循环后 保

23、温 温度 55 72 适宜 4 时间 30 s 1 min 510 min 2 h (1)从表 1 和表 2 中可得出,PCR 技术与 DNA 复制相比较,主要区别之一是 _。 此外, 从反应条件看, 所使用的 DNA 聚合酶应具有_的特点。 每次循环都需要 2 种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 (2)在对固氮基因产物的生产研究中,需要从复杂的细胞混合物中提取、分离高纯 度的蛋白质。下图表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涉及的相关原理。 图甲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的过程。试管中收集 到 的 液 体 最 先 出 现 的 是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较 大 的 蛋 白 质 , 原 因 _。 图

24、乙所示实验模拟电泳现象,U 型管左侧的颜色逐渐变深,原因是 _。 解析 PCR 的含义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反应的条件:稳定的缓冲溶液环 境、DNA 模板、合成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DNA 聚合酶、温控设备;PCR 技 术最突出的优点是快速、高效、灵活、易于操作;TaqDNA 聚合酶的特点是:耐 高温。(1)从上表中可得出,PCR 技术与 DNA 复制相比较,不需要 ATP(或需要加 入引物,或不需要解旋酶)。PCR 技术中 DNA 聚合酶应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每次 循环都需要 2 种引物的主要原因是 DNA 聚合酶只能从 3端开始延伸 DNA 链。 (2)因为蛋白质相对分子量较大, 被

25、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 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所以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Fe(OH)3 胶体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导致 U 型管左侧的颜色逐渐变深。 答案 (1)不需要 ATP(或需要加入引物、 或不需要解旋酶等) 耐高温 DNA 聚合 酶只能从 3端延伸 DNA 链 (2)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从凝胶颗粒之间的间隙穿过凝胶柱,路程短, 移动速度较快,最先洗脱出来 Fe(OH)3胶体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 极移动 28.(8 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1)“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其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_,臭

26、豆腐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 _,它对人体是无害的。 (2)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制成 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 接种方法是_。 (3)Taq 细菌 1966 年被发现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它的发现促成了 PCR 技术的自 动化,这是因为它为 PCR 技术提供了_。PCR 技术是 DNA 循环复制 的过程,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三步。 (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其中对培养 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 _。 解析 (1)臭豆腐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皮

27、,属 于毛霉的白色菌丝,包括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它对人体是无害的。(2)利用选择 培养基的功能筛选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加入有机磷农药;用稀释涂布平 板法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 (3)Taq 细菌为 PCR 技术提供了耐 高温的 DNA 聚合酶。PCR 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 复性和延伸三步。(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 污染,用干热灭菌对培养皿进行灭菌。 答案 (1)毛霉 菌丝 (2)有机磷农药 稀释涂布平板法 (3)TaqDNA 聚合酶 变性、复性、延伸 (4)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干热灭菌 29.(13 分)请回答下

28、列有关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问题: (1)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蛋白,洗涤时应 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 (2) 若 要 去 除 血 清 蛋 白 中 的 小 分 子 杂 质 , 采 用 上 图 装 置 。 透 析 液 是 _,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是 否出现紫色?并说明判断的依据:_。 (3)PCR 技术的中文全称是_,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引物,它的 化学本质是_。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 以上时 _,双链 DNA 解聚为单链;50 左右时_,引物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 72 左右时延伸, Taq

29、DNA 聚合酶有最大活性, 使 DNA 新链沿着_ 方向延伸。 (4)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 前者的原理是_,后者的原理是_,在血红 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_。 答案 (1)防止红细胞吸水破裂 (2)(磷酸)缓冲液 出现紫色。双缩脲试剂可以透 过半透膜,与袋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3)多聚酶链式反应 DNA 或 RNA 变性 复性 5端向 3端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各种 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 形状的不同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 pH 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30.(8 分)中

30、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 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 较大。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青蒿组织 愈伤组织 长出丛芽 生根 移栽成活 (1)青蒿组织培养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应选用生理状况好的青蒿嫩棱茎 段作为外植体,这是因为其更容易被诱导_。 (2)培养基中生长素和_两种激素的用量比例会影响细胞的分化方向,过程 的比值相对过程的比值_(填“大”“小”或“相等”) (3)为了研究青蒿素的产生原理,科学家通过一定方法提取青蒿的 DNA,可用 _试剂鉴定提取物中的 DNA,沸水浴呈_色

31、。利用 PCR 技术扩增 该 DNA,需用耐高温的_催化,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 包括变性、复性和_三步。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选用青蒿嫩棱茎段作为外植 体, 因为其容易脱分化和再分化。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细胞的分化方向, 过程为脱分化, 过程为再分化, 前者比后者的比值小。 (3)二苯胺可检测DNA, 沸水浴呈蓝色,在 PCR 技术中,需用 Taq 酶,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过程。 答案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和再分化 (2)细胞分裂素 小 (3)二苯胺 蓝色 (Taq)DNA 聚合酶 (中温)延伸 31.(8 分)回答有关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问题: (1) 要获得血清蛋白的粗制品,必须将含有柠檬酸钠的血液进行_处 理,然后将_装入透析袋中除去_。 (2) 要获得血红蛋白,应如何破碎红细胞?_ _。 (3)下图为血清蛋白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的电泳图谱,你认为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_,含负电荷最多的球蛋白是_,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球 蛋白是_。 (4)电泳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_蛋白质的方法。 答案 (1)离心 上清液 小分子物质 (2)加蒸馏水和甲苯使其破裂 (3)清蛋白 1- 球蛋白 球蛋白 (4)(分离)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选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