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161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

2、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

3、、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

4、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

5、,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B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C“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6、的一项是 _ A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

7、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梁衡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

8、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俾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

9、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被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

10、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 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十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 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摔、苜蓿等灌草则铺开

11、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通到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

12、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一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

13、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官井村,而是先从库布其大沙漠与沙漠中的达拉特旗说起,让读者对官井村的生存环境有了全面认识。 B第段画线句对绿洲初秋之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一喻体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 C文中村主任用“万”介绍官井村沙柳苗基地、林地、甘草、苜蓿、奶牛等种植和养殖的规模,突出了官井村环境与经济巨大变化。 D官井村保留“远处的沙丘”“一苗树”都有让后代不忘历史的意思,它们也是对官井村人改变沙漠、劳动致富的伟大功绩的铭记。

14、文章写了三个时间的官井村,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文章第段中写到“一苗树被砍倒做家具,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有人认为,以此内容入文,是作者的败笔: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动画艺术的构建与传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节选)周大勇王秀艳 动画片以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构成了它的幽默源,而这些元素无疑与儿童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相匹配。也就是说,动画艺术的构成要素与儿童的接受心理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动画艺术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世界,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从背景布局到动画形象的设置无不呈现了它的特

15、异性,比如“海绵宝宝”“天线宝宝”“大头儿子”“果宝”“大耳朵图图”等形象从外形的设计上就带有一定的怪异性。如果说怪异外形是动画片幽默产生的潜在条件,那么滑稽动作与拟人的话语则直接将幽默表露出来。 很多动画艺术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又并非现实生活原貌,而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变异化”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符合儿童接受心理的,对儿童而言,这种艺术组合与呈现既具有“熟悉感”又不乏“陌生化”信息的融入。将儿童置于“熟悉”到“陌生”之间,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从“喜羊羊”“灰太狼”“加菲猫”到“忍者神龟”“功夫熊猫”等这些动物拟人化形象的塑造上,我们不难看出动画形象“熟悉”与“陌生”融合

16、的特性。而且几乎所有的动画都按照“拟人”的化身来呈现,并借助拟人的“陌生化”来呈现“熟悉的形象”,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不仅如此,以动画形象的“小巧灵动”向儿童传递“人小鬼大”的信息,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培育。 通常动画片的叙事方式是基于“冲突”或“问题”而展开的。动画片中的“冲突框架”的确立是基于对立主体双方矛盾而反映出来的,一种是“斗勇”型,比如变形金刚黑猫警长忍者神龟反映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恶分明、情节清晰。另一种则是纯粹“斗智”型的,比如猫与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魔术师与兔子等等以智慧战胜对手。“问题”的叙事模式是围绕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路径而展开的,比如海底总动员是围绕小丑鱼父子从分离(问题

17、出现)到团聚(问题解决)来完成叙事的。基于“冲突”和“问题”模式下的动画叙事使情节起伏跌宕,让儿童完全融入动画之中。跳入“动画世界”的儿童,在“冲突”和“问题”的推动下,能够满足于其心理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儿童从“动画世界”再跳回“现实世界”就感觉很困惑、也很不情愿和某种不适应,需要及时干预。看来,家长需要做好儿童的“把关人”,对儿童的媒介接触进行控制和引导。 在动画想象艺术中,有时候改变了现实的关系法则,试图在动画中植入一种“平衡”,而恰恰是利用这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引起受众对其关注。在猫与老鼠中,与现实相比,猫和老鼠的关系错位了,猫的诡计总是能被老鼠识破,而且猫总是被耍,似乎猫永远也斗不过机灵

18、的老鼠。对于猫与老鼠的颠覆性构建恰恰是动画艺术性的体现,这种动画叙事的构建改变了自然法则。动画艺术形象“对立关系错位”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对儿童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图式产生冲击。猫与老鼠在叙事过程中所传递主题是动用智慧“弱小一样可以战胜强大敌人”,把斗智斗勇的精神传播给儿童。但不能不提及问题的另一面,这种构建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低龄儿童认知的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7岁以下的儿童还不能充分理解电视节目的虚构性,常常认为故事人物在生活中真实存在。”而对大龄儿童而言并非坏事,这种违背常理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利于儿童打破思维定势、有助于逆向思维的培育。 今天的儿童,一方面存在着缺少玩伴的孤独,另一方面也

19、面临着无休止“学习牢笼”的禁锢,二者不同程度地压制了童真的释放。而动画世界的自由舒展、千变万化以及超现实的想象力恰恰给儿童送去了属于他们特有的童真-“单纯”“快乐”“稚趣”“游戏”等。尽管“动画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现代科技助推下的动画艺术正在弥合儿童已经破损的童年之梦。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动画世界的儿童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对于儿童而言,不但喜形于色,而且也指向其内心深处,在心理上达到舒展和释放。(1)下列关于“动画艺术的构建”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A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是优秀的动画片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B动画艺术形象要源于生活,但不照搬生活,要注意“熟悉感”与“陌

20、生化”的融合。C动画片中的“冲突框架”或“问题”叙事模式分“斗勇”型和“斗智”型两种。D动画艺术主要采用“对立关系错位”这种超越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儿童。(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动画艺术的构成要素要与儿童接受的心理相匹配,动画才能深入儿童内心。B儿童长时间置身于“动画世界”,不容易回归“现实世界”,需要成人及时引导。C动画艺术形象“对立关系错位”违背了自然法则,对儿童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D在自由舒展、千变万化的动画世界里,儿童可以暂时消除孤独,获得满足和愉悦。(3)动画艺术对儿童心理有哪些影响,请结合原文概括。二、文言文阅读4.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21、贡师泰,字泰甫。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丁外艰,改徽州路歙县丞。大臣有以其名闻者,擢应奉翰林文字。丁内艰,服阕,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山阴白洋港有大船飘近岸,史甲二十人,适取卤海滨,见其无主,因取其篙橹,而船中有二死人。有徐乙者,怪其无物而有死人,称为史等所劫。史佣作富民高丙家,事遂连高。史既诬服,高亦就逮。师泰密询之,则里中沈丁载物抵杭而回,渔者张网海中,因盗网中鱼,为渔者所杀,史实未尝杀人夺物,高亦弗知情,其冤皆白。 其于冤狱详谳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为诸郡第一。历翰林待制、国子司业,擢礼部郎中,再迁吏部,拜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除吏

22、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食不足,师泰奉命和籴于浙右,得粮百万石,以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朝廷以京师至上都,驿户凋弊,命师泰巡视整饬之。至则历究其病原,验其富贫,而均其徭役,数十郡之民,赖以稍苏。 豪贵以其不利于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伤也。会朝廷欲仍和籴浙西,因除师泰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罢,擢江西廉访副使,未行,迁福建廉访使。居亡何,除礼部尚书。时平江缺守,师泰又以选为平江路总管。其年冬,甫视事,张士诚自高邮率众渡江,直抵城下,攻围甚急。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士诚既纳降,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授师泰两浙都转运盐使。至则剔其积蠹,通其利源,大课以集

23、,国用资之。丞相复承制除师泰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除户部尚书。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行至杭之海宁,得疾而卒。尤喜接引后进,士之贤,不问识不识,即加推毂,以故士翕然咸归之。 (节选自元史贡师泰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 B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 C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 D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下列

2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丁外艰,也称为“丁母忧”,古代丧制名,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B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服除”“免丧”“释服”也可表示此意。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御史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师泰明察秋毫,注重调查研究。在绍兴任职时,高姓富商雇佣史姓伙计等二十人出海取盐,伙计被人诬告,无辜服罪,师泰秘密查访,使冤情昭雪。 B师泰治政有方,一心为民着想。他任吏部侍郎时,从浙右征购粮食供给京师,驿

25、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 C师泰兴利除弊,取得显著效果。张士诚归降之后,师泰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他到任后立即清除积弊,开通谋利的来源,以大量的赋税支撑了国家财政。 D师泰爱惜人才,深受士人爱戴。贡师泰喜欢举荐后辈,不论是他熟识还是不熟识的人,只要贤能,他就积极推荐,因此,士人们一致都归向他。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于冤狱详谳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为诸郡第一。 译文: _ 豪贵以其不利于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伤也。 译文: _ 三、诗歌鉴赏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冶城刘克庄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孙刘数子如春梦

26、,王谢千年有旧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注】冶城:在今天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刘克庄: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A曾是铸造兵器之地,而今寻断镞遗枪都不可得,首句把人沉重孤绝的历史感中。B西风萧瑟,古意悲凉,“满原头”凸显出一片苍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动变得形象化了。C作者追慕和冶城有关的孙刘、王谢等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为国效力的愿望。D第三联回到现实,诗人借所见“高塔”、所闻“暮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愁情。E作者登临冶城,思接千载,怀古伤今,总结兴亡教训,意在为南宋统治者提供

27、借鉴。(2)诗人为什么“度度来时怕上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四、默写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优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去,皓月朗照下湖面波光粼粼明月倒映水中的景色。(3)苏轼赤壁赋中,“_”句与感叹生命的短暂形成对照,引出了下文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描写。五、语言表达7. 新年伊始,人民军队披坚执锐、遵令而行、_,真正锤炼出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底气和能力。军事训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28、是未来战争的预演。目前我军实战化训练已经开始朝着战役层面以及体系化方向发展。实弹、实投、实爆成为部队的“家常饭”,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成了训练“标配”;演练不见预案脚本,没有“前奏”“过门”,危局、难局、险局_。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实现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聚焦、向实战靠拢,必须设置实战化训练环境、运用实战化编组力量、采取实战化方法步骤,在实战化训练中发现短板、找出差距、解决问题。通过演习总结检讨,进一步确立分数不是胜数,();对抗不是目的,只有“逼到绝境”才能磨砺打赢能力;胜负不是关键,只有“反思检讨”才能谋求强军之道。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推进实战化训练向高度提升、向深度发展。 打仗硬碰硬,训

29、练必须实打实,积极进行实战化训练_。全军要切实以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部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做到枕戈待旦、箭在弦上,对于党和人民的嘱托,我们要_。确保一声令下、不辱使命!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未来战争的预演,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B.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途径,也是提高和生成战斗力的基本准备。C.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准备,是未来战争的预演,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途径。D.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是提高和生成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直

30、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学会打仗本领必须“抛下包袱”B. 只有“抛下包袱”才能学会打仗本领C. 只要“抛下包袱”就能学会打仗本领D. 想要学会打仗本领就要“抛下包袱”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不负众望层出不穷刻不容缓一言九鼎B. 不孚众望屡见不鲜迫不及待一言九鼎C. 不负众望层出不穷刻不容缓一诺千金D. 不孚众望屡见不鲜迫不及待一诺千金8. 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六、选择题9.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

31、书院的一项是 ( )A.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B. 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 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C.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D.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 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七、写作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为题举行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

32、一篇辩论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和解析1.【答案】A;C;B【解析】(1)A “源头”错,原文第一段是“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2)C “不断更替”和“演变”错,原文第二段是“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 (3)B 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为“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

33、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 答案: (1)A (2)C (3)B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

34、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2.【答案】【小题1】B【小题2】【小题3】【解析】1B 2四十年前的官井村,黄沙肆虐,庄稼难有收成;三十年前的官井村,高林树种树致富,村民纷纷效仿;2018年的官井村,绿盖四野,人均收入过万,远近闻名。对比。把官

35、井村四十年前、三十年前、2018年的面貌做对比,突出了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 3示例一:我认为是作者的败笔,理由:把“一苗树”砍掉做家具的行为有违环境保护的初衷,这是变相地向自然掠夺,与高林树的种树的初衷背道而驰。原来的“一苗树”被砍又被补栽,不能反映高林树种树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内容的加入使结尾段里的“一苗树”指代不明,让读者迷惑“一苗树”是指原来的那棵柳树还是现在的这棵树。用补栽的榆树代替被砍的柳树,弱化了历史的分量,起不到“一苗树”对官井村面貌变化的见证作用。 示例二:我认为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理由:树木有绿化功能,也有实用价值,把“一苗树”砍掉做家具正是体现了树木为人类生活提供了物质

36、资源。原来的“一苗树”被砍又被补栽,榆树代替柳树,是绿化作用的接力,也体现了造林改变环境的精神的不断传递。这一内容的加入增加了“一苗树”的内涵,“一苗树”既指原来那棵柳树,也指现在这棵树,更指千千万万为改变环境而种下的树木。用补栽的榆树代替被砍的柳树作为官并村的标志,是在时代变迁中体现官井村对历史的铭记。略略3.【答案】B;C【解析】(1)A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构成了动画片的幽默源,不是优秀的动画片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原文为“动画片以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构成了它的幽默源。”C动画片中的“冲突”,一种是“斗勇”型,另一种则是纯粹“斗智”型的。相关内容在原文第三段。D动画艺术是

37、有时采用“对立关系错位”的方式,不是主要采用,可以根据原文第四段列举猫与老鼠“对立关系错位”的方式运用得出结论。(2)C动画艺术形象“对立关系错位”对儿童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图式产生冲击,但不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原文为“对儿童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图式产生冲击”“这种违背常理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利于儿童打破思维定势、有助于逆向思维的培育”。(3)动画艺术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可以结合“也就是说,动画艺术的构成要素与儿童的接受心理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动画艺术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世界,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将儿童置于熟悉到陌生之间,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跳入动画世界的儿童,在

38、冲突和问题的推动下,能够满足于其心理体验。”“对儿童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图式产生冲击”“这种违背常理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利于儿童打破思维定势、有助于逆向思维的培育”“这种快乐对于儿童而言,不但喜形于色,而且也指向其内心深处,在心理上达到舒展和释放。”等内容得出结论。答案:(1)B(2)C(3)动画元素的组合与儿童接受心理形成同构性,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世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帮助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基于“冲突”和“问题”情境下的动画叙事能够满足儿童的心理体验。“对立关系错位”的动画形象对儿童原有的认知图式产生冲击,有利于大龄儿童打破定式思维。动画艺术使其心理获得快乐,使他

39、们在心理上达到舒展和释放。(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找到答题关键区域,抓住与选项有关的语句,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

40、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4.【答案】【小题1】B【小题2】A【小题3】B【小题4】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不利,非常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解析】(1)根据句意断句。句中,“师泰领义兵出战”句意完整不宜断开,排除AD;“久之

41、”为时间副词,不能成句,不宜断开,排除C故选B这段话翻译为:第二年春季,平江守将不能支撑,杀出城逃走,师泰率领义兵出城迎战,势力不敌,也怀抱印绶弃城而逃,在海边躲藏了很久。 (2)A“丁外艰,也称为“丁母忧”张冠李戴,“丁外艰”同“丁父忧”。故选A。 (3)B“他任吏部侍郎时,从浙右征购粮食供给京师,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理解错误,据原文“除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食不足,师泰奉命和籴于浙右迁兵部侍郎驿户凋弊,命师泰巡视整饬之。至则历究其病原,验其富贫,而均其徭役,数十郡之民,赖以稍苏”可知,他任兵部侍郎时“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

42、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故选B。 (4)“狱”,名词,案件;“谳”,动词,审判定罪;“类”,副词,像;“以”,动词,认为;“为”,动词,是。句子翻译为: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 “以”,连词,因为;“嫉”,动词,憎恨;“莫”,否定代词,没有人;“中伤”,动词,毁谤伤害。句子翻译为: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不利,非常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 答案: (1)B (2)A (3)B (4)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 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不利,非常

43、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 参考译文: 贡师泰,字泰甫。泰定四年,出仕做官,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父亲去世服丧,改任徽州路歙县县丞。有大臣将师泰的名字奏闻,提任应奉翰林文字。服母亲丧事,服丧期满,授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中有疑案,师泰一一详细审理判决。山阴白洋港有一艘大船漂流到岸边,史甲等二十人,正巧在海滨取盐,看到船上没有主人,趁机拿走了大船的篙和橹,而船中有两个死人。有叫徐乙的人,奇怪船上没有货物而有死人,声称被史甲等人抢劫杀害。史甲在富民高丙家当雇工,事情又牵连到高丙。史甲无辜服罪之后,高丙也因此被逮捕。师泰秘密询访此案,原来是同里之中沈丁运载货物到达杭州后返回时,看到渔民

44、在海中撒下的渔网,趁机偷网中的鱼,而被渔民杀死。史甲其实未曾杀人抢财,高丙也不知情,他们的冤情都得以昭雪。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历任翰林待制、国子司业,升迁礼部郎中,再迁吏部,任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授吏部侍郎。当时江淮地区战事兴起,京师粮食不足,师泰奉命到浙右以议价征购粮食,得到粮食一百万石,用以供给京师。调任兵部侍郎。朝廷因为从京师到上都,驿站人户贫困不堪,命令师泰前往巡视整顿。(贡师泰)到了之后广泛探寻弊病的根源,验实人户的贫富,而平均他们的徭役,数十郡的百姓(的生活),才依赖(这)而稍稍复苏。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

45、不利,非常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正逢朝廷准备再次在浙西以议价征购粮食,于是任命师泰为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撤销,师泰被任命为江西廉访副使,未赴任,迁任福建廉访使。任职不久,授礼部尚书。当时平江路缺少镇守官员,师泰又因此入选任平江路总管。这年冬天,师泰刚到任,张士诚就从高邮率领大军渡过长江,直抵平江城下,围攻甚为急迫。第二年春季,平江守将不能支撑,杀出城逃走,师泰率领义兵出城迎战,势力不敌,也怀抱印绶弃城而逃,在海边躲藏了很久。士诚归降之后,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行事授师泰两浙都转运盐使。师泰到任后立即清除积弊,开通谋利的来源,大量赋税因此而聚集,国家财政得以支撑。丞相又以皇

46、帝的名义授师泰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朝廷授师泰户部尚书。二十二年,召师泰入朝任秘书卿,赴任行至杭州海宁县,生病去世。师泰尤其喜欢接见引进后辈,贤能的士人,不论熟识还是不熟识的,都加以推荐,因此士人们一致都归向他。(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

47、“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