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940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练习2019.1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 (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蔑视 恭顺 搅拌 棉絮 衣服褴褛B. 理睬 惩诫 笼罩 嘈杂 玩世不躬C. 殴打 难勘 轧票 焦燥 没精打采D. 抱怨 消遣 磕睡 辩护 篷头垢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题干中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B项,“玩世不躬”改为“玩世不恭”;“惩诫”改为“惩戒”;C项,“难勘”改为“难堪”;“焦燥”改为

2、“焦躁”;D项,“磕睡”改为“瞌睡”;“篷头垢面”改为“蓬头垢面”。故选A。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

3、识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记忆。A项,“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错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故选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食之,比门下之客 比:与相同B. 如姬资之三年 资:蓄积C. 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断断续续D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厌烦【答案】D【解

4、析】【详解】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题中答题关键词“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选项D解释错误,“厌”同“餍”,满足。故选D。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张良出,要项伯B. 失其所与,不知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 直上载公子上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本题重点考查通假字,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5、A项,“要”通“邀”,邀请;B项,“知”通“智”,明智;C项,不含通假字;D项,“坐”通“座”,座位。故选C。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果然) 孟尝君客我(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客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以逞寡君之志(放任)郑有备矣,不可冀也(希望) 秦师遂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本题题干中答题关键词“

6、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中“诚”解释为“确实”;中“逞”解释为“使快慰;使满足”;解释正确。故选A。6.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B. 越国以鄙远C. 孟尝君怪其疾也D. 秦伯素服郊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本题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中“从”动词使动,“使跟从”;A项,“屏”动词使动,“使退避”;

7、B项“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境”;C项“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D项“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故选A。7.下列各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 阙秦以利晋B. 唯君图之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C.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D. 夜缒而出 / 暮寝而思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本题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虚词含义及用法,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在具体语境

8、中准确把握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动词,“把” |目的连词,“来”;B项,代词,“这”|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商量的语气词,“还是”|反问语气,“难道”、怎么;D项,都是连词,表修饰。故选D。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厌之有A. 诸侯先迎之者B. 而今安在哉C. 而如姬最幸D. 使归就戮于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翻译为“有什么满足呢”;A.项,“诸侯先迎之者”是定语后置句,翻译为“先迎住他的诸侯”;B项,“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翻译为“现

9、在在哪里呢”;C项“而如姬最幸”被动句,翻译为“如姬最被宠爱”;D项,“使归就戮于秦”状语后置句,翻译为“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故选B。阅读红楼梦的三个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选段一(取材于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到晚间,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听那一出?我好点。”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么说,你特叫一班戏,拣

10、我爱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叫一班子,也叫他们借着咱们的光儿。”一面说,一面拉他起来,携手出去。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面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出西游记。贾母自是喜欢,然后便命风姐点。风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你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戏,那里知道这出戏排场辞藻都好呢。”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戏。”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更不知戏了!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

11、用说是好了,那词藻中,有支寄生草,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给我听听。”宝钗便念给他听道:漫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选段二(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正说着,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

12、,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竟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

13、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

14、宝兄弟这么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注本回的背景:贾政听说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走失、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儿死亡都与宝玉有关,震怒之下将宝玉痛打一顿。焙茗:宝玉的奴仆。他告诉袭人,贾政听到宝玉的坏话与贾环及薛蟠有关。选段三(取材于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进了房,宝钗便坐下,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我什么?”宝钗

15、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接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好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

16、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才是好。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

17、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惹得他乐的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接道:“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

18、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了。”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就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9. 下列各组词语中

19、,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谑(xu)笑科诨B. 烟蓑(su)雨笠C. 拍膝(q)D. 恣(z)心10. 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宝钗的哥哥薛蟠绰号“呆霸王”,仗势欺人,曾经因强买香菱闹出命案,后凭借贾府的关系赔钱了事:他行为很不检点,袭人听说宝玉挨打和他有关。B. 宝玉很喜欢宝钗,他第一次见到宝钗时就觉得似曾相识,并跟人说“这个姐姐我曾见过的”;他挨打后心里恨薛蟠,为了不得罪宝钗,忍怒打断袭人的话。C. 黛玉从宝玉那里得到西厢记,读后被深深打动;但这种描写自由爱情的作品当时被认为是不正经的杂书,因此黛玉被宝钗发现读过此书后羞得满脸飞红。D. 刘姥姥是

20、贫穷的乡下人,进大观园后大开眼界,作品借此展现了贾府极尽奢侈的生活;同时她也被王熙凤和鸳鸯捉弄,出了很多洋相,被黛玉讥为“母蝗虫”。11. 选段二中画线处宝钗四句话可谓刚柔相济、面面俱到、入情入理,让宝玉觉得“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下面的解说最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第句直言不讳地指出宝玉挨打的责任在他自己,态度鲜明,不姑息迁就,可谓“堂皇正大”。B. 第句是替自己的哥哥辩护,强调薛蟠不是“有心调唆”,自己不会因哥哥与此事有牵连而愧疚。C. 第句中夸宝玉细心并不是宝钗的真实想法,只是哄他开心;同时称赞薛蟠的豪爽直率,进一步为他开脱。D. 第句中提到袭人不了解薛蟠,有责怪袭人的意

21、思;同时也表示袭人说出薛蟠可以理解,自己不会因此多心。12. 阅读传统文学名著的策略之一,是在把握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基础上,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激发我们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丰富、深化我们对作品、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有同学读完红楼梦之后感慨: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就应该是薛宝钗这样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联系本大题三段选文中的内容,或结合红楼梦其他章节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所联系的内容具体,观点明确,分条写出至少两条理由。150字左右。【答案】9. C 10. B 11. C 12. 示例一:我同意。其一,宝钗熟习人情世故,成熟稳重,处处替人着想。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充分考虑

22、到贾母的爱好,这是孝顺长辈的美德。其二,宝钗乐于帮助别人。比如她知道黛玉读了杂书便好言相劝,知道邢岫烟将衣服当出去换钱,便主动帮她赎回并经常接济她。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过于强调个性和自己的权益而不注意尊重、体谅、帮助别人;和这些人相比,宝钗的美德在今天确实可贵,宝钗堪称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示例二:我不同意。其一,宝钗工于心计,善于讨好别人。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迎合贾母的爱好,只为讨贾母的欢心,可谓阿谀奉承。其二,宝钗保守、教条,有很严重的封建思想。比如她得知黛玉读了西厢记,便告诉黛玉这是不合封建思想要求的杂书,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当今的社会里,认为这样的人是“理想女生”实际是社会追求功

23、利化、世俗化的反映;殊不知,真正理想的人生应该有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的追求。【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字形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题干中关键词“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C项,“膝”的读音是“x”。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B项,“见到宝钗时就觉得似曾相识,并跟人说这个姐姐

24、我曾见过的;他挨打后心里恨薛蟠,为了不得罪宝钗,忍怒打断袭人的话”错误,红楼梦第三回中,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就觉得似曾相识,并跟人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由选段二“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可知,宝玉打断袭人的话,是怕宝钗伤心,不是因为怕得罪宝钗。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解说最不合理的一项”。C项中“夸宝玉细心并不是宝钗的真实想法,只是哄他开心”“称赞薛蟠的豪爽直率,进一步为他开脱”错误,中“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细心的人”是为了宽袭人的心,同是点出宝玉的细心,反衬薛蟠的直率大意;中“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重在强调

25、薛蟠的直率大意,没有称赞之意,只是点出事实,没有为薛蟠开脱。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就应该是薛宝钗这样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联系本大题三段选文中的内容,或结合红楼梦其他章节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至少两条理由”“150字左右”。答题时,注意结合名著内容,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谈对薛宝钗形象的认识。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名著内容,谈理由。选段中,“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要说这一出热闹,你更不知戏了!你过来,我告诉

26、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那词藻中,有支寄生草,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都可以看出宝钗的稳重温柔,识大体顾大局。答题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字数限制。三、默写(每空1分,共7分)13.群臣吏民,_,受上赏;_,受中赏;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吾入关, _,_,封府库,而待将军。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许君焦、瑕,_,君之所知也。【答案】 (1).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 上书

27、谏寡人者 (3). 能谤讥于市朝 (4). 秋毫不敢有所近 (5). 籍吏民 (6).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 朝济而夕设版焉【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8、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刺、谤、秋毫、赐、版。B卷 满分5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求商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徭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久之,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迁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

29、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武每奏事至京师,圣未尝不造门谢恩。武为刺史,行部必先即学官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初,武为郡吏时,事太守何寿。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寿为大司农,其兄子为庐江长史。时武奏事在邸,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酒酣,见其兄子,曰:“此子扬州长史,材能驽下,未尝省见。”显等甚惭,退以谓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

30、私问。”显、覆众强之,不得已召见,赐卮酒。岁中,庐江太守举之。其守法见惮如此。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龚胜、龚舍,在沛郡厚唐林、唐尊,及为公卿,荐之朝廷。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注】啬夫求商,名叫求商的乡官。行部,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属,考察刑政,称为行部。学官,学舍,学校。二千石,郎将或太守的另称。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泛指地方长官。14.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欲以吏事中商 中:中伤。B. 得,系庐江 系:拘囚。C. 寿兄子适在长安 适:前往。D. 然疾朋党

31、疾:憎恨。15. 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县数负其课 而公子亲数存之B.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毁武于朝廷C. 行部必先即学官见诸生 项伯即入见沛公D. 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16. 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以吾家租赋徭役不为众先因为我们家在租赋徭役方面没有作为众人的表率B. 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何武派从事考察得到他的罪过, 戴圣害怕了, 自己请求免官。C. 此子扬州长史,材能驽下,未尝省见这个儿子是扬州辖区的长史,才能低下,不曾问候见面。D.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要铲除官吏,先订立规则条例防止因

32、私请求托付17. 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何武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自是后,圣惭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好进士,奖称人之善。A. B. C. D. 18. 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武的弟弟何显因不按规定交赋税而受到小官吏求商查处,何武制止了何显要报复求商的做法。B. 九江太守戴圣仗自己名气,曾经轻视何武,何武查得其罪,他自请免官;后来他又诽谤何武,何武仍然公正处理他儿子犯法的事。C. 何寿有恩于何武,且身为高官,想让何武提拔他兄长的儿子,何武虽然召见了何寿兄长

33、的儿子,但后来才让庐江太守按照规定推荐了此人。D. 何武能够推荐选拔人才,在用人上坚持严格标准;想要任命官吏,先订立规则条文以杜绝谋私行为。19. 用斜划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无何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孟子尽心下)【答案】14. C 15. C 16. D 17. A 18. C 19.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无何/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

34、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C选项中,依据上文“其兄子为庐江长史”,结合下文“酒酣,见其兄子”可以知道,“适”解释为“恰好”。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虚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项,都解释为“多次”;B项,都解释为“在”;C项,动词,到|副词,就;D项,都解释为目的连词,“来”。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答题时结合上下文以及句子中关键词句筛选答案。选项D中“除”翻译为“铲除”错误,应该翻译为“任命”。联系

35、指南录后序中“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和李密陈情表中“除臣洗马”,可以知道,这里的“除”解释为“任命,授职”。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本题要求选出“全都能够直接表明何武正直无私的一项”,注意关键词“直接表明何武正直无私”。题干中,侧面表现武正直无私;表现的是武为政兢兢业业;表现的是武善于识人,喜欢举荐士人,称颂别人的好处。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但后来才让

36、庐江太守按照规定推荐了此人”错误,由原文“岁中,庐江太守举之”可知,不是何武让庐江太守推荐。故选C。【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抓住三处关键词“曰”,关键语气词“也”“则”,结合主语“盆成括”“孟子”“门人”“夫子”初步断句,然后结合句子含义具体断句。正确断句为: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 “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 “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37、,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本句翻译为: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 “盆成括快要死了。 ” 盆成括被杀,弟子们问孟子,说: “老师是怎么知道他会被杀的? 孟子说: “盆成括有点小聪明,但是他还不知道君子的大道,这势必会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参考译文: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中官吏,郡县的人很敬畏他们。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户籍,经常不交纳赋税,县裹多次负担他的赋税。集市上负责收税的人求商抓住这点侮辱何显家,何显大怒,想要藉官吏职事中伤求商。何武说:“因为我们家交租赋服徭役不在众人之前,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的官吏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何武最终报告太守,招纳求商做了卒吏,州里的人听说

38、了这件事都很敬佩他。遇了很久,太仆王音推举何武贤良方正,升任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是礼经中号称小戴的那个人,实行惩处多不遵守法令,前刺史因为他是大儒者,宽容了他。等到何武做刺史,巡行部腊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有检举出来交给郡治罪的。戴圣说:“后进生知道什么,竟想扰乱别人的管理!”都没有裁决。何武派从事查访到他的罪行,戴圣害怕,自己辞了官。后来他做了博士,在朝廷上诽谤何武。何武听说了这件事,自始至终不宣扬他的恶行。后来,戴圣的儿子的宾客聚为群盗,被官吏捕获,拘囚在庐江,戴圣自以为儿子一定会死。何武用心公平地裁决追件事,其子最后得以不判死罪。从这以后,戴圣羞愧心服。何武每次奏事到京师,戴圣未曾不到

39、他门下谢恩。何武作刺史,巡行部属一定要先到学官接见诸生,考查他们的诵读和论辩,询问他们政事的得失,然后进入传舍,拿出记录询问耕种田地的数量,五谷的好坏,之后才会见郡守,把造作为惯常的次序。当初,何武做郡中官吏的时候,奉事太守何寿。何寿知道何武有宰相的才能,因为他与自己同姓,所以厚待他。后来何寿做了大司农,他哥哥的儿子做庐江长史。当时何武在官邸奏事,何寿哥哥的儿子恰好在长安,何寿备酒席请来何武的弟弟何显和老朋友杨覆众等人,酒喝得正畅快,让他哥哥的儿子出来见面,说:“这孩子是扬州长史,才能低下,不曾问候拜见过何武。”何显等人很羞愧,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何武,何武说:“刺史如同古代的方伯,是皇上所委任

40、,一州的表率呀,职责在于推荐善人罢除恶人,官吏治理政务的成绩有卓越之处,百姓有隐居的,才应当召见,不能有什么私下的询问。”何显、杨覆众勉强他,不得已召见,赐给一卮酒。年中,庐江太守举拔了何寿哥哥的儿子。何武就是这样遵守法令害怕失职。何武为人仁爱厚道,喜欢举荐士人,劝勉称颂别人的好处。他做楚内史时厚待龚胜、龚舍二人,在沛郡时厚待唐林、唐尊二人,等到做了公卿,就向朝廷推荐他们。然而他憎恶朋党,一定向儒者询问考察文官,一定向文官询问考察儒者,用来相互参考检验。要任命官吏,先制定科目条例来防止私相嘱托。他做官也没什么显赫的名声,离任后常被人怀念。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曲江二首(其一)杜甫一片花飞

41、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注:曲江:长安城南游赏胜地。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巢翡翠:指楼堂废弃,引来翡翠鸟作窝。 卧麒麟:指墓前麒麟状石雕因荒废而倒卧。 物理:事物的变化规律。20. 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借“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B. 颔联中“莫厌”是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C. 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以“巢”“卧”来折射人事的变迁。D. 尾联中用“何用浮荣”,暗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慨叹。E. 全诗弦外有音,景外

42、有景,情外有情,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21. 结合全诗,简述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答案】20. AB 21. 看到春花飘落,春意消退,诗人油然而生惜春之情;想到花将飘尽,人生无依,愁情难消。看到小堂废弃,墓石倒卧,内心充满无奈;想到自己为功名所牵绊,却又仕途不得志,内心惆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

43、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A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错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首联是说,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描写春天消逝的景色;B项,“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错误,“莫厌”,不再厌烦。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故选AB。【2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结合全诗”“简述思想感情”。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

44、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风飘万点”,“一片花飞”,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正愁人”三字,见景生情,惜春之情油然而生;“巢翡翠”“卧麒麟”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诗人触景伤情,人生无依,内心充满无奈;“莫厌伤多酒入唇”“须行乐”“何用”联系注释一中“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可知,所谓多酒、行乐,不过是诗人所说的“沉饮聊自遣”,仕途不得志的惆怅。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到平江路去在一个阴天,将雨未雨的时候,带上雨伞,就出门

45、去了。小区门前的马路上,是有出租车来来去去的,但是不要打车,要走一走,觉得太远的话,就坐几站公交车,然后下去,再走。走到哪里去呢?走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平江路,就是我经常会一个人去走一走的古老的街区。其实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是生在其中的。那些古旧却依然滋润的街区,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伸手可触摸,跨出脚步就踩着它了,我们用不着去平江路,在这个城里到处都是平江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糊里糊涂,等到有一天似乎有点清醒了,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财富,却又不知将它们丢失在哪里了,甚至不知是在哪一个夜晚醒来时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这些新闻告诉我们

46、,古老的苏州正变成现代的苏州,这是令人振奋的,没有人会不为之欢欣鼓舞。只是当我们偶尔地生出了一些情绪,偶尔地想再踩一踩石子或青砖砌成的街,我们就得寻找起来了,寻找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时每刻都踏着的、但是现在己经离我们远去的老街。这就是平江路了。平江路己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己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在喧闹的干将路东头的北侧,就是平江路了。横穿着的,是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悬桥巷、菉葭巷、胡厢使巷、丁香巷,还有许多,念叨这一个一个的巷名,都让人心底泛起涟漪,在沉睡了的历史的碑刻上,飘散出了人物和故事的清香。在这座古城最早的格局里,平江街区就己经是最典型的古街坊了。河街并行、水陆相邻,使得这个街区永远是静的,又永远是生动活泼的。早年顾颉刚先生就住在这里,他从平江路着眼,写了苏州旧日的情调:一条条铺着碎石子或者压有凹沟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